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2023年中短篇小说选粹·沉默

書城自編碼: 400246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作品集
作者: 杨庆祥 李玉新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868730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65
《 女猫 》
+

NT$ 270
《 残雪作品精选 》
+

NT$ 214
《 七层宝塔 》
+

NT$ 218
《 亚当夏娃日记:中英文对照 》
+

NT$ 932
《 卡夫卡小说全集(1-3卷) 》
+

NT$ 551
《 现代小说佳作100部 》
編輯推薦:
1.国内唯一主题年选。
2.每一篇小说均配有深度点评。
3.年度中篇与短篇小说佳作聚于此书。
提起沉默,能让人想起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沉默是绝对的“无”,可以生发出无限的“有”。不过,沉默作为个体应对外界纷扰的方式,往往与视而不见、无能为力联系在一起,牵连着社会责任、自我承担。特别是当“沉默”作为主题,与“2023年”和“小说选粹”关联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联想到时间和附着在时间上的诸般事物。
內容簡介:
本书是2023·北岳中国文学主题年选之一种。以“沉默”为主题,精选2023年发表在各重要文学刊物上的中篇和短篇小说优秀作品共15篇,如万玛才旦《松木的清香》、蔡东《外面下雨了吗》、大头马《所罗门王的指环》、白琳《记忆的持久性》、史玥琦《夜游神》等。这些作品对现实人生进行了深度观照,有的还涉及未来的想象。比如王威廉的作品即是如此,对AI智能可能为生活带来的改变做出了戏剧化的设想。而周婉亭的《造房子的人》则以房子结构隐喻生活中人的轨迹。均以富有感情和智性的笔墨,创造了一个个离奇却实在的精神世界。文学性、可读性和思想性俱佳。
關於作者:
杨庆祥,当代诗人,批评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诗集《世界等于零》《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这些年,在人间》,英文诗集I Choose to Cry and Love You.随笔集《80后,怎么办》《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诗文合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等。
李玉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独立文学评论公众号“同代人”主编,作品见于《文艺争鸣》《文艺报》《山西文学》《青春》等。
目錄
1 松木的清香/ 万玛才旦
19 外面下雨了吗/ 蔡东
35 所罗门王的指环/ 大头马
57 夜游神/ 史玥琦
79 当他谈起冰的沉默/ 李嘉茵
102 长冬短夏/ 王陌书
117 造房子的人/ 周婉京
220 动物标本/ 褚婷
237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 王威廉
258 跃入群星/ 路魆
278 沉默/ 包倬
325 沉默/ 陈年
337 朋友圈/ 张戈
358 保持沉默/ 姚鄂梅
402 记忆的持久性/ 白琳
內容試閱
序:沉默如谜的呼吸
提起沉默,能让人想起很多东西。福柯曾提出“沉默的考古学”,也曾风趣地提到,丹尼尔·施密特造访自己时,十小时内说话不超过二十分钟,那是他第一次在沉默中同别人发生友情。远藤周作有本书叫《沉默》,写对于宗教迫害和受辱的传教士,上帝始终沉默不语。“人类是如此悲哀,大海却如此蔚蓝”。朱自清则略带世故地说:“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对我们来说,沉默是绝对的“无”,可以生发出无限的“有”。
不过,沉默作为个体应对外界纷扰的方式,往往与视而不见、无能为力联系在一起,牵连着社会责任、自我承担。特别是当“沉默”作为主题,与“2023 年”和“小说选粹”关联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联想到我们时代重要的现实事件。白琳《记忆的持久性》写意大利疫情期的大封锁,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和教授喝咖啡,和好友在草地上聊天、打电话,回想一些往事,看新闻;只是全部充斥着压抑、沉寂的氛围。主人公在杀虫剂下半死不活的蚂蚁那里找到了绘画素材:“抖动的触角像极了不肯闭合的睫毛,缓慢的蠕动像是每一个人在大封锁时期的行动,肥蜗牛或者鲸头鹤一样的缓慢。”由此完成的画作,“通通叫作”我们“记忆的持久性”。李嘉茵《当他谈起冰的沉默》写身为记者的主人公,在封禁和高烧的扰乱中,寻找另一位记者朋友的踪迹,却意外遭遇一起凶杀案。小说同样晦暗、压抑。和白琳的主人公不同,李嘉茵的人物试图做些什么,但不过是像冰川一样,在融化并坠入沉默的冰河前发出了低沉的哀鸣。两篇小说的消沉色彩,源于难以抵抗的大瘟疫,源于我们共同经历的种种悲喜剧。对过往深渊的捕捉和凝视,并不意味着消极;只有完成对痛苦的消化和记忆,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应对下一次突发事件的准备,才能重新获得夺取幸福的力量和勇气。

一、沉默的呼吸
在重大现实事件之外,“沉默”是庸常社会的常见状态。福柯认为彼时历史研究的本质是帝王将相的辉煌史,充满“苦难、卑贱、猜忌与喧哗”的平凡人的命运因之陷入黑暗的沉默,于是他有所谓“沉默的考古学”。对个人史和日常生活史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代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我们将沉默与当代写作联系起来的时候,却容易因其尖锐性引来指责。譬如以贫穷劳动者为重要书写对象的卡佛,曾被认为暗示社会堕落、系统失败,被指责“发表对国家有害的‘政治’声明”,于“海外利益不利”。然而尖锐的事物并不会因为忽视而消失,反而会如苔藓般暗中滋生。在景观化的嬉闹喧嚣之外,沉默关涉每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潜藏着生民大众最深刻的情感、最尴尬的处境,也潜藏着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故事。
《松木的清香》是万玛才旦去世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写的恰好是死者的沉默。一个人死了,所以活着的人们可以随意评述、揣测他的过往。这构成一个关于沉默者的寓言:沉默者缺乏必要的表达能力和空间(正如死者无法继续说话),或不想表达;沉默者在权力关系中受到夸夸其谈者的控制和碾轧(正如活人可以随意决定如何处理死者)。
这一有关沉默的寓言,在我们社会中的弱者身上广泛存在。在家庭中,他们是女人和孩子。他们不仅得不到足够的爱,反而要无止境地付出爱。姚鄂梅的《保持沉默》,写孩子的沉默。表面上是写作为杀人凶手的“我”,面对警察和受害者亲属的追问,需要保持沉默否认杀人行为,实际折射的是破裂家庭中孩子被忽视被冷落的状态。面对父母做出的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他们只能保持沉默,被动接受。陈年的《沉默》,写女人的沉默。主人公在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关系破裂,且重男轻女。她是妹妹,却从小照顾兄长;中年离异,自己供养儿子,却还要不停出钱给父亲买摩托车,照顾患病失智的母亲。她始终在付出爱,但从没有得到爱。她一直被人索取,却从不向别人索取。是“谁在夜里悄悄流泪?”是主人公,也是无数和她近似的中国女人。
在对工人阶层的书写中,弱者的沉默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面向。王陌书的《长冬短夏》,写一位十八岁临时工的生活。不仅在最常见的层面,写其因工作而默默承受的欺辱,还深入人物的精神细部,写其与工友在人际往来中的倦怠乏力、在选择个人命运走向时的沉默被动、在成长中经受的压抑和困扰。蔡东的《外面下雨了吗》同样关注打工者的精神世界,写人物与男同事悄无声息的暧昧、在沉默中与顾客建立起的浅淡的熟悉感、与工友和邻居偶然建立又仓促破碎的关联。两篇小说均超越了对底层生存压力的俗套书写,将探知触角深入人物的精神内面,书写被打工身份绑定的敏感心灵:他们渴望坚定执着的自我选择,渴望爱,渴望亲密关系,但缺乏相应的表达能力,也缺乏表达的勇气,唯有陷于沉默,陷于任人摆布、随遇而安的状态。
如果说对工人阶层的书写相比对家庭的书写,呈现出了更多弱者或沉默者在表达能力和表达空间上的匮乏,那么史玥琦的《夜游神》对爆炸案受害者的关注,更加突出地刻画了失常者的逃避和退缩——“三度烧伤面积百分之九十三,双乳被切掉,手……被烧残,回不了弯”,她们依旧可以向往美好,但又能如何追逐?在经过千辛万苦才抵达的重要的人面前,她们只好把诚挚的爱转化为“不打扰”。这里或许不存在压迫或迫害,但格外需要温柔的关怀和注目。像卡佛说的那样,对于社会中的底层人士或失败者,“有些时候让这些人说出他们真正想说的很困难:不是因为他们在与人交往上不够老练,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有保护自己的需要”。那些呼吸或许只好沉默,但我们可以选择倾听得更仔细。

二、如谜的沉默
像开头所说的那样,沉默是“无”,是山水画中的大片留白,是现代诗语意的断裂和跳跃,是电影里的蒙太奇镜头,我们总能调动自己的想象,为这些“无”注入精彩纷呈的“有”。褚婷的《动物标本》,写作为一种爱情表达方式的沉默和欺瞒,谎言不仅意味着伤害,还可能是温柔的呵护。张戈的《朋友圈》,从微信朋友圈入手,写体制内的纠葛和龃龉,涉及自我营销、社交分享、危机公关、舆情监控等当代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小说最后,习惯借朋友圈自我营销的人终于因朋友圈倒台,而沉默着冷眼旁观的人终究见证了心中的正义。朋友圈的背后,是说与不说、表达与不表达的辩证法。周婉京的《造房子的人》写建筑,也写人性,建筑物光暗交织,人性同样光暗交织。一位人物在光鲜背后悄无声息地表演出贪婪、好色与虚荣,另一位人物在沉默中成为他的受害者,又沦为他的帮凶。这里书写的,是沉默与人性之恶的深刻关联。王威廉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写理性系统控制一切的未来,我们可以说其中被动接受系统治疗的孩子是沉默的,也可以说因精神治疗而眼神空洞的母亲是沉默的,但小说中最骇人的是“不沉默”,是控制一切、无法共情生命、令人崩溃的系统不断提供的“标准答案”。
在诸多精彩的“有”中,沉默与谜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侧面。沉默不语的人像谜题一样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可能从他们的呼吸中听出人世艰辛,也可能捕捉到一些神秘的无法理解的事物。在大头马的《所罗门王的指环》中,虚构下的自闭症孩子与历史中的康拉德·洛伦茨一样,拥有亲近动物的特殊能力,但他们一位将同胞的生命视若草芥,沦为纳粹帮凶;一位在母亲的关爱和动物的陪伴下,步入更宽广的世界。作者写的是自闭症患者的沉默与神秘,也是爱与善恶的转折。
在大头马这里,对文明与野蛮、“正常”与“不正常”间辩证关系的呈现还相对隐晦,路魆和包倬对现代与前现代的关系的思考,则显得明确、尖锐。路魆的《跃入群星》,写成长于边地泗月岛的“我”,来到喧嚣的城市后,产生持续性恐惧。城市使“我”不安,使“我”产生如熊峰嗡嗡声般的耳鸣,但“我”无法逃回岛上,像“植物那样”活着,只能依赖沉默寡言和头盔,获得抵御性的防守。小说中,代表前现代的泗月岛被塑造得安静、神秘、不可捉摸,代表现代的城市则显得喧嚣、冷漠、残酷。在包倬的《沉默》中,成长于阿尼卡山区的主人公,拥有更丰沛的神性。阿隆索天赋异禀,似乎注定在尘世获得成功,但他突然想改换生活方式,以至于用沉默同整个外部世界对抗。他截断自己通往县城中学、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在沉默中与飞禽鸟兽为伴,在石头、木头和泥土中发挥出惊人的艺术天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再过问我们这个世界的事”。在我们的惯常话语中,前现代相比现代,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极易关联愚昧和落后。路魆、包倬二人的书写,从如谜的沉默中发掘出前现代的神性一面,并不是要呼唤倒退,而是借此反思现代文明的消极一面:人情的淡漠、单一的价值取向、乏味的高度理性化的现实认知……

202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在瑞典学院发表的获奖演讲,名为《无声的语言》。他提到口语与文学语言的区别,认为口语“传递的信息是某个事物应该这样或应该那样……表示劝说或表达某种信念”,文学语言则“并不传递什么信息,它是意义本身,而不是交流”,故而“好的写作显然是与所有说教相对立的,无论那是宗教性的、政治性的还是其他什么性质的说教”。另一方面,他强调“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无法言说的,只能被写出”。他强调写作使命感的同时告诫我们,写作并非说教,而是对事物的凝视和呈现。对沉默的书写,尤其需要谨慎,因为沉默往往关联于某种权力关系,往往与权力关系中的下位者有关。书写沉默,实际上是代替他们发言,实际是以上位者身份观察下位者,我们需要避免赏玩和消费的心态,也需要对刻意设置美满希望的写作方式保持警惕。
演讲中的几句是这样的:
“那么,如果你足够仔细地倾听,会听到什么呢?
“你听到的是沉默。
“正如人们所说的,你只能在沉默中听到上帝的声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