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长三角滩涂资源多目标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是作者近年来研究长三角滩涂资源多目标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总结。《长三角滩涂资源多目标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分析了滩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需求和滩涂资源环境概况;阐明了滩涂细颗粒泥沙的基本特性、运动特性及生物膜对泥沙的生物效应;揭示了滩涂在波流作用下长期地貌演变、在台风浪作用下短历时地貌破坏,以及滩涂地貌冲淤平衡机制;剖析了盐沼植被、微生物、底栖生物与滩涂水沙地貌的耦合作用,以及人工鱼礁对水沙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滩涂功能区优化、滩涂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评价的滩涂资源利用模式与高效集约滩涂资源保护利用技术;发展了滩涂保护修复理论,提出了集潮上带绿色赋能、潮间带盐沼群落生态修复、潮下带工法自然保护修复于一体的滩涂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长三角滩涂资源多目标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研究成果在长三角地区多项重点工程中得到了示范应用。
|
目錄:
|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
1.1滩涂资源利用与保护新需求 1
1.1.1 长三角地区滩涂资源现状 1
1.1.2 滩涂多目标利用现状 5
1.1.3 沿海滩涂保护与修复新需求 6
1.2滩涂利用与保护修复研究进展 9
1.2.1 滩涂演变机制 9
1.2.2 滩涂观测与模拟 11
1.2.3 滩涂资源利用模式 14
1.2.4 滩涂保护与生态修复 19
1.2.5 研究趋势与主要研究内容 21
参考文献 22
第2章长三角滩涂资源环境概况 29
2.1江苏省 29
2.1.1 水文动力 29
2.1.2 地形地貌 31
2.1.3 滩涂资源 36
2.1.4 生态环境 40
2.2上海市 42
2.2.1 水文动力 42
2.2.2 地形地貌 45
2.2.3 滩涂资源 51
2.2.4 生态环境 54
2.3浙江省 57
2.3.1 水文动力 57
2.3.2 地形地貌 64
2.3.3 滩涂资源 69
2.3.4 生态环境 73
参考文献 75
第3章滩涂泥沙特性与生物效应 76
3.1滩涂泥沙基本特性 76
3.1.1 滩涂泥沙的空间分布特征 76
3.1.2 滩涂泥沙的絮凝特性 77
3.2滩涂泥沙运动特性 78
3.2.1 泥沙起动与沉降 79
3.2.2 黏性泥沙流变特性 92
3.2.3 底床液化及其机理 95
3.3滩涂泥沙的生物效应 100
3.3.1 生物泥沙的基本特性 100
3.3.2 生物膜时空分布特征 101
3.3.3 生物膜对泥沙稳定性的影响 103
3.3.4 生物泥沙形成过程及机理 107
参考文献 110
第4章滩涂动力地貌演化机制 113
4.1滩涂地貌观测与实验技术 113
4.1.1 卫星遥感与无人机监测技术 113
4.1.2 水准桩现场观测技术 118
4.1.3 滩涂微地貌室内模拟与量测技术 119
4.2波流作用下的滩涂地貌演变过程与机制 122
4.2.1 潮滩滩面泥沙输运过程 122
4.2.2 滩涂系统地貌演变 123
4.3极端动力对滩涂地貌短历时破坏机制 131
4.3.1 台风期水沙过程 132
4.3.2 台风浪对开敞式海岸滩涂地貌的破坏机制 133
4.3.3 台风浪对辐射沙脊群滩涂地貌的破坏机制 137
4.3.4 台风浪对长江口滩涂泥沙输运及地貌影响 138
4.4滩涂地貌冲淤平衡态 144
4.4.1 地貌平衡态概念 144
4.4.2 滩涂地貌平衡态类型和判别方法 146
4.4.3 滩涂平衡剖面 147
4.4.4 潮沟系统平衡态 150
参考文献 151
第5章滩涂生物动力地貌耦合作用 154
5.1滩涂植被动力地貌过程 154
5.1.1 盐沼植被生态地貌特征 155
5.1.2 盐沼植被对水-沙-地貌影响模拟 159
5.1.3 水沙过程对盐沼植被生长过程影响模拟 164
5.2微生物与水沙地貌的互馈 169
5.2.1 微生物对底床形态的影响 169
5.2.2 微生物与微地貌的互馈过程 171
5.2.3 微生物群落对潮沟异质性的响应 178
5.3底栖生物对水沙过程的影响 185
5.3.1 蟹类对滩涂地貌的生态作用 185
5.3.2 牡蛎礁的消浪作用 191
5.4人工鱼礁对水沙过程的影响与生态效应 196
5.4.1 人工鱼礁对水沙过程的影响 196
5.4.2 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 197
参考文献 199
第6章滩涂资源多目标综合利用技术与应用 206
6.1滩涂资源的量化与功能区优化方法 206
6.1.1 长三角滩涂资源保有量与分布特征调查 206
6.1.2 分区保护利用原则与方法 208
6.1.3 保护保留与控制利用功能区划 210
6.2滩涂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评价 214
6.2.1 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214
6.2.2 滩涂资源承载力及生态环境评价 217
6.3滩涂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223
6.3.1 长江口滩涂资源利用模式 227
6.3.2 长江口滩涂资源典型利用模式案例 230
6.4高效集约滩涂资源保护利用技术 235
6.4.1 综合效益最大化评价模型 235
6.4.2 高效集约综合利用滩涂工程应用案例 240
参考文献 252
第7章滩涂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应用 253
7.1滩涂生态功能与修复理论 253
7.1.1 滩涂生态系统类型 253
7.1.2 滩涂生态功能 256
7.1.3 滩涂湿地胁迫因子 257
7.1.4 滩涂保护修复理论 259
7.1.5 滩涂生态修复原则与流程 262
7.2潮上带绿色赋能技术 265
7.2.1 潮上带绿色赋能的内涵 265
7.2.2 潮上带绿色赋能技术体系 267
7.2.3 临海侧护面生态建设技术 273
7.2.4 堤顶及背水坡生态建设技术 278
7.2.5 堤后生态空间营造技术 283
7.3潮间带盐沼群落生态修复技术 287
7.3.1 盐沼植被群落带状分布现象 287
7.3.2 盐沼植被宜林临界线划定技术 288
7.3.3 盐沼植被生境修复技术 292
7.3.4 盐沼植被空间配置技术 294
7.4潮下带工法自然的保护修复技术 296
7.4.1 牡蛎礁生态修复技术 296
7.4.2 人工鱼礁保护修复技术 297
7.4.3 纯生态离岸平台构造技术 298
7.5典型工程应用 299
7.5.1 综合整治及修复技术集成应用案例 299
7.5.2 潮上带绿色赋能技术应用案例 307
7.5.3 潮间带盐沼群落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案例 311
7.5.4 潮下带工法自然的保护修复技术应用案例 317
参考文献 3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