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传播研究

書城自編碼: 399747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张增一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20879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武当内家散手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35
《 制造不平等:英国社会的分化与冲突 》
+

NT$ 607
《 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
+

NT$ 301
《 时间困境:当工作和家庭被颠倒 》
+

NT$ 254
《 一个人的老后 》
+

NT$ 145
《 养老服务机构人员培训与指导 》
+

NT$ 394
《 大国底色:巨变时代的基层治理 》
內容簡介:
本书是在拓展科学传播研究领域、引入新的研究视角或方法对近些年来与科技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开展经验研究或案例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尝试。研究领域包括科学传播、健康传播和环境传播;引入的新的研究视角或方法,如社会建构论、社会风险理论、数据挖掘、质性分析(尤其是利用NVivo工具)、话语分析(话语建构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等;研究的媒介类型包括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科普纪录片、科普游戏、科普真人秀等;涉及的议题包括科学家形象、国家科技形象、转基因、气候变化、“PX事件”、人工智能、虚假信息、食品养生、注意力分配等。本书对拓展我国科学传播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对发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科学传播理论以及我国科普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张增一,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计划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科学、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科学方法论和科技与社会。出版著作有《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现实社会中的科学划界》、《多重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共同主编)、《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副主编),译著有《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第一译者)、《达尔文与基要主义》、《经济学正在成为硬科学吗?》、《费恩曼演讲录》等。
目錄
序 言 / 001
第一编 / 005
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领域
1.1 国际环境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006
1.2 环境传播: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 017
1.3 科学游戏研究评述 / 031
1.4 科学纪录片研究综述 / 048
第二编 / 065
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些议题
2.1 错误信息的产生、传播及识别和控制 / 066
2.2 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识别与控制 / 081
2.3 国外科技报道研究:方法与趋势 / 098
2.4 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5
2.5 科技报道对科技事件的建构 / 128
第三编 / 145
社交媒体科学传播的经验研究
3.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态度 / 146
3.2 在线健康传播运动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61
3.3 社交媒体中错误信息传播的回音壁效应 / 178
3.4 社会化媒体的用户产品评价影响因素研究 / 193
3.5 “果壳”与“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比较研究 / 220
第四编 / 247
媒介、话语与建构:争议性议题的科学传播案例研究
4.1 知识生产和话语建构:对中国转基因议题建构要素和过程 的分析 / 248
4.2 转基因议题中科学话语的建构策略分析 / 263
4.3 “PX”风险何以持续争议 / 279
4.4 风险与安全:“PX”议题报道中专家话语分析 / 293
4.5 对中国报纸关于“巴黎会议”报道的话语分析 / 305
4.6 中国报纸关于“气候门”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 / 317
第五编 / 331
科学传播理论探索
5.1 《申报》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 / 332
5.2 从科学的视角看燕窝:解构还是建构 / 345
5.3 食品养生中的两种知识传统的冲突 / 356
5.4 从常人理论看专家与公众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差异 / 374
5.5 科普真人秀赛程设置的注意力分配机制 / 390
5.6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事件的跨媒介传播分析 / 403
后 记 / 421
內容試閱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翼理论”思想,突显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指导新时期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

事实上,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第四十三条“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就将“普及科学知识”列为新政府的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计划纲要》),拉开了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为指导方针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序幕。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同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上升到“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予以重视,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素质计划纲要》的实施,我国科技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学和科研机构面向公众开放,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公众科学节”举办得如火如荼,科普事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科普网站和综合网站的科普频道,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和知乎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一大批机构和个人的科普账号,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信息和科普资源,为科学传播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

我有幸见证了过去二十年在国家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和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2003年,我有幸承担了中国科协组织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前期研究课题”中的一个课题,该系列研究课题旨在为起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供参考;2008年我作为起草组核心成员参与起草了科技部与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年)》;2014年作为起草组核心成员参与起草了《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最直接的影响是“科普中国”作为中国科协倾力打造的科普品牌在2015年9月开始线上试运行,现今已发展成横跨网站和各主要社交媒体平台的知名科普品牌。此外,我承担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多项研究课题,围绕着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与监测评估做了一些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多篇研究报告收录于科普蓝皮书系列《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

也就是在参与上述科普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过程中,我自己的主要研究兴趣也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转向了科学传播领域,并于2011年离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人文学院新闻与科学传播系(现为新闻传播学系)。实际上,我和传播学的结缘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大江南北,1989年反映改革开放主旋律的电视剧《公关小姐》热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改革开放对人才的需求,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公共关系学专业,“传播学概论”则是其核心课程之一,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讲授“传播学概论”课程。

进入“国科大”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我讲授“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研究方法”和“科学传播专题研究”课程,在传播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在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招收科学传播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十多年来,我本人(包括协助我指导研究的同事和博士后)与硕士生和博士生一起开展科学传播研究。在国内率先引进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或方法,如社会建构论、质性分析(如利用NVivo工具)、话语分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等,引进和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主题,如环境传播、健康传播、科学游戏、科学纪录片、媒介科技报道和虚假信息传播等,力图采用国际规范的方法研究我国本土化的科学传播问题,发表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研究论文。值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庆祝成立45周年之际,编辑《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传播研究:新领域、议题与案例》这本文集,也算是对我本人十多年来指导学生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

本书共分为5编,共收录论文26篇。第一编“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领域”由4篇综述性论文组成,涵盖环境传播、科学游戏和科学纪录片三个新领域;第二编“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些议题”由5篇综述性论文组成,涉及社交媒体中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以及科学家形象和科技形象建构的研究;第三编“社交媒体科学传播的经验研究”由5篇研究论文组成,研究内容包括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公众关于人工智能的认知与态度、在线健康传播效果以及电商平台中用户产品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错误信息的回音壁效应研究,以及对两个知名科普微信公众号“果壳网”和“科普中国”传播内容的比较研究;第四编“媒介、话语与建构:争议性议题的科学传播案例研究”由6篇研究性论文组成,主要是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对媒介关于转基因议题、“PX”议题和“气候变化”议题进行的研究;第五编“科学传播理论探索”由6篇研究性论文组成,内容涵盖《申报》中的科学家形象、科学与传统对燕窝形象的解构与建构、专家与公众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差异、公众注意力分配机制与跨媒介传播的分析。

本书收录了2013年至2022年发表的科学传播论文共26篇,并非在此期间本人及指导研究生发表的全部论文。为了反映我们当时的认识,各论文的文本保持刊出时的原貌。可能其中的有些数据已经陈旧,有些分析结论随着媒介报道的增多,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相信,基于当时的数据资料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在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于认识我国科学传播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