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編輯推薦: |
本书在批判性吸收前人特别是此前中国学者较少留意的朝鲜、日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朱熹、张栻往来书信做了综合性的疏证与研究。
|
內容簡介: |
朱子学对于近八百年东亚社会有着笼罩性的影响。朱子学研究中,朱熹的书信——特别是朱熹与张栻的往来书信,尤为关键。朱张往来书信中,所涉及的“中和新旧说”,以及稍晚的“仁说”“心说”之辩,代表着理学内部的碰撞、融合与转型,也代表着朱熹思想真正走向结构性成熟;而其中所论时事出处,也体现了理学家共同体的政治考量与追求。数百年来,这批书信一直吸引着中国、朝鲜、日本历代学者倾力其中。《朱熹张栻往来书信疏证与研究》亦接续这一传统,在批判性吸收前人特别是此前中国学者较少留意的朝鲜、日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朱熹、张栻往来书信做了综合性的疏证与研究。
|
關於作者: |
汤元宋
----------------------------
汤元宋,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宋代思想史、宋代政治史。曾在慕尼黑大学、史语所、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于《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说明与凡例 / 1
隆兴二年—乾道元年 (1164—1165) / 1
Z1 (别纸) (侯子论语) / 1
S17 (复和仇虏) / 4
乾道二年 (1166) 论中和旧说 / 13
Z3 (人自有生) / 13
Z4 (前书所扣) / 28
Z34 (诲谕曲折数条) / 35
Z35 (前书所禀寂然未发之旨) / 43
乾道二年—乾道三年 (1166—1167) 论程集修订/ 51
Z6 (不先天而开人) / 51
Z7 (别纸) (称侄固未安) / 55
Z5 (昨见共父家问) / 57
S15 (辱示书) / 60
Z8 (论程集改字二十七日别纸) (伏蒙垂谕向论程集之误) / 64
S16 (共甫之召) / 70
S14 (共父相处二年) / 73
乾道四年 (1168) 论祭礼及其他 / 76
S3 (示以所定祭礼) / 76
Z9 (祭说辨订精审) / 80
Z10 (所示彪丈书) / 83
乾道五年 (1169) 中和新说及其他 / 89
Z49 (诸说例蒙印可) / 89
Z2 (蒙示及答胡彪二书) / 98
Za (昨所惠吴才老诸书) / 100
乾道六年 (1170) 使金求陵寝地事及义理杂说/ 103
Z11 (春秋正朔事) / 103
S33 (某黾勉为州) / 104
Z12 (窃承政成事简) / 106
Zb (垂谕曲折) / 109
Zc (今日既为此举) / 115
Zd (奏草已得) / 118
Z13 (示喻黄公洒落之语) / 121
S34 (某出入省户) / 124
Z14 (伯恭想时时相见) / 125
S35 (日自省中归) / 128
S36 (祈请竟出疆) / 129
S38 (西铭之论甚精) / 131
S39 (某迩来思虑) / 133
Z15 (建阳一二士人归自临安) / 134
S37 (某出入省户日愧亡补) / 135
乾道七年 (1171) 论张栻临安出处 / 139
S40 (某备数于此) / 139
Ze (昨陈明仲转致手书) / 141
S41 (某十三日被命出守) / 145
S65 (某自附陈明仲书后) / 146
乾道八年 (1172) 论观过知仁、 中说、《中庸章句》 初稿 / 148
S28 (知言疑义反复甚详) / 148
Z16 (类聚孔孟言仁处) / 150
S4 (近伯逢方送所论观过之说来) / 154
Z17 (大抵观过知仁之说) / 157
S29 (比闻刊小书版以自助) / 158
Z18 (细看言仁序云) / 160
Z19 (中字之说甚善) / 162
S5 (中字之说甚密) / 165
S6 (天命之谓性) / 166
S7 (示及中庸首章解义) / 168
Z21 (所引家语) / 171
S13 (来书披玩再四) / 172
乾道九年 (1173) 仁说之辩 / 176
Z43 (论仁说) (天地以生物为心) / 176
S21 (某幸粗安) / 181
Z44 (又论仁说) (昨承开谕仁说之病) / 184
S9 (仁之说) / 187
Z45 (又论仁说) (熹再读别纸所示三条) / 191
Z46 (又论仁说) (来教云) / 195
S10 (观所与广仲书) / 197
Z47 (答钦夫仁疑问) (仁而不佞章) / 198
S12 (某幸粗安) / 203
Z48 (答钦夫仁说) (仁说明白简当) / 205
淳熙元年 (1174) 心说之辩及其他 / 208
Z36 (心具众理) / 208
Z37 (熹谓感于物者心也) / 210
Z38 (遗书有言) / 212
S1 (示及诸君操舍出入之说) / 214
Z39 (熹谓存亡出入固人心也) / 217
Z40 (人心私欲之说) / 218
S31 (某食饮起居皆幸已复旧) / 220
S56 (游掾后来曾相见否) / 223
S8 (按固陵录) / 224
淳熙二年 (1175) 后 张栻赴任静江府后事 / 226
S42 (某黾勉南来) / 226
S45 (某黾勉所职) / 227
S43 (某守藩倏八阅朔矣) / 230
Z28 (熹穷居如昨) / 233
S30 (晦叔留此旬余) / 236
Z33 (诸谕一一具悉) / 239
参考文献 / 2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