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編輯推薦: |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经典回归!堪称华语世界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一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丛书。
·华文世界畅销30年,数百万读者奉其为文学启蒙**书目!更被誉为“最低门槛的中国文化阅读书目”。
·开重读经典文学之风,从诗词读懂中国人的境界之美。耙梳中国古诗词发展之脉络,品读各个时期重要诗人及作品。
·龚鹏程郑重作序,高上秦、阎崇年、梁晓声、解玺璋、张颐武等众多学者诚挚推荐。
·古典文学大师裴溥言领衔的古诗词课。本书为古诗词课的第四本,由文学教授赖芳伶编著,她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出版过多部相关著作。
·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瑰宝。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传统后,又推陈出新,将中国诗歌的文学成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无人不读,无人不喜。本书精选20位唐朝诗人及代表作,对诗人的生平和重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赏析,文笔优美,译注准确,是读者感受唐诗之美的入门佳作。
·采用进口特种微云纸和烫印工艺,尽显经典唯美气质,质感满满,阅读舒适。
|
內容簡介: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诗歌的起源。西汉时,《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 “五经”之一。
《诗经:先民的歌唱》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古诗词课》系列的第一本。本书由中国古典文学大师裴溥言选篇、评解,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解读了《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国风》六十八篇、《雅》二十篇、《颂》七篇),故事生动、注释精准、评解优美。虽为节选,但完整地再现了先民坚韧的奋斗精神,焕发出古老诗歌隽永、蓬勃的生命力,是大众读者文学启蒙的**经典。
《唐代诗选:诗意栖居的朝代》
中国诗歌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诗歌形式风格多姿多彩,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人。他们在继承前人的诗歌传统后,推陈出新,将中国诗歌的文学成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代诗选:诗意栖居的朝代》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古诗词课》系列的第四本。本书精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等二十位代表性唐朝诗人,对诗人的生平和重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赏析。作者赖芳伶教授带领读者从诗词到历史,走进那个群星璀璨的朝代,是大众读者文学启蒙的**经典。
|
關於作者: |
裴溥言(1921—2017)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翻译家,笔名普贤。曾担任台湾大学、菲律宾中正学院、东吴大学、台湾中山大学教授。1991年赴美后,设“国学讲座”,不断义务讲授《诗经》《左传》《战国策》《史记》等课。著有《经学概述》《诗经研读指导》《诗经相同句及其影响》《诗经迭句欣赏研究》《诗经评注读本》等;与其夫糜文开合著《诗经欣赏与研究》《中国文学欣赏》;合译有《泰戈尔小说戏剧集》《秦戈尔诗集》等。曾习国画,赴美后学西画,曾多次举办个展及联展。
赖芳伶
毕业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香港大学文学博士。曾任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东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新诗典范的追求》《阅微草堂笔记研究》《清末小说与社会政治变迁》《唐代诗选:诗意栖居的朝代》等。
|
內容試閱:
|
总序
龚鹏程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经典。经,指其所载之内容足以作为后世的纲维;典,谓其可为典范。因此它常被视为一切知识、价值观、世界观的依据或来源。早期只典守在神巫和大僚手上,后来则成为该民族累世传习、讽诵不辍的基本典籍,或称核心典籍,甚至是“圣书”。
中国文化总体上的经典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依此而发展出来的各个学门或学派,另有其专业上的经典,如墨家有其《墨经》。老子后学也将其书视为经,战国时便开始有人替它作传、作解。兵家则有其《武经七书》。算家亦有《周髀算经》等所谓《算经十书》。流衍所及,竟至喝酒有《酒经》,饮茶有《茶经》,下棋有《弈经》,相鹤相马相牛亦皆有经。此类支流稗末,固然不能与六经相比肩,但它们代表了在各自那一个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地位,是很显然的。
我国历代教育和社会文化,就是以六经为基础来发展的。直到清末废科举、立学堂以后才产生剧变。但当时新设的学堂虽仿洋制,却仍保留了读经课程,以示根本未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才开始废除读经。接着,他主持北京大学时出现的新文化运动更进一步发起对传统文化的攻击。趋势竟由废弃文言,提倡白话文学,一直走到深入的反传统中去。
台湾的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意识,其实也一直以延续五四精神自居,故其反传统气氛及其体现于教育结构中者,与大陆不过程度略异而已,仅是社会中还遗存着若干传统社会的礼俗及观念罢了。后来,台湾才惕然警醒,开始提倡“文化复兴运动”,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了经典的内容。但不叫读经,乃是摘选“四书”为《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以为补充。另成立“文化复兴委员会”,开始做经典的白话注释,向社会推广。
文化复兴运动之功过,诚乎难言,此处也不必细说,总之是虽调整了西化的方向及反传统的势能,但对社会民众的文化意识,还没能起到普遍警醒的作用;了解传统、阅读经典,也还没成为风气或行动。
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信疆、柯元馨夫妇接掌了当时台湾第一大报《中国时报》的副刊与出版社编务,针对这个现象,遂策划了《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一大套书。精选影响人们最为深远的典籍,包括了六经及诸子、文艺各领域的经典,遍邀名家为之疏解,并附录原文以供参照,一时社会震动,风气丕变。
其所以震动社会,原因一是典籍选得精切。不蔓不枝,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基本匡廓。二是体例确实。经典篇幅广狭不一、深浅悬隔,如《资治通鉴》那么庞大,《尚书》那么深奥,它们跟小说戏曲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在一套书里,用类似的体例来处理,很可以看出编辑人的功力。三是作者群涵盖了几乎全台湾的学术精英,群策群力,全面动员。这也是过去所没有的。四是编审严格。大部丛书,作者庞杂,集稿统稿就十分重要,否则便会出现良莠不齐之现象。这套书虽广征名家撰作,但在审定正讹、统一文字风格方面,确乎花了极大气力。再加上撰稿人都把这套书当成是写给自己子弟看的传家宝,写得特别矜慎,成绩当然非其他的书所能比。五是当时高信疆夫妇利用报社传播之便,将出版与报纸媒体做了最好、最彻底的结合,使得这套书成了家喻户晓、众所翘盼的文化甘霖,人人都想一沾法雨。六是当时出版采用豪华的小牛皮烫金装帧,精美大方,辅以雕花木柜。虽所费不赀,却是经济刚刚腾飞时一个中产家庭最好的文化陈设,书香家庭的想象,由此开始落实。许多家庭乃因买进这套书,仿佛种下了诗礼传家的根。
高先生综理编务,辅佐实际的是周安托兄。两君都是诗人,且侠情肝胆照人。中华文化复起、国魂再振、民气方舒,则是他们的理想,因此编这套书,似乎就是一场织梦之旅,号称传承经典,实则意拟宏开未来。
我很幸运,也曾参与到这一场歌唱青春的行列中,去贡献微末。先是与林明峪共同参与黄庆萱老师改写《西游记》的工作,继而再协助安托统稿,推敲是非,斟酌文辞。对整套书说不上有什么助益,自己倒是收获良多。
书成之后,好评如潮,数十年来一再改版翻印,直到现在。经典常读常新,当时对经典的现代解读目前也仍未过时,依旧在散光发热,滋养民族新一代的灵魂。只不过光阴毕竟可畏,安托与信疆俱已逝去,来不及看到他们播下的种子继续发芽生长了。
当年参与这套书的人很多,我仅是其中一员小将。聊述战场,回思天宝,所见不过如此,其实说不清楚它的实况。但这个小侧写,或许有助于今日阅读这套书的读者理解该书的价值与出版经纬,是为序。
摘自——《诗经:先民的歌唱》
关 雎
【故事介绍】
西方故事里,美女梦想的是白马王子的到来;而在中国古代周朝的时候,美女所梦想的,乃是高贵优雅的君子。周朝除天子称王外,各国国君,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依他们的封爵来称他们的国君。例如宋国是宋公,齐国是齐侯,郑国是郑伯,吴国是吴子,许国是许男。但习惯上各国国君都被尊称为公。因此,齐侯小白,被称为齐桓公,郑伯寤生,被称为郑庄公。而他们的儿子,都称公子,所以周朝故事中的人物多有名的公子,例如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到处留情,就三次娶到了年轻妻子。但《诗经》里的公子不多,豳国的公子虽提过三次,还没形成故事(《诗经》里“王子” 二字没有出现过),《诗经》里出现的顶多是君子。君子就是国君的儿子,而只要有官爵的贵族,也都被称为君子。
话说西周时代黄河岸上有一个成年的君子,他知书达礼,能文善武,而且相貌堂堂,正称得上一表人才。他的父母要给他找一个漂亮的女子来成亲,许多媒人都来说亲,但他央求父母,让他自己去找;等他看中意了,才报告父母,央媒前去说合。
于是他出外游历,去访求他心目中的美人儿。他经过西国,嫌西国的姑娘有些粗鲁;经过北国,又嫌北国的姑娘太刁悍;再去东国,东国的姑娘的确很秀丽了,只是人太矮小,最后他来到南国。
南国的姑娘文文静静的,都出落得美丽大方。一天,他远远地听到了优雅的琴声,循声前行,走进了一座美丽的花园,透过掩映的花木,前面露出一片潋滟的水光,是一方清澈的池塘。池塘的对面,呈现着一座临水的楼台。楼台上正有一位淡妆的美女,倚栏而坐,左右侍立着两个丫鬟,原来琴声就是那位姑娘弹奏出来的,悠扬悦耳。听着,望着,这位君子着了迷,不知暮色笼罩下来,楼上已掌灯,他才摸黑离去,却不小心失足,扑通一声,跌落池塘。
楼上姑娘叫男仆把他救起,她父亲就要把他赶走。她却要求父亲和善待人,借衣裳给他把湿衣换掉,让他在客房过夜。
第二天早晨,他向她父亲告辞,顺便表明自己的身份并提出求婚的事。她父亲说:“你的身份,我会调查清楚;你既然欣赏我女儿的琴艺,那么,可说是知音难逢,你就先在我家弹奏一曲再走吧!”一听这话,这位君子着了慌,偏偏他武艺高强,熟谙弓箭,
不曾好好练琴,只好推说昨晚落水时扭伤了手腕,等以后再来献丑。
回国后禀报父母,央媒去说亲,虽有显赫的身世,但被婉拒了。
于是这位君子懊丧得寝食难安,犯起相思病来,做的梦也是追求她的情景,而她只是对他说:“你不是我的知音。”于是他知道除非把琴艺练精,否则这桩姻缘是不会成功的。他便觅得一面名贵的古琴,马上请名师指导,立志把琴瑟练好。他终日勤练,琴艺猛进,三个月下来,居然能弹得得心应手,逐渐到达出神入化的境界,于是带一个琴童抱琴出发。他又来到南国,声称践约前来弹琴。
南国姑娘的父亲,就在临水楼上设宴款待,请他表现琴艺。他伸指把古琴的琴弦轻拨,琴声就像凉风吹拂,沁人心脾。顿时,花园里鸦雀无声,静到听得见池边的流水淙淙,一会儿又听到南山上隐约的雷鸣,等到铿然一响,琴声终止,才知他弹的是《高山流水》之曲,刚才听到的淙淙水声和隐约雷鸣,只是他琴音的变化。于是满堂喝彩声,主人招呼他的女儿前来和他相见。他要求南国姑娘再为他弹琴,愿用瑟来相和,而姑娘仍请他弹琴,自请以瑟和琴,两人合奏了一曲琴瑟和鸣的《鸾凤曲》。于是他说:“我既然已经和她琴瑟为友,不知可否娶她回去敲钟打鼓地让她快乐一番?”
这时原先的媒人也出现了,他说:“还请老丈俯允。”姑娘的父亲含笑点头,一桩美满的婚姻终于成功。
于是南国的诗人便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歌来给大家唱。这首歌就是《诗经》里《国风》的第一篇《周南·关雎》。
《关雎》的原文当时也是白话诗,但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光景,到现在已和我们的白话很不一样,就是读音也变了。而且当时的文物制度、礼俗习尚,和现在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若不加一番注释,还不容易完全明白。以下就是《关雎》篇的原文和音义的加注。每章之后,并附现在的白话译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