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多轴心世界: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白银资本》进阶版,《大分流》的完整叙事,近代工业化,印度棉花,国际多元主义)](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308255776.jpg)
《
多轴心世界: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白银资本》进阶版,《大分流》的完整叙事,近代工业化,印度棉花,国际多元主义)
》
售價:NT$
551.0
![蝶变](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12516274.jpg)
《
蝶变
》
售價:NT$
269.0
![罗马帝国2200年](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9787515110332.jpg)
《
罗马帝国2200年
》
售價:NT$
332.0
![经纬度丛书:拜占庭帝国](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13117480.jpg)
《
经纬度丛书:拜占庭帝国
》
售價:NT$
347.0
![春秋大变局 : 华夏奠基与融合的三百年](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07559446.jpg)
《
春秋大变局 : 华夏奠基与融合的三百年
》
售價:NT$
296.0
![高尔夫球杆量身定制理论与实践](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64437510.jpg)
《
高尔夫球杆量身定制理论与实践
》
售價:NT$
3540.0
![医隐:伤寒易玄(最新版)](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49294244.jpg)
《
医隐:伤寒易玄(最新版)
》
售價:NT$
374.0
![大自然中的美食(全5册)(帮助宝宝通过最熟悉的食物接触自然,引导孩子善待食物,敬畏自然)](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50267886.jpg)
《
大自然中的美食(全5册)(帮助宝宝通过最熟悉的食物接触自然,引导孩子善待食物,敬畏自然)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1、 美学大家蒋勋2024全新散文集,首度集中回忆母亲,因为她,我们敬重生命,知道庶民百姓平安过日常生活的面前谦卑致意。
2、 用“五行”的观念认识厨房,给予生命深意。那是日复一日踏实生活里和木、火、土、金、水充满活力的互动。
3、 “做菜里也处处是做人的本分。”火候的大小,老菜脯的腌制,时间的滋味,也是处世之道,“人的修行关键在时间,物质也一样。”
4、 在生命面前游刃有余的,多是庶民百姓,向所有从废墟里整理起锅碗瓢盆的母亲致敬。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依靠着,择叶菜、磨米浆、蒸年糕,期盼风调雨顺,做一餐饭,一家人可以围坐着,说着“幸福”。
|
內容簡介: |
《母亲的料理时代》是美学大家蒋勋2024全新散文集,首度集中回忆母亲,厨房里的物与事,是向庶民百姓平安过日常生活的谦卑致意,蕴藏着无尽的人生智慧。蒋勋以小见大,用“五行”的观念认识厨房,给予生命深意。那是日复一日踏实生活里和木、火、土、金、水充满活力的互动。从冰箱的使用到对现代性的思考,从分子料理到饮食的选择,从燃料的迭代到生存的危机,在变化中寻求不变,在芜杂中寻找本真。娓娓道来的生命细节,火候的恰到好处,饮食的恰如其分,皆饱含着去芜存菁、素朴为家的人生哲理。平凡日常的料理,是庶民百姓认真生活的自信,做菜里也处处是做人的本分,蒋勋说“母亲厨房料理的气味,是我一生学习不完的人生功课。”
|
關於作者: |
蒋勋 祖籍福建长乐人,一九四七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长。 多年来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与生命之好。写作小说、散文、诗、艺术史,以及美学论述作品等,深人浅出引领人们进人美的殿堂。 著有《说文学之美:品味唐诗》《说文学之美:感觉宋词》《吴哥之美》《少年台湾》等,艺术论述《汉字书法之美》《新编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天地有大美》等。
|
目錄:
|
目录
自序 母亲的料理是我最早五行的功课001
五行时时在流动001
母亲的炉灶017
火候与人生033
腌渍与风干049
菜市场的日常065
母亲的大板刀083
母亲的家常菜103
择菜与掐菜121
小菜演义139
韭花与水八仙157
庶民野菜173
后记 母亲教我的事 189
附录 母亲的手 205
|
內容試閱:
|
火候与人生
火候
朋友送来一颗银栗南瓜,像一颗大桃子。绿色里泛着银光,像汉朝绿釉陶泛出水银的光,沉着安静,很美。放在几案上几天,舍不得吃,也在想,如果是母亲,她会如何料理这银栗南瓜?
我看过母亲烧冬瓜盅,陪她在菜市场选冬瓜,挑了很久,挑中一颗小冬瓜,直径大约二十厘米,切开来,瓤很厚,青白如玉,透着夏季暑热里山泉般的沁凉。
母亲的冬瓜盅用鸡汤煨冬菇、木耳、松菌、扁尖,加一点泡软的干贝、火腿片、干鱿鱼丝。材料偏素,肉类只是提味,火一大开沸腾就转小,然后慢火细蒸。关火再焖一下,让汤头的鲜香,渗透进冬瓜瓤里。吃的时候,一勺一勺舀在碗里,清爽素净,余韵很长。
后来有机会吃到大餐厅的冬瓜盅,加了太多鲍鱼、花胶、蹄筋,材料昂贵,缺失了冬瓜的清淡,总觉得遗憾。
素净,并不容易。也许,素净是守一种本分,不贪妄想,也就素净了。
母亲的料理,仿佛带着她战乱时四处颠沛流离的本分,谨慎里求众生平安,滋味深远。因为一生都在迁徙,她的料理没有特别地方的执着。她是北方人,各样面食,从麻什(猫耳朵)到旗花面,从水饺到馒头包子,她都拿手。她也会做父亲家乡的福建菜,自己酿酒取酒糟,裹着鳗鱼,蒸炸都好吃。她也用酒糟炖鸡,鲜香滑嫩。
福建菜的腰花油条麻烦,猪腰处理费工夫,尿管剔除干净,用面粉搓洗,不留一点腥臊。用大刀片成薄片,调味快炒加入隔夜酥脆油条,这一道闽系名菜母亲也拿手。
母亲在大龙峒定居,她就学做同安人的各式米粿、油饭,过年和邻居一起磨米做年糕。
颠沛流离中活下来,很难有妄想,也就平实朴素。
料理用火,讲究火候。蒸、煮、煎、熬、炖、烙、烤、煨、炸、炊、煸、炒、焖、汆烫,都是火候。
火候是对火的体会,大小快慢,都有分寸。
火从邃古燧人氏传下来,或者如古希腊所言,是普罗米修斯从天上众神处偷窃而来。人类围绕着火,细数天上星辰,期待旭日初升。一万年过去,仍然盼望火种传递,代代不绝。
母亲经历的火的使用,像一部火的历史。她在战乱里,看过炮火,看过硝烟,也许可以体会生活里静静看着一圈炉火的幸福满足吧。
她做饭做菜,用过木柴燃火,用过炭,用过煤球,用过洋油,用过瓦斯,用过电,用过磁波……
每一种不同燃料的炉具,都有各自的特色,做出的饭菜也有不同。
炉火,或许一时让她想起某一日大轰炸的火光冲天,鬼哭神号。她还是聚精会神,祈祷眼前那一圈炉火有天长地久的生活的安稳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