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97载人生,74年党龄,63年深藏功名。
在祖国需要时,他冲锋陷阵、九死一生;
在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他的一生融合了平凡和伟大。
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
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帮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內容簡介: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60余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本书由张富清儿子张健全授权出版,由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记者、张富清事迹主要报道者谭元斌撰写(其作品《本色英雄张富清》,获评2019年“中国好书”奖)。书稿讲述了张富清年轻时保家卫国,转业后在基层岗位上为民造福的一系列初心故事,反映了张富清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英雄本色。
|
關於作者: |
谭元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高级记者,现任新华社湖北分社政文部主任记者、工会副主席。长期关注民生,通过报道推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推出沈因洛、张富清等重大典型人物报道,获得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所著《本色英雄张富清》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
|
目錄:
|
人民英雄不寂寞
名人村里,生命之重
党的好战士
突击冲锋炸碉堡
烽火连天,他究竟在何处
祁连山上英雄魂
南疆,新的战斗
圆梦首都
尘封战功,扎根异乡
较真
驻村鱼水情
再见母亲
党的好干部
老党员的样子
知也无涯
我的父亲是英雄
忆往昔,铁血英雄泪沾襟
一举成名天下知
梦回吹角连营
明月照初心
大事年表
知识窗口
|
內容試閱:
|
致敬楷模?引领成长
一个个名字,闪耀着百折不挠的光辉;
一段段传奇,谱写着感天动地的壮歌;
一枚枚勋章,铭记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 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有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等 9 位杰出人士获得“共和国勋章”。他们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奋斗,但却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忠诚担当;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拼搏奉献;为人类社会谋发展,开拓创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是一套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成长、拼搏、奋斗、开拓、创新、奉献的故事讲给青少年读者的主题出版图书。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用故事形式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重大节点、感人事迹、高光时刻、重大贡献和所获荣
誉等紧凑有序地串接起来,以便青少年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和人生感悟。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将起着很好的教育、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少年可从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汲取不平凡的力量,热爱科学,爱岗敬业,担当作为,从点滴做起,把平凡的事做好,获得不平凡的人生,长大后努力为党、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这就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共同为青少年打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的初衷,也是全体编创出版人员对时代先锋人物表达的由衷敬意。
我希望,这套丛书能给予青少年以启发和激励,有助于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励他们向往并努力追求人生的“第一枚勋章”,绽放真正属于自己的青春华彩。
武向平
名人村里,生命之重
汉水去悠悠,长龙伏地三千里。
汉水即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汉江,从陕西省汉中市一个名叫洋县的小县南部穿境而过。洋县历史久远,早在 7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即有人居住,建制历史也已有 1700 多年。依水而兴,人口却不多,全县仅 40 余万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县。
洋县的西南部,雄踞傥骆古道重镇马畅镇。马畅镇南边直抵汉江,西边紧邻汉中市城固县,为北去关中、西至甘肃、南达四川必经要塞。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蜀国大将赵云在这里驻军,整训骑兵,是以得名“马场”,晋朝时改为现名“马畅”。兵家重地,战乱频仍是自古马畅之一貌。
马畅集镇西北约 2 公里处,为双庙村。双庙村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有山峦连绵起伏。群山中,有一座山叫子房山,山上有座庙叫张良庙,顾名思义,这座庙是为纪念汉相张良而修建,据传建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双庙村村民至今仍保持着到张良庙祭拜的习俗。
子房山南面直线距离数公里处,有三间土坯房,即张家老屋。张家老屋在张富清祖辈时即已修建,他和大哥、二哥、妹妹均出生在这里。
张家老屋再往南几百米处,有条水渠名为杨填堰,相传筑于汉代,南宋洋州知州杨从仪带领百姓予以整修改造,拓其功能,百姓感佩杨从仪兴修水利的功德,故起名“杨填堰”以作纪念。而今,近千年历史过去,杨填堰仍流水潺潺,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润泽一方田园,哺育一方百姓。
宋朝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其中“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当地厢军,“州”指民政。据史料记载,南宋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齐,散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显而易见,直隶州较散州更为核心。南宋时,洋州辖今洋县范围,洋州知州等同于县令,官虽不大,但极其重要。杨从仪为陕西凤翔县人,曾在抗金名将吴玠麾下,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任洋州知州期间,杨从仪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死后,他被当地百姓葬于杨填堰堰首。
1924 年 12 月,张富清在双庙村张家老屋出生。张家是贫农家庭,祖上都是农民。张富清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在他年少时,父亲因病去世,自幼在饥饿中挣扎的大哥也不幸夭折,母亲独自把他和二哥、妹妹抚养大。那时候,没人能够想到,90 多年后,张富清会名扬天下,像张良、杨从仪一样让全村村民以其为荣。
成长的路上布满荆棘。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贫农家庭的孩子能活下来已是不易,哪有条件接受教育呢?张富清没有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生活的重压,摧残了坚强的母亲,她以燃烧的生命,支撑起家庭,落下一身病根。
1933 年到 1943 年的 10 年间,张富清在家跟着母亲种地,从9岁长到了19岁。
从 1943 年开始,张富清进入毗邻洋县之城固县的地主孟瓜瓜家中当长工,历时两年有余,无分文报酬,只混个口食,养活自己。
1945 年下半年,家中遭遇晴天霹雳——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母亲身体不好,张富清个小体弱,家中重体力活都靠二哥。要在地里刨出一份生计,没有好的劳力怎么行!为了一家人能够活下去,张富清用自己把二哥换了出来。为促成此事,无助的母亲四处走动,花钱托人,说尽好话。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让一个儿子代替另一个儿子踏上“不归路”,这是多么残忍的抉择!然而,除此之外,她还能怎么办呢?她还有什么活路呢?为了让一家人活下去,她别无选择。
幸运的是,矮小瘦弱的张富清,未入国民党军官的“法眼”,他们认为他根本不是打仗的料。张富清因此被关押在乡联保处近两年后才进入国民党军队,角色也不过是个杂役,干煮饭、喂马、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脏活、累活。
张富清在乡联保处的生活苦不堪言,遭受辱骂和殴打是“家常便饭”,夜里还被用绳子拴住,以防逃跑。到了国民党军队,更加凄惨无助,一丁点事情没做好就会遭到严厉抽打。
不仅失去了人身自由,还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暗无天日的生活让张富清陷入了极度的惶恐和绝望。他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也不知道在前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悲惨命运。他只是没有选择地、本能
地活着。
“哎——,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20 多岁的张富清,一次又一次在心里发出泣血悲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