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NT$
375.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NT$
34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契诃夫知名代表作,力透纸背的书写,写尽荒诞世界中个体的悲剧。他们说他疯了,因为他总是不合时宜。
◆列宁读完直呼,“可怕极了……我有这么一种感觉,好像我自己也被关在第六病室似的。”
◆俄语直译,全新译本,金句俯拾皆是。
◆原创金句插画,篇章页精心设计。
◆业内知名设计师操刀,全新装帧,精装小开本,胶版纸印刷,阅读体验更佳。
|
內容簡介: |
1890年,契诃夫前往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改变了他不问政治的心态,于是写下《第六病室》。
这本书被称为“整个俄国文学中最可怕的小说”,讲述了荒诞世界里的个体惨剧,展现了人在面对痛苦时两种观念的冲突:一种认为宁可痛苦,不要麻木;一种认为既然改变不了现状那就默默忍受。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书中这两种人最终都被当成疯子关进了第六病室。
|
關於作者: |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剧作家。
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后弃医从文。
注重描写俄国中等阶层人民的平凡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擅长用简洁、幽默、犀利却又不失分寸的笔调描绘冲突和悲剧。
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小官员之死》《樱桃园》等。
|
內容試閱:
|
医院的院落里有一座不大的边房,被一整片种着牛蒡、荨麻和野生大麻的林地包围着。边房的屋顶生了锈,烟囱塌掉半截,门廊的台阶也已朽烂,长满杂草,而灰泥也只剩下一些痕迹。它的正面朝向医院,背后则望向田野,一道带钉子的灰色医院围栏将它与之隔开。这些尖头向上的钉子、栅栏,以及边房本身,带有那种特殊的阴沉、罪恶昭彰的外观,我们这里只有医院和监狱建筑才会这样。
如果您不怕荨麻蜇人,我们就走通往边房的小窄道,看看里面在干什么。打开第一扇门,我们走进穿堂。这里靠墙和火炉旁边乱堆着成山的医院垃圾。床垫,又旧又破的长袍,衬裤,带蓝条纹的衬衫,毫无用处、磨损走样的鞋子——所有这些破烂乱成一堆,皱皱巴巴,相互纠缠,正在腐烂并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气味。
破烂堆上总是躺着齿间衔一支烟斗的看守尼基塔,这位退役老兵戴着变成红褐色的徽章。他长着一张严厉、枯瘦的脸,一对悬垂的眉毛为他的脸平添了草原牧羊犬的神情。他有一只红鼻子,身材矮小,模样瘦削,青筋嶙嶙,但仪态威严,拳头硕大。他属于朴直、求实、肯干、愚钝的那类人,他们爱秩序胜过世上其他任何东西,因此确信他们就该打。他打脸,打前胸,打后背,哪儿顺手就打哪儿,因为他相信若非如此这里就没了秩序。
接着您就走进一个又大又宽敞的房间,它占据了整个边房,如果不算穿堂的话。这里的墙壁涂成肮脏的蓝色,天花板熏得乌黑,就像没烟囱的农舍一样——显然,冬季里有炉子在这里冒烟,常常煤气熏天。窗户因从里面装了铁栅栏弄得很难看。地板是灰的,满是木茬。酸菜、灯芯的烟焦、床虱和氨水在发臭,这种气味最初给您那样一种印象,仿佛您进了一个兽栏。
房间里摆着床铺,全都钉在地板上,上面坐着或躺着人,身穿蓝色长袍,按旧习戴着圆帽。这些人是疯子。
这里一共五个人。只有一个有贵族称号,其余都是小市民。门旁边的第一个,高个头儿、瘦削的小市民,一撇棕黄色闪闪发亮的小胡子,眼睛刚哭过,就撑着脑袋坐在那儿,望向一个点。他日夜忧愁,摇晃着脑袋,叹气苦笑;他很少参与交谈,对问话也通常不做回答。给他吃东西时,他就机械地吃完喝完。从他痛苦的、撕心裂肺的咳嗽,消瘦以及脸颊上的红晕判断,他已经害上了肺痨病。
他后面是一个矮小、活跃、非常好动的老头儿,留着尖胡子和乌黑、卷曲、像黑人一般的头发。白天他在病房里从一扇窗跟前溜达到另一扇窗跟前,或者坐在自己的床上,按土耳其人的样子盘起腿,吵闹不休,像只灰雀似的,吹口哨,轻声唱歌,嘿嘿笑。他孩童般的快乐和活泼的性格在夜里也显露出来,他会起床向上帝祷告,用双拳敲打自己的胸口,用手指头戳门。这就是犹太人莫伊谢卡,傻子,二十年前他的制帽作坊被烧掉时就疯了。
第六病室的所有居民里,只有他一个获许走出边房,甚至走出医院的院子去外面。这种特权他享用已久,大概因为他是医院的老住户,是一个安静、无害的傻瓜,城里的小丑,是那种在街上早已看惯、被小孩子和狗围着的人。他身着小袍子,戴一顶可笑的圆帽,穿一双便鞋,有时候光着脚甚至不穿长裤,沿街走动,在大门前或商铺旁边停下,向人讨要一个戈比。这里给他克瓦斯,那里给他面包,换个地方又给他一个戈比,因此他回边房时常常吃饱喝足,很是阔绰。可是他带回去的一切都被尼基塔搜刮而去,归为己用。这件事当兵的做得很粗鲁,心怀恨意,翻遍他的口袋,还唤上帝做证人,说他再也不会放犹太人上街,没有秩序对他来说比世上任何事情都坏。
莫伊谢卡喜欢为人效力。他给同伴端水,为他们在睡觉时盖被子,承诺给每人从外面带回一个戈比,给每人缝一顶新帽子;他还用汤勺喂他左边的邻居,一个瘫子。他这样做不是出于同情,也不是出于某种人道的考虑,而是在模仿并不由自主地服从自己右边的邻居——格罗莫夫。
伊万·德密特里奇·格罗莫夫,大约三十三岁的男人,出身贵族,从前的法庭执达吏和十二级文官,患了迫害妄想症。他很少坐着,要么躺在床上蜷作一团,要么从一个角落走到另一个角落,像是为了锻炼。他总是兴奋、激动、紧张,为某种模糊、不确定的期待所扰。穿堂内最轻微的沙沙声或是院子里的一声叫喊,都足以让他抬起头开始倾听:不是为他而来吧?不是在找他吧?这时他脸上便表露出极度的不安和厌恶。
我喜欢他那张宽阔、高颧骨的脸,总是苍白、不幸,反映着内心,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被斗争和持久的恐惧所折磨的灵魂。他的怪相是奇特而病态的,但深刻而真实的痛苦在他脸上布设的细微特征是理智而聪颖的,眼里是温暖、健康的闪光。我喜欢他本人,谦恭,殷勤,对所有的人都很礼貌,除了尼基塔。每当有人掉了扣子或者汤勺,他就很快从床上跳起来去捡。每天早上他都祝他的同伴们早上好,晚上躺下睡觉时祝他们一夜平安。
除了持续的紧张状态和做怪相,他的疯狂还表现在以下方面。有时晚上他会把自己紧裹在小袍子里,全身颤抖,牙齿作响,开始快速地在墙角、床铺之间走动。看来他好像烧得厉害。有时他突然停下,瞧一眼他的同伴,显然,他想说件很重要的事,但,看上去,考虑到别人不会听或不会理解他,他便不耐烦地摇着头继续走动。很快,想说话的愿望就压倒了所有的考虑,于是他由着自己的意志,热烈而急切地说起来。他言辞无序、狂躁,像呓语、冲动且不总是清晰可辨,但听得出,在词句上,在声调上,有某种特别好的东西。当他说话时,您会在他身上看到一个疯子和一个人。很难在纸上传达他那疯狂的言辞。他说到人类的卑鄙,说到践踏真理的暴力,说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到来的美好生活,说到窗户栅栏每分钟都让他想起强暴者的愚钝和残酷。结果他的话就是一首毫无秩序、毫不协调的混成曲,出自一些老旧但尚未完成的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