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研究不仅较全面归纳出国内大学生的写作者身份诸多特征,还提出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与协商的模式,初步探索了写作者身份理论及实践的中国本土化问题,是写作者身份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创新和补充,具有多视角、跨语言、中国本土化特点,对二语习得以及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研究以中国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者身份特征及其建构协商过程为重点,探索写作者身份理论及实践的本土化问题。本研究利用74篇学生论文语料和4名学生的访谈数据,分析了中国大学生的写作者身份问题,同时采取三角互证的方式,提供深度描写,包括从单纯的描述到解释。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本研究不仅较全面考察了国内大学生如何通过文本中的元话语建构其写作者身份,还发现,身份叙事分析展示了学生写作者身份的多面性和动态性。另外,本研究尝试建立中国本土化的本科生写作者身份建构与协商模式,对英语写作者身份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
關於作者: |
唐芳 女,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研究兴趣包括语言与身份、写作研究、外语教育和翻译。曾先后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进修、访学。
|
目錄:
|
第 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写作者身份理论与含义 2
1.3 元话语视角下的英语写作者身份研究 4
1.4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语写作者身份研究 14
1.5 叙事探究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17
1.6 本章小结 21
第 2章 研究设计 22
2.1 研究问题 22
2.2 研究对象 22
2.3 研究过程 24
2.4 本章小结 28
第 3章 元话语人际模型中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 29
3.1 引言 29
3.2 各类元话语分布情况 30
3.3 各类元话语特征 32
3.4 本章小结 51
第 4章 叙事探究视角下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特征 53
4.1 引言 53
4.2 “自传式自我”身份特征 54
4.3 “语篇自我”身份特征 71
4.4 “作为作者的自我”身份特征 87
4.5 “社会文化和机构环境中的自我可能”身份特征 97
4.6 本章小结 107
第 5章 情感、叙事与身份 109
5.1 英语写作中的情感因素 109
5.2 中国本科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中的情绪研究 118
5.3 叙事探究与英语学习者能动性、身份意识和输出能力关系实证研究 126
第 6章 中国本科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模型 146
6.1 Nvivo 10软件 146
6.2 分析过程 146
6.3 结果与讨论 147
6.4 本章小结 157
第 7章 结论 159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59
7.2 启示 160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62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163
参考文献 164
附录 190
A 访谈问题 190
B 访谈录音材料转写规范说明 192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在当今后现代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理论的影响下,身份被认为是在互动中共同建构的。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语言与身份之间的关系理解得日趋深入。由于身份研究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强化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意识,对语言使用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因此,近些年来“身份”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写作研究领域。学术写作同其他任何交流形式一样,是一种身份的行为,因为它主要与作者的自我感联系在一起(如 Hyland, 2002b; Ivani., 1994, 1995, 1998; Ivani. & Camps,2001)。 关注大学生的作者身份,了解他们如何协商、组织、整合、反思,从而实现自我构建,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者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并使其成为有自我的学习者和写作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我身份是未来应用语言学各领域的前沿课题。适逢中国社会乃至全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进行有中国特色、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我身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国内外英语学习者写作身份研究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①国内语言学界以身份,尤其以写作者身份为核心的研究十分匮乏,对国外身份理论依附性强,写作者身份理论实践研究本土化问题亟须解决;②全面调查国内本科生如何通过元话语建构英语写作者身份的研究也不多见;③学习者如何协商、组织、整合、反思从而实现写作者身份建构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④国内身份研究并未呈跨学科态势,将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实证研究较少,其研究方法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⑤身份与语言教学及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研究以中国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者身份特征及其建构协商过程为重点,探索写作者身份理论及实践的本土化问题。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多种方法,不仅较全面考察了国内大学生如何通过文本中的元话语建构其写作者身份,还提出了本科生的写作者身份建构模型。 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学术语篇和叙事探究中如何展现自我、建构与协商写作者身份,并具体探索如下问题:①元话语是否普遍存在于中国大学生论文中,各类元话语的特征和分布情况;②元话语人际模型中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各方面特征;③叙事探究视角下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各方面特征;④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模型。 本书共分 7章。第 1章为绪论,阐述了本书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章提出了本书主要研究的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技术路线,*后举出本书的创新点。本章在文献综述里分别阐释了身份理论及其含义、元话语理论及其含义,以及两者与写作的关系。第 2章为研究设计,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第 3章分析了元话语人际模型中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各方面特征。第 4章分析了叙事探究视角下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各方面特征。第 5章分析情感、叙事与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第 6章提出了中国本科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模型。第 7章为结论,主要包括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其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本书不仅较全面地归纳出国内大学生的写作者身份诸多特征,还提出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者身份建构与协商模式,初步探索了写作者身份理论及实践的中国本土化问题。它是写作者身份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创新和补充,具有多视角、跨语言、中国本土化特点,对二语习得以及写作理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本书完稿之际,特别感谢恩师许明武教授在本书选题和撰写过程中的悉心指导;衷心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本书出版提供资助;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后,感谢家人给予的关爱和鼓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