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NT$
305.0
《
创作经典
》
售價:NT$
653.0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 - 1914)
》
售價:NT$
449.0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NT$
505.0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NT$
254.0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NT$
347.0
《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培文·艺术史)
》
售價:NT$
653.0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1.从中国人吃什么、怎么吃,到食材和烹饪方式的历史演变,全方位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从现代人餐桌上的美食出发,探索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孩子轻松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
3.拓展性强,正文外附有小知识板块,介绍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知识,紧贴大语文教育理念。
4.贴合时下流行的食育理念,让孩子了解动植物是如何被人类驯化,烹饪方式如何更迭,才有了日常餐桌上的美食,潜移默化传递珍惜食物的观念。
5.插图画风活泼可爱,各色美食跃然纸上,使全书更富有阅读趣味。
|
內容簡介: |
饮食是孩子感兴趣的主题,饮食文化是向孩子介绍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这一系列从古人吃什么到古人怎么吃,全方位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讲述方式贴近日常生活,从身边的美食出发,介绍各类美食由来的同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常识,包括各种作物的起源和传播、美食相关的历史典故、民间习俗等,并潜移默化传递珍惜食物的观念。插图画风活泼可爱,各色美食跃然纸上,使全书更富有阅读趣味。
第一册《南米北面》
为什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食?本册从这个问题出发,分为米和面两大部分,先从稻米和小麦的由来讲起,介绍其种植历史、耕种方式、处理方式的演变;接着介绍了古人用米和面制作的各种传统美食,包括米饭、粥、粽子、锅巴等米食,以及馒头、面条、饺子等面食;最后讲述了各种美食的历史及其背后的典故和文化知识,总结了我国南北方不同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和各具特色的饮食格局。
第二册《荤素搭配》
主食之外,副食也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如今我们餐桌上寻常可见的蔬菜、豆制品、肉食等副食,其中许多在古代很难吃到甚至根本就吃不到。本册共分为蔬菜、豆腐和豆制品、牛肉、羊肉、猪肉、鱼肉6个章节,讲述了中国人餐桌上的副食是如何一步步丰富起来的。每章以历史为脉络,讲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人主要吃什么副食,并且介绍这些副食背后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传统习俗等,带领孩子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第三册《茶余饭后》
本册分为水果、干果、糕点、羹汤、酒、茶、奶和奶制品七个章节,讲述了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传统小食和饮品的故事,以及中国远古文化、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饮食礼仪等内容,比如中国原产水果有哪些,我们爱吃的杧果、西瓜又是怎么来的,果酒、食物酿造酒、葡萄酒的起源与做法……并穿插介绍了一些历史趣事和相关典故,如“二桃杀三士”“和如羹焉”等,展现古人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情趣。
第四册《烟火滋味》
中华美食洋洋大观,各种烹饪技术和调味品的发明厥功甚伟,古人重视烹饪和调味,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本册讲述了火锅、烧烤这两种烹饪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古人对酸甜苦辣咸五味的运用,其中,火锅章节讲述了从古至今各种火锅炊具的演变,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特色火锅;烧烤章节讲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流行的烧烤方式,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酸甜苦辣咸章节则介绍了古人所用的调味品和分别代表五味的各种传统美食。
|
關於作者: |
安迪斯晨风,本名安晓良,科普作家、评论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浪微博阅读领域大V。擅长用有趣好玩的写法向大众介绍科学与文化知识。主要作品有《藏在古诗词里的博物课》《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等。
陈丽丹,插画师,毕业于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插画专业和漫画专业,取得艺术硕士学位。作品曾获3×3插画大赛专业组优秀奖、红点设计奖(传播设计奖)、IllustrationWest插画比赛金奖等奖项。合作对象包括《华盛顿邮报》、Boom!Studios、新经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