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介绍了基本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和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并结合物理学史,对部分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讲述。全书内容简明扼要,编写力求深入浅出,将专业性与通俗性集于一体。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加强学生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人文、管理、经济、艺术等文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非物理专业理工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与物理学关系的通俗读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立足于文、建瓴于理,将物理学基本知识的介绍,与物理学发展史料和富有启发的思维方法相结合。在序言部分,介绍了物理科学的发展概况、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阐述了对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思考。在第二讲介绍了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思想与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强调了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了解相关科学技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第三至七讲,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物理规律,并反映了了科学家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与科学探索精神。同时,在相关部分介绍了物理学基本原理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部分内容反映了最新的重大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要求。
|
關於作者: |
刘阳:博士、副教授,武汉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委员会委员、大学物理中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基于低维纳米材料的光电探测器的设计、制备和表征。主持省级项目 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10余篇,其中在国际期刊发表第一作者SCI/EI收录论文7篇。
黄淑芳:副教授,武汉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物理教研室,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科学精神的起源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第二节 世界是什么样的
第三节 宇宙的结构
第四节 科学的人文精神
阅读材料
第二章 新物理学的诞生及牛顿的经典力学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方法
第二节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节 普遍的万有引力
第四节 能量及能量守恒定律
阅读材料
第三章 经典热力学
第一节 热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温度及热力学第零定律
第三节 引发工业革命的热力学
第四节 热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
阅读材料
第四章 电磁学——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
第一节 电磁学天空最亮的星辰
第二节 静电学
第三节 稳恒磁场
第四节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第五节 身边的电磁学
第六节 所向披靡的电磁武器
阅读材料
第五章 光学——又一场新技术革命
第一节 几何光学回顾
第二节 光的波动性
第三节 奇妙的激光
阅读材料
第六章 近代物理学简介
第一节 探秘物质结构
第二节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阅读材料
第三节 奇妙的量子世界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文科物理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大学的基础教育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帮助文科学生建立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提升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是文科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本书按照普通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编排,内容上保证了基本物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避免枯燥的概念和烦琐的公式,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过程,以及对有关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介绍,力图展现物理学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挖掘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作为补充,本书每章都精选了部分贴近实际应用的资料和优秀物理学家的事迹作为阅读材料,特别是第六章近代物理学简介,为开阔学生视野,使其了解近代物理学的前沿应用,在相应内容后又增加了一篇阅读材料。
本书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以课程思政为途径,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进物理课堂。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等方面着眼,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民族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书由刘阳、黄淑芳担任主编,李海霞、魏巧、余子洋、黄河担任副主编。全书各部分内容的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二章由魏巧、黄河编写,第三、四章由刘阳、吴锋编写,第五章由余子洋、熊伦编写,第六章由李海霞、余仕成编写。全书由黄淑芳负责统稿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校教务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大学物理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较紧,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同人和师生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再版时校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