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人性化视角的景观是未来景观的趋势:可食地景改变传统园艺景观给人带来的被动接受的景观体感形式,是人以一种直接参与式的景观维护管理和生产,兼具经济性、生态性、观赏性、教育性等特征的景观形式。与传统的景观功能相比,可食地景在“体现审美效用的基础上,回归了土地原有的物质产出的功能,将植物生产重新带入人们的生活,可以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同时能在所营造园林景观中形成“景中之景”,因此对城市居民更具有吸引力。
|
內容簡介: |
可食地景概念*早是由园林设计师、环保主义者Robert Kourik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它象征着园林设计与农业生产的融合。本书首先阐述了可食地景的缘起、发展、功能,进而将可食地景按照尺度划分为大尺度(可食用农场、教育农园、农家庄园)、中尺度(农业观光园、公园、街道、广场)、小尺度(地面户外隙地、地下灰色空间、屋顶、阳台),针对不同尺度的可食地景对其类型特征、功能布局、设计原则以及营造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分别辅以国内外案例进行图文并茂的剖析以加强理解。
|
關於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规划系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可食地景H工作室创始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湖北省城乡规划专家库专家,武汉市科技局技术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健康城乡规划、全龄友好环境与行为、疗愈景观等相关课题,主持参与*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参与城乡规划实践项目50多项,发表学术论48篇,出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部、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专著1部,获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专1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1部。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可食地景的缘起
第二节 可食地景的概念
第三节 可食地景的价值
第四节 可食地景的功能
第五节 可食地景的类型
第二章 可食地景设计营造的资源影响要素
第三章 可食地景与城市
第一节 可食地景与社区
第二节 可食地景与校园
第三节 可食地景与公共建筑
第四节 可食地景与公园
第五节 可食地景与城郊农园
第四章 可食地景的营造
第一节 技术支撑
第二节 植物选择
第三节 营造方法
第五章 可食地景的未来
第一节 可食森林
第二节 可食城市
第三节 共享城市
第六章 设计探索
第一节 武东医院项目
第二节 共同缔造项目
附录A 可食地景的学术探索
附录B 可食地景小组
致谢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中国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农耕文明的发展,城市与田园彼此容纳、互相支撑。我们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是延续了千年的情怀,田园生活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是现代都市人的理想。无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变化,都应在城市中留出适当的追溯田园的空间,让人们能够亲近自然、参与劳作,让孩子们能够认识自然、体验收获,这不应该只是一种梦想,而应该成为现实。
可食地景或许能成为这样一座桥,从人类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渴望体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初心出发,以城市公园、社区、公共建筑、农园甚至道路两侧绿化用地的分布形式,联通美好田园生活的彼岸。
可食地景之于我,既是城市规划与景观专业交叉研究的拓展方向,也是我个人生活中调节身心的绿色实践,自食其力、有劳有获,还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能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谢可食地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自此,天光人影共徘徊……
很希望本书可读且易读,虽然写书的初衷是源于为城乡规划、建筑学和园林景观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编写教材及教辅,但我也非常希望书中的一些观点能对热爱生活、热爱园艺、热爱美食的人们有所帮助和触动。
从可食地景—可食森林—可食城市—共享城市,是本书对可食地景未来的展望,也是梦想,而梦想成为现实的路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走出来的,愿我们以可食地景为媒,寻到每一个都市人心目中的最美田园,种桃、种李、种春风。
“正因为跨越了多个学科,景观不仅成为洞悉当代城市的透镜,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正如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在《景观都市主义》里阐述的这样,景观价值具有多元性。
改写建筑都市主义历史的城市生态学和景观都市主义向我们诠释了城市与景观的内在逻辑,把我们从狭隘的景观审美王国领向宽阔的景观功能世界——城市的生态、复兴、安全、健康……基于景观功能的城市新类型景观已经成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和景观学专业人士的共同关注点,成为景观学科研究的新课题。
如果说需求与实践导致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那么,景观学科正是在满足景观功能需求的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100多年来,人们从未放弃霍华德“田园城市”梦想。当下,都市农场、城市农艺公园、校园麦田、校区蔬菜园、社区与庭院蔬果……这些都市田园型的“可食地景”正在重新解读“田”“园”“城”内涵,谱写“田园城市”新乐章。
除了审美价值外,“可食地景”为我们的交往、旅游、休闲、健身、疗愈……提供了新的媒介和场所。可食地景集城与乡、食与景、功能与审美于一体,在促进城市发展、优化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和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显性与潜在功能价值都有待梳理与挖掘。
可食地景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其认知与实践需要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且其价值及实现路径与方法都有待深入研究。
可食地景作为一种特殊功能类型的景观,其价值不仅局限于本体的食用功能和审美,其本体功能及审美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其功能价值的广度有待研究。
可食地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的特殊食用物,其审美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塑景理论创新与技艺提升。然而,可食地景的塑景理论与技艺并非等同于一般景观,其特殊性需要拓展研究。
贺慧同志在本书中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开创性。本书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可食地景的专著,也是从城市视角研究可食景观的专著,丰富了景观类型与城市景观功能的研究。
②系统性。本书通过可食地景的源起及中外案例分析,对可食景观的类型、功能、设计、运营、维护与管理进行了系统阐述。
③层次性。本书从宏观(城郊农园)、中观(城市公园、校园)和微观(社区、商业综合体)三个层次,对城市不同类型“可食地景”的相关内容做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④社会性。本书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既为大众提供了基于可食景观的田园生活指南,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了可食地景的理论指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可食地景涉及城市、建筑、景园、园艺、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是一个多视角的研究领域。本书专注城市视角的研究,期待更多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也期待贺慧同志在可食景观研究领域取得更多新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