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经典常谈(精装典藏版,足本未删减。新增《〈古诗十九首〉释》等8篇经典文章,朱自清的十三堂国学入门课)

書城自編碼: 398779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朱自清
國際書號(ISBN): 9787574900998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5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

售價:NT$ 1030.0
史记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 史记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

售價:NT$ 255.0
流年碎影(张中行先生88岁高龄写完的人生自传  “这一生我自认为不糊涂。”)
《 流年碎影(张中行先生88岁高龄写完的人生自传 “这一生我自认为不糊涂。”) 》

售價:NT$ 666.0
经纬度丛书·迦太基帝国
《 经纬度丛书·迦太基帝国 》

售價:NT$ 302.0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

售價:NT$ 666.0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   [美]彼得·莱文
《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463.0
韩非子:国家秩序(中国版的“君主论”)
《 韩非子:国家秩序(中国版的“君主论”) 》

售價:NT$ 302.0
利他实验:人类真的只关心自己吗
《 利他实验:人类真的只关心自己吗 》

售價:NT$ 52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24
《 增广贤文-国学大书院 》
+

NT$ 113
《 中华文明史话--庙会史话 》
+

NT$ 1937
《 觅文记(韦力·传统文化遗迹寻踪系列) 》
+

NT$ 510
《 你好,中国花语 》
+

NT$ 1287
《 中国诗学(四卷本) 》
+

NT$ 146
《 中国的宫廷饮食(修订版) 》
編輯推薦:
1.新增《〈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古诗十九首〉释》《古文学的欣赏》等8篇经典解读文章。
2.特别收录9张朱自清及其相关珍贵照片。
3.解读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史学、哲学。
4.朱自清所作注释全部保留,一条未删!
5.纸面精装,封面设计古朴,内文版式疏朗,全书用10.5磅字号,阅读不伤眼。
6.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叶圣陶
內容簡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从事国学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内容是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国学经典的解读,共13篇,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古诗十九首〉释》《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等8篇文章,对延伸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關於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风格以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著称。代表作有《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你我》等,并创作有大量诗歌和杂文。
目錄
序……………………………………… 001
《说文解字》第一……………………… 005
《周易》第二…………………………… 013
《尚书》第三…………………………… 020
《诗经》第四…………………………… 029
“三礼”第五…………………………… 036
《春秋》三传第六……………………… 041
“四书”第七…………………………… 047
《战国策》第八………………………… 053
《史记》《汉书》第九…………………… 058
诸子第十……………………………… 072
辞赋第十一…………………………… 084
诗第十二……………………………… 092
文第十三……………………………… 104
附? 录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127
《古诗十九首》释……………………… 163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 204
论诗学门径…………………………… 226
古文学的欣赏…………………………… 232
语文杂谈……………………………… 238
诗多义举例…………………………… 242
诗的语言……………………………… 261
內容試閱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bu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论”这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 “国学”这名字,和西洋人所谓“汉学”一般,都未免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别标明历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确是正办。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了节省读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杨振声先生,他鼓励编撰者写下这些篇常谈。还得谢谢雷海宗先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许引用他的《中国文字学》稿本。还得谢谢董庶先生,他给我抄了全份清稿,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朱自清
三一年二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