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NT$
908.0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NT$
388.0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NT$
418.0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NT$
449.0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857.0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NT$
454.0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第45届星云赏最佳短篇小说奖。
日本亚马逊网站高分评价:4.6/5。
国内日本科幻市场里较少见的太空基建类科幻小说。
小说的设定非常扎实,让读者很有代入感。书中每一个星球的建设工程都充分考虑到了该星球的特性,很适合与科普结合在一起。
作者在科幻的背景下,又从现场施工人员的视角,加入了对公司经营的思考,所以每项工程都显得很有价值和可行性。
七篇故事的排列顺序是按照日本的一周七天来排列的,是一个隐藏“彩蛋”。
|
內容簡介: |
人类的基建活动已经发展到外太空。他们在月球建设地下隧道、在火星建设加压半球以便取水、在水星测量坐标搭建抛射轨道、 在木星建设漂浮工厂、在金星建设漂浮构造物来“开采”大气中的资源、在土星卫星的地沟附近建造施工现场。但施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接连出现了月球地下隧道工程塌方、火星极冠供水工程失火、水星抛射轨道工程发生共振、木星轨道工程遭遇磁暴、金星建设工程基地坍塌、土星卫星施工现场被冰原吞没的问题。而就在各方施工人员奔赴现场解决问题、营救被困人员时,他们发现土卫二发生的灾害并非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的。某种远超人类智慧的外星文明(文中称为响尾蛇)在土卫二上留下了装置,人们施工时无意中触发了它,导致施工现场被冰原吞没。
人类进一步调查发现,响尾蛇想把太阳系改造成实验基地用于武器开发。响尾蛇通过改变星系环境来摧毁整个生态系统。他们管控统治的星系,提高生产力来保证长期战斗。因此,需要消灭敌方星系本土的高等生命,有效增强长期作战能力。响尾蛇的敌人为牵制他们,先一步采取了措施。敌人不仅要让太阳红巨星化,还让土星开始核聚变反应。响尾蛇的应对方式就是开发出人类这种生物兵器。他们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消灭恐龙。恐龙灭绝让哺乳动物有机会崛起,促进了灵长类的进化。人类进入太空,接触到土卫二的遗迹,触发了响尾蛇留下的讯息。于是,响尾蛇一度中断的武器开发重启了,并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为响尾蛇的应急兵力,人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也具备修复受损环境的能力。哪怕是在响尾蛇改造后的太阳系,人类应该也能生存下去。不仅如此,人类还有可能控制住土星的太阳化趋势,让它恢复到原本的状态。只要人类能够渡过这些危机,响尾蛇就可以把人类当做秘密武器,派往其他星系。
为了对抗响尾蛇的阴谋,虚拟人格宫园启动了战斗模式,发射探测器攻击响尾蛇在太阳系的基地。最后,宫园将自己传送到敌方基地系统内,和基地一起坠落到了太阳里。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谷甲州,日本科幻作家,1951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大阪工业大学土木学专业。1979年,正式进入文坛,写作风格以硬科幻为主。他凭借《雪山之巅的男人》获得第15届新田次郎文学奖、《哥伦比亚˙零 新˙航空宇宙军史》获得第36届日本科幻大赏,三度获得星云赏。他著有《航空军史》系列,还曾和小松左京一起撰写《日本沉没2》。
译者简介
丁丁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译作有《穿越时空的少女》《玩具修理者》《醉步男》《看海的人》《沙漏中的凸镜》《太阳簒夺者》《天狱与地国》《来自新世界》等。
|
目錄:
|
哥白尼隧道 1
极冠基地 43
热极基准点 93
美杜莎复合体 137
灼热的维纳斯 185
大马士革第三工区 233
宇宙创造者 273
作者后记 339
译后记 : 谷甲州的土木魂 341
|
內容試閱:
|
高压输送系统的效率下降了。
又来了……
技术主任山崎烦躁地操作着控制终端。可能是输送管的
什么地方出了故障。他推测十有八九是被碎石屑堵住了。
作为系统核心的高压输送机和两处中继泵应该没有问题, 即使出了故障,也可以迅速换上备用机;而且之前早就针对这种情况准备了预案,所以不会因为故障导致停工。
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输送管。管道的数量本来就不多, 据说是因为规格特殊,无法量产,只能一根根手工生产,完全不够用。
山崎主任猜对了,看显示的数据,好像的确是管道的问 题。这个没法交给维修机器人,只能自己去现场,亲眼看看情况。
他伸手去取气密服的头盔时,被操作员克里希那看到了。
山崎向一脸困惑的克里希那简单解释了情况:
“输送管后方四百米左右的流速越来越慢。从正洞的前端算,应该是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吧 …… 我去看看情况。”
正在控制台上忙碌的克里希那听了他的话之后,只是习以为常地说了句“又来了吗”。他忙着调节掘进设备,没工夫关心高压输送系统的故障。
山崎主任戴好头盔,开始检查附属设备。他俩在工程作业时都直接穿着坑内用气密服,虽然这种气密服没有室外用的那么重、负担大,但实际上工作一项接一项,根本没时间穿脱。
确定气密服封闭正常后,山崎主任启动了通信机,然后试着呼叫克里希那:
“根据情况,可能会中断岩屑的高压输送,也可能会做空载输送,你准备一下。”
“知道了。其实应该暂停工程彻底检修,但实在是没那个时间吧?”克里希那说道。
山崎主任没回答。这当然不是无视,相反,他也很想彻底拆解系统,把输送管送回总部工厂,进行彻底的检修维护。
但是,那会导致整个工程陷入长期停滞状态,而且不是只有山崎主任负责的超前导坑工程延迟,紧随其后的正洞工程也将不得不停下来。
目前超前导坑的挖掘区域,在正洞前方五百米左右。从施工流程上考虑,这种距离的间隔是比较合理的。距离太近会因为界面重叠引发混乱,距离太远又会导致高压输送系统的效率下降。
所以没法按照山崎主任的想法,对输送管进行全面检修维护。利用高压输送系统的施工方法,是他所在公司自主开发的技术。公司为此还申请了许多相关专利,所以对核心技术的管理非常慎重。
生产输送管的工作虽然会外包给其他公司,但最后的一个步骤“内侧工序” 却从不发包 —— 不是公司直营的工厂,就不能完成这道工序。定期的保养和修理也在直营的工厂进行,但或许由于产能限制,工期常常推迟。
在管道内侧磨损的情况下继续超负荷使用,结果自然会导致管道堵塞。按照计划,超前导坑很快就应该抵达相邻工区,那样便能获得一些喘息时间。但在此之前,只能按现在的情况继续施工。
山崎主任确认设备没有异常后,便走进了气闸舱。气闸舱很狭小,山崎主任和克里希那所在的控制单元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工作空间,这里是从运输车辆改造而来的,而且还要优先保证控制台周边操作和监控设备的空间。
相应的,这也影响到了气闸舱的设计。山崎主任的体格绝不算魁梧,但每次通过照样很费劲。身穿气密服的状态更加痛苦,连舱门都很难关上。所以,用来调整气压的时间就很短。
气闸舱内的减压很快就结束了,气密服膨胀起来,更显拥挤。山崎主任飞快地打开外门,耽误的时间多了,胳膊腿都会卡住,连出都出不去了。他连挤带爬地穿过了舱门。
但就算到了外面,也逃不过束缚的压迫感。超前导坑的内径只有三米左右,控制单元就被塞在这样狭小的隧道里。
单元的气闸舱只设在掌子面。因此,要检查后方的输送管,需要从车辆旁边穿过去。但车辆和隧道间的缝隙很窄,只能勉强供一人通过。
虽然尽力不接触墙壁,但毕竟空间有限。一旦没掌握好平衡,让气密服接触到了墙壁,头盔里立刻就会传来巨大的声音。因为掘进设备和岩屑粉碎机正在全功率运行,噪音会顺着墙壁传过来。
在掌子面附近,就算用通信机交流也十分困难。山崎主任扭动身体,来到控制单元后方才终于逃离了闭塞感。隧道的内径虽然不大,但总算能喘口气了。
大概是因为这一头不像掌子面那一头那样塞满了各种设备,墙面上等距离设置的指示灯,朝黑暗深处延伸成了一条直线。
这个工区的隧道没有弧度,也没有坡度变化,所以指示灯连绵向前直至视线尽头。朝那个方向稍微走几步,噪音就像从未有过一般,四下里寂静无声。
但安装在隧道顶上的输送管还在不停地振动。当然,声音并没有传过来,但还是可以感受到管道仿佛在呻吟。
可能是受到无休无止振动的影响,细沙从顶上围岩中极为细小的裂缝里一点一点落下来。
如果是在地球上,这么细微的沙粒落下来的话,会飘浮在大气中,难以收拾。沙子的粒径极小,所以称为粉尘更合适。不过在近乎真空状态的月面,它们只是形成了蜘蛛丝一般的细线。
仔细看去,隧道内部到处都是细沙堆成的小山,但报告中说这个工区的岩体很稳定。因为不可能发生地壳变动,所以并没有采取预防塌方的措施,在挖掘超前导坑的阶段,没有做临时支撑物。
这就和没有防护直接开挖的坑道没什么区别,洞壁都是裸露的岩体,结果就形成了沙子的通道。虽然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但看起来很不舒服。丝线般的细沙,总让人感觉像塌方的前兆。
这也可能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压迫感所导致的,山崎主任头顶上的岩体厚度超过一千米,即使他不主动想起,但还是难以摆脱那种恐慌感。
客观来说,防止塌方的准备措施可以说是万无一失。通过超前钻探仔细调查掌子面周边的地质发现,即使掘进设备打破了细沙的滞留层,也不会有大量细沙喷出。
根据具体情况,也会采取预先向钻孔中注入硬化剂稳定地基的方法;不过通常是在大范围钻探的钻孔中进行“除沙”,防止喷沙。
即使有些地方的流沙量很多,但堆积的高度也不会超过控制单元。单元起到了防沙堤的作用,阻止细沙继续流出。
非常时期还可以将单元内设为真空状态,从紧急逃生口逃到外面。
就算塌方会毁坏设备,也不至于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明知道这一点,山崎主任还是隐隐地有些担心。看着沙沙滴落的细沙丝,他很难彻底放下心来。
希望是杞人忧天吧。
山崎主任决定不去多想,他用力踩着地面,走近机器人作业车辆。这些作业车停在控制单元的正洞附近,它们虽然种类不同,但都是履带型,并可以根据用途更换附件。
但山崎主任从来只把它们当作交通工具。据说习惯操控这些机器人之后工作会很轻松,可他并不认为有那么大的价值。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作业环境并非一成不变。说极端点,每次使用它们都要重新调整。
开发这些东西原本是为了工厂内的维护工作,它们其实并不适合出现在经常发生突发状况的工程施工现场。至少,不能让机器人来处理故障。
山崎主任坐到座椅上,把操控方式切换为手动。他刚开始打算只开一台,但启动的时候改了主意,就又带上了管道维修专用机器人。虽然不太指望它,但毕竟是个工具。
系统效率还在不停下降,再不快点处理,输送管就要彻底堵死了。到那时候,除了拆开清扫,很难有别的选择;虽然也能在现场应急修理,但修理期间只能停止施工。
作为技术人员,他并不想让这种情况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