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編輯推薦: |
◆“请不要成为人生的愚者。请不要辜负我的死。”连环毒杀事件,离奇枪击案,乐谱密码;祖母的溺爱,爱人的自尽……开启一场迷惘青年的自我救赎之旅!
◆《人生的愚者》是牧神文化旗下“谜托邦”文库“日本早期侦探小说杰作选”系列丛书的第三部作品,此前已出版大下宇陀儿长篇侦探小说代表作之一《重启人生》(原名《贩卖自杀的男人》)与甲贺三郎长篇侦探小说代表作之一《蛤蟆屋杀人事件》。
◆《人生的愚者》日文版单行本于1936年出版,是日本斩获“直木奖”的侦探小说,在东野圭吾于2005年凭借《嫌疑人X的献身》斩获直木奖之前,它是唯一一部获得该奖的推理小说。
◆《人生的愚者》是国内从未引进出版过的幻之名作,不仅具有侦探小说的娱乐性,更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问题的反思都极具深度。时隔88年,中文译本(作者手签名印签版)首度出版,以飨读者。
|
內容簡介: |
实业家比良良三因儿子良吉的“胡作非为”,决定让他去欧洲留学几年。
恰逢“十月革命”十五周年纪念,良吉从东京出发后决定前往苏联。
然而,围绕着比良家却发生了一起起离奇事件——
在本乡发生了一起毒杀事件,死者身边留下了比良家工厂生产的口香糖。
良吉祖母一直珍藏的祖父留下的手枪竟不翼而飞,众人都以为是被良吉拿走了。
一模一样的毒杀事件又接连再次发生。
律师高冈日出夫被发现早已死在了比良家的仓库,死因便是枪杀。
而最大的嫌疑人不是别人,正是已经远走他乡的良吉……
|
關於作者: |
木木高太郎(1897—1969),本名林髞,生于日本山梨县西山城郡山城村字下锻冶屋(今甲府市)一个医生家庭。日本大脑生理学学者、小说家、诗人。曾任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第三代会长。
1927年,获庆应义塾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赴苏联,师从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学。
1934年,结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家海野十三。同年11月,在其鼓动与推荐下,以“木木高太郎”为笔名(将姓“林”拆为“木木”,取名“髞”的偏旁“高”)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短篇侦探小说处女作《网膜脉视症》。因小说融入精神分析,在当时颇具新意,获得了侦探文坛的广泛好评。
1936年1月至5月,在《新青年》杂志连载《人生的愚者》,并凭借这部长篇侦探小说处女作斩获第四届“直木奖”。这是侦探小说首次摘得“直木奖”桂冠,同时也将侦探小说拉至一个新的高度。1946年5月,在《宝石》杂志发表《新月》,并凭该作斩获第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奖。
木木高太郎是为日本侦探小说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作家,是侦探小说转型变革的先驱者。
译者
陈晓淇,浙江绍兴人,日本关西大学博士,日本通译翻译学会会员。主要译作:甲贺三郎《蛤蟆屋的杀人》、木木高太郎《人生的愚者》《新月》、松田青子《幽女出没的地方》等。
|
目錄:
|
自序
祖母与孙子
出发
口香糖杀人事件
解剖尸体
审讯
前往莫斯科之路
搜查的进度
两周时间
暗号曲谱
狱中推理
黑衣祖母
胜栗
新月
附录
到底还是跟甲贺三郎展开论战了
|
內容試閱:
|
自序
昭和九年(1934年)秋,作者创作了人生第一篇侦探小说。说是他自己写的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友人海野十三坚持不懈的鼓励,促使他写成的。这篇小说被推荐到了《新青年》杂志上,这便是他的处女作《网膜脉视症》。
紧接着在第二年,他又接连创作了五篇短篇小说。在此期间,友人海野十三和水谷准一直激励着作者,令作者铭记于心。
就在创作期间,作者本人竟然对侦探小说迸发出了不可思议的热情。
作者对侦探小说的喜好由来已久。身为被祖母娇生惯养的长孙,若对侦探小说完全不感兴趣,也不太常见吧。他自然也不例外。《新青年》,从一开始便是他爱读的杂志。作为日本侦探小说的代表,江户川乱步创作的诸多作品,自然是他钟爱的读物。那种奇异的文学,从很早开始便迷住了他的心。可以说,作为一名读者,他在侦探小说界几乎达到了“毕业”的水平,并对侦探小说产生了独到的见解,这一点非常难得。
当走上作家这条道路,开始用这双慧眼审视侦探小说时,他发现了一种相当不可思议的现象。
那就是关于侦探小说的本质——当他还是读者的时候,曾对此无数次产生过疑问,也无数次对此进行回答——在日本的侦探小说界,依旧盛行着“侦探小说非艺术论”。当然了,其实在欧美的侦探小说界也是如此。人们认为侦探小说既不是文学,也不是艺术,而是源自真实的侦探故事或犯罪故事。这种观点令他难以忘怀。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出现可以推翻这种观点的主张,足见其威力。
他认为,这就是自己要走的路,也是日本侦探小说界应该鼓励走的路。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决心要在“侦探小说艺术论”的旗帜下,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这种思想简单地说,就是侦探小说不应该只是阅读一次后便丢弃的东西。之所以会这样想,主要是因为每个月读过的侦探小说,不论多有趣也不会有人再读一遍,无法跟真实的侦探故事及犯罪故事一样。侦探小说应该成为一门艺术,就像纯文学小说那样,读完后回味无穷。如此说来,就会有人说:如果一味执着于这种想法,那么侦探小说不就不复存在,最终回归为纯文学了吗?不,绝对不会。侦探小说是一种具有一定条件(形式)的文学。这就跟诗歌与戏曲都具有一定条件一样。只不过,诗歌与戏曲的条件越是完美、充分,便越能成为优秀的文学,而绝不会最终归于同一种形式中。侦探小说其实也是如此,越是充分满足其条件,越能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便越能成为一门艺术。
那么,侦探小说的条件是什么呢?它包含谜团、逻辑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这三个重要条件。在这种小说中,小说与逻辑思考结合在了一起。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活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学,便是我们所说的侦探小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侦探小说可以说是最智慧、最具高尚精神活动的文学,同时也是最具情感、最刺激的文学。这种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是极其近代的产物,而它未来的成长,定是不可估量的。
即便是如今的日本,侦探文坛才不过十余年的历史。现在之所以会陷入僵局,是因为人们早就误以为像柯南?道尔、莫里斯?勒布朗、范?达因、埃勒里?奎因这些比较受日本人欢迎的欧美作家所提出的——侦探小说所具备的条件——就是最顶尖的形式。这导致他们误以为只有像欧美侦探小说那样的作品,才是侦探小说发展的唯一模式。就算是作者,也完全承认前面提到的作家,他们所创作的侦探小说都是优秀的作品。但作者也确信,这些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形式。如今的欧美也正在陷入侦探小说非艺术论之中,这是因为欧美的侦探小说容易传播出去,这种情况反倒令他们削弱了将侦探小说作为艺术的憧憬与鼓励。
我们没有必要将欧美风格的作品视作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侦探小说的至高形式,应该基于侦探小说艺术论的思想之上,就算经我辈之手反过来传至欧美,也没什么好战战兢兢的。
于是,作者便按照他的想法,朝着自己期待的未来努力奋斗,并在首次创作中体会到了乐趣。
但说实话,并不敢声称作者迄今为止的作品表现出了他万分之一的野心。更何况,现在的这部作品也并非完整具体地展现了这份野心。不过,只要读者能够从这部作品中看出,他正面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站着,那么他的愿望就已经实现了。他只要承诺未来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便足矣。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部作品是寻求新形式的一次尝试,通过纯粹的体验描写(主观描写)刻画了小说的主人公——一位叫良吉的青年。在原本的侦探小说中,向来都是以现实描写(客观描写)来刻画所有人物,如果允许体验描写的话,那就只能单纯创作华生那样的角色,这便是道尔?范?达因法则。但是这部小说的作者,如今却对这则金科玉律做出了反叛。而作者未来想要尝试的形式,并不只有这一种。这不过是作者迈向未来、实现承诺的第一步。
如上所述,作者一面充满热情,一面怀有巨大的担忧。尽管作者有着一腔热血,但侦探小说艺术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效果上,都有可能以彻底的失败告终。这其实取决于作者未来的努力,或取决于与作者有同感的其他作家的合作情况。即便以失败告终,作者也不会心生丝毫哀叹。即便他被自己所深爱着的侦探小说界驱逐,最终长眠于原野尽头的墓地中,他也一定会为日本侦探小说界即将迎来的年轻时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出那段充满教训的历史。
祖母与孙子
一
“祖母,良吉今天到哪儿去了?”
“我不知道啊。外面天气这么好,估计是去哪儿玩了吧。”
比良良三皱起了眉头。他在自己母亲面前的椅子上坐下,开口道。
“什么叫‘去哪儿玩’,祖母,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因为祖母你一直把他当小孩子,一直惯着他,他才变成了现在这般废物!”
“就因为他不是小孩子了,所以我才不能时时刻刻看着他呀。”
祖母反驳道。
这对母子总是为了孙子良吉而争吵。而且,一谈到良吉,无论是母亲还是良三,就都立刻变得寸步不让。
良三又皱了一阵眉头,突然转头看向坐在自己身旁椅子上的妻子,说道:“母亲,你昨天听安子说了吧?”
良三有时称自己的母亲为祖母,有时称她为母亲。称呼她为母亲时,表示他对自己母亲的抗议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最近敏也是不是经常莫名其妙地干呕?你注意到了吗?”
“怎么什么事情都要推到我头上来呀?真讨厌。”
“我没有把事情推到母亲头上。安子说,那可能是怀孕了。所以,昨天和今天,我也在观察她的样子,应该是真的怀孕了。”
“怀孕了?”
祖母惊讶地问道,她看向了安子。
“祖母,一周前我就注意到了——应该是真的——她总在犯困呢。”
“是啊。要这么说的话,好像是这样的。”
“母亲,现在不是说‘要这么说的话,好像是这样的’的时候了。对方究竟是谁?”
“我现在也在想……”
“母亲,你再想下去我就要发愁了。那个人是良吉啊。”
良三说完,怒气冲冲地瞪着母亲。
接着,才再次问道:“母亲,你不这样觉得吗?”
“也许是良吉吧。”
祖母似乎大受打击,出神地说道。
良三“啧”了一声,看起来非常失望地扫了一眼妻子,紧接着又转向祖母:“母亲,你不是每晚都和良吉睡在一个屋子里吗?良吉他有没有什么不同以往的地方?”
敏也是侍奉祖母的女仆的名字。她睡在离祖母睡觉的隐居所又隔了一个房间的地方,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祖母身边侍奉着。她是一位今年十九岁的姑娘。
良吉从小就由祖母抚养。他十岁之前,都是和祖母睡在一张床上的。似乎是习惯了和祖母同睡,直到今年,二十六岁的他依然每晚都和祖母睡在一间房里。因此,良吉也住在隐居所,自然而然地跟祖母一起接受敏也的照顾。
“母亲,你就不觉得自己有责任吗?”良三质问道。
“什么责任……我虽然也在监督他们,但良吉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而且,像敏也这么好的姑娘,良吉会动心我也不奇怪……”
“母亲!”良三像是斥责似的说道,“母亲,你别每次一提到良吉的事情,就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良吉会变成现在这种懒货、这种一事无成的废物,都是母亲你的功劳。“他大学也就读了一年,自以为是地说着什么社会科学、什么经济学之类的话,召集一大帮人,晚上在街头游荡,最后被警察抓进了局子里……我都没法在朋友面前、在世人面前抬起头。这些,都是你的错。从他小时候开始,只要我想训斥他,你马上就会打圆场,就会替他辩解。有你这种惯着他的人在,孩子注定变成废物。他变成现在这种蠢材,都是母亲你造成的。”
说完这些,良三的怒火似乎还没有消退,接着说道:“虽说良吉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不方便,就把他交给你来带了。毕竟那时候,我也处于事业上升期,没有多余的精力教导孩子。而且,我当时没有经验,没想到把孙子交给祖母来带会长成这个样子。事到如今,就算我说要你把他变回去,把原来的他还给我,他也变不回来了。愁死了。我的朋友们都在嘲笑我,‘这个叫比良的家伙,就顾着赚钱,结果把孩子养歪了’。况且,这之后生出来的又都是女孩。”
说着,良三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最后他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说道:“然后,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敏也已经没有地方能回去了。”祖母这么说道。
是的,的确是这样的。
敏也这位姑娘,没有能回去的家了。敏也的父亲现在是比良家的男仆。比良家在宽阔的庭院中划了一小块地方,改建成了男仆宿舍,敏也的父亲就住在那里。敏也没有兄弟,跟自己的父亲两人相依为命。要是被比良家赶出去的话,她只能回到父亲的男仆宿舍里去了。而且,要不是父亲有这份工作,两人现在就只能在街头流浪了。
祖母在庇护这两个人。这是因为,敏也和她的父亲与祖母有着很深的交情。
祖母的丈夫,也就是良三的父亲、比良家的上一任家主,是陆军中将。正值日俄战争结束,陆军势力重新洗牌的时代,比良中将在即将成为陆军大臣的时候突然撒手人寰了。或许现在还有人记得比良中将吧。
比良中将不仅有军事能力,而且在政治、实业领域同样口碑甚佳。特别是他从一穷二白起家,最后成了军人们的楷模,他凭借这一点闻名于世。在陆军大臣换届的时候,比良中将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候选者名单之中,但当时他已经身患重病,无法起身,陷入了昏睡状态。正当各家报纸鼓吹比良中将即将成为大臣的第三天时,他去世了。他的突然离世,给人的感觉像是自杀,因此有传言说,比良中将成了无情冷酷的企业家的牺牲品,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而自杀。但比良家说,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中将是在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被病魔夺走了生命。而比良中将有一位忠实的部下,是一位叫竹村的上等兵。竹村便是敏也的父亲,在那之后又饱经命运无情的折磨,现在在比良家担任园丁。
“就算她没地方能回去,良吉也不能娶一名女仆当妻子吧。母亲,如果你有这个打算的话,就大错特错了。”良三大声喊道。
“只是,我想,敏也的干呕,最好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吧,也不一定是有了身孕。而且我想,孩子的父亲也不一定就是良吉。”
“母亲,你还在掩耳盗铃吗?良吉就是孩子的父亲,这件事已经传开了,女仆们还有其他人,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其中还有人找到了不少证据,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也不能去找敏也确认。如果她承认对方就是良吉,那她就立刻占上风了。这绝对不行。”
良三稍稍抬起肥胖的右肩,摆出了一个奇怪的姿势。这是他为难的时候经常会做的动作。
良三是比良中将的第三个儿子。中将的第一个儿子跟父亲一样成了军人,做到了中尉,最后在日俄战争的战场上战死了。第二个儿子成了新闻记者,当父亲和哥哥在满洲的原野上战斗的时候,他作为战地记者一同前往了满洲。不料,在那之后他便失踪了。或许是被敌方的炮弹砸中了脑袋,或许是被掳去当了俘虏,总之,距离他失踪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其间杳无音信。他也从“可能不在人世”变成了“已经不在人世”。
第三个儿子良三,踏上了与自己的父亲和两位兄长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一开始就立志进军实业界,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赚钱。他的长兄毕业于陆军大学,次兄毕业于帝国大学的文科专业,而他却仅仅毕业于实业学校,并且刚毕业就投身于制糖公司,度过了不折不扣的艰苦奋斗的前半生。长男良吉出生的时候,正值父亲比良中将留下债务撒手人寰,又逢次兄被政府判定为失踪,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祖母作为陆军中将的遗孀,还担任过皇族的家庭教师。在丈夫的阵亡抚恤金不够维持生计的时候,祖母便以这份工作补贴家用。这一时期,良吉是完全交由祖母抚养的。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将长男交给祖母抚养的良三夫妇日夜艰苦奋斗,为之后在实业界的一飞冲天打下了基础。
良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现在已经坐拥百万资产,成了令日本经济界啧啧称赞的知名企业家、资本家。
豪华壮丽的比良家的本宅坐落于代代木。
本宅有着郁郁葱葱的宛如森林般的庭院。比良家的森林邻近明治神宫的森林,二者风格相称,仿佛是明治神宫森林的延伸。
良三一筹莫展,将目光投向了书房窗户外郁郁葱葱的森林。十月上旬,午后的阳光洒在栎树秋季新长出来的嫩芽上,给人一种春季即将重来的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