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NT$
290.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編輯推薦: |
信誉楼授权作品,揭秘信誉楼40年持续增长。包政、赵曙明等联合推荐。中国本土优秀企业管理实践总结。
|
內容簡介: |
1984年,信誉楼从新华路上一家营业面积280平方米、员工30人的“小卖场”起步。到40年后的今天,拥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员工约4万名。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2021年、2022年,销售额连续突破200亿元,纳税额连续超9亿元。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信誉楼何以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周期,走出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本书基于访谈百余人次、大量材料研究,揭示了信誉楼的发展秘密。本书不仅描述了信誉楼40年的发展史,还总结出了信誉楼商业活动的底层逻辑。本书最终得出结论,以信誉为本、诚信经营的信誉楼,做的固然是商业,但实际上展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力量。一群平凡的信誉楼人,让这个世界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温度与力量。其基因与原点,来自以真实自然、简单有效为活法的创始人张洪瑞。让商业成为一种疗愈与滋养。信誉楼的40年耕耘,与其说是一部商业史,不如说是一部心灵史。
|
關於作者: |
财经作家、高级编辑,深耕人文商业领域,多年供职于第一财经、字节跳动等中国头部媒体平台。著有《未尽之美——华住十五年》(2021,中信出版集团)、《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 1981-2021》(合著,2021,中信出版集团)、《从连接到激活——数字化与中国产业新循环》(2022,中信出版集团)等。
|
目錄:
|
目录
一部心灵史
现 象
“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 2
体 验
信誉楼的“商品”与“服务” / 5
本 质
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 / 8
溯 源
4万名追求成功人生的信誉楼人 / 10
归 因
老董事长的活法,是信誉楼的基因 / 12
真
老董事长的“活法”
真 实
生命底色 / 17
为 人
遵从自己的内心 / 19
处 世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 23
明 智
活得轻松、自信、坦然 / 28
甘愿吃亏
坚定地去家族化,追求制度化 / 30
本 心
对自己真,对他人真 / 34
求 真
认知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 / 39
认 知
每天进步一点点 / 41
实 践
“耕耘心态” / 45
留有余地
“欠一口” / 49
简 单
返璞归真,直抵本质 / 51
真诚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56
切实为他人着想
用对方的思维方式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 58
彼此需要
维持员工与企业关系的不仅是感情 / 60
诚信
言必信,行必果 / 64
威信
敢作敢当、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热爱事业 / 66
向心力
吸引力法则 / 69
信誉
信誉楼的最大“秘密”
信念
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 / 75
夯实基础
开业六年不盈利,却宣布信誉楼成功了 / 77
核心能力
不依靠“能人”,依靠文化、组织和制度 / 81
教学型组织雏形阶段
从职工业校到《信誉楼人》店刊 / 85
教学型组织成熟阶段
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终身学习体系 / 89
案例教学法
教学型组织的灵魂 / 95
人力资本股权化
从劳动股份制起步的股权激励 / 96
制度完善
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优秀企业的“产品”,而不是原因 / 100
把握规律
崇尚“基础决定楼层”,不赞同“超常规”发展 / 104
永远不上市
有形资产有限扩张,无形资产无限扩张 / 108
正本清源
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 / 110
打破魔咒
探索一条企业健康长寿之路 / 117
创业初衷
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 120
搭台唱戏
为下属喝彩、鼓掌 / 122
关注关爱
“员工第一”是落实“顾客至上”宗旨的根本保证 / 124
宽严并济
没有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场灾难 / 129
选好定位
既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浪费自己 / 131
成功人生
有益自己,有益社会,无怨无悔 / 135
央媒专题
风清气正的小气候,这里没有人情债 / 138
以人为本
那些被成就的信誉楼人 / 140
中国式美好企业
切实为他人着想 / 149
场景再现
当顾客向你走来的时候…… / 151
视客为友第一阶段
讲诚信,买卖不欺 / 155
视客为友第二阶段
变“买卖两样心”为“买卖一条心” / 158
视客为友第三阶段
为顾客当好参谋,帮助顾客买到合适的商品 / 161
视客为友第四阶段
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 164
客我利相当
切实为供应商着想 / 166
竞争伙伴
同行是冤家?切实为商界同仁着想 / 169
以向社会负责为己任
疫情保供,守护民生的“逆行者” / 173
重复博弈
最大的赢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为他人着想的人 / 176
“长把勺”
商品经济时代的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 180
精神谱系
40年的“变与不变”
变
自我进化 / 187
生生之谓易
变是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 189
不得不变
成立事业部,提升企业竞争力 / 192
顺势而变
石家庄区域的先行先试 / 195
拒绝为了变而变
没有完美的模式和方案 / 199
变是为了不变
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 202
不变
基因不变,理念不变 / 205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会变 / 207
教学型组织不会变 / 210
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不会变 / 213
切实为他人着想的理念不会变 / 214
视客为友的理念不会变 / 217
打造真诚、专业、有温度的卖场 / 220
五大关键环节保障视客为友落地效果 / 222
切实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着想的理念不会变 / 225
传承
生生不息 / 229
不动心 / 231
逐光而行 / 234
美美与共 / 238
后记 / 243
参考文献 / 253
|
內容試閱:
|
开篇:一部心灵史
在河北沧州黄骅市信誉楼大街上,有一块黄骅市文明办发布的公益广告牌,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无诚不行、无信不立。
仿佛一个绝妙的隐喻,矗立在信誉楼大街上的“诚”、“信”,恰是历经40年耕耘的信誉楼的精神起点。
1984年,信誉楼从新华路上一家营业面积280平方米、员工30人的“小卖场”起步。40年后的今天,信誉楼已拥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员工约4万名。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2021年、2022年,销售额连续突破200亿元,纳税额连续超9亿元。
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信誉楼何以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周期,走出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历时近一年、访谈百余人次、研究大量材料之后,我们发现,信誉楼的所有秘密,都明明白白地写在它的名字里。
从表面来看,人们到信誉楼消费,只是买与卖的商品交换行为。但如何买卖、为什么买卖,以及买卖之后怎样,最深层的逻辑,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信誉为本、诚信经营的信誉楼,做的固然是商业,但实际上展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力量。
一群平凡的信誉楼人,让这个世界感受到独特的温度与力量。其基因与原点,来自以真实自然、简单有效为活法的创始人张洪瑞。
在信誉楼,人们最初称呼张洪瑞“经理”,现在则叫他“老董事长”。他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投射到了企业组织之中。正如他在2006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班的演讲中所说:“信誉楼为什么是这样的,我想主要是我的人生观使然。信誉楼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我的人生观基础上派生和发展来的。”
让商业成为一种疗愈与滋养。信誉楼的40年耕耘,与其说是一部商业史,不如说是一部心灵史。
那么,信誉楼是如何做到的?这本书,或许能够提供一些解读的视角。
现象:“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中国的零售百货行业,已经发展了超过100年。
早在1900年,俄国资本家在哈尔滨开设秋林公司,中国境内第一家百货商场横空出世。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形成了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成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进行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零售业主要是以国有大型百货为主体的单一业态。传统百货是零售1.0时代的典型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期,“超级市场”的零售业态被引入中国。1991年上海联华超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零售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自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后,我国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创办于1984年的信誉楼,是专卖店与现代百货并存的零售2.0时代的其中一员。
电商与移动支付将中国零售业带入3.0时代。2003年淘宝成立,中国进入电子商务时代。2011年5月26日,支付宝拿到了“第一张支付牌照”。从那之后,网上订货、电子支付、送货到家,移动化与无钞化逐渐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日常。
零售3.0时代,一个事关无数零售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话题,便是线上零售与线下零售的战争。第一场“巅峰之战”,发生在2012年,当年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现场,作为线下零售代表人物的王健林,与作为线上零售代表人物的马云,进行了一场豪赌:“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给我一个亿。”
赌局的走势,没有太多意外,随后几年,线下零售迎来寒冬,外资巨头家乐福持续亏损,本土零售陷入了“开店还是不开店”、“合作还是不合作”的焦灼。最悲情时刻之一,发生在2017年11月,作为线下零售巨头之一的大润发,被线上巨头阿里巴巴收购,整个行业流传着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那句真伪难辨的话——“输给了时代”。
2019年,当一直被零售业视为标杆的家乐福中国,以48亿元将80%的股份出售给苏宁易购时,人们不再对消息本身感到惊讶,而是意外地发现,这家位居中国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前10名的知名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了: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分别净亏损10.99亿元和5.78亿元。
但正如那句古老的中国谚语传递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物极必反。这个规律,既适用于线下零售,也适用于线上零售。事实证明,轻视一个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的行业,可能有点太短视了。
至迟不晚于2016年2017年前后,以“新零售”等概念的提出为标志,中国零售百货行业进入以“融合+体验”为特征的4.0时代。线上零售发现,重资产、多场景、强体验的线下零售,远非自己力所能及,它们悄悄地把自己的口号,从“赋能线下”转换为“助力线下”。而线下零售也发现,即时反馈、海量触达、超高周转的线上零售,可以有效提升自身效率,态度便从当初的视若洪水猛兽,到如今敞开胸怀热情拥抱。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这个阶段的明显潮流。
作为中国零售百货行业的一员,信誉楼必然身处不同发展阶段之中,但神奇的是,信誉楼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不同发展阶段种种不利因素的冲击。这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