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編輯推薦:
物质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成为现代人类?文化变迁的驱动力是什么?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造成文化一致性的原因是什么?在不断寻求完善和超越的过程中,人类一次次地完成目标并开启新的希望。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梳理“老鹰捉小鸡”这个小游戏在东西方文明中千年的文化变迁过程,探寻人类文明自觉参与世界历史理性塑造中的文化生命力,来重构人类文明的形成逻辑,以期望摆脱当前文明单一的西方性,找到人类文明普遍接受的文化合力。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将“老鹰捉小鸡”作为一个“麻雀体”,以小见大,从文化个案推理人类的文化形态,提出“文化物态”概念。
關於作者:
袁书营,男,现为山东大学(威海)体育教学部副教授,早稻田大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体育人类学、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文化的研究工作。参编Routledge Handbook of Sport in China ,《よくわかるスポーツ人類学》,Sports Management and Sports Anthropology等著作。先后主持jy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
目錄 :
序
导读 如何使用这本书
前言
第一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感官
从市井儿童的游艺说起
谁扮老鹰:人的延伸与媒介
认知发展:对世界的愿景
成人的回忆
第二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起源争议
谁是娘家
执着的日本学者
一则童话引发的对世界文学的思考
游戏起源的推论
第三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产生与传播
“人”的终极追求
先有“神话故事”还是“民间故事”
“尸毗王割肉救鸽”的传播
在玩耍中悟道:游戏的产生
市井口中的真理:游戏的借取与变迁
被引导的情感倾向:游戏的创新与再解释
第四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道”
“元文化”形态的诗意表达
阈限激起的“涟漪态”
麻雀体:文化的微观结构
文化物态
新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结构
內容試閱 :
序
袁书营博士在日本读的是体育人类学,回国后第一篇所学专业的论文《“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起源与文化变迁分析》,便发表在我主持的《体育与科学》杂志上,这是五年前的事了。2023年底,袁博士来南京,带来了他的书稿《小游戏与大历史—从“老鹰捉小鸡”到人类的文化视界》,他把论文拓展成了一本专著。我们约了在南京市中心见面,下午整整四小时,讨论书稿章节、结构和内容设计。我还帮他联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事宜。
袁博士是我接触过的许多博士中还保有书生气的一位,在我的推荐下,他后来还带着书稿去了沪上,求教方家。当袁博士提出要我写序,我自然也就无法推让了。
这是一本有野心的书,作者要建立一个他称之为“文化物态”的方法论,以此形成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结构。从书稿内容看,作者从“小游戏”入手,在“老鹰捉小鸡”的故事推演中展示“元文化”的内核,以及内核演绎出来的文化结构体系。看书稿时,我脑子里是自己儿时生活的情态,我对细节敏感,从细节中预料事态发展的轨迹。长大后,我把这种近乎算命、听上去犹如“疯话”的预知禀赋,运用于各种新闻事件特别是带有侦破逻辑推演事件中,比如前几年的杭州杀妻案,不久前上海海滩女孩消失案,我都是第一时间给出了并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推演结论,最后在刑侦中都奇迹般地应验了。这些事件预知性推演中难免会有攸关许多人的前途、命运,或涉及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世界观的,这个时候我常常痛苦和无奈,曾和一位朋友坦言,彼时我的心情犹如《荷马史诗》里那位预言必中、却又从不为他人采信的特洛伊女祭司卡桑德拉。我一生中所面对的,又何止一匹木马?就说学术研究的工作实践,便是一个又一个的木马之谜,特别是这十年我在做体认范式的身体感研究,本体论层面的运动行为叙事如何更接近事实和真相,便是一次又一次的“案件侦破逻辑”一般的身体感知觉,为不能言说的动作技术的研究文本化。案件侦破逻辑是不是能构成一门逻辑学的分支学科,我不知道。不过,我父亲是公安部20世纪50年代“文件检验训练班”的教官,耳濡目染加上遗传基因,细节把控欲为我在学术研究的真相探究提供了有先验性的现象学依据。我以为侦破逻辑学是研究如何从“已有线索”中准确推断犯罪事实的学问,涉及司法鉴定、犯罪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它不仅要求侦查员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复杂案件的能力。我在看袁博士的书稿时,脑子里不时闪现出的就是这种念头。因为作者在书稿中罗列了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甚至包括量子力学等学科的概念与关键词,“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都写进了书稿,这需要大多的学术勇气,因为要驾驭这些概念范畴是需要专业素养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作者“有野心”。那个南京午后数小时,大部分时间是对这些理论与概念范畴运用上的讨论与争论,我并不能完全赞同作者目前呈现的概念范畴体系,这可能是我的局限性,也是作者没有能实锤扎实了。我以为作者在“文化物态”话题的未来探究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找到多学科概念范畴有效整合的逻辑缜密思路。实话说碰上这样的情形我心态很难平衡,很多时候我反复在这种卡桑德拉式心态下打转,体会着“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苦闷,后来看到一句似乎和我的苦恼浑不相干的话,却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饮酒了,那么避免酒驾的唯一良药,就是给自己更多静候的时间。”我多么想把这句话送给袁博士,但是那个下午我没有说出口。
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设定就必然地决定了对学科研究对象的判断。我们面对某种“现象”要给出诠释,诠释本身蕴含了方法论。纵观学术史,古希腊产生了奥林匹克竞赛,古罗马也开展体育比赛,中国由战国及汉就开展蹴鞠等项运动竞赛。欧洲中世纪由贵族带头,开展从战争提取的马上干戈争斗等运动竞赛以及斗兽等娱乐,在巨大的场馆进行,吸引了大批观众,成为盛事。16世纪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亲自参加马上长矛比武,矛打裂,国王被击中后身亡。文艺复兴后,体育形式逐渐从“厮杀比武”改进为“做秀比武”,“血腥竞技”逐渐退出赛场。中世纪晚期,“教材”等体育著作开始出现。1793年10月,世界上第一份专业体育杂志在伦敦创刊。19世纪以来各种体育运动项目陆续出现了公认的规则和器材规格。这是伍尔夫冈《运动通史》中的文献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体育文化史是这样,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亦如此,画家只管画画,师徒私下授受手艺,着眼点在“如何让画面实现”上,比如如何把那个耳环画的闪闪发亮,如何把那件蓝袍子画得透明起来,等等。后来,1647年圣耶尼写文章介绍卢浮宫的王室画展,大概是可考的第一篇。随后这种文字就越来越多,开头是给画展做的介绍宣传小册,后来逐渐开始制定游戏规则,规定“品味”“风格”,写作者也渐渐专业乃至职业化,就这样倒过来,这些被制定出来的品味风格反过来规定艺术而成为艺术。艺术之成为艺术,逻辑上讲,大概是从有“艺术批评”开始的。那么,我们理解体育运动,亦当如此。如果我们取“寻找真相”的态度,就决定了我们的方法论思路是研究运动情境中的“运动行为”,而不是研究“人体”。用科学还原论的思路来研究人的运动行为,着眼于因素数据关系的结构分析,对于行为真相的揭示,未必有效。这不是科学的错,是方法论运用逻辑的错。科学的理论是横跨于经验世界与符号世界的桥梁,自身的规定性决定了行为主体一直悬置在科学真实之外的。这几十年来科学研究不断拓展,但是这种扩张始终没有碰到主体。主体是什么以及主体为什么是真的,是科学真实的扩张无法证明的。因为科学建立在人类认识论基础上,而主体行为基于本体论而显现其真相。为此,要研究运动行为唯有回到“经验”,“经验”意味着体验需以个体的语言对自己行为完成言说,由此而形成意义。无法通过主体间验证的主观体验,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在主体间“不可说”等于什么都没说,也无话可说。大凡说“不能说”又故作精深的,我们一定要警惕。超凡神秘的体验应该存在,但其存在的方式仅限于主观体验。这种体验甚至都不能抵达经验。所以,在运动世界中,人的运动行为的体验只有变成经验时,才是运动技术。也正因为如此,研究体育学的逻辑起点是“身体感”的建立以及身体感研究的文本化,只有进入运动行为志的叙事论证,才能探究到体育学的范畴与有解释力的关键词。这是我在体育学学科独立性建设的研究中的基本思路。袁博士这本书稿是体育学的著述,从学术进路看,他的研究挣脱了我们习惯的主流研究体育的理路,注重了叙事论证的文化人类学语境,形成了新的学术品格,材料梳理的结构完整性,叙事论证为中心寻找真实性的问题意识,这是学术规范趋于成熟的标志。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作者文本材料耙梳的韧劲,不惜余力,不怕下苦功甚至笨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是为序。
《体育与科学》杂志主编 程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