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区域与国别研究是将各国、各地区的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民俗、组织、制度及人类其他各种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对包括本国在内的世界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所做的综合性研究,它的目标是构造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为世界整体与本国人民服务。《北大区域国别研究》志在出版专门、深入、有创造意义的学术成果,向社会贡献学术思想,它的出版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组织编写,为国内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术进步提供助力。本书意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让不同背景的学者在这个平台上演绎研究的成果;以基础研究为思想导向,面向世界重点国家、重点地区的人文、社会知识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跨学科研究。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北大优势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为我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8辑分为特稿、自主知识体系与区域国别研究新视野专题、他山之石、国别研究、学术活动纪要与书评板块。涉及印度研究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转移,从快速工业化、全球化与“新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当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几次转变,从中亚草原近代史研究的角度思考如何建设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以智利中左翼政府为例研究政党视角下的南美社会公平改革,等等。本书所选的学术研究文章,资料扎实,观点独到,逻辑清晰,体现了这些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關於作者: |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曾获JY部“青年长江学者”、“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等荣誉。研究领域: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等。
|
目錄:
|
特稿
003 / 从“世界史” 到“全球史” : 现代性的兴衰与困顿 安 然
自主知识体系与区域国别研究新视野专题
031 / 快速工业化、 全球化和“新全球化” :理解当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几次转变 封凯栋
066 / 印度研究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转移——从1986—1987 年中美南亚研究代表团互访说起 张忞煜
081 / 如何建设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中亚草原近代史研究与反思 施越
102 / 近代西方“内亚话语” 的两次建构——以突厥的概念史为中心 陈浩
他山之石
113 /《区域学的展开》: 日本区域国别学的一次全面探索 王旭
129 / 吐鲁番的基督教写本 翟马可( Mark Dickens)
国别研究
161 / 政党视角下的南美社会公平改革评析——以智利中左翼政府为例 马勇田 席桂桂
178 / 中世纪后期与近现代印度史编纂 熊艺 张忞煜
学术活动纪要
199 /“道术将为天下裂”——纪念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出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210 /“帝国、 国际法与区域国别研究新视野” 暑期班举行
213 /“太平洋的跨越:‘门罗主义’、美国法与近代中国”研讨会圆满举办
书评
223 / 多方博弈: 20 世纪后期柬埔寨的政治图景与政治难局——评《柬埔寨民族和解政策》 杨珂萱
230 / 古今之变: 全球史视野下的俄罗斯帝国史新范式——评《俄罗斯草原征服史: 从奥伦堡到塔什干》 李静
|
內容試閱:
|
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个演进的视角来理解中国是如何逐步进行发展道路的决策。 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对发展逻辑的认知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20世纪70—80 年代的发展历程中, 决策者对道路的探索同样是在迷雾中进行的;发达国家为了扩张自身所主导的全球体系,事实上也持续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它们所制造的理念。 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点,即关于如何指导发展, 是存在一个“思想市场” 的。在经验和文化影响力上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会努力地通过向“思想市场” 输出,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而外部信息环境的复杂性从客观上使得处于后发境地的国家更难以轻易地掌握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全貌。
理解矛盾发生发展和持续演变的过程至关重要。正好比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了“市场换技术” 实践的短板,才有可能更加理解中国后来要强调“自主创新”。同样也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仅在单个企业、产业层面推动自主创新是不够的,我们才能更好地明白为什么从2019年开始中国就反复强调要利用新型举国体制的手段来推动整个创新发展道路的转型,以及新型举国体制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 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与中国工业发展走过的道路有密切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