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編輯推薦:
本书收录了美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诺埃尔·卡罗尔关于戏剧理论的精彩论述,绝大部分文章首次被译成中文出版。具体而言,全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二部分阐述了其戏剧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何为戏剧”;第三部分他着重论述戏剧与遂行的关系,以及对美国当代重要遂行艺术家的评论。
作为一位以思辨见长的理论家,卡罗尔教授在讨论经典理论著作和评议当代遂行现象、艺术家,不仅自成体系,且有独到见解。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介绍诺埃尔·卡罗尔的戏剧理论,绝大部分内容属于首次在国内出版。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主要是卡罗尔于2015年12月在上海戏剧学院所作讲座“亚里士多德《诗学》:西方戏剧理论的奠基”的中译文。这是卡罗尔教授应邀专门为上海戏剧学院撰写,其有关研究内容和观点通过本次讲座在国际上首次公开。在该部分,卡罗尔主要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概念,他对悲剧基本情节结构的分析,他对悲剧价值和意义的辨析,卡塔西斯的意义,他对悲剧诸成分的探讨,他关于悲剧定义的关键术语等内容。(2)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卡罗尔对戏剧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即“何为戏剧”的研究。在该部分,卡罗尔着重论述了戏剧的二重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剧本写作的艺术和戏剧演出的艺术。(3)第三部分主要是卡罗尔在2003年出版的Living in an Artworld一书有关戏剧部分的中译文。在该部分,卡罗尔着重论述了戏剧与遂行的关系,以及划分遂行的两条主线——艺术遂行和遂行艺术,并对某些演出和重要的遂行艺术家们进行了评论和回顾,最后引入了彼得·布鲁克的戏剧哲学以及论述了方法论方面的尝试。
關於作者:
美国当代著名分析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前美国美学学会会长。他生于1947年,1970 年获得匹兹堡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纽约大学电影艺术硕士学位,1976年获得纽约大学电影艺术博士学位。后又师从著名的分析美学家乔治·迪基,于1983年再次获得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卡罗尔在电影理论、视觉艺术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艺术哲学以及美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著有近二十部专著,包括《令人困惑的电影: 当代电影理论中的潮流和谬论》(Mystifying Movies: Fads and Fallacies in Contemporary Film Theory)、《艺术哲学》(Philosophy of Art: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超越美学》(Beyond Aesthetics: Philosophical Essay)等著作。
目錄 :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 · 1
介绍 · 3
亚里士多德 《诗学》的写作计划 · 7
定义诗艺 · 10
悲剧的定义 · 16
解释悲剧:诸成分的功能 · 22
稍稍离题:论悲剧的重要性 · 31
回到悲剧的诸成分 · 38
角色 · 43
卡塔西斯 · 47
戏剧哲学和戏剧里的哲学 · 67
哲学与戏剧———演出、阐释和意向性 · 69
文本 · 92
戏剧哲学、理论与批评 · 96
戏剧与情感 · 108
论戏剧的必要性 · 130
《俄狄浦斯王》与文学的认知价值 · 138
马丁·麦克多纳的 《枕头人》或为文学辩护 · 159
友谊与雅斯米娜·雷扎的 《艺术》 · 178
戏剧与遂行——后现代戏剧观察和评论 · 189
导论:遂行与戏剧 · 191
遂行 · 196
道格拉斯·邓恩的 《101》 · 226
马布矿场剧团 · 229
超验的福尔曼 · 234
艾米·陶宾:单人表演 · 238
现代主义魔术 · 249
塑料的乐趣 · 253
一位有前途的熟练工 · 257
画廊幽默 · 261
不要现在看 · 265
阶级小丑 · 268
殖民地游荡者 · 271
迈克尔·科尔比的神秘剧:结构主义戏剧美学的
注解 · 275
人们很有趣 · 288
小径的尽头 · 291
开幕时间 · 294
历史回顾 · 298
地球人的精选观点:张家平 · 301
清醒的梦 · 314
被压迫者的贮水池 · 316
清理她的行为 · 319
三维符号学 · 322
即时性诉求:彼得·布鲁克的戏剧哲学 · 325
有机分析 · 336
基本的戏剧理解:对詹姆斯·汉密尔顿的思考 · 353
译后记 · 364
內容試閱 :
戏剧与情感
一、一段简要的历史
正如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如今很多人观看戏剧主要是为了 “情感的回报”。这并不是一种当代的时尚。因为,在最早期的东西方传统戏剧文学作品中,戏剧与情感已经是两种联系在一起的现象。
《舞论》 (Natya Shastra),据称是由婆罗多 (Bharata)所著,产生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它将情感的唤起作为戏剧的主要功能。 这本著作详细解释了演员通过摹仿所要遂行的情感 (bhavas),以及他们试图在观众中唤起的相应的情感反应。这些味最初包括艳情、怜悯、滑稽、厌恶、恐怖、赞赏和敬畏。后来,清单上加入了平静、父母的爱和精神奉献。虽然一场特定的遂行会唤起多种情感,但是婆罗多建议应该以一种情感为主导,正如喜剧
遂行中滑稽占主导一样。实际上, 《舞论》详细讨论了戏剧艺术的各个方面以及舞蹈和音乐。它提供了大量的技艺知识,包括最适合使观众产生这种或者那种情感状态的技巧的信息。在这方面, 《舞论》有时就是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
遂行的功能就是情的唤起,这种信念似乎在梵语 (Sanskrit)传统中根深蒂固,因为 《舞论》本身可能基于一种古老的文献——《乾闼婆吠陀经》 (Gandharva Veda),而乾闼婆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文献确实有可能甚至更古老,应该在写定之前就一直保持着口头的传统。
但是如果东方传统认为戏剧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是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在西方早期的戏剧文学作品中,事情就不同了。在古代雅典 (Athens),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在他的几部作品中探讨了戏剧文学,包括他的 《理想国》(Republic)和《法律》 (Laws)。 特别是在 《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戏剧文学是一种高度怀疑的实践,主要是因为它与情感相关的方式。
柏拉图反对戏剧诗的论点出现在 《理想国》第二卷、第三卷和第十卷。在第二卷和第三卷中,柏拉图关注他的理想的城邦、他的共和国的未来统治者的教育。他认为通过角色的演讲 (也就是,通过摹仿和模拟)来表现行动的诗歌作品不应该被纳入这些未来的哲学家国王的教育中。这当然包括几乎所有的戏剧,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因为戏剧通常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表现人类事件。
但是,对柏拉图而言,模拟的问题是什么? 也就是说,当学生们在课堂上大声朗读作品时,比如埃斯库罗斯 (Aeschylus)的作品,这是希腊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他们会背诵各种角色的台词。柏拉图害怕,这将会诱使学生们实际上接受这些角色的特征,从而影响或者塑造他们自己的发展。柏拉图担忧,如果学生们背诵阿喀琉斯 (Achilles)哀叹死亡的台词,这将会鼓励这些羽翼未丰的统治者们培养自怜的能力。并且,由于柏拉图打算让这些学生们成长为勇敢的领导者,他不想让他们暴露在坏的榜样面前,他们在讲台词的过程中会显露出这些坏的榜样的性格缺陷。
柏拉图在这里假设了一种非常直接的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认同。因此,通过背诵角色的对话,一个人就会真正地习惯于所表达的情绪,从而倾向于纵容它们。正因如此,柏拉图主张对学生们的课程中所包含的材料要格外小心。柏拉图认为,不应该给学生们讲诸神撒谎的故事,不应该鼓励这些训练中的统治者们相信诸神撒谎,因为这可能使他们变得不诚实 (如果诸神撒谎,为什么我不应该?);也不应该给学生们介绍涉及诸神之间的战争的诗歌,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认为内战———统治阶级间的战争———是可以接受的。总而言之,让柏拉图恐惧的是他的学生们会认同坏的榜样。
但是,柏拉图对认同的担忧,不仅包括他害怕未来的统治者们可能会采取可疑的行为,他还害怕他们将会吸收有问题的情感性情,比如对死亡的害怕和怜悯,而这两种感情都不利于成为一名有效的军人统治者。同情是一位理想的战士对他/她的敌人应该持有的最后一种情感。自我怜悯和对死亡的恐惧也不是促成战争成功的因素。相反,勇士统治者们应该无所畏惧、毫不留情。他们不应该背诵表达死亡的恐惧和怜悯的演讲,因为这容易感染他们,并且削弱他们的决心。
结果就是,在他的 《理想国》的前几卷,柏拉图主张对诗人进行审查,以便只有好的榜样才能呈现给他的未来的哲学家国王们。柏拉图害怕,这种情感上具有传染性的认同过程 (即模拟),在理想状态下过于强大,以至于不可能不受监管。
然而,在第十卷,他的 《理想国》的结尾,柏拉图对戏剧文学的情感的怀疑升级了。柏拉图不再仅仅担忧诗歌对学生们的有害影响。柏拉图害怕戏剧最有可能腐蚀各个年龄段的公民。因为,他认为情感,就它们的本质而言,就是与理性相反的——它们总是有助于颠覆灵魂中的理性法则。通过唤起情感,戏剧场景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每个人的理性规则的不稳定,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混乱。因为一个有序的国家需要灵魂有序的公民——也就是说,服从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