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叙述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强。作者以流畅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将复杂的金融博弈和人物心理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使得本书能够吸引读者沉浸阅读,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主题深刻,意蕴丰富,启发性强。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金融巨头的兴衰历程,更展示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着权力的增长,比尔格罗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挑战,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了他的决策。通过分析这些决策背后的心理和情感因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本质,以及在权力面前如何保持理智和自制。这不仅有助于专业人士自我警示,也让普通读者可以从更多视角和侧面认识金融世界。这本书适合所有对金融行业感兴趣,对个人成长和领导力有所追求的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示,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层次问题有着重要的帮助。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刘晓春,FT中文网经济主编、公众号econhomo主理人徐瑾,共同推荐。
|
內容簡介: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被投资者称为“债券之王”“债券市场的赢家”,他把沉睡的债券市场变成了一场高风险、高回报、不稳定的游戏。他创立了强大、神秘而残酷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在大萧条之后帮助美国重塑金融体系。一路走来,他赢得了一批批崇拜者,也树敌无数,最终被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逐出,归于没落。
本书追溯了这位“债券之王”的投资和管理版图如何一步步壮大,亦反思了他没落背后的种种诱因——过度竞争的企业文化、低效的组织结构,以及他个性中难以掩饰的自大与张狂,对当下人们吸取经验教训、应对危机具有启发意义。
要了解当今世界金钱游戏的赢家和输家,就要了解债券市场,而要了解债券市场,就要了解“债券之王”。
|
關於作者: |
玛丽·奇尔兹(Mary Childs),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金钱星球》(Planet Money)播客的联合主持人、记者。此前,她曾在《巴伦周刊》(Barron’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担任记者。
|
目錄:
|
引 言 / 001
第一章 房屋项目 / 009
第二章 开 端 / 027
第三章 转 折 / 053
第四章 危 机 / 063
第五章 建设性偏执 / 091
第六章 新常态 / 111
第七章 糟糕的一年 / 127
第八章 边 缘 / 141
第九章 成长或消亡 / 165
第十章 一场骗局 / 181
第十一章 缩减恐慌 / 199
第十二章 战绩最佳的“良驹” / 223
第十三章 内部的对决 / 245
第十四章 窃取公司利益 / 265
第十五章 会议纪要 / 289
第十六章 再见了,那些日子 / 315
尾 声 / 345
作者的话 / 353
致 谢 / 359
注 释 / 363
|
內容試閱:
|
引言(节选)
2013 年 11 月,我犯了一个很愚蠢的错误。当时,我花了几周的时间,为全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简称“太平洋投资”)撰写了一篇报道,这家公司在我跟进调研的相关市场中占有巨大的投资份额。我从线人那里打探到隐秘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的交易情况后,便将数据制成图表,一遍又一遍地核实,并将我掌握的情况反复跟太平洋投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确认,以至于最后他一听到我的声音就感到厌烦。在报道发出的前一晚,我强迫症似的完成了最后一次事实核对,然后编辑将它排到了连夜发表的序列里。
第二天早晨,我的同事科德尔发来了一封奇怪的邮件,里面是一堆感叹号,似乎还为一些事向我表达了歉意。随后我便知道了,太平洋投资的传奇人物、创始人和明星投资人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刚刚在彭博电台上提到我的报道有些地方搞错了,并在这个全球播放的节目上点了我的名:“我要好好批评一下玛丽的报道,她得把事实搞清楚。”他还说,从电台出来的“几分钟后”,会跟我通话。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吓得有一种要呕吐的感觉。我搞砸了一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把格罗斯管理的最大、最重要的那只基金的业绩弄错了。对投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在报道的第 34 段,我写到这只基金业绩下滑了约 3 个百分点,但我指的是基金的价格回报(Price Return),而非总回报(Total Return)。读完这本书的前两章,你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多么低级的错误。在电台访谈中,格罗斯纠正道:“我们比市场好了整整 75 个基点。”我得立刻修正过来。我带着一股羞耻感坐在彭博终端(一款华尔街常用的金融数据系统)前,发狂似的想把格罗斯在电台里说的“盈利 0.75%”的数字重新计算出来。按理说这应该不难,可是我居然算不出……我每一遍计算得到的都是同一结果:他的基金亏损了1%。我试着调整时间期限重新计算,甚至重新输入了一遍基金的名字,但格罗斯提到的数字还是没有出现。
如格罗斯所承诺的,他在电台访谈结束后打来了电话。我记得在电话中,他的态度出人意料地还算友善,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当众指责过我了。聊了一小会儿后,我告诉格罗斯我在修正报道,却始终算不出来他在电台中提到的那个数字。“我错在哪儿了呢?”我问。他浅笑了一下说:“哦,你有你的数字,我有我的。”
那是我们第一次打交道,而这已是 8 年前的事了。在那以后的若干年里,我们陆续聊了几百个小时,聊他的公司、他的事业、他的交易、他的失误、他对千禧一代的看法、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本质,以及为后人留下遗产的意义。我从这些聊天中,了解到了他的骄傲、他的不安,他如何对待数据,又如何对待事实。
金融界很少有人像比尔·格罗斯这样持续受到关注。他有一股俄亥俄人自带的朴素且接地气的气质,常口出金句,不仅坐拥数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而且通过太平洋投资为他人管理着上万亿美元的财富。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他的金融帝国起步时起,几十年来他在圈内都很出名。
当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借贷热潮才开始没几年,几乎每一个生产领域都有大量资金涌入,产业急速发展。市场开始野蛮生长,触角四处伸展,随着技术的革新,涌现出一批蓝筹工业公司和新兴企业。这场规模庞大的试验推动了市场发展,创造出了能改善亿万人的生活又能让大家负担得起的工具。
格罗斯是这一潮流的弄潮儿。他参与了债券市场从诞生到成型的演进过程,并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至今,债券市场一直在为全世界的企业提供投融资工具。格罗斯则启迪了成千上万的人像他一样投资、交易,把钱投出去并收回更多的钱。
尽管格罗斯已经在行业中赫赫有名,但在金融圈以外并没什么人听过他的大名。这主要是因为普通人不太关注债券,大家觉得债券太复杂,不好懂,他们宁愿聊股票。尽管股票也是公司所有权的凭证,且风险更高、更不好预测,但人们就是觉得股票更好玩。我个人不认同他们的想法,我认为股票是很傻的。股票就是公司让你我这样的人购买的一张纸,买到了就拥有公司的一丁点所有权。公司繁荣时我们就赚一点,公司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就亏掉一部分钱或者亏个精光,买股票时大家都接受了这个游戏规则。然而,在你我之上,还存在另一个世界,一个更大、更有意思、更具影响力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债券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