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中国社会养老的若干问题,结合“善事父母”传统孝道的内涵、历史价值、悖论与现实困境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一正一反两个家庭典型样本的经验教训进行解析和梳理,提出“敬”以尊重父母、“爱”以关注父母、“养”以陪伴父母等“善事父母”的创新理念。同时,从理论上阐明只有努力倡导“善事父母”与“善待子女”“善待爱人”“善待自己”“善待社会”相统一,才能推动社会与人相得益彰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实事求是、尊重差异地构建“善事父母”传统孝道当代传承的践行模式之原则和要求,群众活动、家庭教育、完善机制等构建践行模式的方法,“善事父母”的行为规范、礼仪规范及表达规约等践行模式的具体内容。本书试图通过建构当代家庭“善事父母”的践行模式,帮助人们走出“难尽孝道”“难得善事”的现实困境,进而为当代中国家庭“善事父母”提供尽孝的方法与路径。
|
關於作者: |
路丙辉 中共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伦理学学会会长,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思政课教指委研究生思政课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社科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十一届党代会党代表,安徽师范大学第十一届党委委员,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负责人。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学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各级各类奖项或荣誉四十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等各类项目二十多项,在《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道德与文明》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成长的相关事迹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
目錄:
|
绪 论 …………………………………………………………………………001
第一节 “母亲的呼救”引发的思考 ……………………………………002
第二节 家风的讨论为新时代家庭道德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015
第三节 寻找“最美家庭”为新时代家庭道德建设营造氛围 …………023
第一章 中国社会养老的若干问题 …………………………………………028
第一节 老年人被“边缘化”的现实困境 ………………………………029
第二节 当前中国社会养老的困境 ……………………………………045
第三节 当前中国社区养老的困境 ……………………………………051
第四节 当前中国家庭养老的困境 ……………………………………059
第二章 “善事父母”传统孝道的内涵、价值、悖论与困境 …………………066
第一节 “善事父母”传统孝道的内涵 …………………………………067
第二节 “善事父母”的历史价值 ………………………………………081
第三节 “善事父母”的道德悖论与困境 ………………………………097
第三章 “善事父母”传统孝道当代传承的实证研究 ………………………110
第一节 正反两面样本及其代表性澄明 ………………………………111
第二节 “善事父母”当代传承的经验 …………………………………123
第三节 “善事父母”当代传承的缺憾 …………………………………139
第四章 “善事父母”传统孝道当代传承的观念创新 ………………………156
第一节 “善事父母”观念创新的原则与要求 …………………………157
第二节 “善事父母”观念创新的方法 …………………………………180
第三节 “善事父母”观念创新的标准 …………………………………189
第四节 “善事父母”观念创新的内容 …………………………………196
第五章 “善事父母”传统孝道当代传承的践行模式 ………………………205
第一节 建构“善事父母”践行模式的原则与要求 ……………………206
第二节 建构“善事父母”践行模式的方法 ……………………………220
第三节 建构“善事父母”践行模式的内容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51
后 记 ………………………………………………………………………2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