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说不完的明朝

書城自編碼: 39778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姜正成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22348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权力的支柱(英国史前沿译丛)
《 权力的支柱(英国史前沿译丛) 》

售價:NT$ 594.0
婴儿含乳吸吮的理论与实务(第3版)
《 婴儿含乳吸吮的理论与实务(第3版) 》

售價:NT$ 1188.0
古籍版本价值及鉴定
《 古籍版本价值及鉴定 》

售價:NT$ 535.0
南海及邻域构造地质
《 南海及邻域构造地质 》

售價:NT$ 2149.0
国家研究(2023年第1辑)
《 国家研究(2023年第1辑) 》

售價:NT$ 486.0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
《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 》

售價:NT$ 421.0
合同攻防术二十四式
《 合同攻防术二十四式 》

售價:NT$ 215.0
贫困旅行记
《 贫困旅行记 》

售價:NT$ 367.0

編輯推薦:
打破偏见,还原真实的大明王朝。
说到明代,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皇帝昏庸、太监专权、朝政腐败,似乎由此判定了明廷乏善可陈,其实这是对明代的偏见与误解。 明代自1368年开国,至1644年灭亡,存在了276年。单从朝代的寿命而论,明代就已经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无法企及。而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明代都有过辉煌的一页。面对大众, 历史无须故作深沉,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个真正的明代。
以演绎的口吻讲述正经的历史,嬉笑怒骂间讲透大明三百年。
本书是按照历史脉络来叙述的,综合了各类文献资料,采用了基本的历史事实,讲述的是历史典籍中存在的人物。但在某些事件和场景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这套大众读物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一些文学手法,增加了场景的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和情感描写。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解密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以后,总结宋、元灭亡的教训,深感机构肿吏治腐败会导致国家灭亡,于是在明初就制定了苛刻的法律,废除了丞相,并设置锦衣卫以查处各地官吏的不法行为。虽然这一切在明代统
內容簡介: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深回味。漫步历史,品读人生。纵使笔下有扬扬洒洒百万言,也无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明事理。出于这个目的,我编撰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们能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
關於作者:
姜正成(笔名:若木),先后就职于国家航天部战术导弹研究所、江苏省沭阳县委办公室秘书、团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乡镇企业局局长、县外经委主任,县委常委兼公安局长,1997年2月调任新组建的地级宿迁市委政法委工作。2002年9月赴京创业至今,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他于2004年编著的《狼道》一书成为全国畅销书,轰动中国,先后被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2011年由他编著的 “ 一目了然速读史 ” 系列(10本)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由他主编的 “ 感恩 ” 系列《感谢失败》、《感谢仇人》、《感谢贫穷》以及《读唐诗 学写作》被多个国家购买版权并荣获国家出版进步奖、“ 非逻辑成功学 ”创始人。2015年7月被中华诗词协会授予 “ 当代中华优秀诗人 ” 称号。
目錄
第一章 明朝建立,江山一统
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003
从和尚到元帅009
招贤纳士015
统一之路018
名臣良将021

第二章 开创期的政治局面
专制统治的强化 031
靖难之役 036
成祖功绩 040
仁宣之治 048

第三章 中期的衰弱与危机
土木堡之变 053
北京保卫战 058
国力渐衰 061
武宗乱政 066
奸臣当道 071

第四章 万历中兴
荡平倭寇 081
明穆宗朱载垕 086
张居正辅政 089
援兵朝鲜 094
放眼望世界 104

第五章 后期的衰落
明末后宫三疑案 113
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124
忧国忧民的东林党 128
熹宗之死 133

第六章 大明王朝的灭亡
铲除国奸 141
女真部落的崛起 145
抵御后金,自毁长城 151
义军四起,上吊万岁山 158

附录一 瑰丽夺目的文学成就
《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173
《三国演义》——开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先河 175
《西游记》——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 176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178

附录二 领先世界的科技学术成就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82
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187
宋应星编《天工开物》 192

附录三 光耀千古的思想艺术成就
书之中兴 196
唐寅和徐渭 199
思想家王阳明 203

附录四? 明朝历代皇帝年表
內容試閱
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

由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在中国前后只统治了97年的时间,虽然蒙古人的铁蹄所向披靡,但元朝在统治中存在很多弊端,其中严重的民族歧视导致了末期的统治动荡不安,同时宫廷内部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很多地方的人民都难以维持生计。特别是末代皇帝元顺帝(史称元惠宗)妥懂帖睦尔即位后,更是荒淫残暴。国库空虚,物价飞涨,官僚对农民残酷剥削,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在他统治的时候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多种问题归结在一起,最终引发连年战乱。加之水灾、旱灾、蝗灾、瘟疫不断,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民不聊生,一时间田地荒芜,人民痛苦不堪。在这样地不利、人不和的诸多条件下,曾经横行欧亚大陆的大元帝国渐渐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像许多朝代一样,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成了农民起义的导火索。
自1194年黄河决口之后,自然灾害成了当朝统治者最大的困扰。在史书上有记载的黄河决口就达两百多次,给中央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河南一段的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元政府被迫年年征集民夫堵塞决口,加固河堤。由于连年来水患不断,元廷在泰定二年(1325年)二月成立了督水监。这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当时元廷政治腐败,各级官吏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用征役之名大肆掠夺民财,暗中克扣朝廷下拨的银两,导致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元代末年著名的红巾军大起义。
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出身平平,他的祖父是河北来城一个教书先生创立了白莲教(一种秘密的宗教组织),以传教为名,暗地组织农民反抗元朝,后来事情败露,被充军发配到永年(今河北邯郸东北)。
韩山童后来将白莲教进一步发展壮大,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难的农民,烧香拜佛。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受苦受难、生活没有保障的农民都开始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加入了白莲教,每天烧香拜佛,祈求安宁。韩山童经常对这些教友灌输一种思想,说:“天下大乱,佛祖将要派弥勒佛下凡,明王出世拯救苍生。”这就给这个组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白莲教借着当时老百姓对元廷的不满,大做宣传。当时怨声最为强烈的是黄河沿岸的百姓,他们不但受天灾,还得忍人祸。这个传说很快在河南、江淮一带深人人心。饥寒交迫中的百姓期待真的会有神仙下凡,普度众生。黄河治理的工程一开始,韩山童就意识到元统治已经丧失民心,发动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把群众鼓动起来,让人们都觉得他代表的是上天的意志,也就是要出师有名,他经过周密的部署之后,暗中挑选了几百个教徒,混人了挑河民工之中,在工地上暗中宣传一句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


从和尚到元帅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要么是生长于士大夫家庭,从小习文练武,为将来成就霸业打下基础,例如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要么本来就是名臣良将,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众人鼎力相助,例如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但也有出身草根称王的起义首领例如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陈胜,但将其做到极致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州钟离东乡的一个小村庄(今安徽凤阳东北),父母是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别人的土地来维持生计。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因为这个名字不登大雅之堂,改为元璋,字国瑞。他小的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只能退学给地主放牛,基本属于目不识丁的文盲。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流域大旱,随即引发了蝗灾、瘟疫等,老百姓本就困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朱家在这场劫难中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孩子逃回了娘家,家里仅剩下他和二哥。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吃饭又成了他们的问题,家里连一粒米都没有,实在是没办法生活。二哥无奈之下跟随别人外出逃荒,成了流民。好心的邻居就给朱元璋指了一条生路,说他家中没有亲人,不如去寺院里当和尚,这样最起码不会饿死。于是,他就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说是小和尚,其实是给人使唤的用人。朱元璋每天伺候师父、师兄,起早贪黑,扫地、上香、敲钟、做饭,日子过得很苦。但是,那个时候要在皇觉寺混口饭吃也不容易。原来,皇觉寺是靠出租土地收租米过日子的,这年灾情严重,农民收成不好,皇觉寺也就收不到租米了。朱元璋刚到寺里待了五十天,寺里就断粮了。师父、师兄们也离开寺院到外面去化缘,朱元璋也带着小木鱼和钵到淮西一带流浪化缘。他不但出身贫苦,做了和尚,又做了讨饭的人,可谁会想到这样一个人最终开创了一个朝代呢!

招贤纳士

朱元璋认识到,要称霸天下,就需要有谋略的人辅佐。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更不是开国皇帝的功劳,能否成就大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不能笼络到优秀的人才。例如,汉代的刘邦身边就有张良、陈平等一帮谋士,而朱元璋的成功,也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那就是刘基--刘伯温。
朱元璋在攻取金华之后,听说江南地区人才辈出,就下令广开门路招贤纳士。当时浙江的名士以青田的刘基、龙泉的章溢、丽水的叶琛、浦江的宋濂这四位最为著名,被人称为“浙东四先生”。朱元璋当时发展迅猛,但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立即派人重金礼聘,但能被称为一方文士的自然都颇为清高。朱元璋一再恳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打动了四位先生,他们来到了朱元军中,共谋天下大计。
朱元璋一见到四位先生便诚恳地说道:“今为了天下百姓苍生,委屈了四位先生。”他们听了这话,深受感动,认为朱元璋心系天下百姓,一定会深得人心,是个成大事的人,纷纷表示愿意在朱元璋麾下效力。这四人日后都成为平定乱世、治理大明江山的能臣。特别是刘基(字伯温),他不但辅佐朱元璋扫平群雄,统一全国,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在功成名就的时候急流勇退,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帮助君主夺得天下之后没有遭到打压的人物。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和诸葛亮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深受人们的尊崇。
在与刘基相见所设的酒席上,朱元璋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帅很有闲情逸致地问刘基道:“不知先生吟诗作赋的本领如何?”刘基微笑着回答说:“那些不过是读书人的雕虫小技,作起来没有半点难处。这时,朱元璋便随手扬起手中的斑竹筷,请他以此为题赋诗。刘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对湘江玉箸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听后,对他的才气很钦佩,但还是装作不满,皱了皱眉头说道:“未免书生气太浓了!”刘基揣摩透了朱元璋的心思,知道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喜欢这些风花雪月的诗句,于是不慌不忙地接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箸间。”这句算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窝子里。刘基巧妙地将张良用筷子为汉高祖刘邦分析天下大势的典故,放进了诗句,将朱元璋喻作汉高祖刘邦,而自比留候张良。朱元璋听了这句是又惊又喜,一为刘基的才气,二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帐下,虽然人才济济,也常把自己比作刘邦,称李善长可为萧何,徐达也可抵韩信,常遇春可比樊哙,但就是缺少张良这样谋臣式的人物。朱元璋大笑道:“伯温这个时候来到我身边,正是上天赐给我的张良啊。
刘基也从交谈中看出朱元璋有胆有识,便向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天下群雄逐鹿的形势,阐明了当前应对时局的十八条对策,深得朱元璋赏识。这一幕和诸葛亮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不谋而合,也难怪后人将刘基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朱元璋从自己建立队伍以来,一直对人才特别尊重,凡是他认为有才能的人,都给予了相应的待遇,他也特地给刘基修建了礼贤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共议征讨大计。刘基也不使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总能献上良策,史书上称他“每遇危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就”。意思是说,每当朱元璋遇到危难的时候,刘基总能献出良策,帮助他渡过难关。
在朱元璋成功攻占徽州后,他又听说附近有能人贤士,便亲自去石门拜访当地名士朱升,向他讨教治国平天下之策,朱升没有多说,只是送给了朱元璋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听后思量当下形势,觉得确实需要如此。朱升的话虽然不多,但却成了指导朱元璋进一步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行动纲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