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NT$
418.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編輯推薦: |
★一部关于战地生活的全记录,真实可信,史料价值高
一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七百多篇日记,以一个亲临现场的随军记者个性化、具体化、个别化的视角,记录下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战场南征北战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一兵一马,展示了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反映了各种历史细节,把历史画面,把伟大斗争,把扭转乾坤的社会变革,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腻、更贴切地展示出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一部让人读哭、读痛,让人真正走进战争、走近生死边缘真切体验的生命之作
日记从一个亲历者的视角给我们呈现伟大解放战争立体倒影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活生生的个人细节、个性屈张、个体呈现,让我们带着泪水、带着痛去把握一个战士、一个人所思所虑所盼,倾听来自个体生命的衷肠倾述,接受主人公心声心音的和盘托出;更给了我们不可多得的观察视角和人性揣摩——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意志是这样铸造的、人格是这样升华的、党的好儿女是这样成长的。
★一部直面血与火、汗与泪、苦与难的肺腑情话
本书的另一条线索是沈如峰与未婚妻王萍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媲美《平如美棠》《父母爱情》。两人从短暂相聚到长期分开,开始多年的通信、寻找,战火纷飞的年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沈如峰对自己1946年3月至1950年1月随军生涯的真实记录。他用近似白描和略加文学修饰的笔法,记录了战争概况、敌我态势、战斗片段、行军过程、战地生活、民情实景,以及有关政治工作和军心士气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真实呈现了沈如峰从一名学生到老师、记者、军队干部的成长过程。
本书的另一条线索是沈如峰与未婚妻王萍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两人从短暂相聚到长期分开,开始多年的通信、寻找,战火纷飞的年代互相安慰、体贴,其中不乏革命者的浪漫与温馨、坚定信念与追求爱情的统一,温情与温暖,感人肺腑。
本书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有助于当今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
關於作者: |
沈如峰(1926—2018),籍贯上海。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年奉命撤至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四军江淮大学学习、淮北中学(干部学校)任教员。历任《拂晓报》兼山东野战军前线记者团记者、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记者、华野十纵队新华支社编辑、十纵队《前哨》报编辑主任、第三野战军新华总分社编辑组长、总政宣传部助理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主任。作为战地记者,曾参加泗县、宿北、鲁南、莱芜、泰安、孟良崮、梁山、陇海路破击、荷考、宛西、宛东、老河口、豫东、睢杞、济南、淮海、渡江、上海诸战役与战斗。解放战争期间坚持不间断写日记。去世后他的日记被发现,后人整理编辑成此书。
|
目錄:
|
序一
序二
编注说明
一九四六年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〇年
战场两地书
|
內容試閱:
|
序言 我所看到的华东岁月
一位研究解放战争的学者告诉我,解放战争的真正转折点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正是由于刘邓大军在极其艰苦困难的环境中,殊死搏斗,牵制住蒋介石的数十万精锐部队,才有了陕北、东北、山东、华北各个战场的战略主动。而在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会合的征途中,人们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情形?队伍衣衫褴褛、弹药装备不齐、供给接应不上、兵员缺口很大,唯有士气高昂和精神饱满。以至于陈毅向华东野战军部队下令,兄弟部队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要尽最大可能支援中野。华东战场上,刘、陈、邓携手作战,以少胜多,完成了解放战争敌我态势的根本转换,奠定了解放战争最终全面胜利的坚实基础。
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脉络。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身在其中的中野、华野的一线战士们吗?他们是怎样在华东战场上度过奔袭、突围、包抄、聚歼的无数险境的?他们是怎样度过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的?有一位英雄的战地记者,以随时都有可能献出生命的危险,用日记记载下这难忘的日日夜夜,记录了这南北转战的分分秒秒,记述着这重压、重负、重责、重任之下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和战斗。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读哭、读痛的日记,是一部让人真正走进战争、走近生死边缘真切体验的生命之作,是一部直面血与火、汗与泪、苦与难的肺腑情话。
一是纪实性。因为是战场上留下来的日记,真实记录了解放战争大决战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全国老百姓的支持下,取得重大战略转移,由弱变强、由败转胜、由局部突破到全面反击的历史过程。以一个随军记者的眼光,如实反映了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战场南征北战的历史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局势转折和决定性的意义。
二是政治性。日记记载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党和军队的领导、教育、感召下,如何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党的新闻事业的忠实工作者、冲锋陷阵的优秀军队干部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出身于富裕家庭、缺少艰苦锻炼的青年学生,如何在党的教育下,认真改造自己,努力学习进步理论,逐步成熟起来,一步步成长为革命者、革命家的思想转变过程。充分证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党的召唤力、影响力,是党的事业兴盛、党的队伍强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
三是可读性。贯穿于四年日记的另外一条主线,即是主人公和女朋友坚贞不渝的爱情。作者对于分处于不同战场、地域、环境的恋人的思念,执着、热烈、坚定的感情,是支撑他事业、工作乃至生命的另一个精神支柱。日记真实表达了革命队伍中纯洁的爱情,表达了一个人在献身革命的同时并不排除对恋人的爱慕和思念,人性的光辉烛照人生的道路,同时也展现了革命者“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崇高精神境界。其中寻找恋人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不间断写信给恋人的细节,感人至深,耐人寻味,余音绕梁。
四是连贯性。每年日记之前的一段说明文字和插入文本之中的编注,弥补了日记记载之外的时空空白和事件空缺,与整个日记浑然一体,是本书编辑工作的一大特色。文本之外的文字,充分显示出日记主人公的两个儿子,作为期刊主编、出版大家,作为研究员、记者、作家,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明显看出他们对父母的尊崇与爱戴。整理日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工程,繁体字,时间、人物、地点错讹,大背景的疏漏,等等,在本书稿中几乎都有了十分得体的弥补,甚至达到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的地步。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个工程浩大的建设,但是,两个儿子做到了。日记编纂出版当是对父亲母亲最好的纪念,也是对本书价值、对社会读者不可多得的奉献。
五是教育性。无论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还是革命战争的艰难坎坷;无论是革命队伍的团结友爱,还是自我革命、自我约束的精神境界;无论是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还是老百姓争自由求解放闹翻身的由衷愿望,本书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的细节,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书既是对伟大的解放战争的另外诠释,又为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提供了最真确的细枝末节;既是生动的党史国史军史课程,又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伟大的历史斗争,残酷的革命战争,需要有宏大叙事巨笔巨卷来抒写如火如荼的主旋律,需要有恢弘的文字叙述伟大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详尽展示领袖们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同时,也需要个性化、具体化、个别化的小视角、小范围、小侧面的叙述和披露,需要一个人、一个记者亲临现场、亲力亲为记录下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一兵一马。唯此,才可以把历史画面,把伟大斗争,把扭转乾坤的社会变革,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腻、更贴切地展示出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和铁流滚滚共进的同时,把握一个战士、一个人所思所虑所盼,倾听来自个体生命的衷肠倾述,接受主人公心声心音的和盘托出。
日记给了我们活生生的个人细节、个性屈张、个体呈现,给了我们伟大解放战争立体倒影,给了我们中国革命奋进征程的多维成像,也给了我们不可多得的观察视角和人性揣摩——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意志是这样铸造的、人格是这样升华的、党的好儿女是这样成长的。
日记,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体裁;在战争年代,现场写下的日记,尤其难能可贵。只有通过他们的记述,我们才能够真正闻到战争的硝烟,听到历史前进的足音,触摸到战场上年轻恋人的脉搏,理解苦难与辉煌的种种不易。《我的解放战争——一个三野记者的战地日记》以极其难得的珍贵向我们走来,我们会两眼满含泪花投入她的怀抱,品尝着主人公所经受的苦涩艰辛,经历着他们风风雨雨中的殊死拼搏,念想着他们的念想,也幸福着他们的幸福。
1 月3 日
清晨,敌以5 辆坦克配合,向我阵地反扑。阵地就在2 里外的庄子前沿。我站到坟堆里,用树枝隐蔽着,用望远镜观察。坦克正发着火舌,来回反复冲击,但似乎不敢进工事区来,摩托声很响,近在眼前。须臾,敌向团部庄上炮击,共发40 发,炮弹数个都落在我左近前后。我跑到松树林去,炮弹嗖嗖飞过。再从松林到防空洞中去时,两颗炮弹在松树林里炸开了,危险至极。坦克上的战防枪子弹从头上飞过,可能坦克手发现了我,以为我是指挥官。这种时候简直是九死一生,生命随时可失去,而内心却很泰然。
10 时许,下起细雨,部队奉命去向城方向追击溃敌。我们把背包留下了,轻装跑步出发。在泥泞的公路上,密集的队伍急驰前进。行30 里到了向城,在向城南2 里地的某庄与敌接触。队伍立即展开卧下,炮兵向庄子炮击,浓烟漫天,先头部队冲入庄子后,我们就跟着向火线前进。我和陈主任、董股长几人大胆,也太大意,在原野里摇摇摆摆接近庄子仅半里地时,还未卧下,我们穿着大衣,敌人又误会是指挥官,打了几排机枪过来,我们立即卧下。又打了几排过来,一排打得低一排。好在大家镇静,一会儿敌人以为我们被打死了,不再打过来。从前面下来的伤兵及电话兵口中了解,庄里敌人还未消灭,正在巷战。
下午2 时解决战斗。我们进庄时,地雷尚在不时爆炸,巷道中,尸体纵横枕藉,汽车在燃烧,弹药在炸裂,满地是文件及衣服,沿公路两旁,汽车、坦克都倒在泥里,蒋军真是败得太凄惨。至5 时许枪炮声全部停止,战斗结束了。敌26 师及快速纵队干脆就歼,一星期的战斗两整天就结束了,比宿北战役更痛快,我们又替1947 年开了个很好的头。
晚间,原野里汽车、坦克的灯光照耀如同白昼,我军把成百辆汽车开向后方,引擎声彻夜未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