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语言的牢笼:海勒小说的福柯式解读

書城自編碼: 397667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金灵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6824857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

售價:NT$ 250.0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售價:NT$ 874.0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售價:NT$ 354.0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售價:NT$ 406.0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售價:NT$ 291.0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售價:NT$ 354.0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售價:NT$ 359.0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售價:NT$ 15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1
《 卡夫卡的先驱(浙江大学教授许志强带我们细读名著,品读经典!) 》
+

NT$ 3474
《 科幻之路(全六卷) 》
+

NT$ 354
《 忽然便有江湖思:在文学的字里行间 》
+

NT$ 324
《 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二版) 》
+

NT$ 359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
+

NT$ 428
《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国民教授30年精研,深入浅出讲透《世说新语》) 》
編輯推薦:
世上只有一个圈套,便是用黑色幽默诠释荒诞世界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看破世间所有的骗局——它是逻辑陷阱,它是最终困局
而用福柯式去解读呢,又将是怎样深入与全面的呈现
没有人是绝对无错的
也没有人是必不可少的
理想是美好的,但人们常常并不那么美好
每个受害者都是犯罪者
每个犯罪者又都是受害者
內容簡介:
《第二十二条军规》就算称不上是约瑟夫?海勒最好的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小说。自出版以来,不但受到了普通读者的喜爱和推崇,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评论家们被它独特的“味道”、苦涩与笑声的混合以及主题的强烈性所吸引。
人物塑造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一个显著特征。多向度的人物刻画、复杂深刻的权力互动、诡谲多变的人物处境,结合表面风趣幽默,内在荒诞断裂的人物语言,总能引起人们批判性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等角度对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很少有评论家试图将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应用到该小说的人物分析中,这将是本文的特色。那群看似“怪诞”的人,是权力话语在战场这一特定情景中充分运作后结出的苦涩果实。本文以福柯的权力话语和生存美学为指导思想,以《第二十二号军规》为例,充分关注权力话语将自由意志的个体规训成符合“军规”要求的战争机器的过程,以及面对权力话语的规范和压制,主体勇于反抗、重构自我的探索途径和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金灵,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传媒学院基础部大英教师,职称讲师。发表论文多篇,校级科研立项2项。获高教社“优秀教学方案设计”天津区二等奖,获天津传媒学院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目錄
第一章?引言 1
1.1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 1
1.2海勒小说中的“二维人物” 5
1.3文献综述 7
1.3.1美国的海勒研究 7
1.3.2中国的海勒研究 10
1.3.3美国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 12
1.3.4中国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 15
1.4方法 17
1.4.1福柯简介 17
1.4.2福柯的话语理论 18
1.5本论文的原创性 20
第二章?“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世界 23
2.1“第二十二条军规” 23
2.2 “军规”下的权力世界 26
2.2.1 “军规”下的性 27
2.2.2 “军规”下的疯狂 31
2.2.3 “军规”下的语言 34
第三章?“军规”下的特权者 44
3.1沙伊斯科普夫少尉——“训练狂” 44
3.2佩克姆将军和卡思卡特上校——“老官僚” 48
3.3 米洛——“投机商” 53
3.3.1米洛的“生财之道” 54
3.3.2 米洛的“爱国主义陷阱” 55
3.3.3米洛的“巧克力裹棉花团” 59
第四章?“军规”之下 61
4.1沉默者 61
4.1.1马德和丹尼卡医生——“虽死犹生”VS“虽生犹死” 62
4.1.2饿鬼乔——倒错的人生 64
4.1.3梅杰少校——姓名即命运 69
4.2合谋者 74
4.2.1克莱文杰——“过度教育”的受害者 75
4.2.2内特利——原生家庭的桎梏 79
4.2.3 阿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84
第五章?叛乱 90
5.1 邓巴 91
5.2 奥尔 96
5.3 牧师 101
5.3.1宗教困境 101
5.3.2牧师审判 106
5.3.3牧师的出路 111
5.4 约塞连 112
5.4.1约塞连的早期叛乱 113
5.4.2约塞连的变化 118
5.4.3约塞连的最后逃离 122
第六章 ?“军规”下的女性 128
6.1 妻子形象的异化 129
6.1.1 沙伊斯科普夫太太 129
6.1.2 丹尼卡太太 131
6.2 护士形象的异化 133
6.2.1 德里德尔将军的护士 134
6.2.2 克拉默护士和达克特护士 136
6.3 妓女形象 139
6.3.1 露西安娜 140
6.3.2 内特利的妓女 143
第七章?结论 146
参考文献 148
內容試閱
第一章?引言
本书是对约瑟夫·海勒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小说之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物的研究。本书根据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生遭遇和生存困境,揭示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代表的规训话语是怎样和权力勾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权力网络,使个体一步步丧失主体性,沦为权力互动关系的牺牲品的。从表面看,“军规”下建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赋予了上位者压榨奴役下位者的权力,实际上,“军规”所代表的规训化力量,成功束缚了所有人,消除了每个人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塑造出符合某种标准的所谓“合格品”和“规范品”。失去自由的个体,怎样才能摆脱“权力话语”的束缚,实现主体性的重建呢? 小说结尾主人公约塞连的逃离,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1.1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 1923年5月1日— 1999年12月12日)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海勒出生在纽约最动荡、最危险的布鲁克林社区,附近就是一个著名的游乐场。混迹在游乐场形形色色的游客和奇装异服的小丑之中,海勒学会了很多街头技巧,而这些技巧后来帮助他形成了黑色幽默的写作特色。他的父亲艾萨克·唐纳德是一个信奉不可知论的犹太人,一个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他在俄罗斯革命期间逃离沙俄,举家来到美国。在第一个女儿西尔维娅出生后不久,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了。三年后,他与海勒的母亲丽娜结婚。丽娜作为俄罗斯移民,几乎不懂英语。海勒五岁时,艾萨克死于一次失败的手术。几年后,海勒对父亲的去世发表了评论。他说直到很久以后才意识到这件事有多痛苦。更糟糕的是,没有人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他的父亲就这样消失了。由于担心他会受伤,参加葬礼的人都很宠爱他,给他糖果,并试图让他开心。派对式的葬礼给了他“物质和表面之间的差异感”(王祖友,2009:21),并使死亡成为他小说中挥之不去的形象。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主人公的飞行伙伴之一斯诺登的死亡场景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场景之一,正如海勒在采访中所说:“斯诺登的死贯穿了整部《第二十二条军规》。”
父亲“失踪”后不久,大萧条袭来,经济萎靡、失业率上升。相处数年的老邻居可能有一天会突然失去房子并流落街头。这都给海勒童年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担忧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海勒的小说中得以宣泄。例如,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个人位置的不稳定:约塞连的飞行任务不稳定,危及生命;牧师塔普曼不断地重复似曾相识的经历,想象着他家人的各种死亡场景;等等。更重要的是,正如王祖友所指出的,“大萧条让海勒目睹了社会秩序消失的影响”:

在大量人的贫困、羞辱和痛苦中,大萧条暴露了世界组织方式所产生的人类混乱。海勒对社会及其秩序体系的错误和荒谬的敏锐认识,以及他对许多社会和政治趋势的悲观看法,可能源于他对大萧条的经历。就像他父亲对俄罗斯既定统治政权的政治叛乱一样,海勒在小说中的讽刺经常冲击世界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他的反英雄们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被军队、企业、行政和宗教等机构所困和压制。(2009)

父亲去世后,海勒和母亲、同父异母的兄姐生活在一起,生活更加艰难。中学毕业后,为了生计,海勒先后当过邮差、造船厂的助手以及保险公司的临时工。因此,他对美国下层社会中的失业、贫穷、饥饿等生存困境有深刻的认知和体会,也对某些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有所见闻和同情。这都对海勒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1942年,19岁的海勒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两年后,他被派往意大利前线,在那里他作为B-25轰炸机的投弹手执行了60次作战任务。这段战争经历为他后来的写作,尤其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投弹手的身份也被安在了小说主人公约塞连身上。
战后,海勒在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英语。194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英语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当时“新批评”盛行,托马斯·斯特斯·艾略特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荒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海勒。事实上,《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构“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海勒从《尤利西斯》《荒原》和《芬尼根守灵夜》中多方面借鉴而成的”。 (乔恩·伍德森,2001)海勒有时甚至直接借用《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例如,对科弗利少校在食堂用餐场景的描写是借鉴了《旧约·出埃及记》里的情节;在目睹了斯诺登那被炸穿的腹腔中的内脏器官之后,约塞连发表的极富存在主义哲学含义的感慨,是套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的话。
海勒在20世纪50年代离开了大学。斯蒂芬·W.波茨给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美国:

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中吸取了重要教训后,美国为冷战做好了准备。冷战在海外的韩国和柏林进行,在国内的好莱坞、国务院、学术界和其他任何地方进行。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和右翼势力怀疑左翼的存在。这是一个诱饵和黑名单的时代,而公众通过转向那个时代的另一个伟大的技术奇迹,来缓解炸弹不断增加的事实。艾森豪威尔将军在白宫,他的国防部部长,也是前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查尔斯·威尔逊向众人宣布“凡是对国家有利的,就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反过来也是如此”。(1982)

1953年,在美国经济巨头与政治活动联系日渐紧密的环境中,海勒开始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皮亚诺萨岛为背景,描绘了一群被“第二十二条军规”建立的官僚军事体系困住的军官。这条军规伪装成真理和正义,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明确了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小岛上驻扎的中队承担了空中运输和轰炸任务,配合陆军与德国军队展开较量。面对德军高射炮密集的火力,每次执行任务就是一次与死神的较量,其风险可想而知。但比这更恐怖的,是军队内部的官僚作风和相互倾轧。例如,为了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能力,中队最高长官卡思卡特上校不断增加中队飞行任务,中队成员一次次暴露在高射炮的包围中,士兵的生命成为军官“向上爬”的筹码;中队成员米洛凭借聪明的头脑和食堂司务长的职务,挪用军费组建商业卡特尔,贿赂上级免除飞行任务,大发战争财。在看透了上级军官的腐化虚伪和权钱交易之后,小说主人公约塞连——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式人物,更喜欢在医院里度过大部分时间,假装患上各种疾病,而不是像传统英雄一样对上级命令言听计从,英勇执行飞行任务。就算不得不执行任务,约塞连也是阳奉阴违,“从不关心炮弹落在了哪”(《第二十二条军规》,309页)。在飞行伙伴内特利死后,恐惧不安的约塞连甚至拒绝再执行任何飞行任务。他远赴罗马,试图拯救内特利当妓女的妹妹,却目睹了人类的各种邪恶。在因擅离职守而被罗马巡逻宪兵逮捕后,他面临着上级官员提供的选择:要么面临军事法庭审判,要么对他的官员“说一些好话” (《第二十二条军规》, 426页),然后被光荣地遣送回国。在受到同伴奥尔的启发后,他选择了另一条出路,决定逃离军队,远离“军规”所构筑的权力网络,逃到中立国瑞典,重塑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为自己掌控自己生活的未来而奋斗。
《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的1961年正值“越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民众心中留下的道德感和正义性并没有延续到越南战争中去,加入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和真实意图被广泛质疑。随着战事的胶着和伤亡人数的增加,人们对战争的厌恶感也越来越强烈。现实与艺术发生的奇妙关联增加了美国民众对这部反战小说的接受度,推动了这部小说在美国的流行。正如海勒自己在小说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终于看到了这本书开始流行,平装书几十万几十万地印。具体讲,最初发行三十万本之后,他们又回头在(1962年)9月和年底之间重印了五次,其中10月和12月各重印两次,到1963年底,本书已经印刷了十一次”(海勒,1994)。
1.2海勒小说中的“二维人物”
传统小说中的人物是对现实生活人物的模仿。随着后现代文学和解构主义批评的兴起,传统的小说表现手法受到了压力,正如艾伦·普拉茨所指出的:

冯内古特、巴特、品钦和海勒小说中滑稽的二维人物不仅说明他们的作者背离了现实主义,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越来越受到非个人力量控制这一现象的沉思。(1993)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个充满“二维人物”的画廊,里面的人物都是因为一两项突出到荒谬的特质而被读者所知。卡思卡特上校是一个雄心勃勃但易自我怀疑的人物,他对加官晋爵的迷恋造成了小说中众人的无尽痛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卡思卡特本人也被一种未知的力量所困——无论他多么努力,这种力量都会阻止他的晋升。克莱文杰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个“被过度教育”(《第二十二条军规》,34页)的人,只能无意识地模仿并认同权威的话语。阿尔德瓦上尉,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阿费,其邪恶程度和卡思卡特上校不相上下。他崇拜权势和金钱,只是为了个人私欲就强奸并谋杀了一个无辜的意大利女佣。王祖友教授认为,海勒“二维人物”的使用巧妙地对应了战后虚无主义情绪的蔓延。“人类是虚幻和有问题的,就像宇宙是荒谬和不确定的一样”(2001)。依据王祖友教授的总结,使用“二维人物”的另一个效果是暂停了正常生命的生死过程。出现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往往被作者故意模糊了他们特定的个人背景介绍,其目的就是强调个体被权力话语规训和异化后,变成了无脸的战争机器,失去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唯一的任务就是服从命令和杀人。
小说人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名字。在海勒笔下,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各自名字高度吻合,体现了寓言式的幽默感。例如,内特利(发音类似英文词natal,分娩的)是一个深受家庭教育影响的、单纯的理想主义者,阿普比(发音类似英文词“妈妈”和“苹果派”)是信奉传统价值的典型美国男孩,阿费(发音类似英文词“不道德”或者“小狗狗”)为了个人私利罔顾他人生死;明德宾德(发音类似英文词“头脑受缚者”)用资本主义道德束缚他人和自己,沙伊斯科普夫(发音类似英文词“傻瓜”)将生活的全部都放在阅兵——这一军队消遣上。小说中的“坏人”是完全的、行为可以预测的“二维人物”,如卡思卡特上校,所有决定都是为了“往上爬”;米洛,一切行动也都是为了攫取利益。与此相对,小说中相对积极的、因受迫害而被读者同情的人物,如梅杰上校和牧师,则在属于“二维人物”的、看似可笑的举动中,透露出了作为真实的人的深度。
1.3文献综述
1.3.1美国的海勒研究
1.3.1.1海勒小说
海勒一生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两本自传、六部戏剧和电影剧本以及七部小说。作为20世纪美国重要的作家之一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海勒极大地促进了黑色幽默的繁荣,并引导文学创作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与威廉·福克纳和他的“约克纳帕塔帕县”一样,海勒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在那里,官僚权力的过度使用对个人主体性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他的畅销书包括《出事了》(1974)、《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天晓得》(1984)、《如此美景》(1988)和《终了时刻》(2000),但他的第一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仍然是他最著名、最受好评的作品。
他的短篇小说大多模仿当时发表于文学期刊的常规故事,因此海勒本人对自己的短篇并不满意,也很少有评论家关注他的短篇小说。然而,《不可儿戏》(1986年)、《彼时此刻》(1998年)这两本自传在海勒的文学写作中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后人研究海勒及其文学作品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海勒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的小说创作获得的。1961年,随着《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出版和商业上的成功,海勒辞去了麦考尔出版社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20世纪60年代末越南战争的爆发,以及1970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的发行,将迎合了公众反战情绪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推向了销售高峰。
海勒花了十三年时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小说《出事了》,作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姊妹篇,但两者实际的联系并没有作者预想的那样强。《出事了》的出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学者给予其高度评价,认为它在主题和写作技巧上都是一本比《第二十二条军规》更好的书。然而,大多数普通读者都感到沮丧,因为《出事了》在语气和主题上与《第二十二条军规》截然不同。在这十三年里,人们对这部小说的不满影响了对海勒晚期作品的评价。再也写不出像《第二十二条军规》 那样好的小说的魔咒一直困扰着海勒。
小说《像高尔德一样好》《天晓得》和《如此美景》的出版使海勒受到了比《出事了》更多的负面评价,这进一步强化了之前的咒语。例如,《纽约客》的评论抱怨道:“海勒先生试图创作题材广泛的黑色喜剧,但他只做到了乏味。”(《像高尔德一样好》书评,1979 年 4 月 16 日)(纳格尔,1984)
《终了时刻》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集。20世纪90年代沉迷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人们,在这部小说的引领下直面人生最后时刻——死亡。大卫·塞德等评论家从主题、语言、结构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对这两部小说进行了比较,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第二十二条军规》 和海勒想象中的文学世界的理解。
在海勒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最后一部小说《终了时刻》得以出版。在书中,海勒借尤金·波特的口来表达他作为一名成熟的小说家对生活、婚姻和文学的思考。对这本书的批评和赏析也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之一。
人们对于海勒剧作的关注要远远少于对其小说的关注。正如詹姆斯·纳格尔在1984年指出的那样,“《我们轰炸纽黑文》、《第二十二条军规》(剧改版)和独幕剧《克莱文杰受审》,只有第一部受到了持续的关注”。
进入21世纪,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美国不平衡的经济形势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海勒的小说,尤其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许多评论家认为,伊拉克战争期间的腐败和过度使用权力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创造的荒谬和可怕的文学世界的重演。
有些学术出版物虽然可能被归类为海勒的“一般研究”,但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纳格尔为他主编的《约瑟夫·海勒评论集》一书撰写了多达二十多页的引言,科学客观地总结了1961年至1984年的海勒研究情况。在书中,他列出了两本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书籍:约瑟芬·韩丁的《脆弱的人: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观》和斯蒂芬·W.波茨的《从这里到荒谬:约瑟夫·海勒的道德战场》。罗伯特·梅里尔是海勒研究的专家,他撰写了许多关于海勒作品类型和结构的评论。1997年,韦恩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卫·M.克雷格的《向死亡倾斜》,重点介绍了海勒的写作技巧,尤其是他的叙事策略。2009年,桑福德·平斯克修改了他的《理解约瑟夫海勒》(1991)一书, 里面加入了对海勒最后一部小说《一位老年艺术家的画像》的评论(纳格尔,1984)。这些书将对海勒的研究推向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为后继者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灵感源泉。
1.3.1.2海勒传记
海勒的文学创作很明显受到了他本身生活经历的影响,如他早年在布鲁克林的童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兵役经历,以及他在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晚期教育经历,等等,这使得海勒的传记成为学术界研究其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正如纳格尔在《约瑟夫·海勒评论集》的引言中指出的那样,《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的二十年间,“没有(有关海勒的)详尽和可靠的传记叙述”。一些支离破碎且往往是错误的信息给研究海勒及其作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为了推进海勒研究,纳格尔在引言中推荐了他在研究海勒时参考的几本传记:1962年出版的《纽约先驱论坛报》中的一篇早期文章,《美国名人录》《东方名人录》和《当代作家》中的叙述,《200位当代作家》和《当代传记年鉴》中的评论,芭芭拉·盖博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理解约瑟夫·海勒》,理查德·莱汉和杰里·帕奇发表在《明尼苏达评论》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的写作》。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海勒本人出版了两本自传:《不可儿戏》(1986)和《彼时此刻》(1998)。海勒的最后一部小说《一位老年艺术家的自画像》具有高度的传记性,描写了他对过去岁月的纪念和沉思。
进入21世纪,海勒的女儿出版了《约塞连长眠于此》,特蕾西·多尔蒂出版了《只有一个陷阱:约瑟夫·海勒传》。海勒的生活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1.3.2中国的海勒研究
1.3.2.1海勒作品的翻译和介绍
在现代西方批评文学的主要潮流中,黑色幽默可能是最早传入中国的文学潮流。早在1976年8月,中国学者就开始以限制出版的形式介绍海勒的主要作品,并部分翻译了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摘译9章,10万字,赵守垠译)和《出事了》(摘译第1、2部分,4万字)。海勒的作品首次进入国内公众视线是在1977年,当时《世界文学最新发展》杂志第8期介绍了海勒,并称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1978年和1980年,《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出事了》中译本开始和国内读者见面。
翻译和介绍海勒作品的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继续进行。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完整中文版,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中文版。1984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庄海华、董恒一翻译的《出事了》的一部分。因此,国内普通读者开始了解海勒。
介绍和翻译海勒作品的热潮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1988 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天晓得》的译本。199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终了时刻》,即《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篇。进入21世纪,虽然对海勒的研究随着黑色幽默研究的沉寂而热度下降,但翻译介绍工作并未停止。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海勒短篇小说集《多多益善》的中译本。2022年,译林出版社翻译完成《一个中年艺术家的自画像》,和《天晓得》《终了时刻》《出事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一起,组成海勒作品“五部曲”与国内读者见面,为海勒作品的赏析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3.2.2对海勒作品的解读与批评
中国对海勒作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现代美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刊登了国内第一篇有关黑色幽默的论文——王文彬的《黑色幽默试评》。进入80年代,对海勒作品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数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上,分析其对美国社会的辛辣讽刺和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荒诞”和“反英雄”在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期刊文章和学术论文中被反复提及。
20世纪90年代,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所采用的独特写作技巧和风格特征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199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刊登了曹金华的《陷阱中的陷阱——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语用分析》,在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格里斯的会话含义的指导下,探讨了虚构语言中使用的各种语用技巧。
自2000年以来,对海勒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学者运用形式主义、存在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比较与文化研究等方法对海勒小说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技巧进行分析。2009年,成梅出版了《小说与非小说:美国20世纪重要作家海勒研究》一书,对海勒的七部小说和两部自传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年,王祖友出版了《后现代的怪诞:海勒小说研究》,探讨了这些作品中的后现代元素。
正如王祖友在海勒逝世十周年时所指出的那样,与《第二十二条军规》相比,海勒的其他作品获得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直到2009年,只有一篇论文专门研究《天晓得》;海勒的第二部重要小说《出事了》只出现在七篇论文中。2010年至今的十余年里,在中国知网以“约瑟夫·海勒”为主题的论文仅有65篇,一多半为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细读,分析其后现代叙事或空间叙事技巧。近年来,对海勒其他作品的论文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仍留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另外,有关国外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等海勒小说的研究的译介相当有限。在国内学者的论著中经常提及的一些有关海勒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如上文提到的约瑟芬·韩丁的《脆弱的人:1945年以来的美国小说观》和斯蒂芬·W.波茨的《从这里到荒谬:约瑟夫·海勒的道德战场》等,都没有相应的中译本。对于海外研究的了解途径,比较多的是通过像“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等的理论译著,ProQuest网站的英文原版文章,以及国内海勒研究的硕博毕业论文中获得。这不利于对海勒及其作品全面深入的研究。
1.3.3美国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
1961年10月,《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人们对其评价没有达成共识。正如海勒本人在1994年为这部小说作序时说的,“只要有一次赞赏的报道,几乎都会出现一次负面的评论”。第一批赞美来自《纽约时报书评》:“这是当代美国文学的不朽杰作,几乎和复活节岛上的雕像一样可以保证长寿……《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再次提醒我们,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但并非如此的事物,我们故意视而不见的疯狂,以及我们因缺乏勇气而无法与真相区分的欺骗和谎言。”(Stern, 1961)罗伯特·布鲁斯坦在《新共和国》的评论中称这部小说是一本“爆炸性的、苦涩的、颠覆性的、辉煌的书”。
这部小说当然也遭到了批判。20世纪60年代,美国主流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积极态度,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海勒对美国军事体系的腐败和等级制度的大胆嘲讽侮辱了公众。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令人反感、不爱国、 粗俗、语无伦次。其中代表性的言论来自匿名为罗杰·H.史密斯的人。他在《代达罗斯》杂志上指责《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一种不道德的哲学、毫无艺术性的写作、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物和情节,总结该小说“毫无价值”。
正如詹姆斯·纳格尔所说,早期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评论和批评“主要局限于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最初印象:社会讽刺、黑色幽默、战争抗议、荒谬和后现代写作。”(1984)然而,即便如此,也不乏具有学术价值的评论和批评。1964年,弗雷德里克·R.卡尔在短文集《当代美国小说家》上写了一篇题为《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傻瓜才会在黑暗中行走》的文章。文章认为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 “真实”“自然”的小说,因为“它让虚无主义看起来很自然、很普通,甚至很有吸引力”。“皮亚诺萨(小说背景)的战时生活——无论细节的真实性如何——都是任何组织内部生活的复制品。”“荒谬是混乱世界的真实。在这个世界里,约塞连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英雄。”《第二十二条军规》发表后的十年间,评论家们也将目光投向这部小说的类型,并与马克·吐温、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布莱恩·韦认为这本书是荒诞主义和激进社会抗议传统的完美融合, 并将其视为美国文学的转折点。(1968)桑福德·平斯克将《第二十二条军规》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恩历险记》并列,将约塞连视为美国小说传统中永远单纯的“哈克贝恩”。(1965)
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上映,对这部小说表现出的兴趣蔓延到了全国。到20 世纪60年代末,《第二十二条军规》已成为这十年间出版的最受欢迎的严肃小说, 1971年的印刷量不少于800万册。1973年,至少有两部重量级出版物献礼这部小说。罗伯特·M.斯科托编写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评论版》,里面包括几篇转载的文章和小说《爱,爸爸》中的一个章节。弗雷德里克·基利和沃尔特·麦克唐纳主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汇编》,汇总了有关这部小说的采访和评论文章。20世纪70年代末风行学术圈的语言学批评和解构主义批评开始运用到该小说的评论中。卡罗尔·皮尔森、加里·W.戴维斯和亚当·J.索尔金等学者都写文章抨击小说中对语言的破坏性和欺骗性使用现象。
20世纪80年代,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推进。1984年,纳格尔编辑了《约瑟夫·海勒评论》一书,汇总了七篇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重要评论文章。三年后,波士顿特怀恩出版社出版了罗伯特· 梅里尔的《约瑟夫·海勒》。在书中,梅里尔探讨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构和主题。1989年,斯蒂芬·W.波茨出版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反英雄反小说》 一书,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写作风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有这些都为未来评论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老一辈学者仍然致力于研究《第二十二条军规》,而那些在学生时代学习这本书的人长大后也成了评论家。大卫·M.克雷格于1994年发表了他的文章《战争、文学和艺术:从阿维尼翁到〈第二十二条军规〉》,探讨了海勒的战争经历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创作的影响。在《你必须铭记:〈第二十二条军规〉和〈第五屠宰场〉中的创伤和记忆》中,阿尔贝托·卡塞多分析了记忆在犹太传统中的独特地位。海勒的传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方便后来学者研究海勒身为作者对该小说创作的影响。
1.3.4中国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
相比于美国,中国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在进入21世纪后,小说研究进入新的阶段。2009年出现了两本重要的小说研究文献——成梅的《小说与非小说:美国20世纪重要作家海勒研究》和王祖友的《后现代的怪诞:海勒小说研究》。在简要介绍了《二十二条军规》在美国的研究后,成梅根据她对《二十二条军规》创作时美国社会状况的了解,对《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了文化批判,分析了它的黑色幽默和写作技巧。王祖友则运用琳达·哈琴、 弗雷德里·詹明信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理论,探索了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犹太元素。陈世丹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和《终了时刻》进行了比较研究。与美国的研究相比,《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评论文章数量很少,范围有限,通过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点。
从1979年5月到2023年3月15日,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收录了 378篇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关键词的论文,其中6篇为会议发言,33篇为硕博论文。它们各自随时间的发展可以通过下表来阐明。

类型

1979—1989

1990—1999

2000—2009

2010—2019

2020—2023.3

会议(共6篇)


1

4

1


硕博论文(共33篇)



14

19


期刊(共339篇)

13

38

141

135

12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21世纪前二十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这近四百篇论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世纪的后二十年,对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译介、黑色幽默、社会讽喻等方面。进入21世纪,人们的研究角度受到西方文学理论和语言学发展的影响,开始用语言学原理、叙事学原理、文学理论等对小说进行细读,出现了存在主义、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空间叙事等多个研究角度。
总的来说,接近三分之一的论文分析了黑色幽默在小说中的作用和表现。例如,赵启光在《天津师院学报》发表《“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一文,分析黑色幽默的哲学基础,并以海勒、冯内格特的作品为例,分析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薛玉凤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发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偏离现象阐释》,认为小说文体的特征是对常规的偏离,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意蕴。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存在主义理论在小说中的呈现。近五分之一的论文是在存在主义指导下研究《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例如,孟庆娟探讨了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中建立主体性的不同方式,并得出结论:“孤立的个体必须接受自己自由的责任,并诉诸于社区价值观。”(2005)冯霞指出,萨特的存在主义侧重于自由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小说主要人物约塞连和奥尔在战争环境中的种种抉择最能说明这一点。
对小说进行后现代主义解读的论文数量也有所增长,在重复、悖论、黑色幽默等后现代写作框架中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和主题意义。进入21世纪,对该小说的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也相继出现。例如,2008年,《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发表了范煜辉的文章,分析了记忆在小说和犹太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比较研究方面,评论家们从结构、语言和人物形象等方面将《第二十二条军规》与冯内古特、贝克特或老舍等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普通人在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中所遭受的身心摧残。
女权主义也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了两篇硕士论文《理解约瑟夫·海勒——谈海勒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出事了〉中的女性主义倾向》和《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之性别意识研究》,探讨女性在小说所构建的军事官僚和军事资本世界中的受压迫地位以及海勒对女性的态度。
中国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研究(1979.5—2023.5)

1.4方法
1.4.1福柯简介
福柯是法国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思想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对社会机构的批判性研究,尤其是对精神病学、人文科学和监狱系统,以及他对人类性史的研究。他关于话语以及权力与话语之间关系的广泛讨论是本书采用的方法论。
1.4.2福柯的话语理论
1.4.2.1话语与权力
“话语”来自拉丁语单词“discursus”,该词源自动词“discurrere”,意思是“逃跑”。一般来说,对于“话语”的定义,语言学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将话语视为语言的灵活部分,如哈里斯将话语称为“比句子更大的语言结构”;另一种是将话语与语言的应用等同起来。
尽管福柯没有对话语给出准确而固定的定义,但很明显,他对话语的理解与后一种观点非常相似。根据福柯的说法,话语并不是指单一的语言单位或话语。他说:“我们不应该把研究话语作为对符号的分析,而应该把话语作为实践。这种话语实践产生了所有这些话语和话语的对象。”(1998)换句话说,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存在于各种实践活动的关系网络中。

话语包括语言的组织与被组织、规范与被规范。它的目的是描述权力、知识、制度、知识分子、人口控制和现代国家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些联系在思想体系的功能中得以交汇。(Bove, 1995)

权力的概念在福柯的整个哲学体系中也占据着中心地位。福柯认为,权力不应该被视为维持某种经济或政治关系的力量,而是一种动态的、多形态的、多关系的力量。“权力与一套法律或国家机构截然不同,比它们更复杂、更密集、更普遍。”(福柯,1980)“权力不是一种制度,也不是一种结构;它也不是我们被赋予的某种力量;它是一个特定社会中复杂战略局势的名称”(福柯,1978)。权力并不能产生平等的关系,而是支配地位,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地位。权力无处不在,针对所有关系,像毛细血管一样存在于社会的每个领域和角落。更重要的是,权力不是稳定的,而是动态的,它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权力的本质是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人要求他人按照他告诉的方式行事的能力。
1.4.2.2权力与话语的关系
权力的实践是通过权力与话语的互动来实现的。一方面,权力是影响和控制话语的根本因素。一个人所处的权力地位决定了他使用话语的方式。另一方面,权力是话语的产物。权力的实现需要话语的配合,才能使权力处于积极的地位。福柯指出:“话语传递和产生权力;它强化了权力,但也破坏和暴露了权力,使其变得脆弱,并使其有可能挫败权力……话语是在力量关系领域运作的战术元素或障碍。”(1978)
总之,权力产生话语,话语也产生、强化或削弱权力。“权力和话语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权力的运作使话语成为可能。权力是通过话语行使的。话语是权力的一种形式。”(王治河,1999)
1.4.2.3权力抵抗的意义
“有权力的地方就有抵抗。”(1978)福柯坚持的一个原则是,权力永远无法实现它所宣称的或试图实现的目标,权力的运行必然伴随着抵抗。“我所说的这种抵抗不是一种物质。它并不早于它所反对的权力。权力的运行和权力的抵制相伴共生。我并不是要把权力和权力的抵抗当成两种物质对立起来。我是说:只要有权力关系,就有抵抗的可能。我们可以通过精确策略的制定和决定条件的调整来避免落入权力的圈套。”(1988)福柯所指的抵抗并不等同于完全的拒绝。相反,在他看来,抵抗是大量的、不确定的、受特定情形影响而独特的:有的抵抗是不可或缺的、极端重要的,有的抵抗是自发的、狂野的、威胁性的、孤立的、协同的、没有限制的或暴力的,有的抵抗是牺牲性的,或者很快就因让步而平息。权力的存在“取决于多种阻力点:这些阻力点在权力关系中扮演着对手、目标、支持或控制的角色。这些阻力点遍布于权力网络中。”(福柯,《性史》第1卷,95页,1978)
1.4.2.4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政治维度
可以肯定地说,权力和话语之间的关系是福柯思想体系的中心。就像两股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河一样,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它们汇聚的交点——人。无论是对疯癫史、监狱史的追溯,还是对知识、真理的探究,福柯总是把他的关注点放在人和人的生活状态上。他发现,启蒙运动之前,权力的实施多为压制性的,通过设置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胁迫人们服从于他的权威。现代社会之后,权力的运行潜入到微观层面,隐匿在知识和真理背后,通过内化为权贵利益服务的评估体系,将人们拖入沉默,或将他们降级为温顺的主体,无意识地接受并参与对自己的服从,成为社会机器上合乎规范的螺丝钉。
福柯作为思想家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揭示了个体受权力支配的事实,还在于他在人生后二十年一直试图在其正常化框架内,为已经消解了主体性的人类找到有限解放的可能性。在他的《性史》一书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试图通过探索古希腊人的生活来为我们提供一种方法或指明一条解放道路,尽管他的突然去世阻止了这一努力。
1.5本书的原创性
如上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中国评论家非常关注的一部小说。从1979年至今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中国知网数据库已经收录了378篇关于这部小说的文章和硕博论文,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这些研究中,许多学者将目光集中在小说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上,如它的黑色幽默和存在主义困惑,但是作者海勒自己说:“我对战争题材并不感兴趣,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机构中的个人关系,以及外部力量或制度对人的压迫和侵蚀作用。”因此,对权力机制的描述和批判应该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早期对该小说权力关系的分析大多是零散的、主观白描式的,点缀在对黑色幽默艺术效果分析或小说主题分析之中。以该小说展现的权力关系为主题、以福柯的权力话语为理论框架进行的学术探索始于2006年。李幸在《从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看〈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运用小说情节论证了福柯关于话语与权力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王琰在《清醒者与适应者的生存——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物》中,描述了在权力话语网络的掌控下,不同人物的不同选择。 2010年之后,对小说的福柯式解读逐渐增多。王欣在《权力、荒谬、个体悲剧——〈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将权力的生产与荒谬感联系起来,分析权力是如何借用战争的名义将人异化、非人化,成为升官进爵的砝码和商业谈判的附加条件的。在《从福柯的生存美学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管亚男运用福柯的生存美学原理探究小说人物的生存环境和各自的出路。他指出,在规训化的社会里,有隐忍型生存美学和普罗米修斯式反抗生存美学。无论哪种方式,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并且适合自己的都是一种美学生活。
本书的独创性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角度分析小说人物处境,指出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通过巨大的权力话语网络联结在一起,并被其影响和异化。即使是看似最强大、站在军队体系顶端的将军们也被困在这个网络中并成为受害者。其次,强调了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塔普曼和约塞连一的反抗,并指出了他们努力反抗,建构自我主体身份的意义。再次,结合海勒的性别意识和福柯的两性关系理论,将小说中出现的主要女性角色分为妻子、护士、妓女三大类别并进行分析,揭示女性所遭受的双重甚至三重压迫,强调了女性觉醒、自我意识塑造的重要性。最后,将人物分析与海勒的人道主义关怀联系起来,强调海勒笔下形形色色、“疯”状各异的人物实际上是海勒的故意为之,体现了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沉思。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