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1.紧扣时代趋势。“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孩子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超强作者阵容。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大高校及各科研机构的50余位顶尖科学家倾力创作、亲身科普。
3.包含5大领域,进行全方位启蒙。囊括天文、物理、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54个热门专题,丰富孩子认知,打好科学素质底子。
4.每册200 幅插图,全彩印刷,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孩子喜闻乐见。
5.每个章节都来自一线科学家的一手材料、真实经历,前沿又不失通俗,是课本上看不到的知识,是科技阅读和写作的宝贵素材。
6.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我们的科学家都在做什么,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树立志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作序推荐,众多教育界、科学界、科普届顶流大V联名推荐。
|
內容簡介: |
《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 》丛书,是一套中国科学家群星写给中国青少年的科普读物。
这套丛书荟萃了中国科学院推出的“格致论道”讲坛上科学家的演讲内容,共51位作者的53篇文章,配以1000余幅图片,精心编撰而成。读者面向10岁 的广大青少年。
丛书第一辑包括5个分册,涵盖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5个主题:动物篇、植物篇、天文篇、航空航天、AI机器人篇。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非枯燥的概念堆砌或深奥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口语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丰富多彩的插图,把某一个科学主题讲解地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精彩纷呈、贴近生活。此外,在每一篇文章的文后,每位科学家都留给了小读者几个拓展思考题,旨在锻炼孩子的科技文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孩子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这套书以极具吸引力的方式,不仅能打开青少年的眼界、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创造爱上科学的契机,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树立学习志向,萌发从事科学事业的愿望。
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愿这套书能够成为中国少年们的科学启蒙读物,成就更多孩子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
關於作者: |
作者:本丛书第一辑5册的51位科学家作者,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一liu高校或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杨元喜、徐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强、鲁丽敏,北京大学教授谢广明、清华大学研究员兴军亮,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等众多科普明星。
编者:“格致论道”,知名科学文化演讲品牌,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邀请来自各领域的嘉宾登台分享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
|
目錄:
|
《动物篇:办动物园可是个技术活儿》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办动物园可是个技术活儿
在非洲草原上,生命狂野而又珍贵
厉害啦,我的大象
大熊猫走进“演化死胡同”了吗?
猫总走在猫道上
为保护水中精灵修筑“气泡长城”
追踪荒野精灵
熊蜂故事
甲虫甲天下
从有毒动物到生化大师
《植物篇:给全世界植物起一个美好的中文名》
热带丛林里的生死高招
沙漠也有自己的“皮肤”
与非洲植物的N种邂逅
雪域精灵
热闹的葡萄家族
苔藓秘境
尘封在树轮中的“记忆”
我和食虫植物的故事
花儿传粉的秘密
种子守护者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种菜
给全世界植物起一个美好的中文名
《天文篇:带球流浪太疯狂,不如寻找新地球》
天文学到底是怎样的科学?
在每个人身上,看见130亿年前的宇宙
恒星并不永恒,但它生生不息
给大型天文望远镜找一个家
天文巡天:给星星和星系做人口普查
和宇宙中最优雅单纯的天体做朋友
如果科学家造出了黑洞,它会吞噬地球吗?
用两个字的理论,解答几百年的三体问题
在南极和沙漠,捡拾天上的星星
带球流浪太疯狂,不如寻找新地球
《航空航天篇:在天宫种粮种草》
在天宫种粮种草
实验柜:太空实验的关键角色
机械臂:中国空间站的“黑科技”
建立月球科研站:实现绕、落、回的下一步
“天问一号”:去火星,我们要做什么
做一辆漂亮的火星车:设计师亲述“祝融号”背后的故事
微小卫星:卫星中的猎豹
离不开的时空,离不开的北斗系统
回家路上,我们最想要的就是高超声速旅行
航线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飞机安全设计的科学
《AI和机器人篇:并不是长得像人,才叫机器人》
人工智能极简史:从零开始认识人工智能
从看脸到读心:人脸识别的进化
能听会说:大数据时代的音频智能
人工智能:打游戏是件正经事儿
AI大模型与生物医学的未来
当 AI拿起画笔,它会取代画家吗?
机器人极简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机器人
微型机器人:在人体内自动驾驶
机器鱼:并不是长得像人,才叫机器人
仿生眼:引爆机器人寒武纪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1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仅在航天领域,就实现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比如嫦娥工程、天问一号、北斗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等。这些成就不仅让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也向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比肩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科技领域,成为我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从事的是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研究,就是因为少年时代被广播中的“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深深地打动,于是下定决心学习地质学,为国家寻找宝贵的矿藏,为国家实现工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1957年,我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副博士研究生。在这一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航天时代。我当时在阅读国内外学术著作和科普图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太空将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这使我坚定了自己今后的科研方向和道路,于是我的研究方向从“地”转向了“天”。可以说,科普在我人生成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做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义务和使命。要想做好科普,就要将人文注入大众觉得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中,让科学知识与有趣的内容相结合。作为科学家,我们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科学方法、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好的精神会代代相传。我们的下一代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力,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与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格致论道”推出的《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丛书是一套面向下一代的科普读物。这套书汇集了100余位国内优秀科学家的演讲,涵盖了航空航天、天文学、人工智能等诸多前沿领域。通过阅读这套书,青少年将深入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感受科学的魅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我相信,这套书将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帮助他们打开视野,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感 受榜样的力量,树立远大的志向,将来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序2 ——徐星,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听科普报告日益流行,成了公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也出现了许多和科普相关的演讲类平台,其中就包括由中国科学院全力打造的“格致论道”新媒体平台。自2014年创办以来,“格致论道”通过许多一线科学家和思想先锋的演讲,分享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思想。在这些分享当中,既有硬核科学知识的传播,也有展现科学精神的事例介绍,还有人文情怀的传递。截至2024年3月,“格致论道”讲坛已举办了110期,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20亿,成为公众喜欢的一个科学文化品牌。
现在,“格致论道”将其中一批优秀的科普演讲结集成书,丛书涵盖了多个热门科学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的瑰丽多彩,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了解当代中国科学家的风采,了解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者,我有幸在“格致论道”上做过几次演讲,分享我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发现。在分享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和现场观众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公众对科学的热烈关注,也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其实,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对科普日益增加的热情,我不仅在“格致论道”这一个新媒体平台上,而且在一些其他的科普演讲场所里,都能强烈地感受到。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国内社会平台上做科普演讲,到场听众只有区区几人,让组织者感到很尴尬。作为对比,我同时期也在日本做过对公众开放的科普演讲,能够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听科普报告、参加各种科普活动作为家庭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的变化是许多因素共同发力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像“格致论道”这样的平台持续不断地向公众提供优质的科普产品。
再回想1988年我接到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连这个专业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我的中学老师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研究什么的。但今天的孩子对各种恐龙的名字如数家珍,我也收到过一些“恐龙小朋友”的来信,说长大以后要研究恐龙。我甚至还遇到这样的例子:有孩子在小时候听过我的科普报告或者看过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长大后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说明,我们日益友好的科普环境帮助了孩子的成长,也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现在的孩子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年轻一代对科普产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如何把科学更好地推向公众,吸引更多人关注科学和了解科学,依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希望由“格致论道”优秀演讲汇聚而成的这套丛书,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让孩子在学到许多硬核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方法,建立科学思维,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