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至今尚未发现同类著作,可直观呈现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见证者耕耘贡献的全貌,鲜活生动可读性强。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作者个人视野,以时间为经,以议题为纬,记载了他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8年的工作历程。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叙述和众多事件细节的描写,展示出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道路上的许多精彩场面;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教书育人的体会,作为一名学者,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做法,以及作为一名院系负责人,如何把学科带到本学科前沿的经验。这一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发展文科教育和做文科教师的艰难性、艰苦性。同时,也通过具体事例,记述了各级领导、校内外同人在华科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提供的帮助、给与的支持,并表示了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本书用事实说话、以细节感人,同时也不乏理论论述,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
關於作者: |
吴廷俊,历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记大公报史稿》1997年获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新闻史新修》2011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2012年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获湖北省首届社科优秀成果奖。曾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会会长、最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导师。
|
目錄:
|
上篇漫步绿园曲中
第一章返回大武汉
002一、搬家华工园
009二、扎根新闻系
第二章与新闻系共命运
022一、为生存而抗争
034二、勉尽微薄之力
056三、存亡关键的一搏
第三章推进学科发展
071一、学院成立伊始
085二、提高办学层次
第四章撤出“传达室”
094一、卸任,急不可耐
107二、并非高风亮节
120三、我心依旧
第五章回到402
145一、不了事
191二、不了情
中篇做事喻家山下
第六章夫子生涯
196一、一辈子一职业
201二、站稳三尺讲台
210三、润物细无声
第七章故纸生活
228一、由茫然到清晰
230二、由“自选”到“规定”再到“自选”
254三、置疑与考问
266四、我的治学态度
第八章勉为其难
273一、育人非制器
288二、抓住“龙头”——学科建设
316三、“软件”也要硬——学院文化建设
329四、惶恐与期许
下篇感遇天地间
第九章感恩知遇
344一、感恩校领导
362二、感恩系领导
第十章感恩私淑
374一、拜师求道
412二、从师增识
第十一章感恩同事
424一、难能可贵的坚守人
427二、可敬可爱的加盟者
第十二章感恩同仁
431一、感恩校内同仁
434二、感恩校外同仁
|
內容試閱:
|
序阅读了吴廷俊教授的《弹指间》,感同身受。去年,我和大学老同学聚会,交流中产生了一个感悟:“一天太长,一生太短。”每一天是用来“过”的,要读书、工作、生活、交往,会感到很长;一生则是用来回忆的,“弹指一挥间”。吴老师的《弹指间》主要回顾、记载了他自己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工作、学习、生活的38年。我和吴老师是同事、朋友,38年中有很多交流、接触,因而读起来更感亲切,阅读过程也是一种回顾、学习、思考的过程。下面谈谈我的三点读后感。一、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经验一个学科的建设大体经过创建、发展、提高三个阶段。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四十年的建设,也经过了这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很难精确划分,根据本书记载,大体可这样划分:创建阶段,从1983年9月新闻系成立,到1994年8月新闻系召开第一次研究生工作会议,提出学位点的建设;发展阶段,从1994年8月到2005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提高阶段,从2006年开始至今。本书详细记载了发展阶段的建设过程。由于院长吴廷俊,总支书记程世寿、汪佩伟,副院长申凡等带领全院教师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1994年,教师总数只有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科研项目仅1项(市级);1个新闻学本科专业;教学场地和办学地点在东五楼二层的东头。2005年,教师总数增至3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科研项目17项(*3项,省部级5项,横向9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传播学4个本科专业;教学场地和办学地点为整栋东六楼。发展成效是显著的。发展的主要经验有:聚力发展,循规发展,特色发展,借势发展。聚力发展。推动学科建设的内在力量是教师。新闻学院成立后,学院领导提出,决不搞“武大郎开店”,要千方百计引进高水平教师。例如,特聘孙旭培教授,孙老师是中国著名新闻学者、社会科学院原新闻研究所所长,他加盟之后,大大提升了新闻学科的学术水平;先后从国内外学界和业界引进身怀绝技的钟瑛、石长顺、陈先红、舒咏平、杨伯溆、赵振宇等老师;后来“中途拦截”张昆教授,为“提高阶段”做好了准备。同时学院领导十分重视发挥原有教师的作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除在学院内部实行以老带新外,还选派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此外,为了增加凝聚力,学院抓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标识文化建设,坚持高标准、争创一流的精神,在实践中形成了“团结、实干、创新”的院铭。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感人事迹,例如,在建院时,系主任程世寿极力推荐吴廷俊担任院长,并对他说:“你集中精力抓大事,具体事情我来处理,你大胆地放手干,出了问题我负责。”循规发展。新闻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及教学规律的探索,仅发展时期,前后召开了九次全院性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研讨会,我参加了其中五次,感受很深。每次研讨会围绕一个主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自由探讨,形成相应的共识,并努力贯彻实施。例如,在一次研讨中,确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学科研究,提出以“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新的培养目标,相应采取人文与科技交融、学理与术理相叠加两项措施;转变专业设置逻辑,将本科专业设置从按媒体类别转变为按学科知识类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单学科教育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教育,从侧重技能训练转变为学理教育与技能训练并重;调整课程设置,增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增强新闻史论和新闻伦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在增强学科张力,凝聚学科方向,组建学科队伍,搭建学科基地,加强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的而且可行的想法。特色发展。个性=共性 特性,共性生存,特性发展。发展要靠特性,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以工科为主、文科薄弱的高校,在全国众多新闻学科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发展特色,十分重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新闻学院决定选择新闻传播与信息学科交叉,创建新闻传播学科。其思路是:“实行新闻学与传播学并重,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紧密结盟,培养既有扎实的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这个新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以新闻学传播学学理为基础,以传播技术为架构,构建办学基础和育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推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大跨度交叉为审视,关照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在创建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聘请电信系系主任朱光喜教授兼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直接参与管理,并联合培养“信息传播工程硕士研究生”;请学校将CAI研究室划归学院,成立“传播科技教研室”,由学院管理;与武汉有线电视台共同投资建设“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吴廷俊教授领衔申报并获批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开办全国首个网络新闻传播班,培养了全国第一批文工交叉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被“一抢而空”;后又创建了网络新闻专业;等等。从1998年到2005年,新闻学院的交叉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异军突起,成为全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匹黑马,不仅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而且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特色创建还有办学国际化、社会化等方面,在此不一一赘述了。借势发展。吴廷俊院长提出“以节点为由头,内挖潜,外求援,扩展空间,增强实力”的办学思路。在力量弱小的情况下,借势发展非常重要。以吴廷俊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广泛借势,例如:拜师求道,从师增识,拜访中国新闻教育界的泰斗、领军人物,成为其私淑弟子,并求得帮助。方汉奇、甘惜分、宁树藩、丁淦林、赵玉明等教授为我校新闻学科的发展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又如,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肯定是希望各个学院、学科都能很好地发展,但最了解情况的是“学院本身”,学院领导不能“等、靠”。新闻学院领导采用各种方式,如“个别请示”“集体汇报”,甚至“集体泣诉”等,使学校领导了解自己发展的目标、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需要创造的条件等,而且紧盯不放,不达目的不罢休,因而学科发展得到了历届党委和行政领导,尤其是书记朱玉泉,校长杨叔子、周济等的大力支持。周济校长任职期间,就曾13次和新闻学院领导面对面商讨解决问题。有人认为新闻学院在学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其实这是他们努力争取的结果。他们借势的办法,还有很多。以上介绍了发展阶段,新闻学科建设在创建、提高阶段同样做得不错,由于不是本书介绍的重点,就不一一阐述了。这里,还要指出一点,华中(理工)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大学,在这里发展文科,相对综合大学而言,所遇到的困难要大很多,这本书虽然叙述的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实际上可视为我校整个文科建设和发展的缩影。二、为教师教学科研提供了借鉴吴廷俊教授在本书中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科研情况,从中可以给我们提供以下借鉴。教师要选择和坚持自己的学科方向。大学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从事科研,通过科研提高学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一般而言每个教师应该选择一个主攻方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集中一个方向,坚持下去,总能有所突破、取得成就。1985年,40岁的吴廷俊由中学到大学,进入了一个完全没有从事过的新闻教育专业。他根据自己从事中文教学的基础、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新闻教学的需要,从新闻学科的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中选择了新闻史为研究方向,坚持数年不转向、不动摇。在研究中,他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真、实、正、勇的学术品质,在大量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考问,弄清事实,探索规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0年出版《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获湖北省新闻论著一等奖;1992年出版《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获湖北省首届社科优秀成果奖;1994年出版《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2008年出版《中国新闻史新修》,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近几年,他仍在不断努力,精心撰著的近300万字鸿篇巨制《〈大公报〉全史(1902—1949)》,被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在这些研究和著作中,他发现了很多新史料,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理论。吴廷俊教授本着“研究于教学有益”的初衷,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相联,根据研究成果和教学需要,开设了“中国新闻事业史”“欧美新闻事业”“外国新闻事业史”“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中西比较新闻史论”“传播科技史”“中外新闻思潮研究”“新闻史论专题”等课程。由于课程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课程内容有深度,方法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由于艰苦努力,吴廷俊教授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著名学者、领军人物,领衔创立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担任首任会长,被北京大学聘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导师。教师要形成“个体内在教育理念”。我们要学习教育理论,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体内在教育理念”,以指导教育实践。吴廷俊教授每时每刻都处于思考中,努力形成自己的个体内在教育理念。这种探索,从认识自我、“寻找自己”开始。正如他在前言中阐述的:“我是一个文明论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由野蛮到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认定文明主要指‘和平’‘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反之为野蛮。我以拥护文明,反对野蛮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判断一切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这就为他的教学生涯定下了基准。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他也形成自己的理念,这在前面已经阐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他要求学生做学问必须从做人开始,“为学与做人一致,学品与人品相关”,教学中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将学生带至学科前沿”;将知育、情育、意育相结合;运用“提问式、讨论式、讲评式”开展教学;等等。教师要善待学生。善待学生,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吴廷俊尊重学生,严于律己。教学生涯中他“不缺学生一节课”“上课从来不迟到早退”“尊重学生的上课自由”“备课一环不可少”,认真讲好每一堂课。他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求教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研究生形成敬畏、求真、求新意识,圆满完成学业。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他既无私关爱,又严格要求,“视如子”“非使如子”,不让学生为自己干私活,不收受学生任何物质方面的“表示”。2008年10月,吴老师获“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学生在颁奖词中写道:作为一个老师,讲台上他传道授业,妙语连珠;生活里他严肃谦逊,平易近人。三尺讲台栽培三千桃李,十年风雨铸造十万栋梁。作为一个学者,文章里他穷经著史,求真重实;学界中他正直敢言,品格照人。有勇有智洞悉人性世事,自由自为铸就自我本色。耕耘数载,他坦言自己只想做一个真人,不矫情、不掩饰、不违心。年过花甲,他依然坚持自我修养的人生信条:不媚权、不媚钱、不媚俗。他就是新闻学院吴廷俊教授。吴廷俊老师认为,学生的评价是最好的奖赏。三、为感恩者提供了榜样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需要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帮助,每一个人都需要懂得感恩。感恩是一个人善良品德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吴廷俊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在感恩方面,本书有三个突出特点。用于表示感恩的篇幅大。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其中下篇是专门 “感遇”篇。可见,感恩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吴廷俊老师感恩没有停留在自己的利益发展上,而主要是谈感恩对象对事业、工作、学院的帮助,这体现了一种境界。下篇分别用“感恩知遇”“感恩私淑”“感恩同事”“感恩同仁”四章进行记叙。对感恩对象,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也不分在岗与否、校内校外,凡对学院、自己有过帮助的人,他都铭记在心。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吴老师总是记住了人家的优点、人家的好。我与吴老师是君子之交,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仅仅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多我都忘了,但吴老师却记在心中。我以有这样的同事、朋友而高兴。《弹指间》内容非常广泛、深刻,以上挂一漏万,仅仅涉及很少的方面。该书值得高校的校院领导、教师、学生参阅,特此推荐。刘献君2023年2月28日ⅱ弹指间前言ⅰ寻找自己,做自己一本书名《弹指间》,是借用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诗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初上井冈山,1965年5月他“千里来寻故地”“重上井冈山”,写下“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的诗句,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我1985年8月进入华中工学院,2023年为庆祝本校新闻传播教育创建四十周年*的批复《关于吉林大学等校设置新闻学专业的批复》(〔1983〕教高一字041号):“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厦门大学:你们先后报来的关于设置新闻学等专业的报告收悉。同意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四校筹建新闻学专业。同意厦门大学等筹建广告学专业。请即着手筹备,待条件成熟后报部正式批准招生。* 1983年7月6日。”学校立即成立筹备组,1983年9月30日,举行了“新闻系成立暨第一届新闻专修科开学典礼”。而写这本书时,也刚好过去三十八年。回想起来,当年搬家华工园的情景历历就在眼前,我同样感到,时间流逝,不舍昼夜,谁也挡不住。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觉,谁都一样!二有人说,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是个“啥”,是块什么“料”,有何长何短,有几斤几两,能打几颗钉,能铺几尺路。还有人说,在世界上,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一件事。有些人至死还没有寻找到自己、认识到自己,就糊里糊涂地走了(这里所说的“糊涂”非郑板桥笔下“难得”的“糊涂”),甚为可悲。为了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走”,再难,也要寻找一下、认识一下自己,即使不能完全认识,部分认识也是好的。我已年近杖朝,人生这本书,虽没有完全读懂,但也翻阅得差不多了。有必要回过头来,数数走过来的脚印,寻找一下自己,认识一下自己。三我是一个感知论者,既尊重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又在乎自己的主观感知。世界存在于我的感知内,我只认可我所感到的客观世界。我把这种世界观称为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结合。基于这种世界观,本书所记述的都是我所感知的客观世界,我亲历的事,亲聆的话;又由于我是一个渺小的个体,所以我记述的都是小事和细节。这也许不完整、不全面,并且过于表面、过于碎片,但是,这没关系,因为我不是写华工新闻学科史,也不是写华工新闻学院史,而只是记载我自己的言和行,以及与我有关联的人和事,追求的是一个“真”字,为今后修史者留下一些真实的史料。我是一个文明论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由野蛮到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认定文明主要指“和平”“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反之为野蛮。我以拥护文明、反对野蛮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判断一切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书中所记载的人和事,以及是是非非,都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个学人、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文明的践行,对野蛮的鞭挞。如果有人问我的人生观是什么,我很难简单作答。我一介草民,没有什么人生目的,也不追求什么人生意义,但有明确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敬畏”。我知道,人生只有一次,不可逆转,并且短促,必须敬畏,守住底线,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其二是“真实”。我为人做事,求真务实。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很多短处,甚至犯过错,但是我不装、不饰,以真实面目示人,宁为真小人,勿做伪君子。我也知道,我知识浅薄,能力有限,但做事认真。书中记载我之做事,无论主动与被动,成与不成,顺与不顺,都体现了我的这种人生态度。四北宋吕蒙正有句格言说:“时也,运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命,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属于天机;时,是机会,由环境衍生而来;运,是运气,由后天降临,可遇不可求。因而,对此三者,都是事后方能知晓。回首过往,我这个人的时、运、命尚可。小学毕业免试进初中;初中毕业时,全校一百多人中唯一考入省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武汉大学。之后,虽然经过十年浩劫,但是天赐良机,我有幸走进华中工学院新闻系这样一个美好的集体,三十八个春夏秋冬,三十八个寒来暑往,我和她连成了一体,这里成了我不能须臾离开的精神家园! 孔子《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名句,说的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年龄,就活得比较通透,对万事万物就不再感到迷惑了。四十岁是人生的成熟之年,2023年是华中大新闻传播教育的成熟之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与她同行三十八年的我,思绪万千,感慨万千。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中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永在,人事无常,华中大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也是如此,经过几代人薪火相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至今。我相信,我们华中大新闻传播教育会越走越稳,越行越快,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本以我为本位的书,就算是我献给华中大新闻传播教育四十周年的礼物吧。
教师要善待学生。善待学生,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吴廷俊尊重学生,严于律己。教学生涯中他“不缺学生一节课”“上课从来不迟到早退”“尊重学生的上课自由”“备课一环不可少”,认真讲好每一堂课。他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求教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研究生形成敬畏、求真、求新意识,圆满完成学业。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他既无私关爱,又严格要求,“视如子”“非使如子”,不让学生为自己干私活,不收受学生任何物质方面的“表示”。2008年10月,吴老师获“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学生在颁奖词中写道:
作为一个老师,讲台上他传道授业,妙语连珠;生活里他严肃谦逊,平易近人。三尺讲台栽培三千桃李,十年风雨铸造十万栋梁。
作为一个学者,文章里他穷经著史,求真重实;学界中他正直敢言,品格照人。有勇有智洞悉人性世事,自由自为铸就自我本色。
耕耘数载,他坦言自己只想做一个真人,不矫情、不掩饰、不违心。
年过花甲,他依然坚持自我修养的人生信条:不媚权、不媚钱、不媚俗。他就是新闻学院吴廷俊教授。
吴廷俊老师认为,学生的评价是最好的奖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