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內容簡介:
《绿镜头——北美洲》是一本生态旅行札记。作者汪永晨作为环保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遍世界各大洲,到过南极、北极点、格陵兰岛等罕见之地,对地球生态环境有了深刻的认知。本书展现了阿拉斯加大冰川、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加勒比海岛的文化、生态自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北美洲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现实生活。
關於作者:
汪永晨,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
1993年、1999年、2001年三次获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节目大奖;1999年获国家环保总局“地球奖”;2007年当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当选美国《时代》/CNN“2008环境英雄”,同年获人民网“改革开放30年环保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2年获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2014年获女性传媒大奖。
1996年创办“绿家园志愿者”民间环保群体,发起观鸟、领养树、保护白鳍豚等民间环保活动;2000年开创中国环境记者沙龙;2005开辟《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2006年发起“江河十年行”;2010年“黄河十年行”以媒体的视角关注中国江河及生活在江河两岸的当地居民。
著有《绿镜头下的美丽星球》《拥抱自然》《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绿镜头II——我走在大江大河》《绿镜头III——源》《黄河纪事》系列三本(2010—2019)、《六江纪事》系列三本(2006—2015)、《寻找江河》《世界两极密码——从长江源到北极》《中国绿色行动》《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者》《女性独白》《少年大学生之谜》以及If the Glaciers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Were to Vanish等,主编年度《中国环境记者调查报告》《守望:中国环保NGO媒体调查》《最美的危机——中国自然保护区媒体调查》等作品。
在报刊上发表数百万字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自然常识的文章。在《新京报》有“绿家园”专栏。
目錄 :
阿拉斯加冰川行——直面气候变化
横穿加拿大——对“好河”的思考
火热的墨西哥——太阳神 月亮神
加勒比之波——独立还是自治
內容試閱 :
阿拉斯加冰川行——直面气候变化
在这里,任何一天,甚至整个季节,天气都是难以预料的。2002 年 3 月 17 日,在这里,24 小时之内降下 72.6 厘米的暴雪,打破当地 24 小时降雪纪录。这里就是美国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
美国阿拉斯加,我来过两次。1999 年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下了飞机却找不到接我的人。那时去美国要从日本转机,凌晨 4 点钟起飞时朋友告诉我晚上 10 点钟到达—因为他觉得那么远,一定是晚上 10 点。可是,从东京到安克雷奇只用 6 个小时,所以我是上午 10 点到的。而且,犯了这个错不只这位朋友,还有接我的美国人。他也没有想到,那么快我就从亚洲到了美洲。
幸好机场问讯处的女士很热情,帮忙给接我的人打了电话。虽然是语音留言,但我没等多久,就被来接机的美国朋友带着进入四周都是雪山、冰川的安克雷奇市区。当时安克雷奇机场是一个比小木屋大不了多少的小房子。举目张望市区,总有冰川在眼前浮现。满大街都是乌鸦,连路灯上都站满了。
第一次来阿拉斯加是 1999 年 7 月,第二次是 2013 年 9 月。或许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印象里安克雷奇四周的冰川后来没有了。1999 年在飞机上望去,安克雷奇是一个个的小湖面。在太阳光反射下,白色的冰雪和闪闪的水面把靠近北极的这片土地映照得更加神秘。2013 年再看安克雷奇,湖面减少了,多为泥地和水面。显然,眼前的阿拉斯加变了,我要好好领略一下。
今天的安克雷奇机场,和 14 年前相比,用得上我们中国人爱说的一句话:鸟枪换炮。不过和中国这些年修的机场相比,还是不算宽敞。毕竟在北极边上,人类不能那么肆无忌惮,动物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大量的活动空间。
如今从北京飞到阿拉斯加,加上在西雅图换机,也是要十几个小时的行程。可是在从机场到宾馆的大巴上,接我们的朋友晓玲问大家:你们想不想稍微转转安克雷奇,再回旅馆?大家几乎异口同声:要!我想这一定是阿拉斯加迎来远方的客人时双方共同的心愿。客人急着探奇,主人急着“显摆”。
阿拉斯加是一片神奇的广袤土地。人们知道,当年美国人花平均每英亩土地两美分从俄国人手里买下阿拉斯加。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有半年全是黑天,半年全是白天;在阿拉斯加,能走进冰川,用手抚摸冰川;在阿拉斯加,能看到北极光、北极熊;在阿拉斯加,有大片大片的石油储藏可供开采……
1999 年 7 月到阿拉斯加那次,我从阿拉斯加的诺姆海边乘直升机,登上“北极曙光号”
考察船从北冰洋进北极圈。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坐直升机。今天一到阿拉斯加,接我们的晓玲就说,在安克雷奇,家里有直升机的人不在少数。我们问:直升机主要是什么交通用途?晓玲说她家会坐直升机去钓鱼,另外她先生当了 25 年狗拉雪橇比赛的志愿者。美国人真会生活!大家听后纷纷感慨道。
1999 年 7 月我第一次到安克雷奇那次,因为离第二天上船还有时间,就拿着一张地图,穿过商业街到了海边小路。那天可能因为是周末,小路上有不少戴着头盔、身穿运动服的人,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有成双成对的,有一家三四口的,更有一帮年轻人一块的。这是美国人的一种锻炼方式。现在的中国用这种方式锻炼的,或者说像这样的锻炼大军,也开始多起来。当然,这种用于锻炼的车是赛车,比一般车贵很多。
那个时候,自行车在中国是交通工具,美国人则用来锻炼身体。在海边小路上骑车,要是我可能会慢慢地骑,欣赏海边的风景。可这儿的人似乎对风景并不在意,只是飞快地骑着。虽然那天的天气不太好,海边另一侧蜿蜒铺就的雪山却依然像多情的少女,展示妩媚的姿色。
安克雷奇是大城市,住着不少过着现代化生活的人。但这里又是特殊的地方,白昼还好说,到了冬天整天都是黑的了。据说,夏天大家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到了冬天,每天工作的时间就短了,下午 3 点钟就下班。好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那日子怎么过?我问当地人丹。他说自己在美国很多地方生活过,后来选择了阿拉斯加。丹喜欢这儿,有热闹的夏天,也有安静的冬天,人需要不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