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入门级AI机器人制作与图形化编程](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3/9787030802460.jpg)
《
入门级AI机器人制作与图形化编程
》
售價:NT$
347.0
![怎样上好常态课:小学数学教学24例](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9787570546428.jpg)
《
怎样上好常态课:小学数学教学24例
》
售價:NT$
319.0
![祈愿女神](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9787572622069.jpg)
《
祈愿女神
》
售價:NT$
325.0
![新反智时代(历史学堂)](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9787532797226.jpg)
《
新反智时代(历史学堂)
》
售價:NT$
374.0
![毛线球49:流转春光里的钩编花片](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72515323.jpg)
《
毛线球49:流转春光里的钩编花片
》
售價:NT$
352.0
![毛线球50:畅享夏日的镂空编织](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72516559.jpg)
《
毛线球50:畅享夏日的镂空编织
》
售價:NT$
352.0
![地球编年史:人类起源(让人惊掉下巴的外星生物创造论,引发西方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跨越45万年,描绘外星人在地球上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56131303.jpg)
《
地球编年史:人类起源(让人惊掉下巴的外星生物创造论,引发西方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跨越45万年,描绘外星人在地球上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
售價:NT$
347.0
![冲突与秩序:简明社会学导论(第15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302654919.jpg)
《
冲突与秩序:简明社会学导论(第15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80首诗歌、80篇散文,一首诗配一篇散文,用诗歌表达情绪,以散文进行佐证,诗与文互衬,构成互证关系,形象、立体地展现了作者六十年的生命履迹和心路历程。诗的深刻性来源于诗人对生命、对社会、对哲学的一种体验。李新的诗追求的是一种平淡深刻,焕发着思辨的美。河虽不宽,但对岸却成了我们的向往。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诗歌散文精选集。本书稿经作者多次优选,从已发表的作品中精选出诗歌80首、散文80篇,基本涵盖了作者四十年的诗歌、散文创作的主要作品。全书共分回转、血脉、淤土、南行及来沪五个部分组成。以“回望”为主线,通过自己在淮北长大到走出小村庄走进大学,走入社会闯荡海南,最后来到上海扎根落户的经历,回望这六十年的人生历程。本书稿以诗歌配散文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用诗歌表达情绪,加以散文为诗歌进行衬托和佐证。一首诗配一篇散文,诗与文互衬,基本构成互证关系,形象、立体地展现了作者六十年的生命履迹和心路历程。书中有对昨日的回望,更有对生命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给予人们的理性思考。
|
關於作者: |
安徽淮北市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退休前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正高级语文教师。自大学以来开始诗歌、散文等写作,发表文学作品近千件,曾获上海市民诗歌大奖赛一等奖,获《上海文学》“中环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二等奖,两度获上海市民文化节“百名作家”称号。出版《高考作文贴身指导》《李老师伴你写——高中作文例话》等作品,《平原上的河流》为诗歌散文合集。
|
內容試閱:
|
自序 下水诗文
王耀亮是我调入上海市光明中学工作所带的第一届学生,我是班主任、语文老师,他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学习很刻苦,高中毕业考入华东理工大学,大学毕业在淮海中路的中环大厦里工作了几年,校庆时他见到我说辞职了,自己创建上海跃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我没想到的是他在始终关注我在微信上开的“每周现眼”。他在出差的路上,还翻看我的文字,总觉得好。留言道:“李老师的文字总能给我一种奋进的力量,让我在黑暗中看到光。”他建议我结集成书。
对于出版文集,我本来没有这个奢望,因为我感觉到我写出的文字,实在见不了世面。但一想,六十岁了,将自己一生的业余创作做个总结,留一本书在世间,于人于己,也算个交代吧?就答应下来。
然而一编起来,又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我把这本书定位为“诗文集”,又不是前面一半诗后面一半文的简单组装,而是一首诗跟上一篇散文,且诗和散文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关联,诗和文成为互证关系。读者可以翻看,对某首诗感兴趣,再去阅读与它相配的文;或者就是对某篇文感兴趣,再去读读与它相应的诗,看看同样的内容,那老兄用另一种文体形式是如何表现的。这对自己是个挑战。真正这样编起来,还真基本可行,因为我一生基本就是利用两种文体写作,一是诗,二是散文,诗和散文基本构成互证关系。
这本集子的编排,按照我的生命轨迹,也就是大学时期的创作——参加工作在家乡淮北煤城的创作——闯海南的生活——来上海后的生活及创作。
究其实我是位教师,是语文教师,不是作家,这些文字,在作家面前是献丑的。正是因为我是语文教师,我才把写作看作我的本分。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是叶圣陶的提法。叶老认为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不能光教自己不写,就好比游泳,教练不能只在岸上比划,要亲自下水游给学员看,学员也要亲身下水扑腾才能学会游泳。当年和王铁仙老师说起这点的时候,他似乎没听说过“下水作文”这一说法,说语文老师本身应该在“水”中。王铁仙老师鼓励我始终“下水”,认为语文老师会写作是天经地义的。可是有些语文老师是只教学生写作自己不写的,不代表就教得不好;像我这样的,自己写的比学生多得多的老师,也不见得写作就教得多好,这只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一点特点,但正因为自己喜欢,影响到学生,像王耀亮这样的,多年后还记得他的语文老师,还为老师的文字感动,还能从老师的文字中获取某种启示或力量,我觉得是幸福和满足的。
诚如王老师所说,我的写作是动了真情的,至少当时写的时候是动了真情的,王耀亮说最喜欢我写我小时候生活的文字,我的童年较曲折,我重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几度是哽咽的。
这些文字都是回望,走回昨天,并不是进入昨天不再出来,而是更为坚定地前行,我还有余生,我要更好地生活;同时也激励别人更好地生活。
感谢王耀亮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一直在微信朋友圈关注我的“每周现眼”的亲友们。是为序。
李新
2023年10月1日于上海浦东
祝福鸟
你这只歌唱的鸟
跨过这条河
你就到河的那边去
夕阳已牢牢关闭了栅门
晚归的耕人已经归家
那些思念着我的人们
你要祝福他们
那些爱过我或者
被我惦记的好人
你要深情地祝福他们
你这只歌唱的鸟
跨过这条河
你就到河的那边去
那边,流水叮叮而空旷的地方
每一扇窗户都是你的眼
你要探望每一个和你素昧平生
萍水相逢的人
那一扎善良的心灵
你要深情地祝福他们
问他们如今都生活得好吗
你这只歌唱的鸟
筑巢你就筑在每一黄昏的渡口
好人老瞿
我们一家能落户上海,亏得那个叫老瞿的好人。当时我的商调函只差一份落户证明就可以发下来,学校不准落集体户口,我们在上海举目无亲,所有的熟人都回答的是一个“不”字,万般无奈之际,我们夫妻俩只好又求到了老瞿,也本想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的,因为我们知道在上海千好万好,千万不能提落户口,一提落户口那就什么也不好了,连亲兄弟姐妹都不能,何况你这半路杀来的朋友!然而话还有一半留在喉眼里,老瞿就爽快地说:“那还不好办?落在我家里就是了。”说着就提笔写那落户证明。我要给他写份保证,老瞿火了,“还保什么证?我能信不过你?有的人怕抢他的房子,我说哪有这样的事呀,明明你帮了人家的忙,人家还会抢你的房子?”说着又在那上面重重地盖上了他的私章。
第二天我就顺利地取来了商调函。我的工作关系很快就从外地转到了上海,一家三口的户口就落到了老瞿家里。其间虽有点曲折,包括老瞿做他爱人的工作,包括打通派出所等各部门的关系,但都由老瞿给一一突破了。
此后就给老瞿带来数不清的麻烦,不是小孩打防疫针,就是里委帮我爱人联系工作。我们当时租住的南杨新村,经常有居委会的老太太拿着话筒在我们楼下喊:“廿号——301——电话——”一接,是老瞿打来的,说信箱里又收到个什么单子。我们真过意不去,可老瞿说:“这有什么?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关键的时刻给人以方便,胜造七级浮屠。”
老瞿是我来上海后偶然结识的一位朋友。一九九六年我来上海应聘,一天傍晚我在面馆吃面,对面一个人就跟我拉呱上了,说老婆上夜班,他不会烧饭,就只好跑到这面馆来吃面了,说:“听你口音,是北方人吧?”我点点头。他说:“我在北方当三年兵。”我和这个人就越说越投机。他自介姓瞿,递给我一张名片,是上海集体纺织资产总公司的工会主席,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找他。
以后我就真地成了老瞿家的常客。我在上海没有亲人,就把老瞿当作亲戚时常走走。
国庆节我爱人要带孩子到上海来,老瞿说就住在他家里。他家有六楼的一室一厅,平时只是孩子睡在上面,双休日朋友们来了在上面搓搓麻将,这次他特地收拾得干干净净,被子新洗了,还特地为我们装了煤气。我的儿子调皮又可爱,逗得他开心得不得了,拿着照相机,咔嚓咔嚓不知为我儿子拍了多少张。其实那时我的调动正陷入困境,可在老瞿家里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我们一家三口充满无穷的快乐。
转眼几年过去了,我们的情况逐渐有了些好转。我们买了房子,就把户口迁到了新房里。我们心中总在惦记着老瞿对于我们一家的那份恩情。老瞿真是少有的热心肠,他的单位我没去过,可我能想象出,他这个工会主席,是真正使工会成为职工的家的。老瞿本人就代表了一个家,一个给人排忧解难的家,还不仅仅限于他的集体纺织资产总公司。由于忙于工作,好长时间没跟老瞿联系了,一年春节我打电话过去问候,谁知对方莫名其妙了,原来老瞿把这两套房卖了,自己搬到了别处去。问搬到了什么地方,说:“我们哪里知道?”
拙文发表后,老瞿看到了,主动打电话跟我联系,说:“嘻嘻。”我们去了他的新家,他已儿孙满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