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上海复旦附中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张大文,集6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于一书,《高中必修古诗文全解与测试》上下两册,全面的知识点讲解,精辟的考点、难点分析,无限延伸的文言文赏析,吃透本书,文言文学习无忧。
|
內容簡介: |
把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下两册中的每篇文言文和每首古诗、词、曲进行教学化设计,它们服从于也服务于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学习任务群;进行多维解读,按照奠基性目标(包括积累性内容、理解性内容)、创造性目标(包括鉴赏性内容、拓展性内容、思辨性内容、沟通性内容)、课后练习及单元练习的逻辑,层层递进篇目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其分析逻辑是一般语文教辅所做不到的,既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又为学生学习古文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式。
|
關於作者: |
张大文,特级语文教师。1981年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省部级),1991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即教育系统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现为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华东师大兼职教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提出“语言—思想—语言”的教学规律。
|
目錄:
|
目录
第二单元……1
芣苢……1
插秧歌……6
第三单元……12
短歌行……13
归园田居(其一)…… 20
梦游天姥吟留别……26
登高……36
琵琶行并序……45
念奴娇·赤壁怀古……5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4
声声慢……76
第二、第三单元测试题……86
第六单元……89
劝学……89
师说……103
第六单元测试题……116
第七单元……118
赤壁赋……118
登泰山记……131
第七单元测试题……144
参考答案……146
|
內容試閱:
|
本书著者把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下两册中的每篇文言文和每首古诗、词、曲作了教学化的设计。它们服从于也服务于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学习任务群,进而做到古为今用,为培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优秀人才而尽责。
这两册书所选的篇目,尤其是古诗文的篇目是比较深的。学生由初中三年级升上来,要马上读好它们会遇到不少困难。所以,本书首先在词句的注释上下功夫,重在培养思维的连贯性,避免思维的跳跃性,使高一新生步步为管,字字落实,经过长期训练,能稳步前进。例如,《师说》一文中对“不耻相师”一句的解释,须分这样几个步骤:一是“相师”即“师相”,“相”是作为动词“师”的对象而前置的,“师相”即“以相为师”,以别人为师;二是解释“耻”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即“以……为耻”;三是完整地解释“不耻相师”:不以“以别人为师”为耻。由于这种例子在两册书的文言文解释中既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又是学生可以接受的,所以必须及早深入人心,及早纳入统一理解的轨道。
在上述第一步的做法落实以后,在扫除整篇课文在理解上的障碍以后,便会出现一个“积累性内容”的问题。究竟一篇课文中的哪个基础知识或哪个基本写法是值得积累的,就要看它能否“举一反三”了,
即要看它能不能对学习其他课文富有启发、模仿的典型意义了。
例如,《师说》一文中的“师”字,一解名词“老师”,二解动词“从(尊)师”“学习”,三解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四解具有专门技能的匠人(如乐师)。这种一字多义的语法现象的价值取向就是把一篇课文中所有的“师”字按词性分类净尽,辨析其基本区别之所在,以便在其他课文中选择其他一字多义的字而加以仿效,使词句的积累工作成为一种习惯,使词句积累成果转化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
又如,《登泰山记》的写法,纵观全文可知,它是一个由面到线再到点的过程,即最初概括泰山全景,接着从中谷登山、转西谷到山顶,最后在日观峰坐观日出这样一个由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过程。显然,这种写法是值得积累的。
接着便有一个“理解性内容”的问题。因为在文章的表面得以疏通后,便会有种种不理解的问题浮现出来,甚至层现错出。我们必须一一加以正视,才能深入下去。把握课文的精髓所在。
例如,《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的客之问,到底问了主人什么问题,是应该首先分析明白的,就像浑浊的水,经过澄清,让内在的问题显露出来一样。这位客人先以曹操与自己作比较,借以说明一世之雄而今尚且不知何在,何况我等庶民更要哀叹生命之须臾了:再以人生之变化快速与长江、月亮之永恒不变作比较,借以表明幻想与水月同寿齐光之不可得,于是只能寄悲情于洞箫了。
这样,就同下文苏子的话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榫了,并使文章转入人与自然界都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的核心议论,使客人终于自知原有的片面性,而我们的教学化设计也随之进入“鉴赏性内容”的层次了。
所谓“鉴赏性内容”,实指文章的精华所在。我们要在内容上理清层次,辨明句意,提炼观点,疏通思路,领悟主题,鉴赏语言艺术,品味写作技巧。苏子对于客人片面的观点,强调生命的时间如水,有流逝的一面,又有“未尝往也”的一面;生命时间的充实与空虚如月,既有盈亏的一面,又有“卒莫消长也”的一面,文章顺势提高到哲理的议论层面,议分两路,论结一穴。
议分两路:一路“自其变者而观之”,另一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我们人既有变的一面,“曾不能以一瞬”,又有如同长江那样不变的一面,“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因此,得一结穴;一方面,说明变化中的物短暂地属于变化中的主;而另一方面,不变的物却永恒地属于不变的主,“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于是,客人满心喜欢地接受了苏子的观点。一场精彩的对话到此结束,因而也可视之为苏子自己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只是艺术地化为主客两人对谈罢了。
至于“拓展性内容”,其目的是扩大视野,通过同有关材料的比较,可以将课文本身理解得更深入、更
正确,将课文的构思意图理解得更全面、更符合实际情况,乃至启发“思辨性内容”和“沟通性内容”的思路。
例如,读了《赤壁赋》,就配之以《后赤壁赋》;读了《登泰山记》,就辅之以《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我们在读《登泰山记》时,的确有一个疑问:一同登泰山的好友朱子颍何以在整个登山过程中一字不名呢?原来另有长诗记述。在长诗中,作者记述好友曾在四川任职,夜攀峨眉山看日出,如今两人同登岱宗之顶,看到“中天日月环双循”,东岱西峨一时皆同,感慨之情何以名状?而同时同地观日出,诗歌与散文书写究竟有何不同?这也是“拓展性内容”所应包罗者。
“思辨性内容”一节,放在“拓展性内容”之后,是为了对思辨的内容酝酿得更为成熟。例如日观峰作为《登泰山记》一文中的中心观察点,作者坐在这里亲历日出现场,在长诗中又写到站在这里浮想联翩,出口成诗,真是名副其实。那么,为什么在文章开头人未上山,更未见日观峰的时候,就要写到它的位置所在呢?在文章末尾,人早已离开日观峰,徘徊于山上古祠石刻之间,惊讶于石多平方、树多平顶之时,还要写上一句从日观峰沿途走来时,无树可见却有雪深及人膝呢?对全文结构的完整性和作者之于日观峰的心理寄托有什么作用和暗示呢?这些都是值得玩味再三从而提高自己的构思能力的。
另外,作者一路上山,散文与诗歌并作,脚步与石阶齐上,但他对石阶只是轻描淡写,用“七千有余”一笔带过。而本书著者在爬泰山的时候,曾专心致志地数过它的石阶数,共得6926级。后来本书著者一题三作,把“我数着泰山上的石阶”分别写成散文、诗歌、议论文,现在附录于后,成为课文的教学化设计的最后一环:“沟通性内容”。读者由此可以增加闻识,提高阅读兴趣,乃至自主扩充不止。
在每篇课文的教学化设计后有作业七题,上列六个内容各占一题,为了强化基础训练,“积累性内容”可出两题,共七题。基本上每个单元后又有单元测试题七题。学生可借此对自己的学习质量自查自策、自警自励。
这样的教学化设计,是我从教第63个年头的第一次尝试,虽有志创新,却难免弄巧成拙,敬请大家指正!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我们要体会古人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
2.本单元汇集了从魏晋到宋代的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曹操对“天下归心”的理想和人才的渴望,陶渊明对“复得返自然”的淡泊,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志向;李白的人生追求、杜甫的人生境遇、白居易的人生感慨,又展示了各自的感情世界;而苏轼的人生感悟、辛弃疾的人生跌宕、李清照的人生愁苦,又反映了不同的生命遭际。
3.了解本单元古诗词的句型从《短歌行》的四言,发展到《归田园居》的五言,又发展到所选唐诗的七言或以七言为主的杂言,最后发展到宋词的长短句。其实这种句型的变化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萌芽,正如成伯瑜所说:“《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不病其短,旨未畅则无嫌于长。”(《毛诗指说》)这正说明诗歌的形式在其萌芽阶段已有创造性的特点,后来更是不断强化。
4.在比较中认识诗人词家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曹操的质朴刚健,陶渊明的恬淡舒缓;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
学习任务群
1.要逐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了解诗(词)人生平、创作背景等,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即诗(词)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归纳出对自己的启示。
2.要深入体会古诗词所具有的很强的音乐性,要反复揣摩其感情基调和音韵节奏,在朗诵会前设计朗读脚本,并配上合适的乐曲与图片,以增强朗读效果。
3.要深刻领悟古诗词丰厚的意蕴和精妙的构思,体会不同作者的风格特色,就比兴手法、化用典故,通过白描手法勾勒生活画面,通过想象表现梦境,通过对仗营造意境,通过描写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咏古抒怀寄托生命感悟,通过怀古伤今提炼诗词主旨,通过外物触发内心愁结等写作特点,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学短评。
短歌行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单元学习任务群在课文的落实
一、奠基性目标
1.积累性内容(1)一义多字。
(2)借代。
青衿(黑色交领)借指黑色交领的衣服,从而借指穿着这种衣服的读书人即士子贤才。
(3)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既比喻得到贤才、实现理想之难,又托物起兴,开创下半部诗歌。
(4)仿用。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即广揽人才,众志成城。
2.理解性内容
对酒当歌,直写歌舞升平,慨叹人生短暂,却不走向“及时行乐”的斜路,而是走上求贤纳士、慷慨激昂的正道。在两者落差巨大的对比中,奠定了诗歌求贤若渴、从贤如流的基调,创造了放浪恣肆的风格,营造了紧逼迫促的意境。
而所有这些特点,又和谐地统一在诗歌中,思贤如渴望之苦、得贤若狂欢之乐、失贤像揪心之痛这三点,贯穿其中。
因此,若要问“何以解忧”便有三个层次的解答:小而言之,唯有杜康之饮;中而言之,唯有贤才之得;大而言之,唯有王业之建。
关于杜康之饮,在觥筹交错的宴会上虽不成问题,却是举杯更忧的。因为贤才无着,子衿落空,所谓“我有嘉宾”,徒然是奢望,但是忽来转机,故旧之中贤才来归,久别重建,喜不自胜。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我”看它绕树三匝,却没让它明白“我”枝可依。“我”要重新振作,不能自满,就像山头不自满其高,海水不自满其深,“我”要像周公那样一饭三吐哺,把天下贤士都归于建王业之心!
从上述全诗的由忧到喜、由喜到忧的跌宕起伏的思想感情入手,我们便可选
步对诗歌作鉴赏性、思辨性的分析了。
二、创造性目标
1.鉴赏性内容
从上文可知曹操由于爱惜贤才而引起的忧虑、喜悦与遗憾,这是他思贤若渴的不盾心理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曹操也恳求着贤才的主动来归,帮他纠正疏漏,弥补报失。这起初表现为对“青青子衿”的悠长思念,同时,如果我们联系原诗在这句诗以后的另一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反问,便可知在渴望得到贤才的同时,曹操也希望贤才接续“我”的心声、主动来归啊!
后来,他明明知道“明明如月”是无时可掇的,明明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绝望之时,恰恰喜从天降,旧友越陌度阡,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聚,共谋大事!但曹操深以“乌鹊南飞”、痛失贤才而自责不已,进一步敞开心扉:“我”就是你“绕树三匝”而找不到的、可依终身的树枝啊!你如来访,“我”就是那个可以”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周公啊!
由此可见,曹操一方面是思贤若渴,另一方面是思贤才之思贤主如渴。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自信心所内含的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如同现在我们要促进中外交流,一方面我们要把外语学好,另一方面我们也热切希望外国人把汉语学好,这岂不是能把事情办得好上加好吗?明乎此,我们就更好地理解曹操了。
拓展性内容
(1)刘勰(约465-约532)论及建安文学时指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
(2) 陈沆(1785-1825)指出:“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诗比兴笺》卷一)
(3)魏源(1794-1857)指出:“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诗比兴笺·序》)(4)几首相关的诗。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怫,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幼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小雅·鹿鸣》)
大风歌[汉]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鸿鹄歌[汉]刘 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3.思辨性内容
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中,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惋惜中,诗歌的主题已经被放置于十字路口:要么右拐走向“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消极小径,要么左转走上“只争朝夕,完成大业”的积极大道。接下来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虽然透露了正面的消息,然而“唯有杜康”才能缓解、甚至解除“忧思”,岂不仍是负面情绪?所以,我们急于捧读全诗,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但诗歌的可贵之处不在于直截了当地提供答案,而在于其隐含的意味。
接着,诗歌先引用《诗经·郑风·子衿》第一章的前两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显然是引用姑娘对情人的思念,借喻曹操对贤才的倾慕。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第一章的前四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其实原诗还有后四句:“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总的来说,前六句是说“我”之敬宾,后两句是说宾之善“我”。求贤心切,跃然纸上。
然而,这两次引用,毕竟还只是停留在对人才的思慕与追求上,虽然对“何以解忧”之问,答案已从“唯有杜康”无意中跃进到”还有人才”,诗歌的主题也在大道上持续走远。紧接着,由虚到实,有的人才翩然而至,有的人才失依南飞,于是马上来一个结略调整,“我”要放下身段,吐哺而迎,建立王业,天下归心!而所谓“何以解忧”的知题,到此才算解决,那就如上文所说的:小而言之,杜康;中而言之,人才;大而言之,王业。就这样,短短一篇诗歌,分阶段、分层次、分侧面地表达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四字连句、节奏短促地开拓了一个紧逼迫促的诗境,微吟低唱、慷慨激越地传诵了一曲快思难忘的心歌,谋略远大、积淀丰厚地营造了一种放浪恣意的风格。
4.沟通性内容
从思贤若渴想到思人若渴
从魏晋曹操的思贤若渴不禁想到唐朝“诗祖”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的思人若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他在登幽州台时,边登边歌咏,而且竟然歌咏到怆然涕下不止,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我们首先不要到别的地方去找,而要到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去找,即如同陈子昂一样,撇开具体的史实,进入抽象的意境,看看到底可以找到哪些由陈子昂本色使然的内容来;也就是说,不必以史解诗,而要以诗析诗,读出这首诗的真味。
他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话按照自己的情调、节拍、意图唱出来时,一定不只是想到他一个人的存在,而是把自己同古人们和来者们挂起钩来:他是古人们眼中的来者,又是来者们眼中的古人-他一时间有了三种身份,突然完成了由小我到大我的飞跃:既是古人们的学生,又是来者们的老师;做学生,要尊师重道,做老师,要传道授业,正人必先律己,树人必先自立;这样,古人们和来者们都可以通过他而一以贯之地沟通起来:他虽不见之而实见之矣,内心充实且快慰。
如果说上述感受使他暂时脱离了现实,那么,“念天地之悠悠”又让他立即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他极目四望:天地之时间是多么悠久,包容了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之空间是多么悠远,囊括了上天入地、四海八荒;天地之人间又是多么悠深,他是古人们的来者,他后面还有更多的来者,他是来者们的古人,他前面还有更多的古人;一切是过眼烟云,不值计较,宽大为怀,从容不迫--这时间、空间、人间的重叠,他更觉厚重,对比之下,人生是那么短暂,个人是那么渺小,因而是那么微不足道!他的确也有一种身边没有同来者的孤独感,他的确也有一种怀才不遇、无人礼贤下士的感慨,但是,俱往矣!理想的挫折、事业的跌宕、生活的折腾、文风的排挤,都在宇宙的无穷、万物的得失、大地的重光、人间的振兴中烟消云散。
但是,如同所有传之后世的诗歌的基调总是悲的那样,他一唱,就歌成了哭,又哭成了歌。这是因为,无论是古人还是来者,或者是悠悠天地间的今人,都是第一瑰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