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发本群体政治亚文化的同时为我方饱受争议的社会行为正名,进而重建儒家理想主义的合法性,最终促成仁宗朝的理念革命与权力重组。本书力图借助典型个案,超越传统上政治影响文学或文学反映政治的单向视角,一面在历史语境中打开文本,一面从修辞维度重估士大夫文学在政治中的位置和功能,深入揭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文学之间互动以及联动的复杂图景。
|
關於作者: |
王启玮,1990年生,浙江杭州人。2009—201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张鸣教授。2018— 2020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合作导师葛晓音教授。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唐宋文学、思想及政治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教育BU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修辞转换与理念革新:政治文化视阈下的范、吕党争
第一节 仁宗朝前期士大夫“言论一观念”的结构性对立
第二节 歧异的士风评判和当代史书写
第三节 “党争”的展开:一系列基于观念的呼应与对抗行为
第四节 从“两截事”到一以贯通:由角色丛考察观念冲突的缘起
第五节 仁宗朝前期精英士大夫的派别和谱系
本章附录 仁宗朝前期士大夫言论关系表的文献来源
第二章 宁鸣不默:庆历士大夫的“言者”风采与仁宗朝舆论权力的兴起
第一节 庆历之际公共言论空间的盈缩轨迹
第二节 “犯颜纳说”何以为忠——范仲淹上晏殊书所见士人言论观的转向
第三节 通向“不讳之朝”:景祜党争与仁宗朝政治舆论写作的展开
第四节 被惩戒的“醉歌”:政治与诗学交错中的“奏邸狱”
第三章 名的自觉:庆历士大夫主导的声望观革命及其与文学的联动
第一节 “近名”褒义化运动的背景及展开
第二节 北宋中期“声望政治”的形成与解体
第三节 美劝与言道:“声望政治”背景下的书体文新变
第四节 变异的颂声:《庆历圣德颂》的文本结构与舆论效应
第四章 儒者奉武:宋夏战争背景下庆历士大夫的角色意识与自我表达
第一节 宋夏战争对仁宗朝朝野及诗坛的影响
第二节 “儒帅”的创生——范、韩“阅古堂”唱和中的角色论与文武观
第三节 从谈兵儒者到“边幕僚佐”:作为边塞诗人的梅尧臣
第四节 苏舜钦边塞诗中的武将想象与烈士向慕
第五章 忧乐之际:后新政时代庆历士大夫的谪守体验与集体言说
第一节 后新政时代的政治态势与庆历士大夫的外贬经历
第二节 尹洙之死:唐宋思想变迁中的死亡及其书写
第三节 “众乐”:一场后新政时代的文化实践
第四节 忧济者的内在转向与自我正名:《岳阳楼记》的思想世界
第六章 何以为士:庆历士大夫中晚年的思想趋向与代际互动
第一节 思想·交游·仕宦:庆历士大夫后半公共生涯的三个面相
第二节 以文字报知己:庆历士大夫的集体纪念文字及其政治文化意涵
第三节 成士之道:欧、曾互动与青年曾巩的士夫化历程
第四节 “今之韩愈”的负累:欧阳修晚年的角色自觉与书写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