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編輯推薦: |
养育孩子是一场自我成长与修行。只有父母与孩子彼此都能看见,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将帮助你:
学习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学会如何了解孩子情绪的源头,避免误解和歪曲孩子的本意。学会如何尊重孩子的诉求,让孩子也学会以你为榜样尊重他人。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引导孩子谈及他自己的想法。学会如何向孩子敞开心扉,用心去感受和了解彼此。学会如何改正自己的沟通方式,准确向孩子传达你的“爱”。学会如何关爱自己和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共同成长。
如何了解孩子的情绪?
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如何与孩子和谐沟通?
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书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
內容簡介: |
有时候,父母满腔的爱无法准确传达到孩子内心,因为我们不能正确读懂孩子的心,也不懂如何向孩子表达爱。真正成熟的父母,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处理孩子的问题。
本书可以为想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父母提供实用的指导。全书以儿童心理学及“心智理论”为基础,不仅介绍了孩子不同情绪和行为下的不同心境,还介绍了父母如何读懂孩子的内心,以及如何修正自己的言行,更准确地向孩子传达自己的爱。
养育孩子是一场自我成长与修行。只有父母与孩子彼此都能看见,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
|
關於作者: |
李知妍
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发展心理学专业,以研究“青少年等级人际关系表象对愤怒控制的影响”而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在中央大学和仁荷大学讲授心理学概论,在首尔大学、中央大学、江原大学讲授发展心理学。在首尔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专业从事心理学研究,在中央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讲授“婴幼儿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咨询与测量”等课程。著有《园丁父母和木匠父母》《成人发展与衰老》《学习心理学》《社会人格发展》《韩国婴儿发展研究》等作品。
|
目錄:
|
第1章 想要传递的心声,想要接收的心声
心灵,我们虽然拥有却未真正了解
最受人们关注的词语
我们渴望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灵
我们渴望表达自己的心声
透过他人的行为可以了解其内心
如果想知道他人在想什么
表明心意,就能改善彼此的关系
父母更应该拥有心智能力
父母该如何与孩子“交心”
能言善道就一定能传递真心吗
我们现在想跟孩子沟通
父母可以和孩子坦率地对话
为什么父母必须了解自己与孩子的内心
我们连机器的“心思”都想知道
经验丰富的主人能洞察狗狗的心思
父母能根据宝宝的表情洞察其内心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内心吗
与孩子对话前,先审视自己的内心
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受伤的就是孩子
连自己的情绪都觉察不到,怎么去了解孩子
只有洞察他人的内心,才能制订出行动计划
为什么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内心
作为理解他人的工具,我们的心灵存在局限
通过语言向孩子表达我们的心声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需求
孩子期待的话语中蕴藏着真心
不“走心”的话也有“用武之地”
父母对孩子说“TMI”的后果
和孩子沟通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沟通的桥梁:维持均衡的“智慧短信”
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很难亲密沟通
意思表达不明确,很容易被孩子误解
第2章 洞察孩子内心的关键:愿望、意图和信念
错误信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心智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行为由心而发
正确预测并建立关系
艺术作品中的心智能力
从孩子的言行中洞察其内心
成人是否更善于洞察他人的内心
孩子也能理解他人错误的信念
孩子也有辨别表象与真象的能力
说谎——孩子洞察他人内心的信号
孩子会借助推测他人信念来行动
洞察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为什么孩子会隐藏自己的意图
孩子的意图是其行为的“晴雨表”
孩子也会重视意图,而非结果
和孩子沟通时要清晰地表明意图
担心被孩子排斥,父母也会隐藏意图
父母说“做你想做的事情”背后的真相
“失去”人生目标的孩子和父母的“两种愿望”
愿望是行动的动力来源
当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自相矛盾时
识别愿望和意图的练习
“想”是一种复合心理状态
父母的言行不一会导致孩子“察言观色”
所见所闻皆可形成信念
孩子心智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阶段
是时候把我们4岁时就拥有的心智能力拿出来使用了
父母的错误信念会带给孩子压力
父母要定期对自己的信念进行复盘
能准确表达心意的词语
想——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相信——对孩子“毫不置疑”
意图——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理由
愿望——对孩子的合理期待
想要——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自由
第3章 情绪,隐藏于内心的能量
人生的课题——爱与幸福
父母的爱可能会被孩子误解为嫌弃
爱来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基地”
如果父母的愿望成真,孩子会幸福吗
我们可以创造“幸福”这种情绪
情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客观地看待问题可以改善情绪
正确理解并练习驾驭情绪
了解情绪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
情绪投资
揭示情绪本质的语句
究竟是感受情绪,还是感受到的是情绪
认识情绪是必须学习的“技能”
会“活用”才能“为己有”
先保持沉默,解决问题后再与孩子沟通
根据孩子的情绪进行对话
没有必须隐藏起来的情绪
如何准确地向孩子表达情绪
如果父母没有准确表达情绪,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
在中庸和均衡允许的范围内表达情绪
表达情绪要注意方式
教孩子懂得“情绪表达规则”
生气时要遵守的规则是什么
引导孩子正确地发泄情绪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支配欲
第4章 通过视线了解孩子的内心
凝视双眼,可以洞察彼此的内心
孩子可以透过我们的脸洞察我们的情绪
眼睛能让我们更好地洞察他人的内心
眼神沟通对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孩子的视线偏向别处,父母会感到被忽视
眼神沟通可以改善亲子间的关系
进行眼神沟通的练习非常有必要
想要“占领”视线的渴望
一直盯着孩子看,也会增大孩子的压力
停止说“看这里”,而是问“你在看什么”
“联合注意”——心心合一才算是沟通
做到“联合注意”才能算作沟通
孩子与父母“联合注意”的过程
要关注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是引导孩子,还是跟随孩子
对孩子所看到的东西做出有意义的回应
站在孩子的角度重新看世界
第5章 不用心倾听的父母
父母“已对过话”的错觉
说话≠对话
对话不顺利是否错在孩子
关键是如何与孩子对话
表述得很清晰也可能会被对方误解
与孩子对话要学会准确填补“空白”
我们向孩子坦诚地表露真心了吗
有时候实话实说也会伤孩子的心
别做“答案已定,你回答即可”式父母
跟孩子沟通前必须明白的定律
学会做能够维持均衡的倾听者
说话者扮演的角色
倾听者扮演的角色
信息扮演的角色
创建能够梳理孩子心理的对话
全神贯注地倾听会让孩子自己找到对策
用心倾听的前提是进入孩子的话语中
专注于孩子在说什么才算是积极倾听
父母同理心的强弱决定了与孩子对话的方式
父母的误解——孩子无视我说的话
如何有效地倾听孩子说话
通过孩子的自言自语洞察其内心世界
如何跟孩子对话,双方才能更亲近
感觉不被尊重而摆出“甲方姿态”的父母
父母要走下楼梯与孩子平等对话
孩子的世界与父母的大不相同
说话时应该换位思考
第6章 培养孩子的心智能力
如果想重塑心灵,应该从何处做起
我们能否重塑自己和他人的心灵
塑造性格的“人格五因素模型”
重塑我们的心灵
保持恰当的自尊感
通过自我指导训练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不善言辞的父母怎样进行自我训练
通过面部表情和动作来重塑心灵
提升心智能力的方法
借助训练与实践
参加与孩子合作的活动
和孩子一起进入虚拟世界
跟孩子一起阅读文学作品
寓言故事是最好的载体
体验“真实情绪课程”
确认情绪的构成
露出与情绪相匹配的面部表情并观察面部表情
尾声 我们终于可以说出心里话了
我们坚信——孩子会茁壮成长
我们明白——错误信念也能诱发行动
我们明白——孩子的信念也会改变
我们现在可以迅速纠正自己的错误信念
我们明白——我们会被情绪左右
下定决心才能更自如地洞察内心
先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洞察孩子的内心
孩子的内心与我们的内心不同
我们最终能与孩子“心心相通”
附录1
附录2
|
內容試閱:
|
请关爱孩子的心灵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外星人,或者是与自己不同的物种。毋庸置疑,父母真心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想要理解孩子的内心,并怀着帮助孩子的善意和意愿。然而,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和睦相处却很困难,正如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养儿育女。”因此,父母一遇到可能会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就会上前去咨询,以至于课间休息时或课后都会有父母悄悄找到我,并提出疑问:“我家的孩子怎么会那样呢?孩子的内心世界根本无从知晓。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这时,我会反问:“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吗?你希望让你的孩子感受到什么呢?”
绝大多数父母在不知所措之后,会闪烁其词地回答:“这个嘛,当然是希望孩子感受到我的爱有多深啊。”
众所周知,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条又宽又深的鸿沟。父母希望孩子感受到爱与信任,但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来的却是愤怒、恐惧、悲伤、偏见和顽固不化。我们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为人父母后也无法突然成为超人或特蕾莎修女(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即便如此,为了让孩子只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为了让孩子只走在开满鲜花的道路上,父母依然做着不切实际的努力。遗憾的是,这些令人怜悯的努力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无数的父母失败并非因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因期望过高。因此,我希望帮助父母们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并让他们在守住自尊心的同时扮演好自己的既定角色。
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漫长、辛苦。有人说:“养儿育女是一项无法保障结果的投资。”纵然身陷反复的失败与挫折中,仍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不断地创造新的期待与希望、努力前行的那群人,正是父母。诚然,不仅仅是父母在艰难前行,孩子同样背负着属于他们的生命之重。在父母眼里,孩子的苦恼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某一刻会沉重到逼迫他们走向崩溃的边缘。有些事,现在回想起来无关痛痒,可在当时要么曾让彼此拼得你死我活,要么曾令彼此心碎。可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时时刻刻都在抗争中生活。在这种艰难中抗争的父母和孩子,最需要彼此心灵上的理解与鼓励。
其实,我们所说的“幸福”的核心在于同他人的关系。据此,彼此心灵上的沟通越深,双方的幸福感当然就会越强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处于关系网中的每个人都要幸福。父母和孩子都希望自己幸福,都渴望自己的内心被对方理解。如果想实现这个愿望,父母就必须洞察自己与孩子的内心。幸运的是,我们不仅天生具备这种能力,而且可以通过练习与训练提高它。这种能力被称为“心智能力”(Theory of Mind,通译为心智理论)。
我们拥有的心智能力,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一个人的行为源于他自己内心引发的思想或情绪。”更具体地说,愿望、信念、意图等思想及喜乐、悲伤、恐惧等情绪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总是想了解他人的内心,而且认为应该去了解。心智能力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它的痕迹留存于我们的大脑中。我们的大脑中“配置”有洞察内心的区域,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区域至今仍在正常工作。我们从儿时起就能洞察内心的原因也在于此,所以无须再费尽心力学习心智能力。即便出于某种原因导致我们失去了该能力,它也比其他能力更容易重新培养。这就是为什么心智能力会被选为提高父母吐露心声能力的工具。
我们大都有过这种失败的经历:被“这个真的很简单,很容易上手”这类话迷惑,然后购入某个商品,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并非如此。尽管天下无易事,但我们现在却达到了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完成很多事情的水平。我们必须忘记学海的艰辛,把焦点放在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
如果我们把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获得的诸多能力称为“本性”,那么它们就成了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获得之物。然而,在我们拥有的众多能力中,并没有哪一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就连语言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不去练习,也会成为无用之物。尽管我们都是想方设法解决众多难题的学习者,可每当开始接触新鲜事物时,我们仍会犹豫不决。老子有云:“去去去中知,行行行里觉。”别想太多,行动为先。虽然我没什么文笔,但能写出本书也是源于我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不论是传递自己的心声还是洞察他人的内心,均非易事。我们刚开始可能会犹豫不决,但终究能了解并有所领悟。
撰写此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让为人父母者懂得关爱心灵——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的心灵,还要关爱自己的心灵。愿此书的撰写能成为一个契机,让父母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父母,还是能思考、感受和行动的人。这也是书中除列举了育儿案例外,还列举了其他各类案例的原因。透视各种情况下心智能力的作用,父母理解内心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能解决的问题的范围也会更广。我本想尽可能介绍与养育孩子有关的所有例子或研究,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例子在一本书中无法一一尽述。因此,能使一本书超越其客观局限性的,唯有父母所拥有的洞察内心的能力。这就是此书不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父母的原因所在。希望此书能让为人父母者肩上的重担有所减轻,帮助他们与孩子和睦相处。
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东西。我问孩子是怎么回事,他却沉默不语,既不说自己没偷,也不说自己错了,甚至连“我就是想要那个东西”这种话也不说,只是坐着沉默不语。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是害怕被批评,还是由于我怀疑他而伤心,或者在生闷气?我一无所知,只能独自郁闷。
两个小朋友在打架,一个孩子打了另一个孩子。被打的孩子挑衅地说:“一点儿都不疼。”然后他气喘吁吁地瞪着打人的孩子。明明很疼,为什么还说不疼?打人的孩子现在又会怎么做?是打得更厉害,还是转身离开?被打的孩子是不是在虚张声势?打人的孩子有没有识破对方的伪装?被打的孩子之所以说出这些话,是不是因为“不想给对方想要的东西”?这两个孩子熟不熟?
我们不仅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也能以其他方式将它隐藏起来。有的孩子以沉默来表达情绪,有的孩子则通过虚张声势来隐藏情绪。这些孩子是否把自己的心声传递给了他们的父母和朋友?
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表示,人类经过发育,形成“容量”更大的大脑,是“为了与其他个体和谐共处”。尽管大脑只占我们身体的2%,却是一个需要消耗20%氧气的“昂贵”器官。如此微小的器官发育到消耗惊人能量的程度,得益于“他人的帮助”。一个人只能与大约150个人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组成同一群体的那些人在与其他个体建立起合作关系的同时,也会互相欺骗与利用。于是,群体越大,洞察他人的内心就越复杂、越困难。
在我们的对话中,有60%以上都是涉及与他人有关的社会话题。由此可知,其他个体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据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探究他人的秘密更有趣的事情了。小时候,我们谈论朋友;长大了,我们谈论父母。在谈论自己看到或听到的父母的言行之后,我们通常还会探寻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并猜测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会发脾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信念越来越坚定:“”人类的历史,或许就是众人聚集在一起,投入大量时间去猜测、想象和理解内心所得到的成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谈论他人的行为和内心的过程中,也能理解自己的内心。“在那种情况下,我也会这么做。原来这就是理由。”同时,这种认知又被应用于下一次努力地去洞察他人的内心。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对他说:“我也有过跟你相似的经历。”综上可知,我们既能通过其他个体的内心理解自己的内心,又能通过自己的内心去理解其他个体的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