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书有机融入了思政元素,完善了实验微视频。实验和课程设计做到了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既满足了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的需要,又为研究开发性实验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提供了参考。
|
內容簡介: |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来电子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经验、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在《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5版)的基础上修订的。 全书共分9章,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EDA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EDA实验、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电子系统设计举例及设计题目、Multisim 12软件的使用和QuartusⅡ软件的使用。全书有机融入了思政元素,完善了实验微视频。实验和课程设计做到了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既满足了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的需要,又为研究开发性实验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提供了参考。 本书可作为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及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目录 第6版前言 第5版前言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 1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半导体分 立元器件参数测试1 11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 112半导体分立元器件参数测试3 12基本放大电路实验5 121验证性实验——晶体管共射 放大电路5 122提高性实验——两级阻容 耦合放大电路7 123设计性实验7 13差动放大电路实验8 131验证性实验——恒流源差动 放大电路8 132提高性实验——恒流源差动 放大电路10 133设计性实验11 14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12 141验证性实验——电压串联负 反馈电路12 142提高性实验——电压并联负 反馈电路14 143设计性实验14 15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15 151验证性实验——比例运算 电路15 152提高性实验——求和运算 电路17 153设计性实验18 154比例运算电路的设计与 调试19 16积分运算电路实验24 161验证性实验——基本积分电路 运算关系的研究24 162提高性实验——积分电路的 应用26 163设计性实验27 164积分器的设计与调试27 17有源滤波电路实验31 171验证性实验——低通滤波器的 研究31 172提高性实验——带阻滤波器的 研究32 173设计性实验33 174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与调试33 18模拟乘法器实验36 181验证性实验——静态传输特 性的测试36 182提高性实验——乘法器的 应用39 183设计性实验40 184集成模拟乘法器BG314外接 电阻的确定41 19波形产生电路实验42 191验证性实验——集成运算放大 器构成的RC桥式振荡器42 192提高性实验——集成运算放大 器的非线性应用43 193设计性实验44 194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与调试44 110功率放大电路实验47 1101验证性实验——分立元器件 “OTL”功率放大器的研究47 1102提高性实验——集成功率放大 器的应用49 1103设计性实验50 1104LA4100集成功率放大器 简介51 111直流稳压电源实验52 1111验证性实验——串联型稳 压电路52 1112提高性实验——集成稳压 电路的研究54 1113设计性实验54 第2章模拟电子技术EDA 实验56 21基本放大电路EDA实验56 22差动放大电路EDA实验60 23负反馈放大电路EDA实验63 24运算电路EDA实验66 25积分运算电路EDA实验69 26有源滤波电路EDA实验71 27模拟乘法器EDA实验75 28波形产生电路EDA实验76 29功率放大电路EDA实验79 210直流稳压电源EDA实验81 第3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84 31门电路实验84 311TTL门电路逻辑功能及参 数的测试84 312TTL集电极开路(OC) 门和三态(3S)门逻辑 功能的测试和应用87 313CMOS门电路实验89 32组合逻辑电路实验89 321验证性实验——编码器和 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其 应用89 322提高性实验——数据选择 器、数值比较器及全加器的 功能测试及其应用92 323设计性实验94 33触发器实验96 34时序逻辑电路实验99 341验证性实验——计数器实验99 342提高性实验——移位寄存器 实验101 343设计性实验102 35逻辑电路实验103 351验证性实验——顺序脉冲发 生器103 352提高性实验——电子秒表105 353设计性实验106 36A/D与D/A转换器实验108 361验证性实验——DAC0832 转换器实验108 362提高性实验——ADC0809 转换器实验111 363设计性实验113 37555定时器应用实验114 371验证性实验——555定时器 应用之一114 372提高性实验——555定时器 应用之二115 373设计性实验116 第4章数字电子技术EDA 实验118 41组合逻辑电路EDA实验118 42时序逻辑电路EDA实验121 43逻辑电路EDA实验124 44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EDA 实验126 441验证性实验126 442提高性实验129 443设计性实验133 第5章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136 51概述136 511电子系统136 512从单元电路到综合电子系统 应注意的问题137 52模拟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151 52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实验151 522模拟运算电路实验153 523压控振荡器实验155 524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验157 53数字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166 5318路呼叫器实验166 532脉冲序列发生器实验168 533篮球竞赛30s计时器实验170 534交通灯控制器实验173 535简易抢答器实验176 536数字式简易温度控制器 实验180 54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184 541数控增益放大器实验184 542简易温度监控系统实验186 543数控电流源实验189 第6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基础 知识193 61概述193 62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 步骤193 621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193 622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195 63模拟电子系统设计208 631模拟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208 632设计过程中EDA技术的 使用211 633设计举例211 64数字电子系统设计222 641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222 642EDA和VHDL语言的应用223 643设计举例223 第7章电子系统设计举例及设 计题目240 71电子系统设计举例240 711总体方案240 712单元电路设计241 713画总电路图245 72课程设计题目246 721测量放大器246 722全集成电路高保真扩音机247 723可编程函数发生器248 724有源滤波系统249 725集成运算放大器简易测试仪250 726金属探测器251 727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251 728音乐彩灯控制器252 729有线对讲机253 7210数字温度计254 7211峰值检测系统254 7212数字电子秤255 7213简易数控直流电源256 7214晶体管β值数字显示测试 电路257 7215数字频率计258 7216带报警器的密码电子锁和门 铃电路259 7217多路信号显示转换器260 7218光电计数器261 7219数字波形合成器262 7220数字存储示波器264 7221可编程字符显示器264 7222步进电动机控制器265 7223路灯控制器266 7224出租车自动计费器267 7225洗衣机控制器268 第8章Multisim12软件的使用271 81Multisim12软件简介271 82Multisim12的集成环境272 821Multisim12基本界面272 822菜单栏272 823标准工具栏277 824主工具栏277 825元器件工具栏278 826仪表工具栏279 827其他部分280 83电路仿真过程280 831编辑原理图280 832分析与仿真293 84常用虚拟仪器的使用295 841数字万用表295 842函数信号发生器296 843功率表297 844双通道示波器297 845伯德图仪300 846逻辑转换仪302 85典型分析方法304 851直流工作点分析304 852交流分析308 853瞬态分析310 第9章Quartus II软件的使用313 91概述313 92开发环境主界面介绍313 921标题栏313 922菜单栏313 923工具栏317 924资源管理窗口318 925工作区318 926状态显示窗口318 927信息提示窗口318 93设计流程318 94设计举例319 941基于原理图输入实例319 942基于VHDL文本输入实例338 943混合输入举例345 944常见问题348附录353 附录A常用集成运放芯片353 附录B常用数字电路集成芯片354 附录C微视频实验目录360 参考文献362
|
內容試閱:
|
本书的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次修订是按照高等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来电子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经验、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在《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5版)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书从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与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工电子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挖掘教材内容和实验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支撑。 全书共分9章,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EDA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EDA实验、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电子系统设计举例及设计题目、Multisim 12软件的使用和QuartusⅡ软件的使用。 本次修订在以下几方面做了重点修改: 1全书有机融入了思政元素 (1)第1~4章,主要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进一步夯实电子技术理论基础,强化理论、实验和工程的深度融合;强调通过“做思学”的过程来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验证与熟悉重点理论知识和典型电路功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工程伦理道德、科学探索的工程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2)第5~7章,主要为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给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发挥空间;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对电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3)第8、9章,采用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对“提高”和“引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设计,满足学生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面、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完善了实验微视频,为学生提供了示范和指导,在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 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加强集成电路实验,突出了EDA软件在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加大可编程器件FPGA实验的内容,突出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4加大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数量,并与电子系统中前期信号处理电路相结合,强化工程应用,为研究开发性实验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提供参考。 参加本书修订的有:中北大学毕满清(第1章、部分思政内容)、杨录(第6章)、张艳花(第9章、部分附录、部分思政内容、部分微视频)、杨凌(第8章、部分附录、部分微视频)、庞存锁(第7章、部分思政内容、部分微视频),太原科技大学高文华(第2章、第4章),兰州理工大学杨新华(第5章),太原工业学院杨翠娥(第3章)。毕满清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组织、修改和定稿。张艳花、高文华、杨新华担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工作。 本书由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家资源共享课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电工电子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主任王黎明教授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非常认真细致的审查,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教材和其他文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编者 2023年11月 课程思政微视频 第5版前言 本书的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是在《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4版)的基础上进行的。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组多年来十分重视电子技术基础学科建设、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注重教师队伍培养和教材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重视与专业课程以及基础课程的交流,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书是在总结第4版经验和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经过教改和实践,并根据有关院校的使用情况和建议,对原书进行修订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做了适当的修改。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减少分立元器件实验,加强集成电路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题目的个数,加入了实验微视频。 (2)模拟电子技术EDA实验突出了EDA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加入了实验微视频。 (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实验微视频,突出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4)数字电子技术EDA实验加强了EDA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加大可编程器件FPGA实验的内容,增加了实验微视频的内容和个数。 (5)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在保留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加大模拟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的个数和内容,并与电子系统中前期信号处理电路相结合,加强工程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基本保留,加强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 参加本书修订的有:中北大学毕满清(第1章)、杨录(第6章)、张艳花(第9章及附录B)、杨凌(第8章及附录A)、庞存锁(第7章及附录C),太原科技大学高文华(第2章、第4章),兰州理工大学杨新华(第5章),太原工业学院杨翠娥(第3章)。参与本书实验微视频制作的有:中北大学庞存锁(第1章7项,第2章7项,第7章1项)、李兆光(第4章9项)、薛英娟(第1章7项,第2章2项)、马骥祥(第3章7项),由庞存锁负责整理和修改。毕满清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组织、修改和定稿。 本书由电工电子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王黎明教授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非常认真细致的审查,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从1995年至今已出版5版,第2版2002年获华北学院(现为中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多年来得到了中北大学各级领导、教务处、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关心与支持,并得到有关院校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已经出版的教材和文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和错误,恳请读者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编者 2018年6月第4版前言 本书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的。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电子技术课程多年来十分重视电子技术基础学科建设、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注重教师队伍培养和教材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重视与专业课程以及基础课程的交流,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书在总结第3版经验和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相结合,经过教改和实践,并根据有关院校使用情况和建议,对原书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修改。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减少分立元器件实验,加强集成电路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题目的个数,并结合工程应用,去掉了原书的模拟可编程器件实验。 (2)模拟电子技术EDA实验突出了EDA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 (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4)数字电子技术EDA实验突出了EDA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验证性、提高性、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增加可编程器件CPLD、FPGA等实验的数量和内容。 (5)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在保留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加大模拟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的数量和内容,并与电子系统中前期信号处理电路相结合,加强工程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基本保留,加强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 (6)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与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系统设计与实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加强了电路设计基础和系统设计方法。 设计题目增加新内容,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并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相结合,题目新颖,有实用价值,题目要求除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外增加发挥的要求。为了便于学生入手,同时又有所创新,设计题目有的给出设计思路和框图,有的不给,让学生自己思考。 (7)为了便于学生使用软件进行实验和课程设计,编写了模拟电路常用软件Multisim 10 软件使用和数字电路常用软件QuartusII软件使用。 在实验手段和方法上与计算机应用紧密结合,硬件和软件并重;在仪器使用上,常规仪器和虚拟仪器相结合;在元器件的使用上尽量采用集成电路等新器件;在系统设计上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相结合;在编写方法上做到层次分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 关于图形符号、文字代号需说明的是:书中用到的软件截图不宜改动,因此本书做了如下处理,即软件中图形符号、文字代号均不变,文中涉及的文字代号其正、斜体及脚标等均贯彻国标。 参加本书修订的有:中北大学毕满清(第1章,第6章61、62节)、杨录(第6章63、64节和第7章)、张艳花(第9章)、杨凌(第8章及附录),太原科技大学高文华(第2章,第4章),兰州理工大学杨新华(第5章),太原工业学院杨翠娥(第3章)。毕满清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组织、修改和定稿。 本书由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电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