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本书汇集了国内外知名语言学家和AI专家的文章,深入探讨了ChatGPT这一大型语言模型对语言学的影响和挑战。从ChatGPT的语言能力,到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再到其对语言学理论的挑战,本书涵盖了广泛的议题,展现了语言学与AI交叉的无限可能。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ChatGPT的机会,更是对语言学界如何适应AI时代的深度反思。这是一本引领语言学进入AI时代的bidu之作,无论你是语言学与AI研究者,还是对语言学与AI感兴趣的读者,都将从中获得启示。
內容簡介:
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火。ChatGPT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中极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之一。该模型在近几年来的NLP领域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多项任务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而ChatGPT是在GPT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模型,其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已经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语言问题,同时还具有更好的上下文理解和自然度。它的大火也吸引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语言学的关注,很多国内外语言学家,包括著名的乔姆斯基、斯蒂芬·平克、丹尼尔·埃弗雷特、冯志伟、施春宏等在《纽约时报》等期刊或媒体上发文或接受专访,表达了对于人工智能的语言学视角的看法。本书将尽可能快速而穷尽地汇总国内外语言学家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探讨ChatGPT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通过与语言学家的对话和交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技术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此外,还将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其他应用,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本书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ChatGPT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關於作者:
杨旭,复旦大学语言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
罗仁地(Randy J. LaPolla),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科与社会科学中心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濒危语言调查、汉藏语形态句法及其历史演变、语言类型学、交际和其他行为的认知机制等。
目錄 :
ChatGPT 语言学家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重要支持 / 1
安德鲁·兰皮宁 从语言模型来反思能力和表现的区分 / 9
巴勃罗·卡伦斯 莫滕·克里斯蒂安森 大型语言模型展示了语言统
计学习的潜力 / 13
巴斯卡尔·佩雷斯—帕雷德斯 两次使用ChatGPT咨询本科论文题目 / 23
蔡薇 ChatGPT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教师视角 / 27
陈浪 ChatGPT和语言学研究 / 37
崔希亮 ChatGPT与第二语言教学 / 46
冯志伟 张灯柯 ChatGPT与语言研究 / 78
胡加圣 戚亚娟 ChatGPT时代的中国外语教育 / 101
胡壮麟 ChatGPT谈外语教学 / 112
吉尔·雷特伯格 多语言、单文化的ChatGPT正在学习你的价值观 / 122
杰弗里·巴格 ChatGPT对语言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 135
凯尔·马霍瓦尔德 安娜 ·伊万诺娃 不要将流畅的语言误认为是流畅
的思维 / 138
李佳 ChatGPT引发语言学多维研究 / 144
李昱 大型语言模型时代如何研究语言 / 147
陆俭明 对ChatGPT要坦然面对 / 156
罗仁地 人工智能需要考虑溯因推理 / 161
马克斯·卢韦斯 人工智能的心理学 / 170
梅兰妮·米切尔 大卫·科莱考尔 大型语言模型是否具有理解能力 / 176
莫滕·克里斯蒂安森 巴勃罗·卡伦斯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科学家对
语言学习的理解 / 187
内奥米·巴伦 ChatGPT正在剥夺我们独立思考的动力 / 192
饶高琦 重视聊天机器人背后的语言知识与伦理 / 197
沈威 ChatGPT的形成机理与问题应对 / 207
施春宏 ChatGPT是否会带来学术发表危机/ 213
石锋 语言之谜—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 / 219
维维安·埃文斯 人工强化心智是沟通的未来吗 / 225
徐杰 ChatGPT与语言学研究的关系 / 230
亚历克斯·曼戈尔德 寻找更具创意的语言学习方法 / 234
亚瑟·格伦伯格 卡梅隆·琼斯 从具身观来看ChatGPT为何不懂语
言 / 238
杨旭 ChatGPT带给语言学的机遇和挑战 / 243
姚洲 ChatGPT为什么能够“破圈”及其引发的思考 / 248
袁毓林 人工智能大飞跃背景下的语言学理论思考 / 259
詹卫东 如何评估机器的语言能力 / 289
赵世举 ChatGPT对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312
ChatGPT现象凸显语言学十大议题(代后记) / 321
內容試閱 :
前? ? 言
我们是语言学家,因此ChatGPT爆火之后,我们特别关注语言学界的反应。ChatGPT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引起语言学界的注意是很正常的,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通过传统或非传统渠道各抒己见。我们在关注这些声音的同时,也主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比如本书编者之一杨旭所在的武汉大学文学院于2023年2月15日组织了“ChatGPT来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写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圆桌论坛(李昱博士发起,讨论结果见《写作》杂志2023年第2期),2023年12月21日又组织了“生成式AI背景下人文学科的教与研”座谈会(杨旭博士发起);本书编者之一罗仁地组织的“意义创造论读书会”也发起了一期围绕ChatGPT的讨论(发起人为浙大城市学院姚洲博士)。
我们最初想把副标题定为“语言学(家)如何看待ChatGPT”,但在编写过程中发现“语言学(家)”的范围越来越大:只要是关心ChatGPT语言问题的专家学者,不管出自哪个学科领域,都是我们想要囊括的对象。这就不单单是“语言学”了,而是更上位的“认知科学(或者说关心语言问题的语言科学),包括计算机科学、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考虑到大家还是会狭义地理解“语言学”(如莫滕·克里斯蒂安森在回信中说:“想要提醒的是,我们不是语言学家,而是关心语言的认知科学家。”),因此我们放弃了这个副标题,改为“语言科学如何看待ChatGPT”。
我们列了一个表格,把想要联系的作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章已经发表的作者,需要取得授权;一类是文章未发表过的作者,但他们在各种场合发表过对AI或ChatGPT的看法,需要专门约稿。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出第一波邮件,让我们备受鼓舞的是,很多学者给出了正面回应。比如,陆俭明先生很快接受了我们的约稿,但说最近手头任务比较多,可能
会推迟几天(但实际上是最早交稿的)。内奥米·巴伦教授则说:“你们关于ChatGPT的书会对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写作和编辑的讨论作出有益贡献。”学者的快速回应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要编写这样一本书,最麻烦的是版权问题。对于获得授权的文章,我们全文收录;对于未获得授权或不宜全文收录的文章,则在“更多资料”部分做了简要介绍。
其次是国外和国内声音的比例失衡。我们力图把这本书编得“国际化”一些,但是在收集到足够的国外文章之后,发现国内的文章较少。这种不平衡源于中外学者不同的学术习惯。外国学者热衷于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观点,这些渠道包括网站、博客、采访、社交媒体等。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写作风格可以轻松随意,可读性强,受众面广;原创观点可以快速地基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得到传播;可以及时得到其他学者的反馈,并针对反馈进行更新或回应;不牺牲专业性,因为可以通过超链接提供专业论文。中国学者也通过非传统渠道发表观点,但相对而言比较少,更多的还是通过传统渠道(包括期刊、报纸等)发表之后再转发至微博或微信公众号,这明显不适用于这种热点问题的讨论。
我们只能通过约稿来克服第二个困难,但当我们想要联系一些作者时,却发现找不到联系方式。国外学者大多有自己的个人网页,除了所在大学或机构网站的个人页面,还包括专门的个人网站(如乔姆斯基的CHOMSKY.INFO);这些网页上面往往列了其他链接(包括大学网页、推特、博客、领英等),形成了交互索引。中国学者大多只有所在大学或机构的个人页面,很多没有提供个人电子邮箱,我们都是通过其论文或者中间人找到电子邮箱。我们发送了邮件之后,大部分杳无音信,我们无法确认是邮箱弃用了,还是作者婉拒了约稿。我们尽可能地平衡国内和国外的比例,诚如约稿信中所写,我们希望“在本书中展现更多中国语言学家的声音”。
这本书能顺利出版,要感谢很多人。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编者之一(杨旭)比较迷茫的一段时间,与国内外学者的对话,使编者摆脱了这种消极状态。要感谢国内外学者的授权和鼓励,如果不是他们同意授权或者提交最新的稿件,这本书根本无从说起。很多学者在回复中表达了对此书的兴趣和期待,如安德鲁·兰皮宁(Andrew Lampinen)说,“听
起来这是本很有用的书,出版之后请与我分享更多信息”,施春宏教授说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还要感谢参与的同学们,包括曾燕怡、丰晨昱、刘晓丽、伍照玲、徐港、张丽梅、张婷婷、周冰、朱浩瑗,他们参与了编者(杨旭)组织的“构式语法读书互助组”。最后尤其要感谢毛浩编辑,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他快速热情的回应,也是他最终促成了这个选题的
通过 ;而在之后的编辑校对流程中,其巨细无遗的认真态度,让编者感到敬重的同时,也感到十分惭愧。
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在《生命3.0》中说道:“(人工智能的)这些挑战超越了所有的传统边界—既超越了专业之间的藩篱,也跨越了国界。”得益于ChatGPT的大火,各个领域关心语言的专家都汇集在了本书中。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促进专业之间、国家之间的深度交流!当然,由于时间仓促,这本书肯定遗留了不少问题,希望读者发现之后能及时联系我们(yangxu1216@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