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睡虎地秦墓竹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66833075.jpg)
《
睡虎地秦墓竹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售價:NT$
2030.0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32662241.jpg)
《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
》
售價:NT$
9588.0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122450791.jpg)
《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
》
售價:NT$
648.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0214483.jpg)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
》
售價:NT$
6120.0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0829014.jpg)
《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
》
售價:NT$
500.0
![中国年画史](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1220068.jpg)
《
中国年画史
》
售價:NT$
857.0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0214230.jpg)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经典与仪轨
》
售價:NT$
2040.0
![几何变换(全4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6714739.jpg)
《
几何变换(全4册)
》
售價:NT$
1724.0
|
內容簡介: |
生死教育发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死亡学研究,中国受重生讳死传统文化影响,生死的意义与价值被自然地消解,死亡对个体发展与生命成长的动力作用并没有受到重视。本书以大学生生死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访谈、案例、行动研究等方法,以泰勒课程理论、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厘清大学生生死教育的关键问题,对大学生生死教育需求、目标、内容、途径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生死教育渗透课程、活动课程和K高校开设生死教育学科课程的实践研究,结合大学生生死教育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指出我国大学生生死教育实践的改进方略。
|
關於作者: |
兰霞萍,男,中共党员,高校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昌大学博士后。江西省普通高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抗癌协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监事、《华人生死学》杂志责任编辑、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2012年8月入职江西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从事教育研究工作以来,历任教务处评建办副科长、科长,学科办研究生科科长、学科办副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教育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研究工作,先后在《当代教育科学》《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教育与职业》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或参与编撰论著3部。
|
目錄:
|
绪论 / 1
一、问题的提出 /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9
三、研究内容与意义 / 34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 37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48
第一章 起点与边界:生死教育概念辨析及相关概述 / 51
一、生死教育的概念辨析 / 51
二、生死教育的分类与特性 / 62
三、生死教育的理论依据 / 68
四、生死教育的实施原则与研究取向 / 76
本章小结 / 79
第二章 视域与构架:大学生生死教育的理论探讨 / 81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死教育 / 81
二、心理学视域下的生死教育 / 94
三、社会学视域下的死亡教育 / 100
四、大学生生死教育的关键问题 / 114
五、大学生生死教育实施的特点 / 122
本章小结 / 127
第三章 拒斥与接纳:大学生生死教育需求的考察 / 129
一、自我意识与生死教育需求 / 130
二、行为动机与生死教育需求 / 138
三、个体发展与生死教育需求 / 143
四、大学生生死教育需求的实证调查 / 150
本章小结 / 161
第四章 向死与善生:大学生生死教育目的的审思 / 163
一、死亡态度与生死教育目的 / 164
二、死亡焦虑与生死教育目的 / 172
三、生命成长与生死教育目的 / 177
四、生命质量与生死教育目的 / 180
五、大学生生死教育目的的实证调查 / 189
本章小结 / 195
第五章 认知与超越:大学生生死教育内容的组织 / 197
一、认知领域的生死教育内容 / 198
二、情感领域的生死教育内容 / 211
三、技能领域的生死教育内容 / 216
四、超越死亡与生死教育内容 / 222
五、大学生生死教育内容的实证调查 / 227
本章小结 / 232
第六章 整合与优化:大学生生死教育实施的途径 / 234
一、大学生生死教育实施的途径 / 234
二、高校设置大学生生死教育课程的意义 / 244
三、实施大学生生死教育课程的条件 / 248
四、大学生生死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 / 251
五、大学生生死教育课程实施的评价 / 268
本章小结 / 271
第七章 夹缝中的探索:我国大学生生死教育的实践
/ 274
一、大学生生死教育的主要形式 / 274
二、大学生生死教育渗透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277
三、大学生生死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281
四、大学生生死教育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284
五、大学生生死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 303
六、大学生生死教育实践改进的方略 / 308
本章小结 / 316
结 语 / 318
附 录 / 321
参考文献 / 330
后 记 / 3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