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汉语方言小称范畴的跨方言比较研究。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料,借助“两个三角”“量范畴理论”,运用类型学方法,描写了方言小称的语表形式、语法意义和地理分布特点。通过考察小称在不同方言之间、官话与非官话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不同表现,归纳出小称在共时平面上的差异,从而从整体上认识现代汉语小称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
關於作者: |
刘大伟,女,吉林四平人,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202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语法,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在《光明日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学术》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与选题背景
一 相关研究
二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小称研究现状
一 历史语法的小称研究
二 共同语领域的小称研究
三 方言领域的小称研究
四 民族语言的小称研究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理论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书框架与相关说明
一 本书框架
二 相关说明
第二章 小称概说
第一节 小称的概念
一 概念的提出
二 学界的认识
三 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 小称的分类
一 基于形式的分类
二 基于语义的分类
第三章 附加式小称
第一节 “儿”类小称
一 儿尾小称的类型
二 儿尾小称的语法意义
三 儿化小称的类型
四 儿化小称的语法意义
五 儿类小称的特点
第二节 “子”缀小称
一 “子”缀小称的语音类型
二 “子”缀小称的方言分布
三 “子”缀小称的构成类型
四 “子”缀小称的语法意义
五 “子”缀小称的语义发展
第三节 “崽”类小称
一 “崽”类小称的语音形式
二 “崽”类小称的构成类型
三 “崽”类小称的语法意义
第四节 “唧”缀小称
一 “唧”缀小称的方言分布
二 “唧”缀小称的语法意义
三 “唧”缀小称的特点
第五节 “娃”类小称
一 “娃”类小称的来源考察
二 “娃”类小称的构成类型
三 “娃”类小称的语法意义
四 “娃”“儿”小称的对比考察
第六节 “囝”缀小称
一 “囝”缀小称的来源考察
二 “囝”缀小称的语音类型
三 “囝”缀小称的组合类型
四 “囝”缀小称的语法意义
五 “囝”缀小称的特点
第七节 “圪”缀小称
一 “圪”缀小称的结构类型
二 “圪”缀小称的语法意义
三 “圪”缀小称的对比考察
四 “圪”缀小称的几点认识
第四章 重叠式小称
第一节 名叠式小称
一 名叠式小称的语表形式
二 名叠式小称的方言分布
三 名叠式小称的语法意义
四 名叠式小称的特点
第二节 量叠式小称
一 量叠式小称的语表形式
二 量叠式小称的语法意义
三 量叠式小称的特点
第五章 变音式小称
第一节 变音概念的界定
一 音变和变音
二 小称音变和小称变音
第二节 变音式小称的语表形式
一 变调
二 变韵
三 变韵 变调
四 变声 变调
五 变声 变韵 变调
第三节 变音式小称的语法意义
一 表量
二 表情
第四节 变音式小称的特点
一 语形特点
二 语义特点
第五节 小称变音的来源与发展
一 小称变音的来源
二 小称变音的发展
第六章 小称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小称形式的总体分布
第二节 附加式小称的地理分布
一 “儿”类小称分布
二 “子”缀小称分布
三 “崽”类小称分布
四 “唧”缀小称分布
五 “娃”类小称分布
六 “囝”缀小称分布
七 “圪”缀小称分布
第三节 重叠式小称的地理分布
一 名叠式小称的地理分布
二 量叠式小称的地理分布
第四节 变音式小称的地理分布
一 变音式小称分布图
二 变音式小称分布表
第七章 小称的共时比较
第一节 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一 语法形式
二 语法意义
三 差异成因
第二节 官话与非官话的比较
一 官话方言的小称
二 非官话方言小称
三 差异性与联系性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认识
一 对小称概念的认识
二 小称语法形式的多样性
三 小称类型分布的不平衡性
四 小称语法意义的延展性
第二节 本书存在的不足
一 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二 解释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节 研究的几点体会
一 重视语法的比较研究
二 重视语音同语法的关系
三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