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NT$
30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NT$
84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編輯推薦: |
●一部连续十四年的汉代“日记”
●一位名叫“越人”的基层小吏
●一些重新激活的历史记忆
●睡虎地西汉简牍首次刊布
|
內容簡介: |
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简牍于2006年11月出土,共有2000多枚。简牍出土时置于竹笥内,大部分较为完整,并保持着原始的位置关系,字迹清晰,入葬年代约在文景之交。睡虎地汉简是近年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资料价值和学术意义,可与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相比肩,将对秦汉史,特别是西汉早期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睡虎地西汉简牍》以多卷本形式,收录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的以简牍为主的全部资料。首卷《质日》著录从文帝前元十年(前170)至后元七年(前157)越人记写的14个年份的《质日》,包括竹简原大和放大两倍的彩色图版、释文注释等。质日是秦汉时期流行、但后世失传的一种文献形式。通常以年历为基础,简要记录公私事务,类似后世的日志、日记。通过这批《质日》的解读,可以复原当时的历法、时令,了解越人及其同事、家人的事迹,研究乡亭、户算等重要制度。
|
關於作者: |
陈伟,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简帛》集刊主编 。研究时段以春秋、战国为主而兼及商周、秦汉,注重把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同古文字学、简牍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综合利用传世古书和出土文献,研究以楚国为主的先秦历史、文化和地理问题。近二十年尤侧重于战国秦汉简牍的文本复原和内涵研究。
|
目錄:
|
【目录】:
前言
凡例
释文与注释
图版(原大)
图版(放大)
|
內容試閱:
|
(节选)
经过整理和初步研究,睡虎地西汉简大致有以下七类内容:
一是官府文书。其中,《五年将漕运粟属临沮令初殿狱》保存较好,畜息文书和功次文书等残碎严重,仅可粗略复原。《五年将漕运粟属临沮令初殿狱》记述汉文帝后元五年(前159)安陆县吏举城、越人“守令史”,跟随临沮县令初,参与湿仓漕运,因考课殿后而被劾、受讯,是探讨当时漕运施行和司法制度的重要史料。畜息文书记述文帝后元六年(前158)阳武乡与安陆县仓、阳武亭等围绕畜息发生的文书往来,包括信函和契券,有助于了解秦汉时期入券、出券、校券和付券等券书内涵和使用。功次文书是几件残断的木牍,对考察当时的功次文书和功劳制度,颇有参考价值。
二是私人簿籍。私人簿籍有两组。一组由约50枚竹简和2件木牍构成。内容主要是“姐”在文帝五年(前175)去世时,其家人接受81个人的馈赠。在其后较长时间中,“姐”的家人在相关人家治丧、婚嫁、出行时,回赠钱物。“姐”家人中有越人、母和翠,“姐”疑是越人的姐姐或妻子。这组簿籍开始记录的年份(文帝五年),在全部简牍中为时最早。另一组是越人之母去世时的账目,由四件木牍写成。据后元《六年质日》,越人之母去世、安葬,在当年七月。这组簿籍应与之相关。
三是律典。律典分两卷。一卷有306枚简,另一卷有544枚简,在各卷第一枚简的背面,分别写有“□律”(“盗律”章名简背面)、“旁律”(“金布律”章名简背面)二字,属于所在律篇的题名。这与荆州胡家草场汉律、益阳兔子山律目对应,显示在西汉惠帝至文帝之世,律典呈现清晰的两分结构,一篇以“罪名之制”诸章和几章事律组成(兔子山律目称“狱律”),一篇由其他事律组成(睡虎地汉简与兔子山律目均称“旁律”),形成一种特别的格局。
四是算术。算术有216枚简,出土时基本保持编连顺序。“算术”写在1号简背面。有题名的算题共四十道,有的题名重复,但内容不同。算题涉及面比较宽,包括田亩面积计算、体积计算、谷物兑换、盈不足、衰分、石率、启方、合分、约分、通分、径分等。这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好的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算术文献,对认识秦汉时期的算术科学具有重要价值。
五是典籍。典籍简出土时为一卷,上端均残缺,编有207个号,另有残简近2000片。经缀合,得到一些基本完整的简和较多接近完整的简。卷册最外一简的背面,在墨块之下书有“诗”字,应是篇题。各章的起首在天头位置用墨团标示。内容大多为“语类”文献,不少见于《韩非子》《荀子》《说苑》《新序》《韩诗外传》《列女传》《孔子家语》等传世古书以及定州汉简、阜阳汉简、北大汉简等出土文献,也有一些前所未见,是研究“语类”文献成书、流传、定名以及文字校勘的珍贵资料。
六是日书。日书简均残断,残片近3000枚。其中保存简首的有150余枚,保存简尾的有20余枚,推测原有竹简总数应在150枚以上。经缀合,得到一些基本完整的简。“日书”为原有书名,写在一枚残简的背面。有些章虽见于其他秦汉日书,但内容、文句有一些差异,有些章则在其他日书中未曾见过,对日书和数术、风俗的研究有一定价值。
七是质日。质日是秦和西汉时流行的一种文献形式。通常是以一年历表为基础,记写公私事务。质日简册是睡虎地77号汉墓出土简牍的大宗,完整和大致完好的718枚,残片1700余枚,包含汉文帝前元十年(前170)到后元七年(前157)期间共14年的质日。这批质日的记事内容相当丰富,其中大多是公务,也有一部分私人事务,如记载父、母和翠的事情;在记写一年中各月大小和各日干支之外,还往往记有腊(或作“可腊”)、出种、三伏等时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