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编辑推荐
◎爱尔兰作家伏尼契代表作,革命、成长小说
◎翻译家方华文经典译本,无删减,全译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高度评价,影响几代中国读者
◎一个关于信念的故事,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力量
|
內容簡介: |
内容简介
《牛虻》是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长篇小说,描述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成长历程。牛虻原名亚瑟,他经历了梦想幻灭、信仰崩塌、众叛亲离等诸多苦难,却从未向命运低头。亚瑟远遁异国他乡以“牛虻”之名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经历的苦难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艾捷儿·丽莲·伏尼契,爱尔兰女作家,著名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1897年出版小说《牛虻》,在中国影响巨大。
方华文,著名文学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代表译著有《刀锋》《牛虻》《太阳照常升起》等。
|
目錄:
|
译序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声
|
內容試閱:
|
序言
本书作者艾捷儿·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1960)出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其父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布尔夫妇有五个女儿,艾捷儿·丽莲是五个姐妹中最小的。1882年,艾捷儿·丽莲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毕业后,由于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症,她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她非常沮丧,决定出外旅游,一方面是为了散心,另一方面是想在心情平静下来后规划一下今后的人生,于是便用支付学费后余下的钱做路费游历了欧洲,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在一次参观卢浮宫时,她被一位无名画家于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画中人是个意大利青年男子,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似乎有着重重心事,但神情高傲,非凡俗之辈。不知怎么,艾捷儿·丽莲被深深地打动了,望着这位两百年前的青年,心中产生了敬重之感。后来,她买下了这幅肖像的复制品,一直珍藏着它。
1887年,她在伦敦结识了一些流亡的革命者,耳濡目染,接受了他们的革命思想,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到俄国居住了两年,接触到了许多革命者,而且还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被沙皇监禁在狱中的革命者,还在俄国和英国之间寄送宣传品。这些工作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波兰旅游时,一次经过华沙的一座监狱,她碰巧看见了正在放风的青年革命者伏尼契,觉得对方有点儿像那个无名画家创作的肖像画的画中人,于是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伦敦的一个社交场合,二人意外重逢(伏尼契出狱后流亡到了英国)。由于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他们相爱了,并在一年后结为连理。婚后,艾捷儿·丽莲继续保持着同俄国革命党人的联系,并通过丈夫的关系接触到了大量的意大利党人。出于对这些革命者献身精神的敬佩,她决心写一本反映他们斗争生活的书。由是,她根据自己接触到的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终于写出了感人至深的长篇小说—《牛虻》。该书首先在美国和英国出版,不久即被翻译成俄语。艾捷儿·丽莲·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
总体来说,《牛虻》在西方世界的反响并不十分强烈,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却引起了轰动,先是受到了苏联读者的青睐,后又在中国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轰动效应。例如,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牛虻”的粉丝。他12岁时读到《牛虻》,后以牛虻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终生不倦。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多次提及牛虻—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战斗间隙给战友们讲述牛虻的英勇事迹,在病床上以牛虻的顽强精神忍受伤痛,并承认自己有意模仿了牛虻对生活和恋爱的态度,即“以苦行考验意志”的“革命浪漫主义”。《牛虻》传到中国后,更是反响强烈,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热捧。1953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李俍民的《牛虻》首译本,发行了一百多万册。中共团中央向全国团员与青年推荐此书为优秀课外读物。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纷纷发表有关《牛虻》的书评;全国各地许多图书馆、文化馆也纷纷组织文学讲座和读者一道讨论这部书的优点及艺术特色。后来,《牛虻》在我国有了多个译本,还有根据该书改编而成的多版本的连环画、电影及电影音乐唱片等,这种多渠道的传播现象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中是非常少见的。《牛虻》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的英国文学作品,是当时中国最畅销的翻译小说之一。在“政治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文艺批评标准下,对《牛虻》的研究定位在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上,牛虻勇敢坚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也受到高度的赞扬。另外,《牛虻》作为19世纪后期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被选入多本外国文学教材,得到了高度评价。
试读章节
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内翻看一堆布道用的讲稿,从里面找东西。这是6月份的一个炎热的傍晚,窗子都敞开着,百叶窗却半掩,为的是遮出些阴凉来。神学院院长蒙太尼里教士停了一下手中的笔,以慈爱的目光望了望正俯身看讲稿的亚瑟那长满黑发的脑袋。
“找不到吗,亲爱的?没关系,我可以把那个章节重写一遍。原稿可能已经毁掉了,可我让你白白找了这么长时间。”
蒙太尼里的声音很低,却浑厚、洪亮,音调清纯如银铃,使他的话语具有一种奇特的魅力。这是天才演说家的声音,富于抑扬顿挫。跟亚瑟讲话时,他的语调里总是流露出一种爱抚。
“不,神父,我一定要找到它。我敢肯定你把原稿放在这里面了。如果重写,绝不会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蒙太尼里又埋下头写东西了。窗外有只懒洋洋的金龟子发出令人昏昏欲睡的嗡嗡声;一个卖水果的小商贩悠长凄凉的叫卖声在街上回响着:“卖草莓!卖草莓!”
“《论医治麻风病人》,找到了。”亚瑟迈着轻盈的步点穿过房间走了过来,这种步点老是让他家里的那些体面人物恼怒。他是一个身材瘦削的小伙子,不像19世纪30年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年轻人,倒像16世纪人物画上的意大利少年。从长长的眼睫毛和敏感的嘴巴一直到纤小的手脚,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轮廓鲜明、玲珑精致。如果坐着不动,他很可能会被当成一个女扮男装的漂亮姑娘。不过,一旦走动起来,他那轻快敏捷的动作会使人联想到一只没有利爪的温驯豹子。
“真的找到啦?亚瑟,你要是不在跟前,我可怎么办呢?我老是丢三落四。好啦,现在我不打算再写了。咱们到花园里去,我给你辅导功课。哪个地方你不懂呢?”
二人步出房门,来到了冷清、阴沉的修道院式花园里。神学院的校舍原先是多米尼克教派的一个修道院。两百年前,这座四四方方的园子整齐划一,艾菊和薰衣草修剪得短短的,两旁生长着笔直的黄杨树。如今,莳花弄草的白衣修士们已长眠于地下,被人们所遗忘。然而,在这迷人的仲夏傍晚,芬芳的药草仍鲜花盛开,只是再没有人采花制药了。一簇簇野生野长的欧芹和耧斗菜填没了石板路上的缝隙,院落中央的那口井也被羊齿草以及乱蓬蓬的景天所遮掩住了。玫瑰花长得杂乱无章,长长的枝茎横跨小径;大朵的红色罂粟花伏在旁边的黄杨树丛里极为醒目;高大的毛地黄低垂着脑袋,耸立在杂草之上;那株从不修剪,也不开花不结果的老葡萄蔓,从无人理睬的枸杞树的枝杈上倒挂下来,缓慢、忧郁地一个劲摇晃着叶状的头。
在一个角落里长着一株巨大的夏季开花的木兰树,树叶黑乎乎地把它点缀得像一座塔,星星点点地显露出一朵朵乳白色的花儿来。一条粗糙的木凳靠树干放着,蒙太尼里坐在了上面。亚瑟在大学里攻读哲学,读书时遇到了难题,特意来向神父讨教。他从未在神学院求过学,但蒙太尼里对他就好似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