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我:弄错身分的个案

書城自編碼: 396609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生哲学
作者: 杨定一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927175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2024出国留学蓝皮书 》

售價:NT$ 359.0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 》

售價:NT$ 3110.0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1950—2019) 》

售價:NT$ 3016.0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售價:NT$ 614.0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售價:NT$ 411.0
不羁.完结篇
《 不羁.完结篇 》

售價:NT$ 275.0
性别经济学
《 性别经济学 》

售價:NT$ 322.0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NT$ 51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9
《 30岁人生开挂7步法 》
+

NT$ 265
《 越独立,越高贵: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光芒万丈 》
+

NT$ 261
《 慢慢成功: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奋斗(如果你希望让事情顺利,就不要拼命让事情顺利。) 》
+

NT$ 335
《 漫画图解超级自控力 自律书籍 人生哲学时间管理自我修养青春心灵 》
+

NT$ 319
《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
+

NT$ 381
《 让成长带你穿透迷茫修订版(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精神治愈之作!指引万千年轻人成长的人生进阶手册。) 》
編輯推薦:
“我”的作用,是人类所有的修行方法最后都要面对的。甚至,把“我”消失,是一切探讨真实的方法所追求的。没有“我”,一切都解答了,一个人再也没有什么问题、矛盾或烦恼可谈。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从这个角度延伸,整合全部生命系列带出来的观念,包括什么是参、什么是臣服、什么是修行,引领读者一步一步接近“在”,回到心。
內容簡介:
“我”的运作,是我认为头脑最难懂的。是这样,我才要用一整本书来阐述。——杨定一

既然人间的作为都是有限和相对,那么,通过方法和练习,要怎么回到无限?回到一体永恒的绝对?
如果,是要绕过头脑的作业,真实才可能被领悟到,我们又要怎么去领悟祂?
解开这些表面上的矛盾,正是本书写作的目的。
杨定一博士以意识的科学,从五官和头脑充满“主体—客体”的作用,到没有主客二元对立作用的大我,一路向真实的门户移动;更进一步透过“我—在”、臣服与参的解说,为你我精彩而绵密地整合了全部生命的理论和各种修行的观念。
对于接触过全部生命系列而且做过练习的朋友,这本书的解说会让你我豁然开朗,就好像之前的理解完全活起来,而让我们能够彻底投入臣服与参——这两个为最成熟的人所准备的最终的方法。
熟练了,我们自然会发现,费力的小我已经融入不费力的大我。我们只是停留在不费力的大我,就连大我最后也会不知不觉的消失。没想到,我们一直想追求的答案,自己全部都有、老早都有。最不可思议的是,不是靠费力,不是靠追求,我们竟然可以完成这一生最大的工程。
活出真实,确实比每一个人想的更简单。
關於作者:
(美)杨定一博士
现任台湾长庚生物科技董事长、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兼任教授。
6岁由台湾随父亲移民巴西,13岁考上巴西利亚医学院,21 岁取得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医学双博士,27 岁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该校拥有全世界近 30 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最高峰一年在指标性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超过 20 篇重要科学论文,如《科学》《细胞》《自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其科学成就已达到诺贝尔奖级,被赞誉为“世界预防医学领域天才中的天才”。
已出版《真原医》《好睡》《丰盛》《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不合理的快乐》《时间的陷阱》《短路》《奇迹》《转折点》等多部畅销著作。
目錄
序 3
引言 5
1 我体、我结、我念,都还只是小我 6
2 从一个相对局限的“我”进入无限大的绝对,是不可能的 12
3 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我”骗了 16
4 其实,除了“我”,还有一个大我。然而,大我又是什么? 19
5一般人理解的参,最多还只是头脑理性的追求 31
6 要体会真实,是不费力,而只可能是不费力 32
7 解开修行的机制 36
8大我,是相对和绝对意识的门户 45
9 螺旋场的比喻 54
10 把修行浓缩、简化到大我 58
11 参,其实是最轻松的练习 61
12大我,是怎么消失的? 66
13 臣服,和参其实是两面一体 72
14 臣服和爱有什么关系? 76
15 Netti Netti 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78
16 把神经回路当作醒觉的工具 81
17 无欲无求 85
18 业力和个体性,是一体两面 88
插入图31:业力争先恐后进来 90
19 真心和信仰 94
20 接下来,样样都是自己 96
21 那么,还剩什么 97
22 最后,还可以说什么? 99
23 最多,只是沉默 100
结语 102
问与答 102
內容試閱
1 我体、我结、我念,都还只是小我
我会用“我”作为书名,在这本书有时候会用I-entity(“我体”)/I-complex(“我结”)/I-thought(“我念”)这些词汇来补充,是因为这几个以“我”开头的概念,可以说含着解开一切的钥匙。
“全部生命系列”的一个中心理念,也就是──我们这一生可以体会到,更不用说看到、听到、闻到、感受到、尝到……全部都是一连串虚的念头。这些虚的念头,并不是偶然发生,而是跟这个身体完全分不开。
我们只要读过一般的科学,都知道,念头本身还是离不开电子的讯号,而这个讯号是从身体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说“念头离不开这个身体”,是相当合理的说法。然而,让我们最难懂的是,就连身体也是念头成立的。假如没有念头,其实对我们没有什么身体的观念可谈。不光没有身体,甚至连周边的环境、这个世界、宇宙……一切的一切,也跟着从我们脑海里消失了。
讲更透彻,这个世界包括生命,是念头在脑海里组合起来的。过去,我一再强调“念头”“念相”“念境”,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事实,就是如此。对我们而言,是念头组合起一切;一切,是有念头才有的。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早晚都可以体验到,但也是透过头脑最难懂的。
这方面的理解为什么最难懂?一个比较大的阻碍,也就是我们随时认为这个世界,包括这个身体、其他人的身体、其他的东西和生命,都好像有一个不曾中断过的连续性。透过这种表面上的连续性,我们自然会认为样样不光是真的,还是坚实的。
这种理解上的阻碍,背后的原因其实很清楚。就像下面这张图,我们的五官(其实不只这五个感官,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其他感官的存在)是透过电子讯号在体会周边。这些讯号的接收,多半是由某一个感官为主。也许是看,或许是听。举例来说,我们大多依赖眼睛的“看”来接收信息。这样的接收,时常和其他的感官交替重叠。此外,尽管我们很少察觉到,但讯号和讯号之间,当然不会是一直连续的,难免有空档。某一个感官有时也会休息,只是同时有其他的感官在替代。例如,耳朵的听,可以在眼睛看的空档作用。这么紧密的衔接甚至重叠,无形当中,让人觉得所体会到的讯号都是永久的,而自然让我们感受到周边环境是坚实的。

我们其实就是透过这个身体的角度在体会一切,衡量一切。每一件事、每一个现象,都要透过“我结”(I-complex)的过滤才产生关系。我们脑海记录下来的,并不是种种单一的现象(比如眼前的一朵花、一棵树、一个人、一片天空),而是样样透过跟个体“我”的互动关系所建立的体会。
我们仔细去观察,一般所谓的客观现实,其实是经过我们主观的意识,把它变成客观。任何东西的客观,是已经老早被我们的主观给测量过、衡量过、比较过,才可以在脑海里取得一个意思。可以说,这客观的世界,根本就是透过我们主观的评估才建立的,它本身并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机制,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任何“好像存在的”客体,其实都是从我们的主观延伸出来的。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就这么简单的事实,我们每个人竟然随时都会忘记。
说到底,站在“全部生命系列”的角度来看,客观的现实其实只是虚拟的信息,反过来,是主观的意识才含着一切的真相。这一点,和世人所认定的,刚刚好又是颠倒。
五官再加上念头的运作,自然会带给我们一个印象──样样都在不停地动、永远在动,而让我们随时透过“动”得出一种体验(我们自然会称为“发生”、“得到”、“成为”、“抵达”、“完成”、“突破”)。至于本来不存在、最多只是一种念头体的“我”(I-entity),反而成为了背景,在一切背后默默运作。
“我”虽然只是不存在的念头体,但是,站在我们头脑的架构,它也就是我们这个身心所认为的真实(包括这个世界)的起点。我们会认为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而自然随时得出一个假设──假设这个“我”是再真实不过的。接下来,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摆到前景,摆到眼前的发生。我们也就自然忽略掉“我”始终在背景里不断地知觉,不断地作用。
虽然这个“我”落到背景去运作,不被我们注意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它反而活了起来,甚至让我们把自己等同于“我”这个知觉者。甚至,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主体或“我”,指的其实不光是这个知觉者,更包含了它跟周边被知觉到的客体来来回回不断的互动。就像这一张图所画的,我们要认识一张单纯的椅子,在透过五官去看、去体会它、去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已经在脑海里透过想、归纳、整理……建立起“我”(主体)和这张椅子(客体)的种种关系。可以说,我们对“我”的认识,是透过这样“主体-客体”的互动(其实就是二元对立的作用)才被建立了起来。
我们再仔细观察,这样的“我”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本身,还要依赖与种种客体的互动,才可以得到它自认为独一无二的身分。但是,我们平常观察不到这种“主体-客体”的互动。因为互动随时在发生,速度太快,而且彼此重叠。无形间,透过这些随时在运作的互动,我们从中得出一种“个体性”的观念。我们会认为这个主体、这个知觉者是独特的,非但跟眼前的客体是分开的,而且它本身还有个独立的生命。

此外,人类记忆和联想的能力,比任何生命都更强烈。是透过记忆和联想的整合,我们才有所谓人类的智力。这种智力,自然会延伸五官知觉造出来的连续性,甚至加倍强化这种连续性。让我们认定过去、未来和现在是一样的真实,是真正存在同一个轴线上的三个点,而不只是头脑虚构的作业。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自然会发现人类的智力最多只是强化一种错觉,也就是把一个不存在的、念头制造的“我”变成真的。不光给它生命,还给它一种实质,让我们好像可以摸得到、感受到、看到、闻到,而透过我们的感受和体验,再进一步强化它的存在。
前面也提到,这种表面上的实质性或坚实感,也自然产生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个体性”。对我们每一个人,“我结”“我体”不光存在,它还是独立的存在,跟其他的“你”“他”“植物”“动物”是有区隔的。这样的机制,不光建立起一个虚的“我”,同时还建立一个虚的“你”、虚的“他”、虚的“东西”、虚的“世界”。这一切,都是从“我”延伸出来的。

我们不仅认为这个“个体性的假设”(presumption of individuality)是真的,还相信这个身体是真的,而且认为这个身体本身就是局限,是有限制的。也就这样子,我们把自己也跟着限制了,就算想要自由,一样还是在这个身体的范围内强化这种个体性和限制。我过去才会不断提醒大家,其实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这种自由,本身最多只是一种错觉,无谓地在这个虚的架构上做一个更深的隔离,让这个虚构的体好像显得更真实。
我同时也强调,人类唯一的自由,是从这个错觉的世界回转到心,而同时体会只有心存在。然而,就连这几句话其实还只是比喻。毕竟,并不是“我”想自由就自由。想自由的这个“我”根本不存在,“自由”作为一个客体也不存在,之间的过程也是虚构的。事实是:我们本来就是自由。只是我们认为自己不自由,而还有一个“想要自由”可以表达。
到头来,这个世界终究是念头在我们脑海里产生的,本身是虚构,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或自主的本质。一切,全是从我们主观的意识延伸出来。我在前面也提过,就连世人认定客观存在的现实,最多只是反映我们或“我”主观的意识。在这样的世界,要讲自由,不光是多余,本身更是不可能。
反过来,只有真实或心,才是真的,才存在。选择祂,回到祂,才是通往真实唯一一条不费力的路。
借用我在《神圣的你》曾经用过的比喻,小溪,早晚会流到河,而河一样地,自然会流向大海──就好像我们落回到意识海。对小溪与河,流向大海是唯一一个不费力的发生。甚至,不费力到一个地步,连称它是一种“选择”或“自由的选择”都是多余的。
我们每一个人,也只是如此。
假如“我”消失了,其他的一切,包括你、他、全世界,也就跟着从脑海里消失。剩下的,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没有”或“空”,反而是含着一切──包括“有”、包括“空”──的整体(我们在这里最多是勉强称它为一体)。回到一体,就像小溪流向大海,远远不费力,而这是真正的自由。
这些话,已经足以代表全部主要宗教和灵性追求的体会。其实,每一个法门走到最后,都离不开这几句话。
再讲得更透彻,真正的关键是个体性回到整体。但是,这并不是透过动(想、追求、理解、得到)可以完成的。这些“动”,本身还是带来某一个层面的阻碍,或最多不断强化“我”延伸出来的个体性,让我们把一种虚幻的状态或虚构的体(“我体”)当作真的,而同时还让我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要把这个虚的体处理掉,我们才可以回到意识海。
再进一步深入,个体性回到整体,倒不是个体性会失去作用。其实它该做什么,还是会继续做、继续想、继续动。只是,已经没有一个主体“我”在领导、掌控或体会这一切的动。这是唯一的差别。
是这样,我才会说“我”含着解开人间的钥匙,也可以说“我”是全部烦恼的根源。这些话不是理论,而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着手的切入点。
过去,我常常听到有人说修行是为了要领悟到“无我”和“无法”。但我必须坦白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其实只需要领悟到“无我”,谈“无法”是多余的。
一旦没有“我”、消失“我”,任何法的理解,也自然跟着消失。既然如此,我们要回到心,回到真实,活出一体,倒不是从“法”或“理解”去着手。法和观念、理解,其实已经在“我”作用的下游;是透过“我”,才有它们。这一来,透过消失“法”,想去得到什么理解来进一步消失“我”,是不可能的。
“我”一消失(而这个消失,比任何人想的都更简单),一个人不需要再去追求观念的转变或是消失其他的道理(包括法)。毕竟任何观念和道理,全是透过“我”建立的──透过虚构的“我”,建立虚构的“法”。没有“我”的支持,“法”自然会消失。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的下游,想要透过理解什么、得到什么、练习什么、架构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来进行。也就这样子,一切的修行还是头脑的作业,非但耽误许多时间,还不必要地费力。
透过“全部生命系列”和这本书,我要强调的是,唯一的一个“体”值得我们去着手的,反而也只是“我”。“我”是全部相对意识的根源,可以说是我们通往解脱或真实的门户。
怎么去追求“无我”?这是我接下来想谈的。然而,我还是要一再地提醒──消失“我”,比大家想的更简单,甚至是不费力的简单。这一切,正因为它本身是虚的,我们才敢这么地肯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