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心法:开发内心宝藏的操作法则 全1册(《复盘》作者新作,修心成事的人生法则,不断复盘内心,实现人生跃迁)

書城自編碼: 396547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生哲学
作者: 虚舟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617408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2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物理光学漫步——衍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故事 》

售價:NT$ 874.0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人类起源简史:破译700万年人类进化的密码 》

售價:NT$ 354.0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古典与现代 : 民国大学的潮与岸 》

售價:NT$ 406.0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浮华梦醒:民国实业家的创业之路 》

售價:NT$ 291.0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财之道丛书·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

售價:NT$ 354.0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人文与社会译丛:自由意志、能动性与生命的意义 》

售價:NT$ 359.0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儿童折纸大全(儿童创意美术手工系列) 》

售價:NT$ 155.0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售價:NT$ 41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31
《 这些道理,越早知道越好 》
+

NT$ 265
《 富足:过丰盈而美好的生活 》
+

NT$ 278
《 从负债2000万到心想事成每一天 》
+

NT$ 289
《 人生不可用来妥协:50位哲学大师“超越自我的人生启示录” 》
+

NT$ 342
《 超级决断力:不会做决定,你就一辈子被决定 》
+

NT$ 279
《 你在为谁读书:哈佛大学给青少年的人生规划课 》
編輯推薦:
1.著有《复盘》主要复盘工作和生活;《心法》为第二部,指复盘内心,旨在通过整理内心,实现人生跃迁。
2.人心即宝藏,人生所经历的事情都是内心的投射。最大的个人发展之道,是由内而外的成长模式,走正道,才能少走弯路。
3.修心成事的人生法则。不断复盘内心,实现人生跃迁。由“事上努力”向“心上努力”转变,才能突破自我设限。
4.稻盛和夫、达利欧、王阳明、曾国藩都在践行的人生心法。
5.你缺的不是办法,而是心法。本书用观念法、分击法、观照法、培根固本学习法、系统制胜等开发内心宝藏的操作法则,帮助你提升心性,拓展经营。
6.作者是虚舟大学堂联合创始人,近年以绍兴、贵州修文等王学高地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学读书学习活动。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心理励志类作品,主要讲述的是教人如何复盘内心。人不是缺办法,而是缺心法。人生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人心即宝藏,最大的个人发展之道,是从“事上努力”转到“心上努力”,践行由内而外、内圣外王的成长模式,走正道,才能少走弯路。人的本质是心,关键是在心上修。作者提出了一套3.0操作系统理论,旨在引导读者学会向内走,通过整理内心,拂去心灵上的灰尘,消除人的欲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根本方法,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跃迁。
關於作者:
虚舟
高管复盘教练
致力于以结果为导向、以工作场景与绩效场景转化为核心的学习实践模式的研究。
基于社群学习的实战复盘专家,有12年以上教育培训管理经验,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培训战略顾问,创业公司合伙人,原世界500强企业领导力教练,百万级学习产品设计师。曾为众多大中型企业如中国农业银行、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华润等设计并推行卓有成效的关键人才发展项目。
虚舟大学堂联合创始人,近年以绍兴、贵州修文等王学高地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学读书学习活动。著有《复盘》,是国内第一本个人复盘方法论的专著。微信公众号:虚舟老师
目錄
序 言 你不是缺办法,而是缺心法 / 001
前 言 变化的世界,不变的操作系统 / 014
第一章 如何拥有王阳明的 3.0 操作系统
第一节 3.0 操作系统成就了王阳明/ 031
第二节 王阳明操作系统的集中表达:四句教/ 046
第三节 个人发展之道:系统制胜/ 056
第二章 修身四件事:激活 3.0 操作系统的四步流程
第一节 核心秘密:人心第一/ 061
第二节 核心技术:格物第二/ 071
第三节 核心动力:立志第三/ 089
第四节 核心路径:亲民第四/ 097
第五节 四个唤醒口诀:从入门到精通/ 100
第三章 击穿人欲进步快:从“观念法”到“分击法”的格物进阶
第一节 定位、准备、爆破:击穿人欲三步走/ 107
第二节 掌握几种击穿人欲的核心方法/ 113
第三节 “分击法”:善用饱和攻击,单点击穿人欲/ 125
第四章 大道至简的“观照法”:“四句教”中的格物方法论
第一节 知善知恶是良知,知道就好/ 131
第二节 无善无恶心之体,回到即可/ 136
第三节 “观”到最后自然“照”:吾性自足/ 142
第五章 “五个务必”:用培根固本学习法开启系统化努力
第一节 务必立志/ 149
第二节 务必服务客户/ 155
第三节 务必du书,读原文/ 156
第四节 务必观省/ 158
第五节 务必做日课/ 160
第六章 王阳明的关键词:让你应变无穷的心法口诀
第一节 立 志/ 165
第二节 格 物/ 173
第三节 心即理/ 182
第四节 知行合一/ 186
第五节 事上练/ 190
第六节 致良知/ 194
第七章 激活 3.0 操作系统,开创 3.0 事业与人生
第一节 3.0 个人商业基本原理/ 201
第二节 如何建立 3.0 事业/ 217
第三节 3.0 事业的靠山/ 224
参考文献/ 230
內容試閱
序 言 
你不是缺办法,而是缺心法
修身关键是在心上修
作为一个人,我们的本质是什么呢?
人的本质是水、蛋白质、脂肪和无机质的组合吗?
人的本质是一身血肉、一副皮囊、一副骨架吗?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借助这段话,我们对人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人的存在离不开心,也就是稻盛先生所讲的“灵魂”。
阳明先生在讲解《大学》时提到:

《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传习录·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大学》所讲“修身”的“身”,指的是耳、目、口、鼻、四肢。所谓“修身”,就是要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如何借助耳、目、口、鼻、四肢修身呢?修身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是修心。
因为心是身的指挥官。眼睛虽然看得见,但是只是一个器官,心能够让眼睛这个器官发挥视觉功能;耳朵虽然听得见,但是也只是一个器官,心能够让耳朵发挥听觉功能;同理,心能让嘴巴发挥说话的功能,能让四肢发挥动的功能。
所以心才是视、听、言、动的幕后总指挥,没有了心的作用,便不再有视、听、言、动。试问一个死去的人,虽然他的耳、目、口、鼻、四肢都还存在,但他的视、听、言、动在哪里呢?
至此,对什么是心,你估计已经有所体会。
修身是在哪里修呢?在心上修。
当心上少一些灰尘,去掉一些人欲,人心就会回归天理的正位,当心这个指挥官一正,作用于眼睛,自然会非礼勿视;作用于耳朵,自然会非礼勿听;作用于嘴巴,自然会非礼勿言;作用于四肢,自然会非礼勿动。
因此,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指挥官一正,辖属的臣僚都端正了。我们搞定了“一把手”,其手下的人就很容易被搞定。心就是“一把手”。
现在大多数人是如何学习的呢?我们观察发现,很多人是在耳、目、口、鼻、四肢上用功,讲究口耳之学。这当然是驴唇不对马嘴,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照此方法,纵使你学富五车,过目不忘,你的心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你如果没有在心上下功夫,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工具,虽然你能够提高做事的效率,但是心胸、境界不一定有所提升;
学办法,虽然你能忙的事情更多了,但是信心或许没有增强;
学知识,虽然你能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不一定有智慧;
学管理,虽然你学了很多管理团队的方法,但是团队的凝聚力不一定能够提升;
学战略,虽然你了解了各种战略管理的模型,但是或许心中依然没有洞见全局的力量;
学标杆,虽然你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或许眼界仍然没有得以开阔。
你可以学习100门APP(主要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课程,但是不一定有机会激活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操作系统,下载那么多APP有什么用呢?
人总喜欢在事上努力,别人用1个小时,我就用2个小时;别人一天打20通电话,我就打30通电话;别人跑步3千米,我就跑步5千米;别人学话术,我就拼命学营销……我们都是在事上努力,却从来不在心上努力。
在事上努力是需要的,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在心上努力,只有心变得不同了,行为和结果才会真正变得不同。
心才是身背后的掌舵者、总指挥。
心好似操作系统,耳、目、口、鼻、四肢如同APP。即使拥有再多、再好的APP,如果没有高效能的操作系统,也是无用的。因此,改变的关键在于搭载、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而不是下载一个又一个的APP(比如积累知识量)。
我们需要的不是办法,而是操作系统
身之掌舵者便是心,很多人渐渐地知道了这个道理,但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还应该往下深挖,心又是什么呢?
王阳明问弟子:“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王阳明又问:“人又什么叫做心?”
弟子回答:“只是一个灵明。”
王阳明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在王阳明看来,心就是这一点儿灵明,这一点儿灵明“充天塞地中间”,人的这一点儿灵明与天地万物的灵明“一气流通”,所以天地万物一体。
这与另一位心学大师陆象山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高度一致。不仅如此,王阳明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即理”的思想。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起点,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整个阳明心学,包括后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实际上都是“心即理”的延续和升华。
所谓“心即理”,套用陆象山的话就是“吾心即天理,天理即吾心”,吾心与天理不是“合一”,而是“本一”。
阳明心学认为,天理不在外面,心外无理,你的心里面就有天理。更准确的表达即你的心本身就是天理,你的心就是天理本身。
那么人心又是什么呢?王阳明认为,天理就是人心。
所以我们如何去定义人呢?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王阳明的世界观中,追根究底人就是一颗心,这颗心不是人所独有,而是天地万物都有,天地万物都是,人和天地万物都是天理的一部分,也是天理全体,人和天地万物既是天理所生,也是天理本身。
阳明先生说,“人人自有定盘针”,这个“定盘针”就是人人自带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就是以天理为本体的那颗心。
实际上,人人生来自带“最高性能的操作系统”,笔者将这个操作系统称为“人类3.0操作系统”。
这颗心是人的导航,人只要跟着这个导航走,就会知道自己从何处来、现在在何处、要到何处去。
人人都有这个导航,都有这个操作系统,那为什么大多数人最后无法抵达自己的目的地、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人欲”。
“人心即天理”,但常常被人欲遮蔽,就像太阳常常被乌云所遮蔽,就像明镜常常被灰尘沾染(见图I-1)。当被人欲遮蔽以后,人心就常常“失灵”。
人被环境所影响,私欲日增,坏习性与臭毛病越来越多,导致这套操作系统很难越用越灵,甚至无法正常发挥,逐渐退化成2.0操作系统(如Windows,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操作系统,主要运用于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1.0操作系统(如DOS,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磁盘操作系统,是早期个人计算机上的一类操作系统),甚至慢慢地被弃用了。宇宙法则是演化,而不是一直进化,不是只前进,也有可能后退。
所以,人的一生不是一直前进,有时候是在后退,退到最后就形同禽兽而不自知,受熵增所制约。
桌子长期不收拾,堆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乱,灰尘也越来越多。人心也是如此,如果长期不整理,也会被邪思妄念等污垢所充满,自己不知不觉就找不到本心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存天理、去人欲”,拨云见日,让心保持纯粹、纯净。
依据阳明心学,用一句话来讲,“3.0操作系统”就是“人心即天理”。天理就是人人自带的操作系统的内核。
我们将人心对准天理,将人心更多地体现为天理,那么人心只有在天理的导航下运转,我们才可能会心想事成,就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陆象山说:“我无事时,只似一个全无知无能底人。及事至方出来,又却似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不用的时候好像没什么高明的地方,一旦遇事,你瞬间就有了应对之策,知道孰对孰错、谁好谁坏、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于是禀天理而行,自然知行合一。
尧舜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讲的其实就是如何驱动这套操作系统:人心因为被人欲遮蔽所以充满了危险,道心微妙玄绝,人的进化就是要从人心到道心,方法就是“惟精惟一”,最后到达“允执厥中”的境界。
这里提到的道心就是阳明先生所说的天理之心,就是天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人心”,不是这里“人心惟危”的人心,而是就“人之本心”“人的道心”而言。
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讲,人生的意义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我之所以来到世上,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过程,就是从“人心惟危”走向“道心”的过程,就是从“人心惟危”走向天理的过程。
因为3.0操作系统的概念脱胎于阳明心学,所以我们有时将其称为“王阳明操作系统”。
这个操作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呢?
它实际上是一种判断机制,判断对错、判断好坏、判断重要和不重要,我们想要保证这种判断机制符合客观事实,就必须保证其架构基于天理内核。
它不仅是一种判断机制,还是一种处理机制。它做出正确的判断后,同时还会根据这种判断进行调适,启动“存天理,去人欲”的机制,确保人走在正道上,朝着正念、正行的大方向行走,最后达成知行合一。
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就相当于操作系统,在稻盛和夫看来,这种思维方式有正负值,若想结果有效,就必须保证这种思维方式处于正值,能够“明合道妙”,因而其需要与天理同频共振。
天理就是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法则,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将这种普世法则称为“原则”,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
史蒂芬·柯维继续论述:
有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建立思维定式或者绘制地图,然后借此观察自己的生活与人际关系,但是地图不等于地域本身,它只是一种“主观的事实”,是对某一地域的描述。
只有“灯塔”式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是地域本身。这一法则已经渗透到历史上所有的文明社会中,并成为家庭和机构繁荣持久的基础。
任何人只要对人类历史的盛衰兴替有深切了解,都会承认这些原则是颠扑不破、历久弥新的。国家社会的存亡与兴衰,往往就取决于是否能遵奉这些原则。
我所强调的这些原则,并非一些深奥玄妙的宗教哲理,也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宗教或信仰。可以说世上各主要宗教、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几乎都涵盖了它们。这些不辩自明的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心领神会,就好像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不分种族肤色,人人具备。即使被社会流俗或个人否定而隐晦不彰,但它们依然存在。

比如“公平”的原则、“诚信”与“正直”的原则、“贡献自我”的原则、“讲求品质”“追求卓越”的原则、“潜能”的原则、“成长”“耐心”“教育”“鼓励”的原则等。
看了史蒂芬·柯维的这段话,相信你对天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不过天理和价值观不同,就像史蒂芬·柯维所讲,原则不是价值观。原则是地域,价值观是地图,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的价值观,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在评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提出: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有关个人效能的智慧,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到彼得·德鲁克,却从未有人能够整合出一个连贯、方便使用的系统。史蒂芬·柯维创造出一套标准操作系统——个人效能的“Windows系统”,简单又好用。
他将“七个习惯”称为一套提升个人效能的操作系统。因此可知,我们需要的不是某个方法、某个工具,而是一套操作系统。

天理在本杰明·富兰克林那里就是一套成就人生的美德。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给自己制定了13个美德: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卑。
他每周选出其中一个美德进行专项训练,并给自己制作了一本小册子,列出表格,每日对照检查,没有做到的话就画上一个小黑点,最后当小黑点越来越少甚至消失的时候,就代表这些美德已经内化,自己再也不受外部诱惑的困扰。
本杰明·富兰克林用这种近乎苛刻的方法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训练,让自己几乎成为人类进化的“样板”。以13个美德为核心,本杰明·富兰克林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很多人从复制这套操作系统中尝到了甜头,比如查理·芒格。
接下来我们会谈如何启动这个3.0操作系统,并用这套操作系统开创自己崭新的人生。
开启3.0操作系统,心生万法
每个人都有内在导航、最高智慧。虽然每个人都有3.0操作系统,但是有的人不相信自己内在的智慧,不相信自己有无尽的潜力,所以折腾半天总是感觉有心无力、能量不足、状态反复,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后劲不足,走着走着慢慢就进入了各种怪圈,内心也无法得到根本的满足与安宁。
人们因为向外求,所以没有开发本有智慧,没有启动3.0操作系统。那如何启动3.0操作系统,从而开发本有智慧,取用自带的“隐性功能”呢?
其关键在于立志。
你开始立志,并慢慢地把志立住的过程,就是逐步开发自己的无尽宝藏、取用自己的无尽智慧的过程,开始打开“吾性自足”的大门。正如王阳明所言,“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立志,这样才能先胜而后战。“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如果你志向不够坚定,最终就没有办法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人们常说,“人人心中有仲尼”“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么这个“高阶版的自己”在哪里呢?这个“大我”在哪里呢?当一个人找到志向的时候,他就慢慢地走上发现“大我”的旅程。
立志就是让我们放下小聪明,取用大智慧。所谓天地万物一体,宇宙所拥有的无尽智慧,也会体现在我们身上。天理即人心,人心即天理。它只存在我们相不相信、愿不愿意,以及如何挖掘和取用的问题。
王阳明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什么是“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就是说,当你慢慢立志的时候,你的内心自然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变化,就好像道家所谓“结圣胎”,就好像曾国藩所讲的“变换气质”“变换骨相”。当你的内在发生了变化,当你结了所谓“圣胎”,你才能连上内在的导航,你的良知才会出来引导你,这就是所谓“取用良知”。这样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天人合一”,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才会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里,才能心生万法、应变无穷,然后才会有所谓智慧。
在此之前,你用的都是一些小聪明、小办法,但是你还以为是大智慧,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实际上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直在戕害自己却不自知。
什么是“美、大、圣、神”?这实际上是孟子所讲的人的四种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篇》)。就好像人读书,有中学学历,有本科学历,有研究生学历一样,人的境界也是不同的,用“美、大、圣、神”来表示。
如何才能到达“美、大、圣、神”的境界呢?“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都是从立志开始,慢慢扩充放大。当慢慢把志立住,你就会慢慢驯至“美、大、圣、神”的地步。注意这里的用词,“驯至”,也就是驯养的意思,就像驯养小动物一样,需要慢慢去调教自己,怎么驯养,怎么调教,就是下一个问题。
如何立志?“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袁隆平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张桂梅说:“我想要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钟南山说:“我愿意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献给人民。”樊锦诗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些朴实无华却又振聋发聩的话语,其实都是一种志向的表达。
这世上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有志的路,另一条是无志的路。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遇到一点儿风吹草动可能就停步不前或者转向了。正如王阳明所言,“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把志立住,我们这辈子才有取胜的希望,如果志立不住,那结果只能是“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当立志坚定,我们就可以慢慢地启动3.0操作系统,内心纯净,依良知而行,自然就可以心明眼亮、心生万法。

前 言
变化的世界,不变的操作系统
著名企业家陈东升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要站到1万米的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100年的时空观察这个世界,才能有远见与坚持,才能不出现偏差,才能看得更早、更远。
有时我们会遇到瓶颈,或者被困在一个地方无法动弹,关键在于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利益得失,却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开门见山地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第一句话就提到了“利”字,可见梁惠王已经浸没到利当中,完全利欲熏心而不自知,开口闭口都是利了。
这依然是我们当下的核心问题,人们只看到眼前的钱和利,而看不到更多,更遑论站在万米高空,身处百年时空。而其他更多的问题,都是这个问题的延伸和演绎。金钱主义、利益至上、欲壑难填,导致人“空心化”,就像著名学者许倬云所讲的,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
笔者想到另外一个类似的案例。达摩见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回答:“并无功德。”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如此,四处奔波,忙忙碌碌,却毫无功德,没有真正的积累,就谈不上水滴石穿、厚积薄发,也谈不上十年磨一剑,有时甚至深陷泥潭里而无法自拔。
当满眼都是利益得失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什么功德可言,即使做了再多的事情,付出了再多的辛苦,到头来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动机不对,努力白费。
在著名的《心》一书中,稻盛和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善意的动机引导事业走向成功。以利他为动机发起的行为,比起无此动机的行为,成功的概率更高,有时甚至会产生远超预期的惊人成果。因此,我们也可以讲,动机不对,结果也不可能对。
其实善恶的判断标准,即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了凡四训》一书记录了元代临济宗一代祖师中峰和尚与一些儒生关于善恶的对话。有人说,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爱人是善。中峰和尚摇头。有人说,贪赃枉法是恶,廉洁自律是善。中峰和尚又摇头。大家举了很多例子,都被中峰和尚予以否定,最后只好请中峰和尚开示。中峰和尚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如果有利于人,则打人、骂人是善;如果不利于人,只有利于己,则敬人、爱人都是恶。因此,你的行为的善恶完全看你的动机是否真的有利于对方,如果是为自己谋私利,骨子里是一副富贵利达的心肠,你表演得再好看,也不是什么善事。因此,扶老奶奶过马路算不算做好事,不能只看行为,而要追溯到你的动机,追溯到人的起心动念处。正如王阳明所讲,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一个行为要好,必须从念头处就要好,善念才能善行。
这就是达摩说梁武帝“并无功德”的根本原因,因为梁武帝念头出了问题,有一个为自己求功德的念头,动机不纯。这也是我们做了很多事,最后了无功德的原因所在,因为动机不对。人一旦有为自己“求”的心,目光就会狭隘,就无法获得更长远的回报,看似获得了很多短期收益,却失去了真正的财富。因此,短期收益有可能是长期收益的最大障碍。
真正挡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
回到上文梁惠王的问题,孟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老人家也不含糊,第一句话就直抒胸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大王,你何必开口就谈利呢?其实无须谈利,谈一个仁义就够了。孟子的答案,同样是两千年之后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答案,只有重新拾起仁义这个锦囊,才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希望。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求功名富贵,很少有人真的去求道德仁义。其实细细追究,没有道德仁义,哪来的功名富贵呢?《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又言,“厚德载物”。厚德才能载物,没有厚德,如何载物呢?《了凡四训》指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如何成名?如何富贵?首先必须从积善做起,从内心做起。稻盛和夫说,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我们要想拥有功名富贵,就必须在内心世界有道德仁义,如果执着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就阻碍了对长期回报的关注。这就是很多人忙忙碌碌到头来却庸庸碌碌的根本原因,南辕北辙,自然抵达不了理想的目的地。
如同孟子提供的答案,“亦有仁义而已矣”,如果一定要求,求一个仁义就可以了,功名富贵是副产品,有了仁义,自然会有功名富贵。正如《大学》所指出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为本,财为末,有德才会有财,缺德必然缺财。几千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变,但是个体成功的基本法则并没有发生丝毫改变。
心才是个体跨越式发展的底层操作系统
因此,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只有改变内心,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在这一点上,稻盛和夫可以说是一个代表案例。
稻盛和夫原来也是一个“穷小子”,出身并无可圈可点之处。小学升初中时,他考了两次均失败;高中毕业时,他也没考上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就职考试也不顺利,最后还是经人介绍,他才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做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甚至跳槽也没人要,只好留下来硬着头皮往前走。这就是稻盛和夫出道时的资质和条件。
后来的稻盛和夫,接连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地挽救了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曲线,创造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辉煌。这一巨大反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稻盛和夫自己总结这个过程时说,要成就新的计划,关键是要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这颗心就是所谓“真我”之心。这个“真我”之心和创造宇宙万物的“宇宙之心”完全是同一个东西。“真我”所发出的“利他之心”,拥有改变现实的力量,自然就能唤来好运,把事情引向成功。因此,这颗“真我”之心才是稻盛和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底层操作系统。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想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现状,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线、第三曲线,不断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本方法在于回到自己的操作系统,践行由3.0操作系统驱动的由内而外的成长模式,如此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实现人生的生生不息。
因此本书提出了3.0操作系统的概念。什么是3.0操作系统?心、良知,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3.0操作系统。虽然我们每个人生来无差别地拥有了这套先进的操作系统,但是,随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套操作系统却常常无法正常使用,以至逐渐退化。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激活这个操作系统,才能取用内心无尽的宝藏,拥有先胜后战的不败心法,开创人生的无限可能。
3.0操作系统激活流程及本书架构
本书提供了激活3.0操作系统的4个步骤(见图I-2)。
核心密码:人心第一
所谓“人心第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人心即入口”,如果你想真正改变自己,请从人心这个入口进去,进而开发内心的力量,然后才有机会改写人生。
“心事一元”,你做任何事,背后总有一颗心在起作用,任何事都离不了心的作用。因此,“人心第一”要求我们从“事上努力”的模式回到“心上努力”的模式,关注我们本有的宝藏,努力地开发自己的这颗心。只有心提升了,心的能量被开发出来,人才会真正变得不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心与心的差别。心才是一切的主宰,心就是人改变的核心密码。
核心技术:格物第二
所谓“格物第二”,主要指“心上努力”的核心抓手,那就是念头,即我们讲的“念头即法门”。心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把握,但是心体现为各种起心动念,这些起心动念是可以被抓住和把握的。念头有善有恶。所谓格物,就是正念头,把不正的念头正起来,让善念得以被保持,让恶念得以被消除,也就是“为善去恶”。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还提出了初步的格物的方法,即“观念法”:观念、克念、守念。所谓观念,就是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高度的关注;所谓克念,就是在观念的基础上,一旦发现有不好的念头,就要进行“省察克治”;所谓守念,就是在克念之后找到善的念头,在日常生活中守住善念,并在做事的过程中努力地践行善念。
要想成功地格物,我们就必须对善恶有全新的认识,觉察到自身念头的诸多病根,比如王阳明提到的“八颗心”:怠心、忽心、躁心、妒心、忿心、贪心、傲心、吝心。我们要每天检视这“八颗心”,“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格物是儒家方法论当中的一个核心技术。
核心动力:立志第三
当从人心这个入口进来,不断为善去恶做格物修炼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立志,因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因此,在修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个志来作为牵引和托底,推动我们始终向最高的标准看齐,反省自己与圣贤之心不相印的一切起心动念,同时让我们不给自己留后路,坚定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和目的地勇往直前。
立志不是一下就立住了,它是我们在跟私欲做斗争的过程中立住的。因此,立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节点。
立志是自我修炼的核心动力。
核心路径:亲民第四
修身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把门打开,走出去,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有人民群众的砥砺、再教育,我们才能修得好身,这就是所谓“亲民”。
当由心这个入口进来以后,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格物,并且立志,这些都是“明明德”,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地去“亲民”,在“亲民”当中“明明德”,在“明明德”的同时去“亲民”,“明明德”和“亲民”是一体的。
而亲民则由服务家人开始,服务好家人是我们开发自己内心宝藏的一个开端,然后推己及人,由近及远,逐步服务更多的人。
亲民是我们改变自己的核心路径。
这4个步骤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当不断经历这个循环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提升心的层次,让心从1.0提升至1.1、1.2,进而至2.0、3.0……最终达到最高的性能状态。这个流程实际上是一个内心层次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见图I-3)。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四步流程的认识,我们还提供了“修身四口诀”,让你在致力于激活自己3.0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揣摩这个口诀:
人心即宝藏,开发即战略,亲民即开发,自作即自受。
格物是一个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的核心技术,关于格物的方法论,本书一共涉及3种,即“格物三部曲”(见图I-4)。
第一部曲:观念法
观念法即观念、克念、守念,详见本书第二章“格物第二”部分。这是格物的第一阶段,主要以王阳明提到的“八颗心”为基础,重点去监控这8个念头,对自己的念头形成“省察克治”。这个阶段的核心是认识到自己的念头,知道念头是行为和结果的源头,知道要在念头上下功夫,知道要去管理自己的念头,并且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念头,能够知道自己有哪些人欲。
第二部曲:分击法
这是格物的第二阶段,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份需要攻克的人欲清单,一段时间内主攻一个人欲,比如每周或者每个月只选取其中一个人欲进行反复克治,集中优势兵力实现各个击破。因此我们将其称为“分击法”,具体请参考本书第三章。
第三部曲:观照法
这是格物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是从念头上回到觉知的本体上,将心体(观察者)与念头(观察对象)区分开来,保持心体的如如不动。这就是“观照法”,详见本书第四章。观照法的前提是“集义而生”,并非“义袭而取”,因此需要格物的前两个阶段作为基础。
格物三部曲没有谁高谁低,需要一步一步着力用功,循序渐进,方有进步可言。我们建议每个阶段分别花费半年以上来践行,前一阶段稍有心得之后,再迈入下一阶段,这样会更有助于你找到感觉。如果你没有在第一阶段对纷繁的念头感到无奈,没有在第二阶段痛心疾首于自己的人欲如此难以击穿,那么对第三阶段的观照法就不会有深刻的感觉。
立志同样包括3个层次:志于功名、志于道德、志于心安(见图I-5)。
立志的层次之一:志于功名
所谓志于功名,就是立一个具体的事业之志。如你要在哪个行业,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立志一定要在事上练,通过具体做事的过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立事业之志的方法,就是从一个社会问题入手,从而找到你的志,然后决定你的战略,提供解决方案,并设计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
立志的层次之二:志于道德
立志首先是在道德上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志于道德,简单地讲,就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立必为圣贤之志”。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在风云变幻当中屹立不倒。
立志的层次之三:志于心安
无论是“立必为圣人之志”,还是立事业之志,其目的都是找到可以为他人服务并且自己也喜欢的事,然后一以贯之,直至心安。
以上详见本书第五章的内容。
亲民是由服务家人开始,再推己及人,由近及远,逐步服务更多的人。所以建议你从家里做起,主动地服务家人,通过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会服务和付出的感觉。
亲民不是整天做慈善,而是在立定自己的志以后,以志为方向和导航,确立自己的主业,打造自己的3.0个人商业模式。3.0个人商业模式是一种以利于客户为中心,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以发展信任为底层,以服务自己为前提,以建设客户为目的的商业模式。建立3.0商业模式的方法,就是把握好“三个第一”:立志第一、主业第一、客户第一。
以上内容可以参考本书第七章的内容。
在激活3.0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关注“五个务必”:务必立志,务必服务客户,务必du书、读原文,务必观省,务必做日课。这“五个务必”,实际上是践行王阳明心学的“培根固本学习法”。为了帮助读者加深对心学的理解,我们在第六章中对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词进行了拆解,这些关键词包括:立志、格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练、致良知。
王阳明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实际上是对3.0操作系统最好的阐释和注解,因此我们把“四句教”视为“王阳明操作系统”的集中表达。对这四句话的理解,将决定我们修身的深度和进展的程度,我们在第一章和第四章当中对此有多个层面的阐述。
实际上,这是一本人生使用说明书,人本身应该如何来用,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何抵达我们的目的地,人生的导航是什么,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如何善用本书
既然这是一本人生使用说明书,那么准确地讲,这本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拿来“用”的。
日本儒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认为,阳明学是“体认之学,培根之学,是身心相即,事上磨炼之学”,是“行动哲学”。其实,儒、释、道三家显学,都是体证之学、行动哲学。
什么叫体证?你做了,才会有体验,有体验才会有感觉,有感觉才会知道。否则,即使告诉你一个结论,你也没办法相信,也没办法笃行,就变成了口耳之学。因此,修身到底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就像苦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如果你不亲自去品尝一下,即使描述它的文章连篇累牍,你还是不知道,除非你开始去做。就像王阳明所讲的,“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因此,你需要按照本书描述的步骤、流程、方法,自己去体验和证实。每当遇到问题或者稍有心得的时候,你不妨回过头来翻阅本书,相互印证,或许进步会更快。
以下事项还请你予以高度的关注。
首先,毕竟我们是要激活“王阳明操作系统”,建议读者先阅读《王阳明年谱》这本书,来了解王阳明。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当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需要我们持续用心地去细细体会。跟谁学,就照谁说的去做,不做则不如不学。我们与王阳明产生连接,以心印心,慢慢踏入心学乃至儒学的大门。阅读《王阳明年谱》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读一些王阳明的传记辅助,以加深对阳明先生的了解。
其次,我们要反复阅读“修身四件事”以及“格物三部曲”,并努力地尝试践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展修身练习,保持常观常照,深悟笃行,并常常回到“修身四件事”,力争常读常新,不可轻易懈怠。只有对这4个步骤有了感觉,我们才容易更进一步。
最后,我们要配合阅读王阳明心学原文,比如《传习录》《阳明先生集要》。可采取每天读诵、积少成多的方式,也可每周主攻一篇,一字一句地反复玩味,切问近思,与原文建立深度的连接。对《教条示龙场诸生》《示弟立志说》《告谕浰头巢贼》等经典原文篇目来说,甚至要“书读百遍”,方能体会到圣人之心、心学之要。展卷之际,读者之于此卷,必如“饥者之于食、病者之于药、暗者之于灯”,如饥似渴,尊崇笃信,自得于心,方能有些许进步可言。
同时,我们再读“培根固本学习法”,在勤读原文的同时,努力地践行,学而时习之,做到“五个务必”,慢慢积累,日日不断,厚积薄发。
有了初步的体验之后,我们可将感悟延伸到心学的源头《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当中,相互印证,厘清五千年中华道统发展的主脉络,一步一步“登堂入室”。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阳明引用孔子的话说,“‘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阳明先生认为,孔子所说的“无闻”不是没有名声,而是没有闻道的意思。如果你刚刚二三十岁,就更应该努力地精进。因此,对我们来讲,不管处在哪个年龄段,都当以闻道为重任,修身齐家,努力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祝福大家在修身的过程中都有切身的收获,早日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统,走正道,实现人生跃迁。
第一章 如何拥有王阳明的3.0操作系统
第一节 3.0操作系统成就了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的作者度阴山写道:“我最奢望的是,现世的不仅仅是《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这本书,还应该是王阳明的灵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但其实,王阳明并没有独创什么,只是重新理解并阐发了孔孟之道,只是儒学大课堂里的又一名成绩优异的高才生。王阳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儒学是在讲心,圣人讲的都是心学。“圣人之学,心学也”,仅此而已。自此,你才会明白儒学是这般模样,这就是王阳明的价值所在。
王阳明如何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统
那么王阳明是如何认识到圣人之学就是心学的呢?当然,他并非一开始就有这么通透的认识,从12岁立志读书做圣贤到对儒家圣人之学真正有感觉,这中间他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被人称为“五溺”,“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
他一直在往外走,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亭前格竹”。为了弄清到底如何才能成为圣贤,他按照朱熹“格物穷理”的办法,对着自家院落里的竹丛一格就是7天,直到最后偃旗息鼓,还大病了一场。格竹事件给了王阳明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认为走儒家成圣的道路难乎其难。格竹事件实际上也是一个重大的信号,代表王阳明在“外求”的道路上一无所获,也为他以后否定朱熹埋下了伏笔。
有时,当自我努力不够时,外在环境的塑造力量便上场了。纵观英雄和伟人的成长历程,外在环境的塑造力量不可小觑、不可或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乔布斯12年的放逐,曾国藩早年坐困江西,都是这种外在力量的体现。
对于王阳明来说,35岁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龄,人生的至暗时刻悄无声息地降临了。这一年,他上疏朝廷,为遭到陷害的谏臣戴铣等人求情,触怒了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大板,打入大牢。随后王阳明被抛到了一个与世隔绝、语言不通、瘴气弥漫的万山丛中,这就是贵州龙场。从一个“公子哥儿”,一下子被打落到人间底层,万里投荒、九死一生的经历,对人间冷暖的体验,对王阳明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很多人在遭遇人生的沉重打击的时候是弱不禁风、脆弱不堪的,一不小心就可能丧命。就像王阳明在那篇著名的《瘗旅文》当中提到的主仆三人,到达龙场不足两天便纷纷命丧黄泉,这就是当时残酷而又真实的生活环境。在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前,王阳明放下了一切,唯独生死之念没有解脱。他给自己弄了一个石椁,天天躺在里面,试图看透生死,并常常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终于,他在一个深夜顿悟“心即理”,不觉大叫而起,从者皆惊。他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此时已经是两年之后,王阳明37岁。
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人还有一颗心。心中自有定盘针,心中自有导航,我们如果跟着自己的心走,自然可以到达理想中的目的地。而人人皆有此心,圣人有此心,凡人也有此心,此心是一不是二,圣人有的,我们也有,“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所以人人心中有仲尼,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四书五经”在讲什么呢?孔孟在讲什么呢?都是在讲心。找到了心,我们就找到了打开万事万物的开关。
王阳明于是“默记五经之言证之”,用“四书五经”的言论来解证,“莫不吻合”。通过龙场一难,王阳明终于激活了自己的3.0操作系统。心就是每个人本有的3.0操作系统。很多时候,不经历黑暗,人不知道光明的可贵。这段经历虽然令人唏嘘,但实际上也是王阳明人生当中的一段奇遇。我们再来细细地梳理,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的到底是什么?“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三大基石之一,另外两个是“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但“心即理”对于王阳明来说更为重要,也是他成为圣贤的基础,走向辉煌人生的关键。“心即理”是阳明先生悟道之路上的1,其他都是0,没有这个1,就没有后来的很多个0。虽然“致良知”3个字可能更为你所熟悉,虽然“知行合一”4个字可能流传更广,“心即理”这3个字却更为关键。“心即理”是根本,是方向,是目标,是本质,然后“致良知”“知行合一”是达到目标、洞见真相的方法而已。
“心即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细细地回看一下这3个字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提出的。
当时的王阳明身在龙场,不断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深夜大悟,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一味向外求,纠结在各种外在事物上,是错误的,这条路行不通。王阳明身处极端恶劣的环境,不知道下一步是生是死,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于是只能不断地自问:“我到底该怎么办?”所以他才有求教于圣人的举动,“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如果圣人处于我这样的境地,他们会怎么做呢?
我们看到,王阳明此时心神不宁,不知道如何应对当下的挑战,一直在寻找答案。王阳明希望圣贤能给他一个答案,希望别人能给他一个答案,希望外界能给他一个答案。但是他忽然意识到,错了!错了!圣贤给不了他答案,外人给不了他答案,答案不在外面,答案就在自己心中。
与其在事上求,在外面求,他不如转向自己,找到了心,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因此,王阳明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我的心跟圣人的心并没有分别,都是一颗心,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王阳明顿悟“心即理”。“理”在何处?“理”就在我心中,我心即答案,与其“求理于事物”,不如求理于我心。总开关就在我心上,我还求什么答案呢?我还为什么到处问人呢?我还在事事物物上纠结什么呢?
大家知道,知乎是一个问答平台,里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怎么变美?怎么变有钱?怎么变自律?怎么不浮躁?怎么让人喜欢自己?……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一般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会到处去寻找答案,对不对?这个怎么办啊?那个怎么办啊?有没有人能告诉我一个答案啊?天哪,给我一个答案吧……
其实,天是不会给你答案的,其他人也不会给你答案,看似有很多人在回答你的问题,但是都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因为你的心还是那颗心。当你问了很久之后,某一天你实在是太累了,于是睡着了。迷迷糊糊之中,你好像听到一个声音在说:“你自己就是答案啊,你的心就是答案啊。”于是你一下子惊醒了,自言自语:“对啊,‘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我在外面绕了十万八千里,问了无数人,折腾了这么久,都是在瞎折腾,解决问题最根本的东西就在我身上。”“心即理”,一切都是心的反映,外在的世界就是一面镜子,反射的是你的心,只要改变了你的心,外在的世界就改变了。
你与其在事事物物上寻求一个说法,期望自己去改变世界,不如转向自己,改变你自己的心。外在的世界很遥远,什么都抓不住,心却很近,就在你身上,你抓住你的心,就抓住了世界。
“心即理”用另一句话来讲,就是“心即世界”。你要想知道你的心是什么样子的,看看你眼中的世界就知道了,所以怀着什么样的心看世界,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心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本质上是心与心的差别。你过成这个样子,有这样的遭遇,遇到这样的问题,有这样的人生,不在于他人,不在于环境,不在于这个世界,而在于你的这颗心。
这就是“心即理”的道理,就是“心学”叫“心学”的根本原因。直到悟到了“心即理”“心即世界”,王阳明才意识到:我不用去管世界,管好自己的这颗心就够了。
“心即理”的意思就是,心是A,理是B,A=B,既然A=B,在B上面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直接回到A好了,A可以把握,抓住A就抓住了B,就抓住了一切。因此才有“天地万物为一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身之主宰便是心”等一系列的心学原理,都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再进一步来看下面的内容。
你肯定有过用电脑在投影幕上演示幻灯片的经历。假如我们在投影幕上发现了某个问题,比如有一个地方书写错误,这时我们会用电脑去修改PPT源文件,对不对?我们绝对不会直接在投影幕上面修改,因为那里修改不了。投影幕上投射出来的画面相当于“你的世界”,电脑里的PPT源文件相当于“你的心”。我们在投影幕上看到的画面,和电脑里的PPT源文件是相同的,“你的世界”就是“你的心”的投射,这就是“心即理”。
不过很多人不相信或者不愿意承认“投影幕”上的世界就是心的反映,他们在“投影幕”上搞各种动作,期待改变这个世界,结果肯定是白费功夫。这就是“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所在。
正确的路径是回到你的心,回到电脑的源文件,当源文件修改好了,你的世界自然就得以修正,这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这就是“心即理”这3个字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王阳明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统的过程。
“心即理”改变了王阳明,让他有了龙场悟道的经历,而龙场悟道又是王阳明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而对我们来说,如何去改变世界,如何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可能都要回到“心即理”上,回到自己的心上。
现在我们知道了“心即理”,知道了“心是万事万物的总开关”,知道了心才是自己的操作系统,那么如何才能激活这个操作系统呢?方法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事上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接下来我们一一探讨这些方法。
王阳明的药方
龙场一悟后,王阳明激活了自己的3.0操作系统,意识到心是万事万物的总开关。一个人哪怕再渺小,再卑微,只要他激活了自己的3.0操作系统,人生或许会随之改变。
王阳明在自己生活的阳明洞上建了自己的第一座书院——龙冈书院,以便向当地人以及来到龙场求学的人讲学。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心,他首先告诫学者要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就是著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
在这篇学规当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如何才能成圣成贤?如何才能成事?
立志是王阳明给世人开出的第一张药方,也是他终生强调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理解此时的王阳明,刚刚经历生死之劫,获得顿悟,好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突然闯入了一个新世界,他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更多的人。
这非常像柏拉图哲学的基本理念“洞穴隐喻”:洞穴中有一群囚徒,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手脚都被绑住了,无法回头也无法移动,只能看到洞穴最里侧的石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这堆火是洞穴中唯一的光源。而在这堆火前面,有一些人正拿着纸人、纸马等道具在不停地晃动。火光将这些道具的影子投射到洞穴里侧的石壁上,这是囚徒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的东西。他们以为眼前的影子就是全部的真实世界。
然后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枷锁,可以随处走动,看到洞穴里的场景。他立刻发现了石壁上光影的荒谬。他走出洞穴,看到大地、天空、海洋,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此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走出去不再回来;二是返回洞穴解救其他人,告诉他们到底何为真相。
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个走出洞穴的人。他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更多的人。但他们会相信吗?他该怎么让他们相信呢?他如何让更多的人也能够像他一样获得顿悟,拿到人生的掌控权呢?
他想到自己12岁时的志向,想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想到自己的“五溺”,想到自己对儒家圣学的多次怀疑。于是他想告诉世人,不用怀疑,要笃定一条路,走正道,才能少走弯路。他想告诉世人,不用在外面寻求,不要浪费光阴,不要像无舵之舟、无衔之马一样漂荡奔逸,回到自己的心,为善去恶,就是最终的归宿。
于是他拈出了一个关键词:立志。
一个人要想真正改变自己,就必须立志成为君子,立志成为圣贤,立志为善去恶,只有坚定这个方向,矢志不渝,才有机会最终成事。
“立志”这个关键词,贯穿了王阳明此后的教学生涯,每当有人来请教如何学习、如何成为圣贤的时候,他都毫不犹豫地指出,要立志。
王阳明在龙场开设书院,传道授业,大讲圣人之学,这件事传到了一个人的耳中,这个人就是贵州提学副使(相当于省教育厅副厅长)席书。
席书以提学副使的身份亲自跑到龙场,想看一看王阳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席书一开始向王阳明请教“朱陆异同”。王阳明避而不谈朱熹和陆象山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只跟席书讲“心即理”,讲“吾性本自明”,讲你要关注自己的那颗心。席书悟性颇高,几次前往龙场,在王阳明的指点下,很快便有所领悟,“往复数四,豁然大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于是席书便牵头筹建了贵阳书院,延请王阳明主持贵州的教育大业。
王阳明在贵阳书院没有讲传统的科举考试过关秘诀,讲的是“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向世人开出的第二张药方。
什么是知行合一?其实讲的还是那颗心。
心自然知,心自然能,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到好色属于知,喜欢好色属于行。人见到好色就喜欢上了,不会想一想再喜欢,中间没有间隔,这就是知行合一。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就是行。人闻到恶臭的当下就会生起厌恶之情,不会想一想之后才厌恶,中间不会有思考,这就是知行合一。
这个知,不仅仅是知道,更是一种本能的觉知,或者是王阳明后来所提到的另外一个概念:良知。根据良知的指引去做,自然就是知行合一,自然就能知行合一。
你的心自然会知,你的心里自然有答案,根据内心的知去行,自然就知行合一。你的心就是理,心自然会指引你按照理的方向去走,自然就会知行皆合于理,合于道。见到孺子将要入井,你自然生恻隐之心,自然知道要去救,你按照内心的声音、良知的声音去做就好了,自然就能知行合一。
你的心虽然知道要去救,但因为被私欲遮蔽了,你并没有做到,那就是知行不一了。知行不一,不是行出现了问题,而是知出现了问题,你自以为知道,却不是真的知道。唯有真知才能真行,你真的知道了,自然就行得出来。要想真的能行,你就必须去除内心的私欲,从而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然后才能知行合一。因此,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尝试带领更多人激活3.0操作系统的另外一个方法。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本意是引导人们关注自己内在的那颗心,恢复内在的良知。正如孟子所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失去的心再找回来,就是根本的学问之道。人只有找到这颗真心,找到这颗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真心,才能真的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然一味在行为上用力,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反而会无知而任意胡为,事倍功半。
“一念发动便是行”,所以我们要在心的发动处保持戒慎恐惧,随时省察克治,不断为善去恶,才能保持这颗心活泼泼的,否则被私欲遮蔽,一不小心众恶就会相引而来。只有在源头上下功夫,保持这颗心活泼泼的,保持这颗心的纯净无染,然后反映到待人接物上,才会无所不可、无所不当,因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其实它和“心即理”是一致的,是在讲同一个内容。
自此我们知道了,要想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统,首先要立志,其次要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根据心的指引去行。
王阳明结束了在贵州近3年的贬谪生涯,被擢升为江西庐陵知县,终于要离开这个人生当中的重要驿站了。
在去江西赴任的路上,他在辰州(今湖南怀化沅陵县一带)遇到了冀元亨、蒋信、刘观时等多名弟子。他们都是他当年赴难龙场途中所收的弟子。经历生死磨难之后再次见面,王阳明看到弟子们精神卓立,心中的兴奋可想而知。于是王阳明带领弟子们在当地的龙兴寺静坐共修,指导他们悟道。
当年收这些弟子的时候,王阳明还没有悟道,如今几年过去,恍如隔世,有机会再次见面,而且自己的领悟和境界已今非昔比,自然要把这最新的领悟传授给弟子们。王阳明开出的第三张药方就是静坐。
他后来写信给冀元亨等人说:“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拿,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这段话的意思是:我让你们静坐,不是让你们真的像禅宗那样修禅入定,而是要你们从纷纷扰扰的杂事当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外放的心收回来。因此,修心是目的,入定不是目的,别搞错了。
王阳明所说的静坐与禅宗所讲的静坐不是一回事,禅坐的目的是放下万缘,一心清净,以期开悟;而王阳明所说的静坐,只是让自己安定下来,从事上回到心上,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保持省察克治,随时随地为善去恶而已。一个是观空,另一个是观念头,这就是两者本质的不同。
4年后,在南京太仆寺少卿任上时,王阳明来到了滁州。这时追随王阳明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他每次出外游学,都有数百人跟随,声势浩大。一开始王阳明指点他们的方法也是静坐,不过很快,他就不提静坐,而专提“致良知”了。
他说,一开始看到大家都是追逐各种概念和名词,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姑且让大家不要再讨论了,“闲讲何益?”,还是坐下来,让自己保持收敛的状态,以求自得于心;慢慢地他又发现大家越来越好静厌动,甚至刻意追求那种玄之又玄的奇妙感觉,将知行分开了,有流入枯禅之嫌,所以他就专门提“致良知”,而不再提静坐了。
是不是静坐就不好呢?也不是,人只是一味静坐,不知道去事上体悟,那么就算把蒲团坐烂,也无济于事。
王阳明说,从滁州到现在,他考量过很多次,“知行合一”也好,“静坐”也好,“心即理”也好,还是觉得“致良知”三个字最贴切,不易被歪曲和误解。只要良知清澈无染,不管是静坐,还是事上练,不管是静还是动,大家都可以收放自如。
什么是良知?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你那不虑而知的东西就是良知。王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什么是“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在事事物物当中去行那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东西,去行那个良知良能,行那个是非之心。所以从龙场到滁州,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阳明试图通过不同的关键词来传达圣人之学,经过反复试验比较,最后选定了“致良知”这三个字。
从龙场开始,王阳明就有良知的体悟了,只不过好像卡在了嗓子眼儿里,说不出来。为了跟大家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他用了各种各样的词语,费了很多口舌,如今有幸拈出“良知”这个词,一语中的,一清二楚,真是痛快。
根据施邦曜辑评版的《阳明先生集要》,从王阳明43岁开始,他便专门以“致良知”教导学生,把“致良知”作为这门学问的核心宗旨。后来经历南赣剿匪、宁王之乱、谗言诽谤的王阳明,越发见得良知的真切,就对“致良知”确信不疑了。他后来告诉学者:“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这就是王阳明给出的第四张药方——致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陈九川前往赣州向老师求教:“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意思是说,最近这段时间,虽然学业上稍稍能够抓到一些关键,然而还是很难有稳定安心的感觉。王阳明说:“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陈九川便追问是什么诀窍。王阳明说:“只是致知。”只要致良知就可以了。
陈九川不解:“如何致?”王阳明接着回答:“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你要抓住你那一点儿良知,良知就是你自己的导航和指引,一旦遇事,意念发动处,它自然就知是非,根本瞒不得它。你只要不欺骗它,老老实实地跟着它的指引去做,善的念头就保持,恶的念头就去除,就会非常稳当,再也没有比这更快意的了。
每个人都有良知,圣人有,普通人也有,遇到事情,当起心动念的时候,良知自然知道这念头的好坏,只要好的就坚持,坏的就摒弃,根据良知的指引去做,抓着这个良知不放,久久为功,自然畅通无碍。只怕你矫揉造作,不肯承认好坏,掺杂了个人得失之私欲,然后便有了自欺欺人之举,良知便再也发挥不了作用。
综上可见,从龙场悟道,始知“心即理”,到提出立志、知行合一、静坐、致良知等药方(当然,不止这些,还有事上练、格物、诚意等,不一而足),王阳明试图将自己悟到的那个道打散了、揉碎了传递给世人,然后才有阳明心学问世,建立了儒学的又一座高峰。
这里虽然用了“第一张药方”“第二张药方”等顺序的概念,但只是为了说理的方便,不一定真的符合王阳明当年提出这些概念的确切时间先后。
如果说从12岁立志,到37岁龙场悟道这段历程是王阳明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统的过程,那么心即理、立志、知行合一、静坐、致良知、事上练、格物、诚意等,就是王阳明在激活自己的操作系统以后,试图告诉世人如何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统,从而走出“洞穴”。
从这个角度看,王阳明的一生,就是一个激活3.0操作系统,并教会更多人激活3.0操作系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利利他、正己正人的过程,就是一个首先自己明明德,然后带领更多人明明德的过程。他的一生充分地诠释了《大学》第一章中的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二节 王阳明操作系统的集中表达:四句教
什么是3.0操作系统?人心也,良知也,天理也,道也。“天理”“良知”“人心”“道”均指向人最初的、最本质的操作系统。
王阳明57岁去世。在晚年,他提出著名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实际上就是对3.0操作系统最好的阐释和注解。因此,我们把“四句教”视为“王阳明操作系统”的集中表达。
王阳明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有以下内容。

1.天理
天理是3.0操作系统的内核,体现为各种不同的第一性原理、原则。它揭示了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则,向人们揭示了事物本来的样子。
“天理”实际上是宋明儒学最核心的价值主张,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北宋哲学家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曾首次提出:“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程颢认为自己对儒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天理”学说。
在明道先生看来,“万理归于一理”,所谓天、命、道,只不过是“理”的不同称谓而已。万物由一理贯之,“理”作为本性自然也存在于人自身当中。经过朱熹的进一步升级,“天理”学说成为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石,被后来的理学家所广泛认同,为儒学更深入广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理”在王阳明心学当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程颢认为,性即理,本性即天理。而在王阳明看来,心即理,本心即天理。王阳明说:“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性是心之体,性的源头是天,即天理。
因此,天理是3.0操作系统的内核,我们所有的努力和训练,都是为了连通天理、恢复天理,让天理在我们身上呈现出来,如此才能与天地万物合一,顺道而行。
无论是“立志”,还是“知行合一”,或是“惟精惟一”,王阳明认为,“一”就是天理。
有弟子问王阳明:“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王阳明反问:“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这是“逐物”,根本就不是“主一”。然后他接着说:“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时时刻刻专注、聚焦在天理上,这才是真正的“主一”。
什么叫专注?什么叫精通?什么叫专业?“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注在道上,才叫专注;精通于道,才叫精通,才叫专业。这里的“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上文提到的“一”。
1511年,龙场悟道后的第3年,王阳明来到北京,由庐陵知县调任刑部,后改任吏部主事,也就是一个吏部的小主管。当时的礼部尚书乔白岩先生与王阳明有一次对话。
王阳明告诉乔老爷子“学贵专”,学习一定要专注。乔老爷子说:“是的,我认同。我小时候喜欢下棋,以至废寝忘食,眼里看到的都是棋,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棋,用了一年时间就打败了全乡的高手,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了全国第一,这大概就是你所讲的‘学贵专’吧。”
王阳明再次告诉乔老爷子“学贵精”。乔老爷子说:“是的,我认同。我在青年时代喜好文学,一字一句推敲,深入研究诸朝历史、诸子百家,一开始追溯到宋唐,后来又沉浸于汉魏,确实是学贵精。”
王阳明不置可否,又告诉乔老爷子“学贵正”。乔老爷子说:“是的,我认同。我到中年以后才喜好上圣贤之道,对下棋我后悔了,对文学我感到惭愧了,我对它们都提不起兴趣了,只一心在圣贤之道上,这样可以吗?”
王阳明表示认可,于是说出了这句话:“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学习不是背诵很多知识点,从而考第一名,不是积累很多概念,显得自己很有学问,也不是做个熟练工,像机器人一样被动地工作,而是“学贵正”,学走正道,明乎天理,以假修真,借事修心。
真正的武术高手,都不仅仅是一个拳师而已;真正的木匠,都不仅仅是一个刨木工而已……
如日本著名家具厂家“秋山木工”的创始人秋山利辉先生。他不仅仅是一个木工,更是一个修身齐家治业利天下的传道者。秋山利辉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应该是孝心。他用95%的时间和精力教徒弟怎么做人,而仅用5%的时间和精力传授他们技术,每一批学生都要学习整整8年才能结业。在这8年里,他对每个学徒都要进行封闭式管理,他们要剃光头,要定期给父母写信,不许用手机,不准谈恋爱,每天背三四遍“匠人须知30条”,每天反省自己。
真正的高手都不单纯是某个领域简简单单的熟练技工,其必须有“道”,必须是“道”的传承者。
我们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体悟天理,因为这个天理就是道,专注于这个道,才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高手,这就是“学贵正”。
所谓圣贤,按照王阳明的理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已,“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因此,圣贤一定是有道的人、见道的人。
在学习、体悟3.0操作系统的过程当中,我们要随时“专主一个天理”,甚至是“念念要存天理”,不断通过各种努力让自己的内心纯乎天理,然后才有机会“闻道”。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需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此时何谓天理?
稻盛和夫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自己思考的原点和判断的基准,因此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别人添乱、待人亲切……这些好像是给孩子们讲的道理被他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维度。
为什么?稻盛和夫说:“经营也是人做的、以他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因此在经营活动中,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种判断也不能偏离作为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人生也好,经营也好,应该遵照同样的原则,只要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误。”
这些原理、原则实际上就是本文提到的天理。因此,当遇人遇事,我们也要时常自问,此时何谓天理?此时要如何做才合乎天理?然后我们努力地按照天理的要求去做。
当上厕所的时候,你问“此时何谓天理”,那就靠近了再方便,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当开完会的时候,你问“此时何谓天理”,那就把椅子推进去靠着桌子,不需要别人再来收拾;当扫地的时候,你问“此时何谓天理”,那就把犄角旮旯也清理妥当,不留死角;当送客的时候,你问“此时何谓天理”,那就把客人送到门口,站着看客人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了再回来。
这就是把“此时何谓天理”作为自己思考的原点和判断的基准,一切以天理为准绳来要求自己。
2.人心
人心是这个操作系统的接收器和发射器。它体现为各种起心动念。
人之为人,在于人心。人的本质就是这一颗心。
天理和人之间,通过人心来交流沟通,人心就好像安装在人身上的一个感应装置。正如王阳明所言:“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因此,在3.0操作系统当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心,它是天理的接收器,也是天理的发射器。
心即理,人心就是天理,人心和天理是一不是二,是统一的而不是分割的。
在王阳明看来,人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良知。他说:“心即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不仅如此,心、良知、天理、道、天、命、仁、义、礼、智等,都是指向同一个事物,只是用不同的名称表述而已。
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或许你会不解:不是我去注解六经吗?怎么成了六经注解我呢?是的,你没看错,不过不是六经注解我,而是六经注解我心,六经讲的都是我心,都是这颗心。你去看六经,就会知道这颗心是什么样子的,这颗心该如何运作。
真正主宰你的人生的不是你的双手的力量,不是你的身体,不是你的人脉、资源,不是你的知识和能力,而是你的心。如果你不在心上下功夫,而只在事上下功夫,只是在外部世界去折腾,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只能过一种到处碰运气的人生。
我们如果想掌控自己的命运,收获一个理想的人生,就必须从外物上回到心上,让心能够发挥引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你与其在外面辛苦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不如回到心上,让心发挥作用,那么很多问题便自动消失了,这才是一了百了的方法。当你在3楼的时候,你会觉得3楼的好多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但是当你来到6楼,原来在3楼时困扰你的问题可能便不再是问题,因为你的心变得不一样了。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人心第一”。
所谓“人心第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人心即入口”,如果你想真正改变自己,请把人心视为第一位,请从人心这个入口进去,进而开发内心的力量,然后才有机会改写人生。如果你有无数个自我改变的方法和工具,那么请把人心列为第一个,列为最重要的一个,优先尝试这个方法,优先从这里下手。“人心即入口”,你进了这道门,一切都会随之改变。
3.念头—行为—结果
它属于这个系统的创造组件,在心的指挥下工作。念头—行为—结果,念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人有什么样的念头,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进而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人心这个入口进来以后又该怎么办呢?毕竟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呢?
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体现为各种起心动念,这些起心动念是可以抓住和把握的,因此念头就成了修炼内心力量的抓手,我们称之为“念头即法门”。
善念导致善行,恶念导致恶行,一个善意的念头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结果,一个恶意的念头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讲,就是善意的动机引导事业走向成功,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则结果一定会成功。
但人不会那么容易就能做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需要长期修炼。所谓“念头即法门”,就是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念头,为善去恶,“善念存时,即是天理”,天理存时,自然就能够正道而行。
念头有善有恶,我们就需要常常对“念头—行为—结果”这个创造机制进行调适,这就涉及下一个组件。
4.存天理、去人欲
它属于3.0操作系统的调适组件。念头虽然具有能量,但是念头有善有恶,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对念头进行有效的管理,让善念得以被保存,让恶念得以被去除,从而确保这个创造机制一直处于正念正行的状态。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就是格物的功夫。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第二个重要的原则, 就是“格物第二”。当从人心这个入口进来以后,我们就要抓住念头这个法门,不断地为善去恶,不断地格物。所以人心第一,格物第二。
格物就是格念头,修正念头,让念头保持在纯善的状态。
王阳明说:“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他又说,“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
王阳明所讲的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学说,就是功夫,天天如此,讲了一二十年,也是如此。大家只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践行就好了。
我们再回到王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讲的是3.0操作系统中的“人心”部分,是指接收器、发射器是无善无恶的,与天理相通。
“有善有恶意之动”讲的是“念头—行为—结果”部分,当被私欲遮蔽以后,人心就无法正常地发挥作用,从而产生了善恶之别,善念导致善果,恶念导致恶果。
善恶之念发生之时,人心是知道的。“知善知恶是良知”讲的同样是人心,人心知道发生了什么,知是指良知,人心即良知,只要我们不欺骗自己,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简易快捷!
但很多时候,人并没有那么自觉,喜欢自欺欺人,于是就不得不依靠调适组件来进行刻意的修正。“为善去恶是格物”讲的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这个调适部分。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在讲我们要到哪里去。目的地是人心,亦是天理。我们只有抵达人心,抵达天理,抵达良知,才能取用人心的力量、天理的力量、良知的力量,才能心生万法。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在讲阻碍。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面临的阻碍是什么?是人欲。人欲如同深不见底的泥潭,稍不留神,人就会掉进去,越陷越深,甚至无法自拔。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一种方法论,告诉我们如何克服阻碍,如何战胜人欲,如何到达目的地。“知善知恶”是知,是致知。“为善去恶”是行,是格物。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致知格物,方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这就是3.0操作系统,这就是“王阳明操作系统”。

第三节 个人发展之道:系统制胜

真正“卡脖子”的是操作系统
王阳明所在的时代既没有电脑和手机,也没有操作系统。假设王阳明穿越到500年后的当下,他大概不会否认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心学对于激活一个人的操作系统的意义与价值。
度阴山说:“人皆可以为王阳明。人皆有良知,致良知到光明,就是王阳明。所以,所有人,只要你肯致良知,你就是阳明心学的联合创始人。”
笔者提出操作系统的概念,只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对阐释阳明心学的尝试,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阳明心学的联合创始人,都可能有责任和义务去为往圣继绝学。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开启。功能机和智能机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智能机的优越性在于其独立的操作系统,而功能机没有这样的操作系统。
人也是如此,即使你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顶端的工具,参加了很多高端的培训,学习了很多高深的知识,混进了一流的圈子里,如果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及时有效地更新,那么这些努力最终都极有可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就像运行着DOS系统的计算机,却希望装载无限多有趣有内涵的智能手机APP,实际上是不太现实的。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别不在于APP,而在于让APP得以运行的操作系统。
我们学到的每一个技能、每一个工具,有点儿类似于APP,我们有时会羡慕别人拥有很炫酷的APP,于是也想下载来用,便开始拼命学习,到处上课,或者一路复制,却忘记了去开发支撑这个APP运转的那个操作系统。只知道下载APP,却不知道搭建操作系统,又有什么用呢?
APP也许可以随意地复制,但是操作系统是无法轻易复制的。国内智能硬件厂商要独立地建设一个操作系统异常艰难,从华为为研发操作系统“鸿蒙”所做的努力便可见一斑。真正“卡脖子”的是操作系统。
当年“鸿蒙之父”王成录博士向任正非建言,必须把根基抓在手里,华为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如今华为的鸿蒙系统成为继安卓和苹果iOS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
个人发展的关键在于系统
阿里巴巴前COO(首席运营官)关明生有言,同样是企业,为何有的企业转瞬即逝,有的却长生不死?关键在于“道”。
从个人层面来讲,同样如此。为何有的人能够穿越历史,死而不亡者寿,为万世开太平,影响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有的人则转瞬即逝,来过与没来过毫无区别?就像《了凡四训》中所言:“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关键也在于“道”。
这个道,就是3.0操作系统,就是心,就是良知。
人依道而行,走正道,才能少走弯路。正如王阳明所言,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动。循天理而动,必得天助。
这就是最大的个人发展之道,以系统对抗不确定性风险,系统制胜。因此,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短短的一生能否成事,关键在于有没有道,有道则成,无道则败。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人要想有道,就必须修身。富只能润屋,德才能润身,厚德才能载物。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学贵正”,其中“正”就是正道,就是道。学贵走正道,我们要专注于道,精通于道。
扫地不是为了扫地,而是为了体验道,所以就出现了扫除道。日本的键山秀三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扫除道,并将其推广至全日本、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他开一个扫除大会,动辄有上万人参加,这就是“道”的力量。
做木工也不是为了做木工,而是为了体验道,所谓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工匠之道。日本的秋山利辉先生,坚持把这种工匠之道浸透于木工当中,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木工品牌。
做企业也不是为了做企业,而是为了求道。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学、稻盛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经营企业、经营人生之道。没有稻盛哲学,就不会有京瓷、KDDI。人有道,则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没有道,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写作文也不是为了写作文,而是为了求道。“文以载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承载道,不然就会玩物丧志、舍本逐末。
工作也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在工作中修行,在工作中求道。工作是磨炼灵魂、提升心灵的方式。
扫地也好,做木工也好,做企业也好,写作文也好,工作也好,我们都是为了求道,只有借事修道,最终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很多人没有专注在道上,而是专注在小技上,因此不会有所成就。很多人扫地仅仅是扫地,写文章仅仅是写文章,教书仅仅是教书,上班仅仅是上班,干活仅仅是干活,而没有去求道。
何谓道?心即道。我们在文中将其称为3.0操作系统。
稻盛和夫说:“一切始于心,终于心。人生由‘心’开始,到‘心’终结。这就是我在80多年的人生中证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过美好人生的秘诀。”
《道德经》上讲:“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宇宙中本来有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人们喜欢走小路、斜路。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谁能出入不走大门呢?为什么不走这条正道呢?
但事实往往是,人们不走这条正道,而是走后门,或者翻窗户、翻墙,所以大道上并没有多少人。这条大道在哪里呢?道在吾心,吾心即道,你的心就是那条道。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你身上亦有与圣人相同之道。所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你一直在外面求,当然求不到,因为道在吾心,应向内求。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得的真谛。
因此,个人发展的关键在于“道”,在于3.0操作系统。

第二章 修身四件事:激活3.0操作系统的四步流程
第一节 核心秘密:人心第一
现实中,我们往往对很多事物倾注注意力,唯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心。当往外看时,我们的眼睛就看不到自己。当看到有形的世界时,我们就看不到无形的世界。
人的掌舵者就是一颗心,心才是一切的主宰,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因此,我们需要观照这颗心,开发这颗心,修炼这颗心,在这颗心上下功夫。
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即“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心提升了,心的能量被开发出来,人就会真正变得不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心与心的差别。
这世间有圣人之心、君子之心、英雄之心、善人之心,也有庸人之心、小人之心、恶人之心,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心,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之心,也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心,心与心不同,因而人与人也不相同。
之所以我们有时十分努力却得不到全然的回报,是因为我们只在事上努力,却从来不在心上努力(见图2-1)。
我们在事上努力,只关注“我加班了2个小时”“我连续徒步300天”“我参加了一个大师的战略培训班”“我学会了一种话术”,却从来不在心上努力,不在心上耕耘,不去处理纷繁的念头。
事上努力是需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不是唯一的。在一定的阶段,事上努力是有效的,但一旦超过这个阶段,就收效甚微,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其结果就是人们会遭遇人生或事业的瓶颈。
当人生遭遇瓶颈的时候,当事业停滞不前的时候,如果你依然在事上努力,只会越努力越无力,因为你只是在你犯过错误的地方持续犯错罢了。即使撞墙10年,也不知道停下来反省,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固执一生,奔波一生,辛劳一生,却了无功德。
当你的人生遭遇瓶颈的时候,正是人生转型的契机。这个时候,你需要走一条新的路,走一条大路。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这世上确实有一条大路,但是大部分人走在小路上,荆棘丛生,越走越难。
踏上这条大路的方法就是“心上努力”,你需要将注意力从事上转到心上,持续改善自己的心。心事一元,你无论做什么事,总有一颗心在起作用。
比如你扫地的时候,只是在扫地吗?你手上在动,你的心其实也在动。当你扫地的时候,你能够心甘情愿地扫地吗?你都有哪些念头生起?当你遇到犄角旮旯的时候,你能够弯下腰甚至是跪在地上好好整理干净吗?你能够很欢喜地扫地吗?当你看到别人好像在干大事,自己却在一个角落里扫地时,你会因此烦恼吗?你的内心会不会有一股浮躁之气?你会因此生起傲慢之心,还是谦卑恭敬之心?
由此可见,扫地并非简单的清理垃圾、去除灰尘,也是一种深层的心理活动。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活动都是一体的,这就是“心事一元”。
所以,当处理手头上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观照和处理各种起心动念,这才是真正的努力、真正的勤奋。
一个求道者请教师父,如何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
师父拿出一根筷子,放在桌子上,告诉弟子,大部分人无论在一个平面上付出多少精力,都在这个平面上。然后师父把筷子竖起来,继续说,但是真正的高手懂得垂直攀登,因而很容易超越普通人,获得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果。
那么我们应如何垂直攀登呢?这个密码在哪里呢?
这个密码就是你的这颗心,就是开发你的这颗心,就是你这个人本身。你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拥有什么,活出一个怎样的人生。只有当你改变了,变得真正不同了,你眼中的这个世界才会变得不同。
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终极奥秘就在你的身体里,你就是终极奥秘,你本身就是奥秘。
《庄子》当中有一个梓庆削木的故事:

梓庆削木为(jù),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欤!”
——《庄子集释》
梓庆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见者惊犹鬼神”,是因为他去除了自己的私心杂念,通过斋戒让心静了下来。斋戒三日,他把担心作品做得好与不好的“利”放下;斋戒五日,他把担心作品被人称赞还是诋毁的“名”放下;斋戒七日,他把自己也忘掉了,然后带着一颗空灵纯粹之心上山干活。
因此,我们应该真正用功的是提升自己的心,一颗空灵纯粹之心才是成就一切的根本。
如果你没有这颗心,只是去寻找所谓招数与技巧,即使再努力也是徒然。正如那句话:以一颗桀纣之心,如何成就尧舜的事业呢?以一颗慵懒之心,如何收获一个美好的结局呢?以一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之心,如何去打拼出能传承三代的卓越事业呢?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生在富贵之家,有的生在穷乡僻壤;有的腰缠万贯,有的身无分文;有的聪敏伶俐,有的驽钝笨拙;有的长袖善舞,有的木讷寡言;有的学至博士、博士后,有的胸无点墨;有的走遍千山万水,有的终生未走出本乡本土……每个人的资源、条件、禀赋都是不同的,所以产生了千差万别的人。不管你现在如何,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每个人都有浩瀚的星空,这就是内心的资源。
不管你现在是功成名就,还是一切都在路上,都有无穷的宝藏等待开发,这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力资源。
既然要开发这颗心、提升这颗心,那么这颗心在哪里呢?
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分众传媒的创办人江南春,故事的来源是自媒体左林右狸频道主笔胡喆的一篇采访《分众的有限边界和江南春的无限游戏》。
文中提到,2019年春节期间,江南春在上海浦东机场看到了非常惊险的一幕:3位老太太正乘电动滚梯,或许是因为立足不稳,其中一位老太太突然晃动,继而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从滚梯的高处跌下来。
江南春没有犹豫,立即甩开行李箱,加速跑向电梯的下端,想接住那位可能滚下来的老太太。然而就在几步之间,那位老太太似乎又站稳了脚跟,继而摇晃的程度降低了,最后用一种看似有些局促但相当安全的办法着陆了——一屁股坐了下来。
江南春事后察觉到:“看着她快要稳住的时候,我其实就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看到她周围的人也开始意识到危险争相去扶的时候,我的脚步干脆彻底放慢了。”
在旁人看来,这似乎并无不妥,江南春却并不这么想,他懊恼不已。
用他的话来讲,一个人“有良知的举动”应该是看到旁人有危险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当时他应该直奔电梯而去,这才是下意识之举动。至于他在中间审时度势,以至放慢了脚步,甚至评估“无碍”后立即停止奔跑,虽然从结果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在发心动念之间,增加了审度的理性因素,这种发心便是不完满的,这种内心的修养也是不到家的”。
随后,在夜航的班机上,江南春以这件事为切入点,检查自己心境上的“不足与狭窄”,整整写了5页纸,其中既有“为什么看到有人摔倒不直接跑过去?”这样的生活小事,也有“为什么这个广告价值观不够正确,但我们还是做了?”之类的价值观检讨……
对于江南春来说,这不是偶然为之,而是一种自觉的习惯。这种把对内心的省察用纸笔记录下来,极其细致地拷问自己的灵魂的做法,是江南春多年来学习阳明心学的一个实践环节。而他如此切实笃行,是源于他对“因果”的体察和敬畏。
江南春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真理就是因果。当你起心动念时,无论这个念头是否被付诸实践,念头本身对世界所产生的正负能量,最终都会有对应的因果。
这也回应了上文江南春为什么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此高度重视,不敢有丝毫懈怠的问题。
所谓因果,其实就是宇宙基本规律的另一种表达。如果一个行为合乎自然进化之道,就是善;如果一个行为与自然进化规律相悖,就是恶。
不管善与不善,起始点都在于一个念头。有了念头,才有行为;有了行为,才有结果(见图2-2)。
当结果不好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去检视结果出了什么问题,其实结果就像被打翻在地上的牛奶,再怎么折腾,也没办法改变牛奶已经不能喝了的既成事实。有人会从结果倒推自己的行为,他们知道,结果之所以让自己不满意,是因为行动过程出了问题,他们会检视自己的行动,找出哪些行为是正向的,哪些是负向的。
从行为上下功夫,收效甚好,不过并不一定能彻底改观局面,有时人会陷在固有的模式当中无法脱离,就像误入一个局一样,再怎么努力仍然走不出固有的循环。
很少有人会在念头上下功夫。行为的背后是念头,如果念头不改变,即使你换了一个行为,结果还是差不多的。
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断在结果上抓取,不断在行为上折腾,却从来不去省察和改变自己的念头,就好像梦游一般。
人一旦知道省察并转念,那么这个人就开始醒来,开始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讲到这里,我们就基本回答了怎么在心上下功夫的问题。所谓在心上下功夫,就是直接在念头上下功夫。因此,念头是自我修炼的重要抓手。
第二节 核心技术:格物第二
华杉提到儒家的方法论,就是随时随地复盘。这里所指的复盘,我们可以理解为“格物”。
《大学》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