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变革中的全球科学体系:学术流动与知识生产》从多维度、多因素深入剖析了国际流动与学术研究的关系,探讨我国一流大学在全球知识生产体系中的位置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国际流动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点。不同世代的学者其国际流动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也不同,随着时间推移,留学对产出的影响呈现出减弱态势,尤其到北美地区流动对产出的影响逐渐变小,我国呈现出从全球学术体系的边缘向中心靠近的趋势,同时探讨了国际合作、资本积累、身份建构及学术参与等因素对科研产出的作用机制,为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
|
內容簡介: |
国际学术流动在全球科学知识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这一角色变得愈加复杂。本书基于流动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本土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尤其不同世代的国际学术流动如何影响知识生产,进而反思在全球科学体系的分层机制与能动机制共同作用下,全球知识生产的时空变革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
關於作者: |
陈丽媛,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机会与选择、学术流动与知识生产、一流大学建设与教师培养。入选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等项目。相关成果发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多次荣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学术人才流动政策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研究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
第四节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
第五节 学术流动政策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方式与地域对知识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流动与科研产出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流动类型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第四节 流动地域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第五节 影响机制与学科差异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海外留学对知识生产的影响机制: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
第一节 海外留学、科研合作与科研产出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科研合作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节 科研合作的生成、维系与拓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海外访学对知识生产的影响机制:访问学者的学术参与及身份建构
第一节 合法性边缘参与视角下的海外访学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学术参与的深度与边界
第四节 学术身份的建构与转换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与知识生产的时空变革:“双一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全球科学体系中的层级性与开放性
第二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时间维度下国际流动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变化
第四节 空间维度下国际流动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变化
第五节 “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结语
|
內容試閱:
|
随着世界交通运输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遍布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大学、研究机构、资助机构、期刊和学术组织被一张无形的网联系起来,形成了全球科学体系。全球的人才与知识在这一网络体系中自由流动,不断寻找新的信息资源与合作机会。为促进我国学术人才更好地参与国际流动、实践全球知识生产,本研究第一章,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为发达国家代表,以巴西、南非、韩国与中国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代表,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第二章,通过定量分析考察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对知识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学科学术人才的国际流动对科研产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相较于未发生流动,海外留学对科研产出数量、质量、贡献、合作均存在积极影响,双重流动次之,海外访学的影响则相对有限。与此同时,不论留学还是访学,到北美地区流动对科研产出影响比到亚太、欧洲地区流动的影响更大。基于上述发现,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对海外留学与访学两种最主要国际流动进行深入考察。其中,第三章,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考察国际合作在海外留学与知识生产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海归学者科研合作的生成、维系与拓展路径与过程。第四章,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分析访问学者在访期间的学术参与及身份建构,揭示海外访学对知识生产影响相对有限的深层原因。第五章,在上述章节已有分析基础上,通过加入流动世代的交互项,进一步分析国际流动对知识生产影响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国际流动,尤其是海外留学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呈现减弱态势,到北美地区流动对科研产出的影响逐渐变小,我国呈现出从全球学术体系的边缘向中心靠近的趋势。这意味着核心-外围的层级结构对我国学者知识生产的影响呈现减弱态势,全球科学体系中的开放结构属性愈加显现。最后,聚焦“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探讨中国改变全球知识生产体系的核心-外围结构的可能性,以及这种改变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