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NT$
356.0
《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让天赋自由(套装2册)
》
售價:NT$
647.0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NT$
254.0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NT$
403.0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NT$
602.0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NT$
755.0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NT$
454.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NT$
70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跟着课本学历史”系列的第三本。时间跨度为从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开始,到北周统一北方止,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容包括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渡和南朝政权对江南的开发、北方的民族冲突与融合。其中重点介绍了三国之争、两晋的变革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同时扼要介绍了该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
|
關於作者: |
彭勇,笔名陈庆之,出生于湖南韶山,“不能吃辣”的湖南人,八零不太后,自由撰稿人。现为某出版社编辑,负责历史和文献类图书编辑工作,从事出版行业十余年,编辑出版的图书数百种。编辑工作之余爱好码字,出版著作有《宋词鉴赏辞典》《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益读日历——毛泽东》等,并多次为《国家记忆》栏目撰稿。
|
目錄:
|
第一章 三国纷争
01 群雄割据
02 “白脸”的曹操、“紫髯”的孙权和“大耳贼”刘备
03 官渡之战
04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局面
05 三国鼎立
06 三国的终结
07 忠君典范诸葛亮,忠义化身关羽
08 卫温到达夷洲
◎ 单元总结
第二章
两 晋历史和民族融合
01 司马氏与西晋的建立
02 昙花一现的统一
03 八王之乱
04 衣冠南渡与东晋的建立
05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06 十六国
07 淝水之战
◎ 单元总结
第三章
南 北朝的政局变幻
01 北魏孝文帝改革
02 北朝政权的更替
03 南朝政权的更替
◎ 单元总结
第四章
文 化之光
01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02 科学家祖冲之
03 画家顾恺之
04 石窟艺术与范缜《神灭论》
05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 单元总结
|
內容試閱:
|
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东汉政权已经是风雨飘摇。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地方力量趁机吞州并县,扩充自己的地盘,逐渐成为军阀集团,不再服从朝廷的命令,并进而取代旧的朝廷。这是历史上常见的一个怪圈:不镇压起义,政权会亡;镇压起义,政权可能会被新的力量取代,也是亡。
军阀集团相互攻战,就像一场淘汰赛,最终的胜利者将取代东汉政权。我们已经知道,这段群雄割据的结果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一个人的到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这个人就是董卓。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始作俑者
在《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小说中,有一种隐约的暗示:三国之中,曹操的魏国占据天时,孙权的吴国占据地利,刘备的蜀国占据人和。所谓“天时”,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一做法并不是曹操的首创,始作俑者是董卓。说起来,这还与东汉末年的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有关。
汉灵帝时,宦官专权,掌权的宦官集团被称为“十常侍”。常侍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东汉时期一般由宦官担任。十常侍并不是十个宦官,其实他们是12个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以张让和赵忠为首,十常侍把持朝政,东汉王朝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皇帝也被他们操控在手中。汉灵帝就曾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汉灵帝死后,13 岁的嫡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十常侍想立的皇帝其实是更小的刘协(时年9 岁),但刘辩的母亲是何皇后,而舅舅则是手握京城军事大权的大将军何进。为了立谁做皇帝的问题,十常侍和外戚何氏针锋相对。为了彻底击败十常侍,何进想到了“引进外援”,他的“外援”就是西北武装头子董卓,他密令董卓带兵进京讨伐十常侍。但还未等董卓大军进京,宦官与外戚就已经打了起来,先是十常侍诱杀了大将军何进,而后何进的手下袁绍、曹操等人,率兵打入皇宫,把宫中的太监杀了个精光,甚至连没胡子的人,也被当作太监给杀了不少。汉少帝刘辩搞不清楚状况,被人哄骗着逃出了京城,跑到北芒山中,董卓的军队正好赶到,白捡了一份“救驾及时”的大功,董卓就此上位。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馅饼”,经过这场大乱,所有的宦官和主要的外戚死于非命,皇帝年少,其他人都没力量和董卓相争,就这样,董卓成了最大的赢家。
手握大权的董卓成为东汉王朝的掘墓人,他先是废掉了汉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至于另立汉献帝的原因,他自己说是觉得刘协更聪明一些。也有人说是因为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董卓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所以立刘协为帝。其实这些都是说辞,董卓之所以另立皇帝,就是要向天下人彰显自己的权威:如今谁来当皇帝,得我董卓说了算!
在董卓拥立汉献帝时,朝中很多大臣是不同意的,其中以出身显贵的袁绍反对最激烈。董卓威胁说:“你小子说什么呢?我要这么干,谁敢不从?你是觉得我的刀不够快吗?”
袁绍并不畏惧,反讽道:“你以为天下只有你董卓手里有刀啊!”
袁家的势力很大,董卓犹豫了一下,没有杀袁绍,而袁绍乘机逃出了京城,不久之后,他带着大军杀向董卓。这边董卓控制了京城,毒杀了被废的汉少帝刘辩和他的母亲何太后,手捏着小皇帝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胡作非为。他的军队也在京城烧杀劫掠,东汉王朝到此已经名存实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