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说话就是沟通吗?
沟通就是说服孩子听话吗?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实现高效沟通?
……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说的每一句话,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左右孩子的想法,甚至锚定他们的一生。沟通的内容和情绪会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埋在心中,影响长远。
现实中,家长常见的沟通方式是说教、指责、讨好,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有智慧的家长从来不讲大道理,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说教;有智慧的家长能够深度倾听、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的需求、兴趣和价值,激活孩子的无限潜能。
罗敏畅老师有着10余年的正面管教家长课经验,开办了100多期线下家长课程,举办过几十场家庭教育讲座。她在本书中热情地分享教学经验,讲述自己接触的鲜活案例,将高效亲子沟通需要的2大原则、6种技巧、11类方案等娓娓道来,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帮助父母领悟沟通的内涵与实质,解开家庭教育的迷局。
给孩子安全有爱、愿意聆听与倾诉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的责任。学会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把良好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每一场对话,为孩子奠定积极健康的人生基调。
|
內容簡介: |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很多父母开始面临“怎么说孩子都不愿意听父母的”这个问题。与孩子沟通时,往往会出现情绪冲动、语言粗暴、亲子关系恶化等状况。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本书精心挑选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惯常遇到的挑战,从提升情绪自控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主动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内驱力和打造良好亲子关系等5个维度入手,用丰富的现实案例,手把手教会父母“什么是好的沟通”“良好沟通的基本技能”“沟通让鼓励更有成效”“沟通让陪伴更有品质”“这样沟通让冲突不再可怕”。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父母和孩子沟通中常见的情境,提出了双方沟通的具体原则,并列举了大量操作性极强的高情商沟通方法,帮助父母建立和孩子顺畅沟通的渠道,让家长读懂孩子的需要、觉察自己的错误做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沟通技巧,能够用平和的心态有效表达和倾听,运用正确的沟通技巧,引导、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应对挫折和失败,重建亲子关系。
本书是一本即读即用的亲子沟通指南,它帮助父母破解与孩子“水火不容”的沟通困境,与孩子共同成长。
|
關於作者: |
罗敏畅
湖南卫视《放学后》节目内容支持专家团带领者
《小学生导刊》教育心理专栏作者
正面管教资质导师
普迪教育创始人
十年以上正面管教授课和深度家庭辅导经验,一线跟踪、辅导两年以上的家庭超过1000户,系统课程影响家庭超过10000户,引导数万人实现育儿方式和生活品质的良性转变。
|
目錄:
|
第一章 好好沟通的前提
愿意:内心有意愿,话里才有爱
兴趣:对孩子有好奇心,是好好沟通的开始
第二章 好好沟通的六大要素
安全:孩子表达的力量来源
倾听:让父母更懂孩子
表达:情绪真实 接受差异
启发:好的成果,源于有效的提问
连接:和孩子交流,记得带上“爱”
共识: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第三章 这样沟通,让鼓励更有成效
聊梦想:为孩子未来的发展赋能
聊约定:让约定有效,说到也做到
聊习惯:三步走,榜样与教练同行
第四章 这样沟通,让陪伴更有质量
闲聊式沟通:发现孩子兴趣点背后的大世界
同频式沟通: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游戏式沟通:强力黏合亲子关系
故事式沟通:用优美的语言来影响彼此
第五章 这样沟通,让冲突不再可怕
从冲突到有效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撕标签”: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助交友:这样沟通让孩子人际关系更好
“双面胶”:家校携手,助力孩子成长
抓时机:这样沟通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意识
|
內容試閱:
|
不要急着替孩子解决问题,对孩子的想法要有好奇心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父母如果过于急切,就会有一种想要“立刻”帮孩子解决问题的冲动。这种冲动体现了父母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对结果不能延迟满足,再多等一会儿都不能忍受。在这种情况下,让父母内心难受的并不是眼前这件事情,而是这件事情还没有解决的那份焦虑。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老师对他有怎样的建议或评价等,这些都是孩子的体验。父母要关注孩子此时的想法,适当地克制住那种好为人师的做法,放下“马上就要一个结果”的念头,不要急于教孩子,也不要急于让孩子听自己的。
用积极回应代替无视无感
当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如果他需要父母的回应,他会直接“爸爸,妈妈”地叫个不停。当他一次一次地被回应时,就能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父母看不见,他的声音父母听不见,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重要。
有一次,我在一个班级里给四十个孩子上课,主题是友谊。有个孩子的发言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友谊,但我知道什么是敌人。我爸爸妈妈的手机就是我的敌人。他们有了手机,就不要我了,除了手机,他们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我好想把他们的手机从窗户扔出去,我讨厌他们的手机。”
当一个人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和关注的时候,就会产生绝望和孤单的感觉。父母及时地回应孩子的呼唤与需求,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当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他一个表达欢迎的问候;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支持的时候,父母要尽量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当类似的体验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生活当中,像“我是重要的”“爸爸妈妈是在乎我的”这样的自我认知就会在孩子的心里越来越明确。
让约定更加有效的四个要点
1.和孩子展开友好讨论,对一件事,父母能做到感同身受
父母可以练习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思考同一件事情中,父母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2.用头脑风暴,选择一个父母和孩子都赞同的方法
在运用头脑风暴形成共识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是否过于掌控全程,这个约定形成的过程是真正的彼此尊重,还是孩子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不得已而回答了“好”。
3.制订约定时不能太模糊,要具体、好执行
如果约定得过于模糊,尤其是当孩子的自律性还没有培养起来的时候,父母给予恰当的提醒会对孩子更有帮助。以孩子练琴为例。
4.父母对约定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一个约定是否有效,考验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最开始大家是否相互尊重;在约定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得全面而有预见性;约定的方式是否合理;父母有没有用约定的方式做适当的跟进;当孩子有进步但没有完全达成的时候,父母是在指责孩子还是看到孩子细小的进步……这些都决定了一个约定到最后能否有效地实现。
恰当的聊天节奏让沟通更顺畅
每个孩子愿意聊天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在聊天的内容上,有的孩子喜欢聊非常现实的话题,有的孩子则聊得天马行空;在聊天的深度上,有的孩子关心的话题很单纯,也有的孩子会富有哲学思维;在聊天的时间上,有的孩子喜欢在睡觉前聊天,有的孩子喜欢在吃饭时聊天,有的孩子喜欢在散步时聊天,有的孩子一看到大家在说话就想要插话加入进来;在聊天的对象上,有的孩子喜欢和爸爸聊天,有的孩子喜欢和妈妈聊天,有的孩子喜欢和老人聊天;有的孩子善于倾听,让他们发言会感觉很害羞;有的孩子只愿意当主角,让别人听他说……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和孩子好好说话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表达习惯和聊天节奏,而不是只关注大人什么时候想和孩子交流。
父母要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在丹尼尔·西格尔的心理学研究中,有一项成果叫作“掌中大脑”。将手掌合起来,握成拳头,用这样一个直观的形象来帮助理解大脑。拳头的表面代表大脑皮层,指尖接触手掌的部分是前脑皮层。是人脑进行理性思考的地方,简称理智脑。
在我的家长课堂上,为了便于理解,把它叫做“大脑盖子”。它的作用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情绪、人际关系、反应的灵活性、观念模式、自我意识和道德。当你生气、压力很大、焦虑等情绪失控时,就是你的“大脑盖子”打开了,它不再工作,露出中间的动物脑部分。这时候,你的行为就会被“动物脑”主导,出现不理智、情绪化等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