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9年的思想通史著作,在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全书分三卷:上卷,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840年后面对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中国人的应对及其结果;中卷,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的思想启蒙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影响;下卷,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
|
關於作者: |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兼职教授和国际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特别委托课题等17项,出版著作16种。
俞祖华,鲁东大学教授.
|
目錄:
|
第一章 应对危机的经世思考 / 1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理想秩序 / 70
第三章 洋务思潮和早期维新思潮 / 111
第四章 救亡呼唤维新变法 / 248
第五章 鸦片战争以来的反侵略思想和义和团运动 / 328
第六章 空前的思想启蒙 / 443
第七章 民主革命与君主立宪思潮的兴衰 / 561
第八章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民初思想文化斗争 / 681
第九章 “吾人之最后觉悟”: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 1
第十章 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93
第十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此伏彼起的思想文化论争 / 315
第十二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507
第十三章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上的思想差异 / 617
第十四章 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思想文化斗争 / 699
第十五章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和思想界对它的批判 / 848
第十六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 1009
第十八章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的兴起 / 1
第十九章 民族危机下各种思潮的新变化、新出现 / 93
第二十章 中国向何处去:内忧外患中思想界的争论和选择 / 289
第二十一章 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从“左”倾教条主义到马克思主
第二十二章 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和思潮的高涨 / 480
第二十三章 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宪政运动的兴起和展开 / 565
第二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636
第二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的
第二十六章 现代新儒家和战国策派以及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他们的批判 / 807
第二十七章 “中间路线”及其破产和中间势力的转变 / 904
第二十八章 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建国主张及其失败 / 1016
第二十九章 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方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1078
|
內容試閱:
|
郑大华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知名专家。我第一次听大华谈思想史研究是在 2016 年春。有一天我主持召开《中华思想通史·绪论》(目前已经出版)写作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绪论》的写作大纲。在讨论“第四章:中华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时,负责该章写作的大华提出,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所面临的时代主题,每一时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便是由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时代主题决定的,亦即每一时代思想家或历史人物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和势力的利益出发,围绕这一时代主题所提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主张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甚至斗争就是我们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以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或历史人物围绕时代主题所提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主张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甚至斗争作为我们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那么,我们写出的思想史就能够更好地反映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大华的发言给我的感觉,他的想法抓住了思想史的实质和主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值得重视。
后来在每次讨论《绪论》时,大华都能提出比较成熟的看法和建议,而且他的写作任务进度快,质量高。经了解,这源于他个人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有精深研究,并正在撰写“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内外第一部个人著多卷多册(三卷六册)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希望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把书稿撰写出来,作为我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重大课题“中华思想通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序
王伟光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
第一卷:1840—1915(上)
2前不久大华告诉我,说他已完成了我交给他的任务,书稿已经完成,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力资助,将由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希望我审核书稿,为书稿的出版写几句话。我阅读这部书稿后感觉这是一部信史,有深度,守正创新,颇有价值。下面略谈几点看法。第一,该书提出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重视对思想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生存状况和生活经历的研究,搞清楚某一思想或思潮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考察思想家与其时代、思想的产生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唯物史观的教条主义理解和运用,除着力研究思想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外,还应加强对思想家本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状况和生活环境的研究,看他有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到过哪些地方,经历过哪些事件,经济状况如何,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喜欢和哪些人交往,其亲朋师友尤其是师友的思想是怎样的,对他产生过哪些影响,等等。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种思想之所以产生于这个时代,而不是那个时代,是由这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亦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决定的;而在同一历史时代的背景之下,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思想家,又与思想家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该书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由中国近代所面临的时代主题决定的。中国近代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要反对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独立,使中华民族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亦即后来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要反对封建主义以实现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羁绊下解放出来。反帝与反封建,亦即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相互依存,民族独立是实现社会进步的保障,而社会进步又有利于民族独立的实现。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就是各个不同时期的人们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在反对帝国主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以争取社会进步这两大任务究竟提出了哪些思想、观念和主张,这些思想、观念和主张提出后对社会产生过哪些影响,以及是通过什么途径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若干规律。他的这部《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撰写的。这是该书的一大创新。第三,该书还提出必须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或整体的)观点考察问题。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近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行程,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一是要把研究对象——思想、思潮或思想家,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二是要把研究对象——思想、思潮或思想家,作为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三是要把研究对象——思想、思潮或思想家,作为统一的、有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同时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思想家的思想与人民大众的思想之间的关系,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思潮史研究与思想家研究之间的关系。该书不仅这样主张也是这样践行的。比如,该书就将思想家研究与思潮史研究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即以近代思潮的演化脉络为经,以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活动为纬,经纬交织,一方面以思想家的思想来见证思潮的演化,另一方面又要以思潮的演化来加深对思想家思想的解剖。这就更加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更加完整地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要内容。该书还较多地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思想和思想家进行前后(纵向)左右(横向)的比较。该书的这些主张和践行值得肯定,也为我们研究整个中华思想通史提供了范例和借鉴。第四,除了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逻辑起源、发展动力、历史分期、研究体例、研究内容、研究观点等方面,该书也多有创新。比如在历史分期上,该书没有采纳一些思想史研究通常采纳的以政治史分期为分期的做法,而是依据思想史自身发展的逻辑,将中国近代思想史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前后的嘉道年间到 1915 年《新青年》创刊之前为第一个时期;从 1915 年《新青年》创刊到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之前为第二个时期;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三个时期。当然,考虑到论述的完整性,有时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思想、思潮的论述又必须跨越上述分期,延续到了下一个时期。这一分期法与以往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系统著作中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
第一卷:1840—1915(上)
4分期存在着明显不同,学术界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一分期法突出了“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亦即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这两大时代主题,强调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在学术上有其合理性,完全可成一家之言。又比如,该书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或存在争论的问题,都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立论客观,辨析公正,颇有说服力。尤其是该书的“结语”所总结出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留给今人的五个“启迪”,很有新意,具有“知古而鉴今”的现实意义。第五,该书另一大特色,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我国史学向来有文史不分家的优良传统,一个好的史学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即所谓“出文入史”。如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史学巨著,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被称为“无韵之离骚”。但现在这一优良传统受到挑战,有的文章和著作只是一大堆材料,文字毫无优美可言,读起来非常枯燥无味,令人提不起兴趣;有的只是罗列国外新名词,不知所云。而大华同志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文笔十分清新流畅,深入浅出,如行云流水,读起来不感觉到累,可以说是近年我读到的文字功底深厚的学术著作之一。我曾问过大华,他的文字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他告诉我,他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其学生时代和上山下乡期间,亦即他上大学之前,除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选》外,没有其他书可读,他就读《毛泽东选集》、背《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选集》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很多文章他当时都能倒背如流。正是通过一遍又一遍阅读《毛泽东选集》,他从中知道了文章应该如何写才能简练而不失深刻,优美而不至华丽,能使人看得懂,悟得透,读后对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明明白白。他还告诉我,他出生在湘西自治州,当时的教育十分落后,上大学之前他没有学过英语和古代汉语,入大学后的第一次古文测试,他只得到 23分,全年级倒数第一。为了弥补自己古文底子上的欠缺,他买了一套《古文观止》,天天看,天天读,最后也是倒背如流。熟读《古文观止》不仅使他知道了许多典故和成语的出处,丰富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使他学会了如何让文字表达能简洁明了,娓娓道来。此外,该书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个人著多卷多册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序
5著作,第一卷、第二卷,为大华一人所著;第三卷,为大华提出写作大纲,他和俞祖华同志分头写作,最后由他修改、统稿和定稿而成,从而避免了多人合作的学术著作经常发生的作者水平不一、观点不一、文字表述不一、行文风格不一、前后衔接不一等问题的发生,真正做到了观点、文字、风格等各方面的“一以贯之”。据大华同志介绍,该书是他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三十多年之成果的结晶。通读全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晰,观点明确,资料翔实,逻辑洽合,文笔流畅,多有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深化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部精品力作。人们常以“十年磨一剑”形容学术研究的艰辛、执着与精益求精。在《中国近代思想通史(1840—1949)》即将出版之际,为大华同志集三十余年之力,写出这样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精品力作感到由衷的高兴。也祝愿大华同志的这部新著出版后能走进大众视野,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派做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2022 年 1 月 2 日
(王伟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 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
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
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