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一、本书作者具备的优势
1.作者拥有二十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在领导力咨询和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案例,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本书是作者基于个人经历的管理模型。
2.作者专精于领导力理论的研究,先后独立开发了领导力方向盘、企业领导力之组织火箭模型、激励金三角、5D问题解决法、执行力之轮等十多个领导力模型并申报和获得了相应版权证书。
3.建立了领导力发展培训体系并开发了大量领导力课程和沉浸式产品,直接授课的学员数量超过10000人,包括企业家、高管、中基层经理人和普通白领、大学生。
4.致力于打造个人的自媒体渠道,并写出过10w 文章,实际阅读量50w ,并且被众多官媒转发,例如 中国城市报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上海频道、法科生之家、文明静安、中国城市报等
二、本书内容创新点
作者受到方程式赛车的启发,形象地总结出高效执行所需要的四个变量:变量R——“让执行者知道”、变量T——“令执行者可以”、变量E——“使执行者愿意”、变量F——“教执行者安心”;基于这个模型概念进一步提出了“知道五元素”“可以四边形”“愿意金三角”“安心两仪图”等应用模型。本书的特点是其视角和生动的案例分析
|
內容簡介: |
在职场上“高效执行”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是企业对内部团队和个人的最高要求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高效执行”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高效执行”更注重变化和创新。
本书是毕礌博士深耕管理领域多年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法,深入分析了作为管理者怎么做才能有效锻造和提升执行者的执行力,让他们都成为高效执行者。为此作者建立了“高效执行方程式”模型EE=R×T×E×F,作者形象地总结出高效执行所需要的四个变量:变量R——“让执行者知道”、变量T—— “令执行者可以”、变量E——“使执行者愿意”、变量F——“教执行者安心”基于这个模型,作者进一步开创性地打造了“知道五元素”“可以四边形”“愿意金三角”“安心两仪图”等应用模型。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案例分析。
这是一本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写给管理者的,能够帮助管理者有效提升下属执行力的工具书,适合各类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阅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關於作者: |
毕礌 博士 钧启领导力研习社 创办人、首席顾问 上海钧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法国尼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兰州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全球工商管理博士联合会GDA 首批会员 曾服务于互联网上市公司第九城市以及惠而浦、喜力、江森自控等全球500强企业,并先后在职业教育、文化创意以及管理咨询等行业创业。专业领域和管理范围涉及客户服务、商务、营销、学习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整体经营,在团队建设、组织管理、战略规划与实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2003年开始从事专业咨询及培训工作,迄今已为各种国企、民企、外企、高校、政府机构等逾200家单位提供过专业的管理咨询和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内部培训。 其核心研究方向为领导力、团队管理和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撰写的关于中国领导力研究的论文荣膺尼斯大学年度最佳博士论文奖,2017年出版专业图书《企业内部培训师的44道必答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
目錄:
|
第 一章 高效执行方程式
第 一节 什么是高效执行
第二节 方程式赛车和高效执行
第三节 高效执行方程式
第二章 变量R:让执行者知道
第 一节 “知道五元素”
第二节 设定“好”目标
第三节 提供方法的方法
第四节 对风险有所准备
第五节 海平面下的目的
第六节 力量惊人的意义
第三章 变量T:令执行者可以
第 一节 “可以四边形”
第二节 过往经验需要注意时效
第三节 持续发展当下技能
第四节 激活既有资源
第五节 应变意识需要特别重视
第四章 变量E:使执行者愿意
第 一节 “愿意金三角”
第二节 满足动机
第三节 获取承诺
第四节 提振信心
第五章 变量F:教执行者安心
第 一节 “安心两仪图”
第二节 积极宽容(错误)
第三节 充分接纳(不同)
第四节 提供资源
第五节 化解冲突
第六章 高效执行二十问
后记 进一步的思考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