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14277862.jpg)
《
清末想象: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
》
售價:NT$
286.0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0237623.jpg)
《
二月河文集: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康熙+雍正+乾隆套装全十三册)
》
售價:NT$
3407.0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00242011.jpg)
《
异彩辉煌:魏晋南北朝文学、绘画、书法关系研究(浙江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
》
售價:NT$
653.0
![金石昆虫草木状:绝美中国博物手绘](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69876.jpg)
《
金石昆虫草木状:绝美中国博物手绘
》
售價:NT$
1520.0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6346060.jpg)
《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
》
售價:NT$
388.0
![民国词史考论](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010174266.jpg)
《
民国词史考论
》
售價:NT$
959.0
![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70612.jpg)
《
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
》
售價:NT$
301.0
![故宫书画集:精编版(刷边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11747457.jpg)
《
故宫书画集:精编版(刷边版)
》
售價:NT$
1520.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编者根据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主动融合课程涉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概念,并结合编写团队教师的一线教学经验精雕细琢而成。全书共分9章,内容有:数字电路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和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字电路虚拟实验与数字系统设计基础等。 为了辅助课程学习,本书提供课堂教学视频。同时,本书的主要知识点都配备有精选的例题和习题,为学生课后复习、练习和总结提供必需的资料。书末还配备有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需的附录和部分习题答案。 本书思路流畅、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可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和机电、测控类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和电气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4版前言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数字电路基础1引言11.1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11.1.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1.1.2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21.1.3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其分类41.1.4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 71.2数制与编码 71.2.1常用的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规律 71.2.2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81.2.3编码 111.3逻辑代数基础 121.3.1逻辑代数的3种基本运算 131.3.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51.3.3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171.4逻辑函数的建立及其表示方法 171.4.1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逻辑函数171.4.2逻辑函数式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实现方法181.4.3按照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式191.4.4根据波形图转换为真值表191.5逻辑函数的化简 201.5.1逻辑函数的最简形式 201.5.2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201.5.3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221.6具有无关项逻辑函数的化简 261.7数字电路中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271.7.1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71.7.2双极型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01.7.3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33习题1 35第2章集成逻辑门电路38引言 382.1基本逻辑门电路 382.1.1二极管与门及或门电路 392.1.2非门电路(BJT反相器) 392.2CMOS逻辑门电路 402.2.1CMOS反相器 402.2.2常用的CMOS门电路 432.2.3CMOS传输门和双向模拟开关442.2.4CMOS漏极开路门及三态门 452.2.5CMOS三态门的应用472.2.6CMOS逻辑门的主要技术参数472.3TTL逻辑门电路502.3.1TTL与非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502.3.2TTL或非门 532.3.3TTL系列门电路的技术参数542.3.4TTL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门57*2.4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ECL门) 602.5BiCMOS门电路 632.5.1BiCMOS反相器 632.5.2其他的BiCMOS门电路 632.6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642.6.1正负逻辑问题 642.6.2实际使用逻辑门的处理措施642.6.3逻辑门电路综合分析例66习题2 68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 74引言 743.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743.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753.2.1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大致步骤 753.2.2几种常用的集成组合逻辑电路753.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813.3.1概述 813.3.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823.3.3组合逻辑电路硬接线设计方法总结 823.4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823.4.1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大致步骤 823.4.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举例 833.4.3编码器843.4.4译码器 873.4.5数值比较器 973.4.6多输出逻辑函数的共用项设计99*3.5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1003.5.1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 1003.5.2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1013.6用MSI芯片设计其他的组合逻辑电路 1023.6.1用集成数据选择器实现其他组合逻辑功能 1023.6.2用译码器实现多种组合逻辑功能 1063.6.3用全加器实现多种组合逻辑功能 1093.7组合逻辑电路综合应用例 112习题3 115第4章锁存器和触发器120引言1204.1概述 1204.2基本SR锁存器1204.2.1用与非门构成的基本SR锁存器 1214.2.2用或非门构成的基本SR锁存器1234.2.3集成基本SR锁存器1234.3时钟触发器 1254.3.1门控锁存器1254.3.2主从触发器 1284.3.3几种常用的边沿触发器 1324.4T触发器和T′触发器 1394.4.1T触发器 1394.4.2T′触发器 1404.5时钟触发器转换设计 1404.5.1JK触发器转换为D、T、T′触发器1404.5.2D触发器转换为JK、T、T′触发器1414.6触发器应用举例 141习题4 143第5章时序逻辑电路149引言1495.1概述 1495.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1505.2.1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大致步骤 1505.2.2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1515.2.3计数器 1565.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1735.3.13种设计方法 1735.3.2一般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1735.4MSI时序逻辑器件的应用 1845.4.1MSI计数器芯片的应用 1845.4.2MSI寄存器芯片的应用 191习题5 193第6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200引言 2006.1半导体存储器 2006.1.1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 2016.1.2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2016.1.3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016.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026.2.1RAM的结构 2026.2.2RAM的存储单元2046.2.3RAM的应用 2066.3只读存储器(ROM) 2096.3.1ROM的结构 2096.3.2掩模式只读存储器(固定ROM) 2096.3.3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2116.3.4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2126.4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2166.5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2196.5.1PLD概述 2196.5.2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2226.5.3通用阵列逻辑(GAL) 2256.5.4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2306.5.5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2366.5.6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PLD)2426.5.7FPGA和CPLD的比较2456.5.8FPGA/CPLD的设计流程与开发工具246习题6250第7章数-模与模-数转换器253引言 2537.1D-A转换器 2537.1.1D-A转换器及其主要参数 2537.1.2权电流型D-A转换器 2557.1.3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2557.1.4模拟电子开关 2577.2A-D转换器 2607.2.1A-D转换的一般工作过程 2607.2.2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 2627.2.3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 264*7.2.4双积分式A-D转换器 2667.2.5A-D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 269*7.2.6集成A-D转换器及其应用270习题7 273第8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275引言2758.1实际的矩形波电压及其参数 2758.2集成555定时器2768.2.1集成555定时器简介 2768.2.2集成定时器CC7555的内部逻辑电路 2768.2.3CC7555的工作原理 2778.3施密特触发器2788.3.1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触发器 2788.3.2集成施密特触发器280*8.3.3用TTL门组成施密特触发器2828.4单稳态触发器2838.4.1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2848.4.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286*8.4.3用门电路组成的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2878.5多谐振荡器2898.5.1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2908.5.2石英晶体振荡器 2938.6脉冲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综合应用举例295习题8 300第9章数字电路虚拟实验与数字系统设计基础306引言3069.1Multisim14.0使用方法简介3069.1.1数字电路模拟用虚拟仪表介绍3079.1.2放置元件的方法3119.1.3连线操作3119.1.4基本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举例3139.1.5基于Multisim的数字系统综合设计3209.2数字系统设计基础3309.2.1用EDA设计数字系统的一般流程3309.2.2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简介3319.2.3Verilog HDL的基本元素3319.2.4Verilog HDL的语法结构3349.2.5Verilog HDL描述数字逻辑电路举例3419.2.6用ModelSim软件仿真数字系统3469.2.7基于Verilog HDL语言的数字系统综合设计350习题9 358附录 359附录A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II) 359附录B国内外常用逻辑符号对照表 359附录CTTL和CMOS逻辑门电路主要技术参数 362附录D二进制逻辑单元图形符号简介(GB/T 4728.12—2022)362D.1二进制逻辑单元图形符号的组成 362D.1.1方框362D.1.2限定符号362D.2逻辑状态及其约定 365D.2.1内部逻辑状态和外部逻辑状态365D.2.2逻辑状态和逻辑电平之间的关系365附录E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GB 3430—1989) 366E.1型号的组成 366E.2示例 366附录F常用ADC和DAC芯片简介 367附录G电阻器型号、名称和标称系列 369G.1电阻器型号名称对照 369G.2电阻器(电位器)标称系列及其误差 369部分习题答案370参考文献374
|
內容試閱:
|
本书第3版自2016年出版以来,已有7年的时间。其间,选用本书的多所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馈和积累了不少有益的教学经验。因此第4版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修改而成的。本版修订工作获得2021年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的鼎力支持。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遵照高等工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样式,对照设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相关专业的基本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阐明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内容修订上强调夯实基础,精讲多练,因而充实了例题,同时注意巧释解题的规律及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结合应用新型集成电路(IC)芯片,增加了芯片连线应用题,且写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前沿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为了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促进知识内化,优化并增删了一定数量的例题。 (2)适应现今“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开课学期调整的实际情况,以及两门课程知识的衔接关系,改写了第1.7节“数字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在第2章结合门电路工作原理,对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做了必要的介绍。 (3)除了修订基本内容以外,编者还增加了拓宽加深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标题前标有“”,它们自成体系,可以任由授课教师灵活掌握,有选择性地讲授。 (4)适应微电子领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充实了CMOS集成电路的有关内容。 (5)以CPLD、FPGA为代表的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开发技术已经成为大规模数字系统开发的主流技术。所以,新版教材理应与时俱进,顺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第6章中介绍了CPLD、FPGA的器件结构原理,同时给出了一般PLD技术与EDA开发方法;在第9章中增加了基于Multisim软件的综合设计实例,以及用Verilog HDL语言和Quartus Ⅱ开发软件分析、设计和验证逻辑电路的综合应用实例。 (6)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立意教书育人。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会贯通到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藉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精忠报国的使命感,使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教育的效果。 (7)制作了课程主要知识点的教学视频。读者可以随时扫码学习课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自主式学习,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次修订主要编写人员分工如下:江苏大学王振宇、成立担任主编,成立修订前言,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定稿等项工作;唐平修订第6章部分、第9章内容;王振宇修订第1~5章内容;刘跃峰修订第6章部分内容和附录;陈勇修订第7、8章内容。王其轩博士对本书第9章部分设计实例进行模拟验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当之处,敬请读者们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