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英国现代诗穆旦译文单行本 首次面世
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诗歌翻译家
现代派诗人翻译英国经典现代诗歌
|
內容簡介: |
《穆旦译文 英国现代诗选》是穆旦所译的英国现代诗人诗作的精选,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出版的《穆旦译文集》中拆分出来的单行本。《穆旦译文集》在诗歌爱好者中十分受欢迎,其中所收入的篇目有的之前曾经出版过单行本,有的则是首次以单行本形式推出。穆旦翻译的英国现代诗人包T.S.艾略特、W.H.奥登、斯蒂芬·斯彭德、C.D.路易斯、路易斯·麦克尼斯以及W.B.叶芝等人。穆旦当年在西南联大求学之时,受到当时来华教授英国当代诗歌的威廉·燕卜荪的影响,开始接触到当时英国当代诗人的诗作,并对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他所翻译的英国当代诗歌选中,可以看出穆旦在翻译与诗歌创作上的双重才华。穆旦翻译的经典诗歌已经成为了经典之作,他同时也能够游刃有余地翻译现代新诗,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
關於作者: |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省海宁市,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2年投笔从戎,加入中国入缅远征军,历经九死一生。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同时开始学习俄语与俄罗斯文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
目錄:
|
目次
序言
T.S.艾略特(1888-1965)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一位女士的肖像
序曲
窗前的清晨
波斯顿晚报
悲哀的少女
河马
枯叟
荒原
T.S.艾略特的《荒原》
空虚的人们
灰星期三节
W.H.奥登(1907—1973)
在战争时期——十四行诗组,附《诗解释》
探索(十四行诗组,选十首)
门
准备
诱惑之一
诱惑之二
塔
冒失者
职业
道
冒险
冒险者
美术馆
正午的车站
悼念叶芝
旅人
太亲热,太含糊了
步父辈的后尘
请求
我们的偏见
大船
不知名的公民
这儿如此沉闷
要当心
我们都犯错误
让历史作我的裁判
西班牙
歌(第二十七曲)
歌(第二十八曲)
斯蒂芬·斯彭德(1909—1995)
我不断地想着
特别快车
国王们的最后道理
等他们厌倦了
不是宫殿
一个城市的陷落
北极探险
......
|
內容試閱:
|
序言
我校完了良铮这本最后的遗稿《英国现代诗选》时,他已经离开我们五年多了。抚今思昔,觉得有几句话要说。
这本诗选是个诗人之选,而非学人之选。它不是一本各方面顾到,对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诗人均有所反映,在大学课堂里可以用作教本的那种选集,而是一位诗人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与在不同文化传统下用另一种文字写作的另一些诗人的心灵上交流的产物。因之它有不同于一般的特色。
这本选集里的作品主要是艾略特和奥登两位诗人的,其余的如斯彭德、C.D.路易斯、麦克尼斯可以说是奥登的一派。叶芝是位极重要的诗人,可只译了他两首,这不是因为译者不重视他的诗,而是因为良铮不幸早逝,这本诗选还是未完成的杰作。但他既译了,我也就把它附在这选集里。
艾略特是近代英诗的大家,从二十年代起掌领英美诗坛数十年,使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一脉相传下来的诗风一变,开创了现代派诗歌的风格,并且改变了人们对诗的口味。奥登后起约十年,影响可能不及艾略特,但也是一位有才华的重要诗人。我国开始知道艾略特和奥登是在三十年代一些大学的外文系里。记得一九三八年至一九三九年和良铮同在西南联大的时候,英国燕卜荪先生教现代诗一课,叶芝、艾略特、奥登以及更年轻的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的诗都是当时在课堂上讲过的。良铮那时已是很有成就的诗人,接触了新事物,自然更开阔了他的诗的境界。他有许多作品就明显的有艾略特的影响。四十年代末期,他曾把自己的诗若干首译成英文。当时一位美国诗人看到了,说其中有几首风格像艾略特,这很可说明他给我国新诗引进了新风格。因之他在五十年代初回国后不久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二十多年无法发表诗作,在从事于翻译普希金、拜伦、雪莱、济慈等为我国一般能接受的诗人的著作之余,于七十年代后半期又译了当时几乎无人过问的艾略特等人的诗,这就不是没有渊源的了。我特别记得一九七七年春节时在天津看见他。他向我说他又细读了奥登的诗,自信颇有体会,并且在翻译。那时他还不可能知道所译的奥登的诗还有发表的可能。所以这些译诗和附在后面代表他对原诗的见解的大量注释,纯粹是一种真正爱好的产物。
如前所述,这本诗选主要介绍的是艾略特和奥登两位现代派诗人。对我国一般读者来说,理解、欣赏英国浪漫派诗歌如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乃至更古的诗歌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都还容易,因为这些虽是异国风光,但诗材、诗境、诗律和我国诗的传统很有相通之处,稍为熟悉一下,接受并不困难。现代诗可不一样。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里对许多开创新境界的作家常有一种说法,认为某人是“以文入诗,以不可入文者入文。”把它拿来形容艾略特的诗倒颇合适。他诗中确是包含了大量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代,稍后的维多利亚时代,以至二十世纪初的乔治时代的诗中从来未见的、不可入诗的东西。他的诗从题材、语言、技巧到总的艺术效果都是英诗中前所未有的。所以一问世之后就引起注意,不管赞成或反对,总之都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而等到终于被接受之后就变更了一代的风尚。艾略特又是个大批评家,同时开创了文艺批评的新学派。他最早一本诗集出版于一九一七年,其中的《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开始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人,
正当朝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
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台上;
而在同一诗中,作为诗中上层社会仕女在客厅中进行社交活动的背景的描写却又是这样的:
黄色的雾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
黄色的烟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嘴,
把它的舌头舐进黄昏的角落,
徘徊在阴沟里的污水上,
让跌下烟囱的烟灰落上它的背,
它溜下台阶,忽地纵身跳跃,
看到这是一个温柔的十月的夜,
于是便在房子附近蜷伏起来安睡。
表现形式既然如此奇特,必然是表现的对象有此需要。艾略特开始正式写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当时资本主义欧洲政治、经济、精神上都四分五裂,空虚幻灭,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艾略特三十年代以前的诗,基本上都以不同方式反映了这一现实,而以《荒原》一诗为最。当然艾略特晚年曾经对人说过:“承蒙各派评论家把这首诗〔指《荒原》——笔者按〕解释为对当代社会的批判,甚至当作重要的社会批判。我自己却认为这不过是个人在完全无足轻重地对生活咕哝两句,发泄一下罢了;它不过是带有韵律的牢骚。”但正如有的评家所指出的那样,《荒原》一诗经过学者和评论家们左评右评,一分析再分析,也确实使作者有些吃不消。所以艾略特常常在口头或书面上半真半假地对《荒原》作出如上这类评论,来调侃一下评家们。其实原诗俱在,并不能说评家们无中生有,《荒原》一诗确是某种对现实的反映,这一点是明显的。良铮选译的大多是艾略特反映这类内容的早期之作,我想他是有用意的。因为从内容上讲,这一部分诗确是最为可取。到了艾略特后期从宗教中找安身立命之处时写的如《四重奏四种》等,艺术上我们当然要重视,但思想内容与我国读者的距离就要大多了。《灰星期三节》是艾略特诗创作上的转折点。这选集里也选有一首。此诗作于一九三○年,同年艾略特皈依了英国国教,并入了英国籍,完成了他自己说的“政治上是保守派,宗教上是天主教,文学上是古典派”的愿望。这诗里说:
因为我不希望再转动
就让这些话来回答
那已做过和不再做的一切吧
愿审判我们不要过重。
从这诗里就可看出他这时的心情和思想。
......
T.S.艾略特(1888-1965)
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假如我认为,我是回答
一个能转回阳世间的人,
那么这火焰就不会再摇闪。
但既然,如我听到的,果真,
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深渊,
我回答你就不必害怕流言。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
正当朝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
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台上;
我们走吧,穿过一些半冷清的街,
那儿休憩的场所正人声喋喋;
有夜夜不宁的下等歇夜旅店
和满地壳的铺锯末的小饭馆;
街连着街,好像一场冗长的争议
带着阴险的意图
要把你引向一个重大的问题……
唉,不要问,“那是什么?”
让我们快点走去做客。
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
谈着画家米开朗琪罗。
黄色的雾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
黄色的烟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嘴,
把它的舌头舐进黄昏的角落,
徘徊在阴沟里的污水上,
让跌下烟囱的烟灰落上它的背,
它溜下台阶,忽地纵身跳跃,
看到这是一个温柔的十月的夜,
于是便在房子附近蜷伏起来安睡。
呵,确实地,总会有时间
看黄色的烟沿着街滑行,
在窗玻璃上擦着它的背;
总会有时间,总会有时间
装一副面容去会见你去见的脸;
总会有时间去暗杀和创新,
去一天天从事于手的巨大业绩;
在你的茶盘上拿起或放下一个问题;
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
还有的是时间犹疑一百遍,
或看到一百种幻景再完全改过,
在吃一片烤面包和饮茶以前。
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
谈着画家米开朗琪罗。
呵,确实地,总还有时间
来疑问,“我可有勇气?”“我可有勇气?”
总还有时间来转身走下楼梯,
把一块秃顶暴露给人去注意——
(她们会说:“他的头发变得多么稀!”)
我的晨礼服,我的硬领在腭下笔挺,
我的领带雅致而多彩,但为一个简朴的别针所确定——
(她们会说:“可是他的胳膊腿多么细!”)
我可有勇气
搅乱这个宇宙?
在一分钟里总还有时间
决定和变卦,过一分钟再变回头。
因为我已经熟悉了她们,熟悉了一切——
熟悉了那些黄昏,和上下午的情景,
我是用咖啡匙子量出了我的生命;
我知道每当隔壁响起了音乐
话声就逐渐低微而至停歇。
所以我怎么敢提出?
而且我已熟悉那些眼睛,熟悉了一切——
那些用一句公式化的成语把你盯住的眼睛,
当我被公式化了,在钉针下趴伏,
当我被钉着在墙壁上挣扎,
那我怎么开始吐出
我的生活和习惯的全部剩烟头?
我又怎么敢提出?
而且我已经熟悉那些胳膊,熟悉了一切——
那些胳膊戴着镯子,又袒露又白净
(可是在灯光下,显得淡褐色毛茸茸!)
是否由于衣裙的香气
使得我这样话离本题?
那胳膊或围着肩巾,或横在案头。
那时候我该提出吗?
可是我怎么开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