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NT$
347.0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NT$
203.0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NT$
408.0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NT$
250.0
《
湿胖2
》
售價:NT$
286.0
《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售價:NT$
449.0
《
犹太古史
》
售價:NT$
908.0
《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为了满足国家对装备制造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制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要求,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工厂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方面教学与工作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分三章,内容包括钳工技能训练、车削加工技能训练、铣削加工技能训练。本书从培养装备制造业技能专业人才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理论叙述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合贯穿于技能操作全过程,将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融合到一个个实例中。为便于学习,本书配有40个技能训练微课视频(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便可观看所链接的内容。本书围绕中高级机械制造工(含钳工、车工、铣工等工种)职业岗位要求合理安排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适合作为中职、高职、技工院校机电、模具、数控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工培训教材。
|
目錄:
|
前言二维码资源第一章钳工技能训练1第一节钳工基础知识1第二节钳工划线5第三节锯削13第四节錾削与锉削20第五节孔加工29第六节攻螺纹和套螺纹39第七节装配43第八节钳工实训49习题52第二章车削加工技能训练58第一节车工基础知识58第二节车削加工基本常识65第三节车刀及刃磨70第四节车床工件的装夹与找正75第五节轴类零件的车削81第六节套类零件的车削与测量91第七节圆锥面的车削与测量103第八节螺纹的车削与测量112第九节车削加工实训121习题125第三章铣削加工技能训练133第一节铣床基础知识133第二节铣刀及安装146第三节铣削加工基本常识153第四节工件的装夹158第五节面的铣削166第六节台阶和槽的铣削181第七节异形槽的铣削194第八节分度头及应用204第九节铣削加工实训208习题211参考文献218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进行教材、教法改革,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本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紧跟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具有丰富机械加工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本书的编写,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及时将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纳入本书内容,能够很好地反映典型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本书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参照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选取和规划教学内容,涵盖了典型机械加工行业职业资格中级工到技师层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点,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先进性与实用性,项目化的设计理念有利于职业教育 “三教”改革和1+X证书的实施。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是钳工技能训练,介绍了钳工基础知识、钳工划线、锯削、錾削与锉削、孔加工、攻螺纹和套螺纹、装配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第二章为车削加工技能训练,不仅介绍了常用的车床、车刀、车床装夹等车削基础知识,还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车床的常用加工方法和工艺;第三章为铣削加工技能训练,介绍了模具生产中常用铣床的结构、操作,铣刀、工件的装夹等基础知识,并着重讲述了铣削加工常用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本书从培养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技能专业人才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理论叙述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融合贯穿于技能操作全过程,将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融合到一个个实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机械制造工艺。本书围绕中高级机械制造工(含钳工、车工、铣工等工种)职业岗位要求合理安排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本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加工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应用机械制造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由东莞市技师学院缪遇春和吴光明任主编。本书具体编写分工为:刘惠强编写第一章第一~三节,吴小龙编写第一章第四~六节,马川编写第一章第七节和第八节,吴光明编写第二章第一~三节,吴波编写第二章第四~六节,吴广峰编写第二章第七~九节,张广明编写第三章第一~三节,缪遇春编写第三章第四~九节。全书由缪遇春统稿。东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本书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在编写过程中,东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东莞市高级技工学院、黄平黄水职业中学、育才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智通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华粤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南华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及东莞模具制造相关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