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NT$
403.0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NT$
347.0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NT$
398.0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NT$
581.0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NT$
908.0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NT$
388.0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NT$
418.0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东亚评论》(原《黄海学术论坛》)创建于2003年,《东亚评论》由山东大学主办,现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承办,为半年刊。开设主编笔记、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经济与合作、思想与社会、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等专栏,刊登著名专家学者论文,同时为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在读博士生提供成果发布园地。本刊面向国际问题研究,以东亚研究为重点,突出东北亚研究。诚邀来自大学教师、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本刊提供论文。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张蕴岭担任主编,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为编委。本期辑刊质量很高,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东北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第十、十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中国亚太学会会长等。
|
目錄:
|
主编笔记
关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张蕴岭 /
区域与国别
南亚区域认同与区域合作
吴兆礼 /
东亚区域认同与区域合作的互动实践
耿协峰 陈灵芝 /
美国区域认同的历史演变
杜 娟 /
跨区域身份认同视角下日本对非区域战略探析
高梓菁 /
美国亚太—“印太”区域合作政策演变及其根源
全毅 徐秀军 金君达 /
国际政治
新形势下欧洲安全格局的变化
杨解朴
经济与合作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定位与制约因素
崔明旭 /
青年学人
信仰与态度:东南亚国家对华认知的微观数据分析
郝栋男 孔建勋 /
韩国促贸援助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全银华 赵世璐
|
內容試閱:
|
主编笔记
关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张蕴岭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交叉学科门类。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将区域国别学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在我国学科建设上,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好这一学科,使区域国别学建设能够在战略层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围绕区域国别学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本刊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东亚评论》主编张蕴岭教授进行了访谈。本期刊出,以飨读者。
问:张老师好,在国家将区域国别学列为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后,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积极开展区域国别学的研究。请您谈谈,为什么要建立和发展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在学科建设中的位置和意义如何?与传统相关学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张蕴岭:科学的发展有两个大趋势:一是学科细分,二是学科交叉。在科学的发展中,学科细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都发展了诸多的细分学科;而学科交叉受到重视比较晚,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交叉学科,在我国,只是近年才开始推进。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交叉的特性愈加凸显。学科交叉不仅体现在理科和文科领域之内,也体现在理科与文科之间。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设立交叉学科门类,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一级学科,既体现了科学内在的特性,也适应了科学发展的需要。目前,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的一级学科多属于自然科学,其实,社会科学具有更强的学科交叉性。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跨学科发展,正在改变着科学发展本身的特性,推动新科学的发展。
区域国别学属于国际问题研究范畴,区域国别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往,国际问题研究被分割成不同学科,专业性很强,有着明确的学科边界。这样的研究实属必要,因为分科研究可以对学科领域内的问题给予更专业和更有深度的分析与观察。但是,区域国别领域的大量问题需要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来分析,特别是许多带有综合性特征的问题,离开多学科的交叉分析,难以得到全面的、科学的认知。只用单学科的方法,容易产生偏差,甚至可能导致以偏概全。
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新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科交叉只是方式,知识融合才是目的。融合不是混合,而是创新,即创造新的方法、知识和理论。因此,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学科建设,所应强调的是推动学科交叉基础上的融合创新,有了融合创新,才会有立得住的区域国别学。
设立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学科,不是替代现有学科,而是利用现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与创新,形成新的学科方法和理论,是做加法,不是做减法。有人担心,有了区域国别学,会不会削弱现有的国际问题研究学科,肯定不会。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说,区域国别学能够为现有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现在公布的交叉学科门类下的新学科,都加了括弧,表明可授予原有学科的学位。这容易产生误解,好像新学科只增加了多学科知识,并没有跳出现有学科的围墙。从国际经验来看,区域国别学早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可授予独立的学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交叉学科体系构建,还没有走出单学科的“小院高墙”,去理直气壮地推动新学科体系的构建。
构建一门新学科,需要时间,更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在开始阶段,需要一些人转向,致力于区域国别学的发展。其实,在现有学科人才队伍中,已经有不少人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和学术知识基础,这些人是推动区域国别学发展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同时,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立,也会激励一些人致力于该学科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备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现有学科的支持,因为它们既是交叉学科知识的基础,又是新学科创新的因子。以经济问题为例,许多问题都需要把经济学方法与多学科交叉方法相结合。比如各国的经济政策,都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环保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又比如外语,大量的外语人才并非只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而是以外语作为工具研究该国家,这样的研究往往找不到学科归属。外语既是语言工具,又是知识载体,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为外语学科由以语言工具为中心向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变提供了学科支持。
问:全球有190多个国家,由此可以想象区域国别学内容上是怎样的复杂和多样,如何才能做好区域国别学研究?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区域国别学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建设有什么样的特点?
张蕴岭: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大系,与单学科不同,它是复杂多样的区域国别研究不同方法和理论的集大成。以国别研究为例,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各有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得出的认知也不同。比如,研究美国的方法和理论与研究中国的方法和理论就很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成为一门“学”,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构成了区域国别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沉下去”,去研究的对象地区和国家深入体验和调查。尽管在信息时代可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能够“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是,实地体验和调查还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到对象地区和国家体验和调查,每个人得出的感知和认知也会有所不同。从“学”的角度看,可能正是这些不同,为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对象地区或国家提供了“全息图像”。区域国别研究难有全才,但可以有大家。所谓大家,就是能够基于深厚的知识功底,对一些问题看得更透、更高和更远的人。
对于我国设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大学教育实行学科制,人才培养都被置于一定的学科圈定范围,按照严格规定的学科要求设置课程、授课、指导学生和授予学科专业学位。在学科制下,每一个学科都有严格的学科边界,人才培养不能越界。设立交叉学科门类就是旨在打破学科边界壁垒,适应科学发展和现实需要,培养跨学科的新型人才。二是研究的需要。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越来越细化的学科分类使得区域国别研究只注重分学科研究、通用性研究,不能体现区域国别研究的综合性和个性特征。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立,不仅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还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平台很重要,因为无论是研究立项,还是成果评介、认定,都由此有了地位和规则,让被边缘化的区域国别问题有了平台支撑,受到公平对待。三是国家战略需要。中国的不断发展强大,需要对区域国别扩大和加深了解,从而为国家制定对外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国际问题新型人才。
有人提出,区域国别学是大国之学,中国是世界大国,设立区域国别学是必然之举。引以为证的是,英美都把推行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服务于其对外战略。大国固然有加强对区域国别战略研究的特别需求,但是,了解外部世界,对区域国别问题加深了解,并非大国专有,任何国家都有加强区域国别研究的需要。比较而言,小国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需求在广度和战略性上与大国有着很大的不同。
各国都有自己的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和认识论。欧洲率先实现现代化,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向世界扩张,对世界广大区域进行殖民,形成从欧洲和以欧洲看外部世界的认识论和以“欧洲中心论”为导向的世界观。美国崛起后,基于其超强的实力和影响力,看世界的方法和认识论与欧洲不同,形成以“美国霸权论”为导向的世界观。基于美国霸权形成的认知、理论对其对外战略、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是不对的,全盘否定显然是不可取的。但我们必须有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法和理论,我们所形成的认知和提出的理论应有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中国人看外部世界与外国人看中国是互相联系的,是互动的。我们不仅要更好地了解他们,也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我们看他们,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他们如何看自己,不能先入为主。研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特别是通过实地调查与体验,才能更好地发现“是什么”和“为什么”。
我们进行区域国别研究,不仅要更好地了解外国,也要让外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我们到外国调查研究,听人家讲自己的故事,我们也要让对方听我们讲自己的故事,人家也会有这样的需求。事实上,从事区域国别研究者更能讲好自己的故事,语言能力加上对对方的了解,能用让对方听得懂、易理解的方式讲故事。从我个人的经历看,也是如此。我的外国朋友问我最多的是中国的情况,希望从我这里了解中国。我讲的他们好像更能听得进去,也更愿意相信。研究区域国别的学者,实际上起着桥梁的作用:在国内,让国人更好地了解外国;在国外,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问:区域国别学作为一个学科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区域国别学构建中,如何看待区域与国别的关系,以及区域重建与构建的意义?
张蕴岭:区域国别学,就学科来说,是一个整体,但内容结构上是包括区域和国别的,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域是国别的地缘载体,国别是区域的构成基础,这是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但区域和国别都有本身存在的方式和特性。国外一般用“区域学”(area studies),我国用区域国别学(region and country studies),相比之下,我们的用法更能体现这个学科的内涵与特征。
区域,鉴于其国际性质,应称为国际区域,有其单独存在的形式和特征。所谓区域,是指一定的地缘空间,大者被称为洲,洲内又分为不同规模的次区域。本来,人类以族群分,划区域居,区域是共有的活动空间。有了国家,区域成为实力争夺的空间,强者占领更大的区域。现代民族国家制度把区域分为不同的国家,尽管区域的连接性仍然存在,但是联系的性质和方式发生了变化,成为国家间的联系空间和被法律分割的破碎空间。由此,地缘共处区域变为具有国际关系性质的国际区域。
民族国家制度的确立为各国提供了受保护的生活空间和治理空间。但是,一则,民族国家的确立并没有阻止国家间因争端和实力争夺而引发的冲突和战争;二则,区域所具备和能够提供的地缘空间被分割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的回归有着内在的需求,是一个必然趋势。区域重建与构建是区域国别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区域重建与构建做什么,如何做?区域重建就是把分割的联系恢复起来,发挥区域对于各国发展所能提供的空间的作用。区域构建就是在区域层次上进行治理,建立区域治理制度,比如,打开被民族国家边界分割的区域市场,建立维护区域关系、秩序,特别是区域和平的机制、法规,推动区域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创建区域公共资源,便利区域人文交流,等等。
区域重建和构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区域国家的区域认同,也称区域身份认同。区域认同的首要问题是“我是谁”,即区域身份。国家的区域身份认同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身份,在领土主权、国家治理上拥有排他性;二是作为区域成员,具有不完全的独立身份,在资源、利益和责任上与他国有着共享性(sharing)。因此,区域认同的“我是谁”问题,对各国来说都有二重性关系,即“我与区域”和“区域与我”。前者是主体意识的认同,后者是客体意识的认同,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国家区域认同的完整性。
区域有多个层次,有大区域层次,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有次区域层次,而次区域亦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不同的次区域,如亚洲有西亚、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东北亚和东南亚又构成东亚;欧洲有西欧、东欧、中欧、北欧,而中欧和东欧又构成中东欧;美洲有北美、中美、南美,而中美洲和南美洲又构成拉丁美洲;非洲有南部非洲、西部非洲、东部非洲、北部非洲;等等。因此,在区域认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双重或多重的身份。
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各国对不同层次的区域认同有着不同的特征。比如,大洲的区域身份认同有着很强的自然性,具有自然性认同特征。在很多情况下,自然性认同作为一种区域身份定位,往往只是一种象征性“符号”。由于大地缘区域范围广,国家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使得区域认同往往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次区域作为地缘连接紧密的共生区域,各国的区域认同受到历史、人文、利益的影响,有着较强的主体和客体认知取向。尽管各国在区域认同上会有很大的差别,但由于地缘、人文和利益连接紧密,相互关联性强,在认同上能形成较强的共识性。
总体而言,区域认同以三个要素为基础:一是自然要素,二是人文要素,三是利益要素,每一种要素都有非常多的影响因子。区域认同是多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综合认知,这种认知既通过综合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不同要素作用下的特殊性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区域认同性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同时,也是多维的。
由于区域各国共处一区,因此,无论从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和利益要素,都会形成诸多区域共识。正是各国在区域认同上的共识,推动各国在区域重建和构建上开展合作,推动区域层次的制度构建,推动区域治理的开展。如今,以区域重建和构建为导向的区域化得到很大的发展,区域化成为世界现实与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来说,需要对区域化的发展有深入的研究,需要创新区域重建和构建的理论体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