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內容簡介: |
方秀洁教授曾以十年之功,于中美各大图书馆的中国古籍部中爬罗剔抉,发掘出大量晚明和清代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让这些沉睡的文本重见天日,并加以翻译和细读阐释。面对这些浮出地表的女性作者群体和丰富文学作品,本书回答了如何切入女性写作研究的路径问题,探索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将这些士人精英阶层的女性的文本生产视为一种文化实践形式,方秀洁考察了女作者们的自传诗、行旅诗和论诗诗,对于一个男性主导的文学传统中女性作者的参与史表达了诸多洞见。采用能动主体的概念作为理论聚焦,她考察了在于文本实践和社会铭刻之交集的女性主体形式和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规则。她对于这些女性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讲述揭示出即便在儒家正统的严苛性别限制中,女性群体仍有可能通过写作建构能动主体。
书分四章,第一章选取身为士绅正室的女子甘立媃的诗集为考察对象,对自传性冲动作为女性写作的内驱力做出了分析;第二章以女诗人沈彩的诗集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身为文人妾侍的女性如何利用和化解边缘位置为文学创作的自由空间;第三章以王凤娴、李因等人的行旅诗文写作为例,分析探究其中性别化能动性的组成结构;第四章则通过对明清女诗人的诗选集和论诗诗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华帝国晚期,女性通过写作和阅读缔结了文学和社会的共同体,超越了社会阶层和时空的限制,自我表征为自身生命史的作者。
|
關於作者: |
方秀洁(Grace S.Fong)
加拿大华裔汉学家,祖籍广东开平,曾师从叶嘉莹,1984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麦吉尔大学东亚学系中国文学教授,并担任博睿出版社《汉学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丛书》总编辑与《中国文学与文化报》编辑委员会委员。近年与哈佛燕京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国家图书馆合作建立“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与网站,为研究前现代中国女性写作与文化的重要资源。《卿本著者》是其代表作。
译者:
周睿,重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曾访学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研究兴趣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域外汉学史、隋唐五代文学与文化。出版译著《逍遥与散诞: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文弱书生:中国文化语境中“才子”的权力与男性气概》等。
陈昉昊,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华语语系文学、海外汉学、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等。学术论文与书评散见于Urban Studies (《城市研究》)、《二十一世纪》、《汉学研究》、《上海文化》、《国际比较文学》等。
|
目錄:
|
致谢 1
导论 1
第一章 诗中人生:甘立媃(1743—1819)之传/自传 14
诗镌吾生:甘立媃的自传实践 19
人生初阶:《绣余草》 22
人生二阶:《馈余草》 32
人生三阶:《未亡草》 42
人生末阶:《就养草》 52
结语 64
第二章 从边缘到中心:妾妇的文学使命 67
妾妇的社会与文化烙印 68
侧室:其名其意 72
文学能动性于侧室之中 77
构建创作空间:《撷芳集》中的妾妇 79
侧室渐变 84
沈彩:集女诗人、书法家、鉴赏师与抄誊者于一身的妾妇 87
书写与编排:自我创作的方式 91
文本中的女性主体 93
结语 103
第三章 著写行旅:舟车途陌中的女子 105
女性之行旅诗:与传统惯习的协商改造 108
扶柩还里:邢慈静的《追述黔途略》 113
铭刻行旅中的美学:王凤娴的《东归记事》 123
文学行旅记事 128
行旅妾妇李因的诗歌纪游 134
室家内外:《竹笑轩诗稿》的主体定位 140
归乡途旅:诗歌之记与夫妇之礼 144
结语 148
第四章 性别与阅读:女性诗歌批评中的范式、修辞和群体 150
文学批评阅读的个体形式:书信与诗歌 153
群读女性:评注诗集选辑 161
《伊人思》:共情同感之选集 162
《闺秀集》:一位闺秀诗论家的化育之选 165
《名媛诗纬》:包罗万象的王端淑之选集 173
《名媛诗话》:建构现实与想象中的共同体 179
结语 199
尾声 201
附录一:甘立媃《六十生日述怀》 203
附录二:邢慈静《追述黔途略》 206
附录三:王凤娴《东归记事》 208
参考文献 216
索 引 233
作者后记与致谢 241
译后记 242
|
內容試閱:
|
致谢
1992年夏天,背负着于我而言不可或缺的胡文楷所著《历代妇女著作考》(1956年初版、1985年再版)的影印副本,我只身前往北京,搜寻明清时期刊刻出版的女性诗文总集、别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将是一项漫长持久、爬罗剔抉的“考古”工程,在接下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还要多次探访诸多中国图书馆中的古籍善本珍藏来让它们“浮出地表”(excavating)。我在对词体性别诗学的学术研究中逐渐敏锐地意识到,作为能指符号的“女性”(woman)与作为在传统中国史上文学文化的积极参与者的“女性”(women)———二者之间的意义与悖论,于是我的兴趣开始转向叩问并深思性别如何在诗中被铭刻与表现这一议题上来。继关注男性诗人如何在词中运用性别角色代言以求审美效果与观念正统的问题之后,我继续探索其另外一端:作为思想体系上居于卑从地位的群体,历史上的女性会如何在其诗作及文作中操控性别化的表征?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我首先要找到她们的文学文本,这是一项基础任务,因为其中很多珍本善本“养在深闺人未识”,仅存见于中国各大图书馆的古籍部中。
在找寻明清诗媛才女的漫长过程中,我也见证了中国在过去十五年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文献考证检索来说多是积极正面的。比如说,图书馆与档案馆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借阅与查询,大多数之前对学者索取相关研究文献而言难于上青天的重重关卡———例如必不可少的单位介绍信以及其他行政化手续———已是过眼云烟;善本文献调阅复印的管理政策变得更为有章可循,但也常常所费不赀,像是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善本,就在1997年从人民公园西侧的一栋旧楼,被搬至热闹时髦的淮海中路上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址中,却在好几年时间里都被封存于古籍库中,暂不对外开放。
这一路走来,我能够亲自接触、阅读、思索的明清闺秀们,她们殊异的生命历程,迥别的诗文书写,感人至深,令我如痴似醉,为之沉迷。如果没有华夏神州内外诸多图书馆员们慷慨热情的帮助,给予我研究的不同阶段以全力无私的支持,我就没有机会得见这些明清女性文学的“庐山真面”。我要特别感谢哈佛燕京图书馆的郑炯文(James Cheng)先生与沈津(Shen Jin/Shum Chun)先生、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周原(Zhou Yuan)先生、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艾超世(Charles Aylmer)先生、上海图书馆的陈先行先生、南京图书馆的沈燮元先生、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史梅女士、浙江图书馆的谷辉之博士、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张玉范女士与姚伯岳先生,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馆员们。
如果没有在中国妇女史与女性文学史研究上筚路蓝缕的学者同事们的先导之力的话,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接触到这些才华横溢的明清女文人们;而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同事们以他们的情谊与友善、支持与鼓励来助我一臂之力的话,我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成本书的研究计划。他们或给予我宝贵的意见批评,或与我分享来之不易的珍贵文献,或邀请我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发表我的阶段性成果,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凡此种种。这里要特别感谢的包括白露(Tani Barlow)、孙康宜(Kang-i Sun Chang)、伊维德(Wilt Idema)、高彦颐(Dorothy Ko)、林顺夫(Shuen-fu Lin)、曼素恩(Susan Mann)、雷麦伦(MaureenRobertson)、钱南秀(Nanxiu Qian,1947—2022)、魏爱莲(Ellen Widmer)、蔡九迪(Judith Zeitlin)和张宏生诸教授。所有参与本研究成书之旅的研究生们———包括我自己的弟子、参加明清妇女著作研讨会的后学,以及我的研究助理们,我特别感激你们的协助与参与:李小荣(Li Xiaorong)、徐素凤(Xu Sufeng)、黄巧乐(Huang Qiaole)、Kweon Young、林思果(Sara Neswald)、丁洁(Ding Jie)、王缘(Wang Yuan)、博哲铭(Jim Bonk)、王晚名(Wang Wanming)、Wei Tao。此外我还要特别鸣谢林凡(Lin Fan)、黄薇湘(Margaret Ng)令人难忘的想法、技术与勤力,她俩既为本书绘制插页地图,也为书封上的沈彩小像着色,我会怀念我们共度的周五晚间的“艺匠工作坊”(artisan workshops)。
此书能够刊印出版,我还要深挚感谢我的责编帕梅拉? 凯莉(Pamela Kelley)。在我先后担任麦吉尔大学女性研究会主席、东亚研究系主任,深陷于烦碎政务中的这些年里,她始终关心信任我的研究,友善提醒推动其进展,在有一年的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年会还给我递了一杯酒,这些帮助都让我继续往前推进,现在,是时候该我回请她一杯了。主任编辑谢利?邓恩(Cheri Dunn)的工作效率令人惊叹,玛格丽特?布莱克(Margaret
Black)细心耐心的文字编辑出彩出色,跟她轻松愉快的电子邮件互动让原本繁重枯燥的工作变得有了灵光。我还要特别感谢夏威夷大学出版社的两位匿名评审者审阅我的文稿,他们精辟中肯的意见对终稿的提升献力甚多。仍有任何文责问题的话,皆应归咎于我本人。
如果没有学术基金机构的大力支持,本书付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书研究能够持续多年,承蒙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外籍学人来台研究汉学奖助、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访问研究学人计划等项目资助关照。我还要额外感谢麦吉尔大学的“艺术视野”(Arts Insights)基金会对本书翻拍影印中国诗歌文本的慷慨资助。
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充分表达对我先生叶山(Robin Yates)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我不离不弃的陪伴与支持的感激之情;无论我的研究之旅神游到何处(字面义和象征义上的),他总会在我身边。他以始终不渝的兴趣、无与伦比的耐心、全情投入的支持“与”(and)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不厌其烦地阅读了我从落笔之初到最终排印的所有文稿本。他细致地精读了我的译文,给出了他的建议,这让成书时的译诗质量有了保障。我期待着未来我们继续携手同行,相伴一生。
致谢
1992年夏天,背负着于我而言不可或缺的胡文楷所著《历代妇女著作考》(1956年初版、1985年再版)的影印副本,我只身前往北京,搜寻明清时期刊刻出版的女性诗文总集、别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将是一项漫长持久、爬罗剔抉的“考古”工程,在接下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还要多次探访诸多中国图书馆中的古籍善本珍藏来让它们“浮出地表”(excavating)。我在对词体性别诗学的学术研究中逐渐敏锐地意识到,作为能指符号的“女性”(woman)与作为在传统中国史上文学文化的积极参与者的“女性”(women)———二者之间的意义与悖论,于是我的兴趣开始转向叩问并深思性别如何在诗中被铭刻与表现这一议题上来。继关注男性诗人如何在词中运用性别角色代言以求审美效果与观念正统的问题之后,我继续探索其另外一端:作为思想体系上居于卑从地位的群体,历史上的女性会如何在其诗作及文作中操控性别化的表征?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我首先要找到她们的文学文本,这是一项基础任务,因为其中很多珍本善本“养在深闺人未识”,仅存见于中国各大图书馆的古籍部中。
在找寻明清诗媛才女的漫长过程中,我也见证了中国在过去十五年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文献考证检索来说多是积极正面的。比如说,图书馆与档案馆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借阅与查询,大多数之前对学者索取相关研究文献而言难于上青天的重重关卡———例如必不可少的单位介绍信以及其他行政化手续———已是过眼云烟;善本文献调阅复印的管理政策变得更为有章可循,但也常常所费不赀,像是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善本,就在1997年从人民公园西侧的一栋旧楼,被搬至热闹时髦的淮海中路上具有国际水准的新址中,却在好几年时间里都被封存于古籍库中,暂不对外开放。
这一路走来,我能够亲自接触、阅读、思索的明清闺秀们,她们殊异的生命历程,迥别的诗文书写,感人至深,令我如痴似醉,为之沉迷。如果没有华夏神州内外诸多图书馆员们慷慨热情的帮助,给予我研究的不同阶段以全力无私的支持,我就没有机会得见这些明清女性文学的“庐山真面”。我要特别感谢哈佛燕京图书馆的郑炯文(James Cheng)先生与沈津(Shen Jin/Shum Chun)先生、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周原(Zhou Yuan)先生、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艾超世(Charles Aylmer)先生、上海图书馆的陈先行先生、南京图书馆的沈燮元先生、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史梅女士、浙江图书馆的谷辉之博士、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张玉范女士与姚伯岳先生,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馆员们。
如果没有在中国妇女史与女性文学史研究上筚路蓝缕的学者同事们的先导之力的话,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接触到这些才华横溢的明清女文人们;而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同事们以他们的情谊与友善、支持与鼓励来助我一臂之力的话,我可能永远也无法完成本书的研究计划。他们或给予我宝贵的意见批评,或与我分享来之不易的珍贵文献,或邀请我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发表我的阶段性成果,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凡此种种。这里要特别感谢的包括白露(Tani Barlow)、孙康宜(Kang-i Sun Chang)、伊维德(Wilt Idema)、高彦颐(Dorothy Ko)、林顺夫(Shuen-fu Lin)、曼素恩(Susan Mann)、雷麦伦(MaureenRobertson)、钱南秀(Nanxiu Qian,1947—2022)、魏爱莲(Ellen Widmer)、蔡九迪(Judith Zeitlin)和张宏生诸教授。所有参与本研究成书之旅的研究生们———包括我自己的弟子、参加明清妇女著作研讨会的后学,以及我的研究助理们,我特别感激你们的协助与参与:李小荣(Li Xiaorong)、徐素凤(Xu Sufeng)、黄巧乐(Huang Qiaole)、Kweon Young、林思果(Sara Neswald)、丁洁(Ding Jie)、王缘(Wang Yuan)、博哲铭(Jim Bonk)、王晚名(Wang Wanming)、Wei Tao。此外我还要特别鸣谢林凡(Lin Fan)、黄薇湘(Margaret Ng)令人难忘的想法、技术与勤力,她俩既为本书绘制插页地图,也为书封上的沈彩小像着色,我会怀念我们共度的周五晚间的“艺匠工作坊”(artisan workshops)。
此书能够刊印出版,我还要深挚感谢我的责编帕梅拉? 凯莉(Pamela Kelley)。在我先后担任麦吉尔大学女性研究会主席、东亚研究系主任,深陷于烦碎政务中的这些年里,她始终关心信任我的研究,友善提醒推动其进展,在有一年的美国亚洲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年会还给我递了一杯酒,这些帮助都让我继续往前推进,现在,是时候该我回请她一杯了。主任编辑谢利?邓恩(Cheri Dunn)的工作效率令人惊叹,玛格丽特?布莱克(Margaret
Black)细心耐心的文字编辑出彩出色,跟她轻松愉快的电子邮件互动让原本繁重枯燥的工作变得有了灵光。我还要特别感谢夏威夷大学出版社的两位匿名评审者审阅我的文稿,他们精辟中肯的意见对终稿的提升献力甚多。仍有任何文责问题的话,皆应归咎于我本人。
如果没有学术基金机构的大力支持,本书付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书研究能够持续多年,承蒙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外籍学人来台研究汉学奖助、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访问研究学人计划等项目资助关照。我还要额外感谢麦吉尔大学的“艺术视野”(Arts Insights)基金会对本书翻拍影印中国诗歌文本的慷慨资助。
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充分表达对我先生叶山(Robin Yates)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我不离不弃的陪伴与支持的感激之情;无论我的研究之旅神游到何处(字面义和象征义上的),他总会在我身边。他以始终不渝的兴趣、无与伦比的耐心、全情投入的支持“与”(and)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不厌其烦地阅读了我从落笔之初到最终排印的所有文稿本。他细致地精读了我的译文,给出了他的建议,这让成书时的译诗质量有了保障。我期待着未来我们继续携手同行,相伴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