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纽约客故事集
》
售價:NT$
510.0
《
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一位有远见的诗人
》
售價:NT$
449.0
《
殷墟甲骨:从安阳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
售價:NT$
230.0
《
斫琴法
》
售價:NT$
592.0
《
大匠天工:样式雷笔下的皇家园林
》
售價:NT$
449.0
《
探知无界·气候变化的危机与应对 北大名师讲科普系列
》
售價:NT$
245.0
《
中国文化第一课·典籍里的礼
》
售價:NT$
296.0
《
思想的光照:马寅初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文集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从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国际模式的比较、中国特色的生成、战略谋划的设计、伟大成就的实现的综合视角,立体化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全书从现代化观念、问题视域、发展理念、发展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显著优势、崭新样板等方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全书通过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伟大成就的取得与发展优势的确立,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的理解。
|
關於作者: |
常庆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理论导师,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
目錄:
|
第一章? 观念的革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 1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现代化的关系? / 2
第二节? 对欧美现代化老路的深刻反思? / 13
第三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 21
第二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问题视域? / 33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大经济问题? / 34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大政治问题? / 48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大社会问题? / 60
第三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 71
第一节? 生态本身就是价值? / 72
第二节? 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 / 79
第三节?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 86
第四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格局? / 95
第一节?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 96
第二节? 统筹建设生态绿色空间? / 101
第三节? 构建生态绿色产业体系? / 109
第五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 119
第一节? 绿色发展? / 120
第二节? 循环发展? / 127
第三节? 低碳发展? / 133
第六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 141
第一节? 担当起维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责任? / 142
第二节?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 148
第三节? 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155
第七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 163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制度体系? / 164
第二节? 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 / 171
第三节? 建设全球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 / 176
第八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崭新样板? / 185
第一节? “美丽中国”创建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 186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 / 194
|
內容試閱: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农业文明中自然被神化,人类对风雨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现象存在主观曲解;在工业文明中自然又被蔑视,湖泊、湿地、筑巢的塘鹅,甚至四大洋都被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价签愈加醒目、繁多,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正如 2005 年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时所指出的:“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尤其是当前正处于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如何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中华文明的延续和繁荣来说至关重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观念革命。从古至今,人非地不立、非谷不食,任一社会都要占据一定的土地空间,从事生产、解决生存发展问题,自然的意义存在于现实之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体现在人们处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具体问题的实际生活与实践之中,由此汇集成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宏伟蓝图。通过探讨这些重要问题视域所包含的内容,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想是如何变为现实的,正如习近平引用古语所指出的:“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
|